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东部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次火山岩型矿床与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为同源,同时期,同空间,同成因。总结了区域火山活动特征;区域构造与成矿关系;火山构造、火山机构与成矿关系;隐爆角砾岩与成矿关系等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2.
花岗质次火山岩的成因类型及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花岗质火山岩具不同的成因类型相似,自然界也存在着不同成因类型的次火山岩。后者与三大成因类型花岗岩相对应,亦可分为壳型次火山岩,过渡型次火山岩和幔型次火山岩三类。亮型次火山岩主要与U、REE,W、Sn、Nb、Ta等矿产有关系,属花岗岩矿床系列。过渡型次火山岩主要与Cu、Pb、Zn、Ag、Au有关,并伴有W、Sn成矿、属斑岩矿床系列。幔型次火山岩主要与黄铁矿型Cu、Pb、Zn多金属矿化有关,属海相火山岩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次火山岩脉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波 《矿产与地质》2009,23(4):335-339
矿区内次火山活动对成矿起着重要的、直接的控制作用。次火山岩脉与成矿在空间上、时间上以及成因上的关系极其密切。在脉岩分布密集,脉体规模较大或局部隐蔽爆发作用形成的次火山岩——角砾岩构造等地段,对成矿最为有利。脉岩的产出部位,可以作为矿区及其外围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潘家沟银矿成矿地质背景,次火山岩,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一典型的次火山热液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次火山型为陆壳改造型成因,系基底岩石部分熔融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是由形成次火山岩的岩浆在深部分异演化形成的富氟流体组成,与次火岩浆相伴上升,在沉积碎屑岩的层间破碎带中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5.
晋东北地区是金银矿床成矿有利地区。本文通过该区次火山岩Rb-Sr同位素及次火山岩和金银矿的稳定同位素研究,揭示了次火山岩和金银矿的生成时代及它们成因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浙江东坞山银矿床的锶、铅、硫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与燕山早期较深源的中酸性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密切相关,东坞山次火山岩体属于幔壳同熔花岗岩系列,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次火山岩浆。本区不同的火山岩、次火山岩及矿化蚀变带稀土分配型式基本相似,揭示了各带成矿流体成因上的继承性和来源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和在世界上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浅成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众所周知,火山岩型、次火山岩型金矿床产于火山岩带或其附近,在成因上与岩浆活动及火山作用有关.如图1a所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金-银矿化分布在次火山岩的顶部和其外面的周围蚀变围岩中.由厚度不大的次火山岩组成之构造屏蔽层,是天水局部活动富集的条  相似文献   

8.
甘肃白银厂矿田的描述性地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厂矿田产在北祁连下古生界优地槽岛弧带中,40年代以来,普遍流行的观点是,白银厂矿田属火山—沉积成因,与黑矿成矿模式可对比。通过详细研究前人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并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提出了白银厂矿田次火山热液成因的观点,建立了描述性地质模式,以图在白银地区进行矿床预测和勘察。白银厂矿田的含矿建造主要由细碧—角斑火山岩组成,其中产有发育良好的次火山岩。次火山岩主要由次石英角斑岩组成,其次有次角斑岩和次细碧岩。一定构造背景的块状酸性次火山岩是成矿有利地区,白银厂矿田的5个矿床均产在酸性次火山杂岩中。次火山岩具有多次侵入特点。卫星影象、重磁模式表明,成矿杂岩分布在具放射状线性构造的环形构造中心,具低密度低磁特点。因此,具上述特征的次火山岩分布区应该是今后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得尔布干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京 《地质与资源》2014,23(6):525-530
得尔布干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具有分布密集、成矿时代集中以及成矿条件相似的特征,它们有着内在的成因联系.铅锌银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晚侏罗世火山岩中,早白垩世次火山岩或侵入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源和动力源;区域性的隆-拗交接构造、火山机构以及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北西向张-剪性断裂系统为成矿提供了控矿、导矿和容矿空间,成矿物质主要源于地幔,含矿气液沿火山岩断裂系统运移并与围岩发生充填和交代使成矿元素析出沉淀而成矿.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支家地银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支家地银矿系产于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矿床。研究了银矿的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的控制因素和物理化学条件及矿床成因,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确定出黑龙江涌泉地区具有洋壳性质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由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两部分组成。这些基性火山岩至少发生了两期高压变质,两期高压变质形成的钠质角闪石具有不同成因。早期的钠质角闪石与岩石片理明显不协调、无方向性、在岩石中不均匀分布,可能是在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过程中形成;晚期的钠质角闪石构成了现存片理,可能与后期构造变形有关。由于后期变质、变形作用不均匀及火山角砾岩中物质成份的差异,使得部分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中的角砾及部分胶结物早期高压变质特征得以保留。根据研究区内及相邻地区绿色片岩特征,确定绿色片岩是由经历高压变质的基性火山岩转变而形成。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拉拉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孙燕  舒晓兰  肖渊甫 《地球化学》2006,35(5):553-559
拉拉铜矿床位于康滇地轴西南缘,赋矿围岩是古元古界变质火山岩。通过矿床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K-Ar同位素、铅同位素、Rb-Sr同位素及辉钼矿中Re-Os同位素的组成特点讨论了成矿时代、物质来源、成矿介质性质及矿床成因等问题。新元古代晋宁期发生的区域变质作用是促使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作用,古元古代形成的火山岩提供了大部分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介质以变质水为主后期有大量地下水的加入。矿床为火山沉积-变质成因的层控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
聂树人  贾紫宸 《现代地质》1991,5(1):41-50,T001
本文论述了北祁连含蓝闪石岩的岩石类型、原岩类型、特征矿物组合及产态.区内含蓝闪石岩的原岩包括优地槽内发育的各类富钠火山岩、含富钠火山质的沉积岩。在含蓝闪石岩分布区,岩石的变质相有葡萄石-绿纤石相、蓝闪石—绿片岩相、绿帘石-角闪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等,未发现高压低温矿物组合.岩石应属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产物,并对其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IntroductionCenozoicvolcanicrockshavebeenfoundinanumberoflocationsbothintheinteriorofandatthemarginsoftheQinghai-Tibetplateau.TheyhavebeenconsideredtObegeneticallyrelatedtOtheplatCsubduchon.Forexample,cafe-alkalinevolcedcrocksoftheLingzizongFormation(60-50Ma)occultingintheGangdisebelttothenorthoftheYarlungZangbosutUrezonehavebeenregardedtoberelatedwiththenorthwardsubduchonoftheboaplateandthecloseoftheNeo--Tethysocean(Wang,1984).StUdiesalsoindicatethattheseCenozoicvolcwhcrocksaredomina…  相似文献   

