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低迷对地勘行业在矿业市场等方面面造成负面影响,但也同时存在某些积极因素。面对危机,地勘单位应在工作方向、工作手段、机制体制等方面进一步转变。把握维护矿权和低成本获得矿权,规范净化地勘市场,促进管理、储备人才、积蓄力量,拓宽地勘业领域发展延伸产业,与大的矿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利益共同体及抓住“走出去”的艮好时机。地勘单位“走出去”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要切实掌握资源情况、切实掌握投资的软环境、需要配套的适应国际环境的人才、要有好的机制和体制、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和长期打算,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构造起“政府支撑、企业动作”的“走出去”新机制、新体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保证金流转,有关各方之间发生两个主要的法律关系,一是矿权人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之间的保证金缴纳债权债务关系。矿权人交付保证金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成为这笔资金的所有权人。矿权人对该资金的所有权转化为债权,在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后,可以行使得到相应资金的请求权;二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银行之间的存款债权债务关系,前者是债权人。双方可以约定高于活期存款的合理利率,利息同样属于前者所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行使利息处分权,将利息用于建立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金,也可依第一个法律关系所确认的利息处理方案把部分利息给付矿权人。  相似文献   

3.
林亮  李媛 《浙江地质》2008,(9):29-30
“在现有耕地保护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出台配套政策法规,如出台政策,对耕地抛荒者荷重税,加大农村种养业的扶持、补贴力度。” “这样集中培训与面对面沟通交流。既比较全面了解了国土资源新的法规政策和有关业务管理知识,又对一些乡(镇)国土资源工作的疑难问有了新的认识,学习效率高,值!”  相似文献   

4.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如日中天的煤炭地质勘查单位也难以独善其身,其表现如下:煤炭需求量下降,直接造成煤炭资源勘查投资与项目减少;与基础施工项目相关的工程勘察、桩基检测、建材测试等业务大幅度减少;加工制造业特别是涉外企业经营困难,出口量骤减;房地产开发明显下滑及资金流转不畅等。随着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的实施,也为地质勘查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会,因此煤炭地质单位要适时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力求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主业,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拓展市场;二是加强矿权运作,推进探采一体化;三是实施大地质战略,拓宽服务领域;四是坚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5.
黄定堂 《矿产与地质》2003,17(Z1):263-265
文章就地勘单位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寻找适销对路矿产,积极参与矿权流转,开辟地勘延伸矿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多项建议,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自己开辟一条再创辉煌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增加天然气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和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从产业运行机制、技术发展方向、资金投入三个方面提出煤层气产业突破发展的建议与措施。产业体制与机制方面,应大力推进煤系资源的协同开发,完善产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产业"放管服"改革力度。技术发展方面,将低煤阶煤层气、深部煤层气、关闭(产能退出)矿井作为煤层气产业突破发展的新方向,建议实施典型区"9+2"煤层气勘探开发模式,加强煤与煤系气科技攻关力度。资金投入方面,推广"矿业权公开竞争出让"机制,制定矿权作为股权的投资政策,加大矿权勘探开发投入考核力度,为我国煤层气产业的突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孙京 《安徽地质》2008,18(3):209-209
2007年7月31日到8月1日,安徽省地矿局在332地质队召开“地质资料二次开发项目汇报和矿业权经营经验交流会。”局属19个地勘单位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矿权经营管理人员共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矿业权市场开始启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伯庆 《中国地质》1999,(10):33-36,29
为配合新矿法的实施,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颁布施行了《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三个配套行政法规,对矿法的基本法律  相似文献   

9.
魏润相 《陕西地质》2011,29(1):105-108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探矿权的取得和流转过程以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偿取得矿权,意味着探矿权有了财产权属性。资源储量成了矿政管理的基础,进而有利于加快勘查进程,提高勘查找矿的经济效益,促进勘查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使资源利用真正做到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10.
袁华 《河南地质》2011,(4):37-37
近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勘察院在北京与中农钾肥有限公司签订“老挝甘蒙省农波钾镁盐矿东泰矿区三维地震勘探”施工项目,工程造价380万元,工期60天。此项目也是该院继坦桑尼亚铜矿矿权项目之后的第二个国外施工项目。  相似文献   

