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龙潭组原称龙潭煤系,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含煤地层,其层型位于南京东郊龙潭镇附近,创建迄今已有80年的历史,是由刘季辰、赵汝钧1924年在《江苏地质志》中所首创(尹赞勋,1959、盛金章,1960、姚兆奇等,1984、王文耀,1993),并对该煤系地层作了论述。应该说,这是有关龙潭煤系最早较详细的论述。笔者在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安龙县板燕煤矿龙潭组煤系地层、可采煤层变化及煤岩特征等,确定该矿区可采煤层主要为富灰高硫无烟煤。  相似文献   

3.
范军  韩润生 《矿物学报》2011,31(3):525-529
二叠系龙潭组是黔西南重要成煤期煤系地层,更是许多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赋矿地层之一,该套地层底部金及相关低温元素(As、Ag、sb、H卧叽、Pb和zn)丰度较高,为一煤金建造,该建造具有丰富的物源、热源和水源和良好的层位、岩性组合及构造条件,这些对金矿形成贡献作用明显,认为龙潭组煤金建造在黔西南一些金矿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郴耒煤田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之攸兰断坳中。区内含煤地层主要有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南型),其沉积环境分别为浅海-潮坪和三角洲-潮坪。通过分析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对区内煤炭资源进行评价:区内含煤地层龙潭组(南型)预测区有25个,预测潜在资源量近20亿t;含煤地层测水组预测区有18个,预测潜在资源量近1.6亿t。从预测资源量来看,本区龙潭煤系还有很好的找煤潜力,对测水煤系的评价,可为湘南地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湖南韶山煤田聚煤规律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韶山煤田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三大主要煤系的潜在资源量进行了科学预测与评价。初步预测本区测水煤系资源量达10 000万t、龙潭煤系达20 000万t、紫家冲组煤系达4 000万t,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煤前景,并认为针对测水煤系,下一步工作的择优区为灰山港、东湖塘等地,同时建议对湖南上三叠统—下侏罗统(T3-J1)煤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湘赣地区龙潭煤系是华南重要的含煤地层之一,煤层气资源丰富,是浅层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理想场所。本文分析了湘赣地区龙潭煤系的成煤古地理条件及大地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龙潭煤系的原始生气能力、储集层及围岩的储气能力,并讨论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对煤层气富集、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龙潭煤系是我国南方经济价值最大的含煤地层之一,广泛分布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以南的所有省区。笔者通过全国煤田预测工作,对华南龙潭组的对比及其沉积环境有一点粗浅的认识。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湘赣地区龙潭煤系是华南重要的含煤地层之一,煤层气资源丰富,是浅层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理想场所。本文分析了湘赣地区龙潭煤系的成煤古地理条件及大地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龙潭煤系的原始生气能力、储集层及围岩的储气能力,并讨论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对煤层气富集、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银厂沟煤矿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_2l),其含厚簿不一的煤层较多,计有16层可采煤。矿区逆掩断层(F_(11))造成煤系地层的大幅度重复,因此该断层上、下盘均为煤矿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黔北金沙地区二叠系龙潭组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地层,2013年以来贵州地方企业在该区实施煤层气钻井并取得工业煤层气流发现,但未针对煤系页岩气和砂岩气开展进一步工作。本次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二叠系龙潭组储层岩相、厚度分布、岩性组合、源岩地化、储层物性等关键参数分析评价,查明煤系页岩气、煤层气和砂岩气的成藏特征及资源潜力,为煤系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三气")兼探合采先导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黔西北峨眉山玄武岩顶部普遍发育Fe-Al岩系。为查明峨眉山玄武岩顶部Fe-Al岩系特征,探讨其三稀元素富集特点,开展了针对峨眉山玄武岩顶部Fe-Al岩系的野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当峨眉山玄武岩上覆地层分别为宣威组或龙潭组时,峨眉山玄武岩顶部风化壳Fe-Al岩系表现出明显差异。样品测试结果表明: Fe-Al岩系内Sc、Nb、REE等三稀元素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宣威组Fe-Al岩系内Sc、Nb、REE含量更高,尤其是Nb和REE。Fe-Al岩系内Sc、Nb、REE等三稀元素富集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初始富集和后期改造再次富集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区内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论述,结合区域成矿规律综合分析,提出了区内的找矿方向:有针对性地寻找两种类型矿床,即层间型和断裂型,成矿层位应定位于龙潭组及下三叠统夜郎组一段、二段,在断层经过的龙潭组及下三叠统夜郎组一、二段地层中,在断层附近(含断层破碎带)的有利岩性及层间滑动地带是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主攻区域应首先选择HT综-1、HT综-2及HT综-9综合异常分布区。  相似文献   

