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Kimin铜钴矿床位于刚果(金)加丹加铜钴多金属成矿带北西部,是该带内代表性超大型矿床。文章在剖析Kimin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探讨和厘定了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结果表明,Kimin矿床铜钴矿体呈层状、板状及薄膜状产出,总体呈EW—近EW向展布,明显受控于地层岩性、近EW向层间断裂、氧化淋滤等作用;Kimin矿床由浅部至深部矿物由铜、钴次生氧化物逐渐转变过渡为原生硫化物;其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原始沉积铜钴矿化、热液改造铜钴叠加富集及表生氧化淋滤富集等三个阶段,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铜钴矿床”。  相似文献   

2.
苏州高岭土矿包括阳东、阳西、观山三个矿区。东矿区矿体呈透镜状产于古岩溶洞穴和逆掩断层带中;西矿区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逆掩断层带中;观山矿区矿体呈大的似层状产于灰岩剥蚀面上。根据控矿因素分析,矿床成因属构造岩型高岭土及古岩溶洞穴充填物蚀变型高岭土。构造岩型高岭土矿为一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3.
黔中铝土矿矿床产于寒武系碳酸盐岩层古岩溶侵蚀而上。为早石炭世大塘期沉积形成,含矿岩系由下部铁矿系和上部铝矿系组成。通过铝土矿床沉积环境和成矿作用的研究认为:①铝土矿成矿物质是多源的。来自盆地以北黔中隆起区; ②黔中铝土矿床形成于泻湖潮坪相环境,矿床主要产于泻湖洼地亚相、泻湖沟槽亚相和泻湖沼泽亚相; ③古构造、古岩溶对成矿区、矿床(体)的展布及矿体形态发育特征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④晚期构造破坏含矿岩系和矿体。发生淋滤次生富集作用成矿。  相似文献   

4.
广丰县李家膨润土矿床赋存于白垩系上统南雄组第二岩性段酸性火山岩的顶底部.膨润土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矿石结构构造与成矿原岩有关.矿石化学成分与酸性熔岩相近,矿体形态及空问分布受酸性熔岩流相带的控制.因此认为,膨润土矿床成矿原岩为酸性玻质熔岩,矿床是由酸性玻璃质熔岩经水解脱玻化而形成,其成因类型为风化淋滤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武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武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按矿体的空间分布、控矿因素、矿体特征,矿区可分为南、北两个矿带、三种矿体。通过对块状硫化物铜、硫矿体,含铜斑岩型矿体、夕卡岩型铜矿体的控矿因素及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矿石物质成分及变化规律、硫同位素组成、成矿温度及成矿时代、近矿围岩矿化蚀变等的研究,讨论了矿床的成矿作用。认为武山铜矿床有两个成矿期,北矿带的块状硫化物铜、硫矿体是海西期海底火山喷气—喷溢沉积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南矿带的含铜斑岩矿体和含铜夕卡岩矿体是燕山期的产物。武山铜矿床是复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6.
福建连城锰矿以前认为是风化淋滤型矿床。l982年初,在4号矿段发现原生锰矿石,多数作者认为是沉积变质改造成因。笔者以矿体赋存状态、控矿构造、锰质来源、岩浆活动和同位素组成特征资料为基础,认为是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董军 《矿产与地质》2015,(2):221-224
三道沟地区膨润土矿床产出于早白垩世义县组(K1y)酸性火山岩中。经X射线衍射分析和阳离子交换容量及可交换阳离子数目的测试表明,膨润土中的蒙脱石为钙蒙脱石;矿床的矿石结构构造与成矿原岩有关,矿石化学成分与酸性熔岩相近,矿体形态及空间分布受酸性熔岩流相带的控制。因此认为,膨润土矿床成矿原岩为酸性玻璃质熔岩,矿床是由酸性玻璃质熔岩经水解脱玻化而形成,其成因类型为酸性熔岩水解型膨润土矿床。且指出时代较新的酸性火山岩,在玻质熔岩发育处都有可能找到膨润土矿;该区膨润土矿常伴有珍珠岩、沸石,所以珍珠岩、沸石的出现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西藏玉龙铜矿床——鼻状构造圈闭控制的特大型矿床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文章研究了背斜圈闭构造控制玉龙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的形成和矿体的分布。通过对成矿体系中各矿体的产出和形态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分布特征、圈闭构造的古构造应力场恢复等的研究,认为玉龙铜矿的斑岩型(Ⅰ号矿体)、矽卡岩型(Ⅱ、Ⅴ号似层状原生矿体、Ⅴ号矿体上层矿体)、矽卡岩-次生氧化富集型(Ⅱ、Ⅴ号似层状次生氧化矿体)、角岩型(接触带角岩中硫化物矿体)、隐爆角砾岩型等矿体的分布受甘龙拉背斜的南段倾伏端的构造圈闭控制。因此,超大型玉龙铜(钼)矿床的形成与良好的背斜圈闭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9.
侯晓阳  金明  白春东 《江苏地质》2013,37(2):257-262
KABARE铜钴矿区位于刚果(金)加丹加铜矿带大型推覆构造带的北部.该矿床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极低,铜钴矿体受地层、后生逆掩挤压及断裂构造复合控制,尤其在逆掩断层带中,罗安群和恩古巴群接触带附近的碎裂岩带,形成蚀变明显的铜钴赋矿岩性组合.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经历了早期成岩成矿阶段,后期多期构造热液叠加富集,晚期次生氧化及表生风化淋滤改造多个阶段,为层状多因复控型氧化矿床,受岩性-构造复合叠加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10.
伊朗Angouran Zn-Pb-Ag矿床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gouran Zn-Pb-Ag矿床是伊朗目前正在开采的最大的铅锌矿床。它位于Zagros造山带内的Sanandaj-Sirjan变质带的西北部,赋存于新元古界—寒武系大理岩和片岩建造内。矿体上部呈筒状出现在大理岩中,向下逐渐过渡为似层状、层状,出现在大理岩与云母片岩的接触带上。由上至下,出现碳酸盐型矿体、硫化物-碳酸盐混合矿体、硫化物矿体,由角砾状和块状矿石组成。硫化物主要为闪锌矿,分早期富Fe和晚期贫Fe两种,次为方铅矿。碳酸盐矿物主要是菱锌矿和方解石,前者包括早期内生成因的和晚期为次生成因的两种类型。硫化物阶段成矿期流体具有低温、高盐度的特征,为Na+-Ca2+-Cl--SO2+4卤水体系,来自蒸发的盆地卤水。C-O、S和Pb同位素特征反映出成矿流体与大理岩围岩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沉淀的碳酸盐矿物一定程度继承了围岩的C-O同位素特征,硫化物中的硫主要来源于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金属为壳源成因。Angouran矿床缺乏岩体、后生矿化、(主要)碳酸盐岩赋矿、角砾岩容矿、成矿流体为盆地卤水来源等特征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矿床相似,而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沉积喷流型(SEDEX)、侵入体有关的热液矿床的特征差别明显,反映该矿床的硫化物成矿可能是一个MVT矿床。硫化物成矿后叠加了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内生菱锌矿矿化,最后在表生作用下形成了次生的菱锌矿矿化。  相似文献   