15.
突出山铜铁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底坎尔组火山岩中, 地质特征表明矿床成因为火山热液交代型。矿区玄武岩具有高Al、Na, 贫K、P、Ti的特点, 属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岩石具有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和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与俯冲带流体作用有关, 经历了橄榄石(±辉石)和铬铁矿的结晶分异作用, 形成于石炭纪弧后盆地环境, 指示铁矿床的成矿环境为弧后盆地环境。矿区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谐和年龄分别为326.2±1.6 Ma与318.2±2.5 Ma, 均为石炭纪岩浆活动的产物。根据闪长岩、钾长花岗岩、矿体与底坎尔组火山岩的穿插关系, 限定矿床的铁成矿作用时间为底坎尔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早于闪长岩的形成时代(326 Ma), 而铜成矿作用时间与闪长岩的形成时代相近或稍晚。  相似文献   

16.
辽河盆地形成于新生代时期,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的火山活动,主要形成了明显富钠质的粗面质和玄武质碱性系列火山岩。稀土元素反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是大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表明其可能源于软流圈,且地壳物质混染微弱,而房身泡组火山岩可能来自上地幔较浅源区,且受到了下地壳物质较强的混染。盆地内新生代火山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油气的生成、运移、储集、封盖、遮挡、聚集和成藏有着重要的有益的影响。火山岩的异常热效应对烃源岩的生排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火山活动和火山岩就位过程及其后来被改造的过程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储集空间、封盖遮挡条件和圈闭构造。辽河油田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东部凹陷中段粗面岩油气藏的成藏要素配置良好,已发现了整装的千万吨级的黄沙坨油田,且开发效果良好,展示了新生代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为老油田的产量接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青山群火山岩是山东境内最具代表性的中生代火山岩,研究其形成时代及其成因对了解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对鲁东万第地区中生代青山群中基性火山岩和中酸性火山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17±2 Ma和116±4 Ma,表明万第地区中生代青山群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早白垩世中晚期.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可得鲁东青山群火山岩岩浆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均略晚于鲁西;万第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形成过程中均受到过华北克拉通古老地壳物质的影响,且万第中基性火山岩还受到了扬子陆壳深俯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二道河子铅锌矿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矿床地质调查,并通过岩矿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测年研究,探讨了二道河子铅锌矿床成因。该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中,受北西向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矿体多呈脉状,围岩以火山岩为主,夹有砾岩。据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Pb、Sr、Nd同位素测试结果:火山熔岩中SiO2质量分数为48.01%~56.44%,岩屑晶屑凝灰岩中为69.09%~71.73%。前者稀土总量高于后者,两者稀土配分型式相似,均显弱负铕异常;而前者Pb、Zn、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却远低于后者。火山岩富集Rb、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r普遍亏损,相对亏损Nb、Ta以及Ti等高场强元素。火山岩ISr=0.704 925~0.706 632,εNd(t)=0.5~2.0,εSr(t)=8.5~32.8,tDM=619~730Ma。火山岩和矿石的Pb同位素组成十分接近,206Pb/204Pb=18.130~18.475,207Pb/204Pb=15.526~15.567,208 Pb/204 Pb=38.078~38.286,μ值为9.32~9.40。矿床主要围岩岩屑晶屑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64.2±2.3)Ma,这表明火山岩为混有壳源物质的幔源岩浆形成。火山活动分为2期:早期表现为中(基)性火山喷发;晚期岩浆活动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形成酸性火山碎屑岩。成矿物质由与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系统提供,富集于晚期岩浆中。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可能是晚期岩浆作用形成的次火山岩。矿床可能是岩浆分异的含矿热液沿火山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交代形成,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9.
福建沙县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成因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阐述了沙县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论证了中性与酸性火山岩的成因及物质来源,认为二者为不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岩浆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区,为省内双峰式火两端员岩石间成因关系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例征。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早古生代微古化石群的发现(薛重生等,1995),赣东北广丰-上饶地区的登山岩群被划归下古生界,本文介绍了登山岩群中海相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对其中的拔竹岩组,叶家岩组的火山岩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该两岩组火山岩均属岛弧拉斑玄武岩系列,并具向大洋拉斑玄岩过渡的性质,是弧后小洋盆扩张期的产物,两岩组火山岩在火山活动方式,岩浆演化方式和岩浆进化程度上存在与洋壳由早到晚减薄的相应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