13.
水银洞金矿为滇黔桂"金三角"最重要的金矿床,是典型的卡林型层控金矿床。运用绘制等高线图和含矿层矿化分布图的方法,对水银洞矿床0~427勘探线的钻孔数据分析,并用surfer软件绘制矿层的顶底板和地层矿化趋势的模拟图,重点分析了含矿地层的构造形态和矿化规律,结果显示:界面等高线反应背斜的形态,水银洞矿区背斜的高点和背斜倾伏端是金矿的主要赋存位置;Sbt(构造蚀变体)与上部龙潭组矿化值有负相关效应;水银洞矿化整体具有不均匀性,Sbt向东南延伸且在东西向具有弱—强—弱的富集规律。Sbt矿化强度在东西向具有弱—强—弱的规律,而龙潭组地层中的矿化与Sbt呈现一定负相关效应,在背斜倾伏端龙潭组矿化度开始增强,预示深部地层可能还会有大规模的工业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上二叠统龙潭组是重庆南武矿区的主要含煤岩系,通过采集主采煤层C25样品,运用ICP-MS(稀土元素)、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重庆南武矿区龙潭组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南武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C25煤中Ga元素富集,平面上呈现东北高、西北低的分布规律,矿区东北部天宝煤矿和开发煤矿达到综合利用品位。统计分析表明,C25煤中Ga主要以无机态赋存于黏土矿物或硅酸铝盐矿物中。初步分析认为,南武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中Ga元素的富集主要受物源、沉积环境及构造热演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南黄海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孢粉相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积环境控制烃源岩发育理论为指导,应用孢粉相分析方法,以南黄海盆地二叠系大隆组、龙潭组和栖霞组烃源岩层段为研究对象,对典型钻井剖面的孢粉及沉积有机屑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沉积有机屑的丰度特征和组分类型,探讨三套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初步评价其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孢粉相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高成熟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形成环境进行客观评价:栖霞组为缺氧远陆架沉积环境,以无定形有机质为主,水体分层缺氧,是烃源岩形成的有利环境;大隆组为缺氧和少氧的陆架环境,也较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生烃潜力较栖霞组差;龙潭组煤质型有机质较为丰富,为充氧的陆架区,以陆源输入为主,沉积区水体较浅,含氧量高,不利于富氢烃源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于蕾 《地质与勘探》2012,48(3):518-525
[摘 要] 大铁一水硬铝石沉积型铝土矿床是云南省丘北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铝土矿床,在滇 东南地区具有代表性。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其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探讨了成 矿作用过程。研究表明,大铁铝土矿床含矿岩系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下段,其不整合于上石炭统威宁组 或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以铝质、铁质和粘土质为主的碎屑岩系。矿体赋存于 含矿岩系的中部,矿石类型主要以碎屑状铝土矿为主,其次为鲕状、致密状、半粗糙状铝土矿。铝土矿床 形成于水动力条件相对微弱动荡的低能海岸环境中,潮下带为成矿有利相带,经历了古风化壳发育阶 段、沉积-成岩阶段及表生阶段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滇东南含铝岩系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底部和第四系,铝土矿床类型分原生沉积型和第四系岩溶红土堆积型两大类,成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基性玄武岩的风化、剥蚀、淋沥所形成的含铝土矿碎屑-红土物质,以及邻近的原生沉积型铝土矿的风化残积、残坡积。  相似文献   

18.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2):1099-1113
Endogenic gold deposits and prospec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western Sichu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present time, 43 individual gold deposits and 2 associated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explored, and mined. All of these deposits belong to one of nine principal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host-rock series: (I) Archean high-grade metamorphic rock series–hosted; Phanerozoic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ve rock-hosted; (HI) ophiolitic melange rock series–hosted; (IV) carbonate rock series–hosted; (V) slightly metamorphic rock series–hosted; (VI) moderately metamorphic rock series–hosted; (VII) subvolcanic rock series–hosted; (VIII) slightly metamorphosed fine-grained clastic-subvolcanic rock series–hosted; and (IX) volcanic rock series–hosted. The tectonic setting,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and occurrences indicate that, to a great extent, gold mineralization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tectonic environment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throughout geological time.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下扬子地区二叠系泥页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对研究区昌桥剖面大隆组、龙潭组和孤峰组的泥页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稀土元素(∑REE)含量较高,∑REE平均值为259.15 μg/g,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稀土元素的配分曲线整体表现为“右倾”,Eu呈明显的负异常,Ce有轻微的负异常.样品的Ceanom值(平均值为-0.07)和δCe值(平均值为0.90)反映了沉积时水体为缺氧的还原环境,有利于形成优质烃源岩,(La/Yb)N值的变化反映研究区在垂向上的沉积速率为:大隆组 < 孤峰组 < 龙潭组.稀土元素数据还表明研究区物源来自上地壳,母岩为长英质岩石,以花岗岩为主.利用La-Th-Sc、Th-Sc-Zr/10、Th-Co-Zr/10三角图版和La/Th-Hf图解,判断得到研究区的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20.
江里跃 《福建地质》2005,24(3):154-159
建阳江墩金矿呈脉状-(长)透镜状,赋存于矿化蚀变体内或其边缘,与金矿形成关系密切的矿化蚀变体产于下元古界麻源群大金山组上段变质岩系的F6断裂蚀变带中.共发现表内金矿体9个,表外金矿体3个,规模较小,品位较高.初步认为矿床类型属于与变质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