11.
V.T.TROFIMOV 《地学前缘》2004,11(2):533-542
文中确定了“生态地质条件”及“生态地质条件的现状”等术语的意义 ;阐述了用于评估生态地质条件的方法、原理以及标准和指标的分类 ;论述了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的标准和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阿尔泰、准噶尔北缘铜、金、多金属资源现状,地质环境和矿带划分,并认为阿尔泰南缘、恰其海—喀拉通克、萨吾尔—索尔库都克、阿尔泰山区巴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倾伏端及两翼、阿克塔斯—萨尔布拉克分别是寻找块状硫化物矿床、岩浆型铜镍矿、斑岩型铜矿、“焦家式、河台式”金矿和低品位大矿量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3.
V.T.Trofimov 《地学前缘》2007,14(2):257-267
文中定义了“工程地质结构”这一术语,讨论了其内容、成因、判别标志与依据、谱系分类及全球实际系列,并对全球及各大洲的超巨型、巨型、大型、中型工程地质结构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菖蒲地区1∶10000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岩石组成、产出状态及分布规律。探讨了榴辉岩形成的多样性,指出碧溪岭榴辉岩体的“S型”构造形态,并确定了港河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系的层序。  相似文献   

15.
王龙樟 《地球科学》2000,25(1):39-43
对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满加尔坳陷三叠—侏罗纪的沉积物源从时空变化上进行了探讨.利用砂岩和砾岩的成分分析, 从纵向上研究沉积物源的演化, 认为包括沙雅前陆隆起在内的毗邻造山带的隆升是随着古生界的揭露而逐步隆起的; 利用岩相展布, 从平面上分析了沉积物源的变迁, 认为包括沙雅前陆隆起在内的周边物源区是与沉降中心同步发生反时针旋转的, 这种旋转与塔里木盆地的顺时针旋转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磁性体磁化方向点点相同的假设条件下,任意形态、任意磁化强度幅值的磁性体磁场积分表达式中,隐含着一种场值“等值互换’关系。本文指出了积分表达式中包含的这种关系,并由此简明地导出了磁性体磁场的“矩阵表达式”及某些“规格化公式”。最后,阐明了有关公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advances obtained by the project "Investigation on Laws, Causes and Predictions of Droughts And Floods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of China" for this three year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laws of decadal scale, interannual and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and circulation conditions of droughts and floods in these two valleys are analysed in detail. Moreover, the preliminary views of the causes of droughts and floods in these two valleys are put forward. The investigations of the project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 thermal stat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and the connective activities over the warm pool and the connective activiti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may be siganificant causes of droughts and floods caused in these two valleys. Besid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ccurance and circulation condition of droughts and floods resulted in these two valleys and their prediction experiments have been made by using the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in research of the project are also analysed so that to obtain the investigated results in more higher level.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大地构造归属及其东延去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大地构造分析,上海地区在中元古代,属“东南优地槽系”东段:震旦纪—早古生代,为“东南加里东冒地槽系”一部分;晚古生代始,转化为后加里东准地台。东南地槽系与日本“本州地槽系”相对应,其中江南(上海)地(复)背斜,过东海接领家(北)构造带。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整合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述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整合化趋势。着重从"3S"技术整合的角度,探讨了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基本应用模式和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雷和健  刘若元 《湖南地质》2002,21(4):245-251
为国土整理工作提供的测绘保障,称之为“国土整理测量”,它主要由“面”的规划调查测量和“点”、“线”的实施工程测量组成。权属调查、行政区划调查是国土整理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还须进行人口与水资源调查。国土整理测量必须建立土地台帐,并达到综合利用土地台帐的目的。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在20纪50年代即巳开展了长期化、制度化的国土整理工作,而我国则刚刚起步,因此尚存在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总体规划性不强、缺乏前瞻性和国土整理测量成果没有得到综合利用等问题。所以:依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探讨国土整理测量的特点、作业流程及实施方法,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国土整理测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标准、实施方法与手段,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