11.
冯建忠  续婧 《地质找矿论丛》2007,22(4):287-293,302
矿产地质勘查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活动,如何引进经济、优质的矿权是矿产地质勘查的先决条件和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对项目高效、快速、准确的研判是项目研发最重要的一步.文章把矿权分为3种矿权来源和4种项目类型.通过3种矿权来源点评和4种项目类型的剖析,探讨了项目研判的内容、研判的准则、研判的工作程序,把研判过程分为初判、普判、详判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研判各阶段时间安排与具体工作内容,普判阶段编图方法、取样间距和取样方法,普判阶段工作量及费用概略估计,以及详判阶段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商业地质市场和运作体系的初步形成,矿权法律,法规制度的基本建立,中国引资风险勘逐渐步入正轨,基于此,在分析了国际,国内矿产勘查和矿业开发市场形势的基础上,对14家外国初级矿产公司这两年在中国矿产勘查活动作了综述,以便读更多地了解我国风险勘查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飞  刘慧  刘银山 《地下水》2019,(3):100-103
鄂尔多斯盆地赋存多种矿产且资源量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盆地内各矿产资源存在交叉,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煤炭等资源的矿区叠置问题极为严重,极大制约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本文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内能源矿产的特征,以及开发现状、管理模式、法律法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矿权叠置形成原因,针对性的探析解决机制,并提出:建议协同开发,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定统一管理措施,加强协调监管。构建精简的矿权审批体系,形成一贯的执行标准。探明采矿权和探矿权,制定配套信息共享制度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核心提示 2013年9月,山西左权土地银行正式成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背景下,左权通过建立土地银行,及时收储农村土地供求信息,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开展农村土地物权抵押贷款,从而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应该看到,土地银行有许多新尝试,还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但是,左权县在为解决山区“人地相宜、物尽其用”方面的探索,值得我们关注,更值得我们深思。土地银行总行下设信息存储、产权交易、抵押信贷三个中心,主要职责是编发土地收储信息,办理土地流转交易,开展物权抵押贷款;乡镇依托农经站成立土地银行分行,具体负责办理土地流转手续等;村级以“两议会”推选成立土地银行,负责为上级银行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5月召开的局地质工作会议上,副局长戴民主谈到二六四大队用新理念发展地质矿产业时说:“经营矿权是一种新理念,是地勘单位可行之路,为地质工作的发展创新了思路。”是的,近几年来,二六四大队地矿公司在经营矿权、边探边采、合作探采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走出了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对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的认识及意义,总结了几种矿权交易形式,提出了有偿取得矿权是有效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已经颁布。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颁布实施后制定的第一个配套法规,也是我国建设领域法规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颁布,对于《建筑法》的全面贯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国矿权管理的现状、主要成绩和不足,从宪法、矿产资源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角度粗略诠释了所有权、探矿权、采矿权、地质信息产权、矿产品物权等概念,并剖析了国家、集体和个人集结在矿产资源上的利益分割中出现的矛盾和困惑,指出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三种属性,即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侵占和开发原始的矿产资源),勘查属性归国家和矿业权人所有,开采属性归采矿权人所有。在此基础上提出呈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几种设想。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昌明  黄孝林 《地球科学》1999,24(4):355-358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并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和形势分析了研究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详细地探讨了通过利用矿产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5条途径:(1)正确进行了矿产资源区划;(2)制定合理的区域矿业发展战略;(3)改革矿权制度,实现两权流转;(4)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矿业发展;(5)进一步加强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矿登记工作自1987年国务院发布三个“暂行办法”以来,在法制观念普遍淡薄,政策与法规不相协调,部门关系不很顺的情况下,地矿主管部门脚踏实地、竞竞业业地开拓前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1989年底,全国8116个国营矿山中已有6994个补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