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辽河滩海葵花岛构造带断裂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滩海葵花岛构造带发育复杂断裂体系,断裂发展主要经历了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东营组二段下部沉积早期,东营组二段下部沉积晚-东营组一段沉积期,N-Q等三个期次,本文根据规模,控制作用和与油气关系将断裂分为基底主干断裂,盖层主要断裂,盖层次要断裂,小断裂四个序次,断裂与油气关系密切,断裂活动控制了生储盖层之发育,在构造和圈闭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影响油气运聚与保存,最后,文章讨论了之各种圈闭之油敢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3.
初论南海的自然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古近纪莱州湾凹陷大规模断陷、郯庐断裂右旋走滑和垦东凸起大规模隆升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系统发育,根据断裂性质及发育规模将断裂划分为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组合,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及保存都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莱州湾地区油气成藏规律并结合渤海其他区域近年勘探成果综合分析,莱北1号断层、斜坡区东西向反向正断层和走滑末端雁行式断层三类大规模调节断层对于油气成藏影响作用较大,这三类断层所控制的圈闭也是莱州湾凹陷及围区下一步勘探获得突破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选取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担轮幼虫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应用荧光显带技术,分析了DAPI带和PI带在栉孔扇贝染色体上的分布。DAPI带型结果显示,栉孔扇贝所有染色体上都存在DAPI阳性带,主要分布于传统的着丝粒区和端部区域,另外还存在一些中间区DAPI带及可变带,总带数为62。PI带型结果与DAPI带型结果相似,在所有染色体上都存在PI阳性带。2种带型的阳性带所在位置与异染色质分布区域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展布于云南边陲哀牢山两侧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红河断裂构造带,在东南亚的延伸特征。提出在该延伸带两侧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大地构造发展上均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该断裂构造带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河口“浑浊带”(Turbidity maximum),又称“最大浑浊带”,“最大浊度带”,“大含沙量区”等,是广泛存在于河口的一种动力沉积表征。它的主要特征是含沙量明显高于上游和下游地区,而且在不同的水文条件下持续出现。河口浑浊带对河流泥沙向海的输移、对河口泥沙的淤积产生巨大影响,对各种化学元素(包括有害元素)具有过滤器的作用;在浑浊带内透光性弱,生物活动受到  相似文献   

9.
气候和传输带GerardC.Bond古气候学家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解释最后一次冰期每1000年左右的气候突然变化.许多人认为从大西洋的‘传输带”能找到这一气候之谜的答案,最近有三项研究包括本月发表在古海洋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证实了这一点.大西洋传输带是...  相似文献   

10.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即松南—宝岛—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东端。在大量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38条主要断层进行了详细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平面上表现为近EW向展布的平行四边形,剖面结构表现为自西向东由半地堑—不对称的地堑—半地堑有规律变化。(2)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断裂系统可划分控制凹陷边界断层、控制洼陷沉积中心断层和调节性断层3类。(3)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古近纪时期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南海海盆扩张的双重影响,构造应力场发生NW—SE→SN转变。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32Ma,应力场以区域性NW—SE向伸展为主,断裂系统以NE—SW向为主,控制凹陷边界;32~26Ma,以南海海盆近SN向拉张应力场为主,断裂系统以NWW—SEE向为主,断层活动控制凹陷沉积中心;26~Ma,区域性伸展与南海海盆扩张应力均逐渐减弱,NE—SW向和NWW—SEE向断裂继承性发育。(4)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内部主要断层在渐新统崖城组和陵水组沉积时期活动速率快,地形高差大、沉积水体深、沉积厚度大,控制了崖城组和陵水组的大规模沉积,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圈闭以受断层控制的断鼻和断块为主,长昌主洼凹中隆起带发育2个最为理想的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11.
南朝鲜沃川带的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斜坡带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等科学难题,高效指导斜坡带油气勘探,通过综合分析石臼坨凸起东部斜坡区的石油地质特征,提出了"双断-接力"油气运移模式。边界断裂活动性、断面形态及启闭性控制油气由凹陷向凸起垂向运移,并在凸起斜坡区沿新近系馆陶组横向运移,馆陶组顶面形态控制油气横向运移方向;切脊次级断裂控制油气最终聚集成藏。基于QHD33-1S油田区的264个已钻砂体统计,控制砂体成藏的切脊次级断裂(A类断裂),均位于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且断层活动性50 m、切入馆陶组构造脊的规模在4 km以上。勘探实践证实,位于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A类断裂控制下的构造和构造-岩性圈闭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土壤非饱和带确定性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非饱和带确定性数值模型在农业、环境、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土壤非饱和带的单重介质理论、双重介质理论和多相流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国外最近十几年来土壤非饱和带确定性数值模型取得的最新进展,并且这些模型中的大部分已经进入了商业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4.
15.
热带辐合带与南海气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统计分析最近11a资料,得出热带辐合带(ITCZ)各月都有,其纬度以2月最低,8月最高。850hPa的ITCZ比500hPa明显偏多,尤其在冬季,更足偏多一倍以上,ITCZ对南海气候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南海热带气旋的纬度和个数与500hPa ITCZ的纬度和频率着着一致的逐月变化趋势;南海各站的降雨、相对湿度和温度与850hPa的ITCZ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冲流带海滩高频振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粤东汕尾寮嘴口岬间海滩冲流带设置两条剖面,利用2003年10月13日一个潮周期实测高频剖面数据(采样间隔为1min和6min),分析了海滩的高频振动特征。并结合同期实测碎波带水位波动,探讨了海滩高频振动的动力原因。分析表明,此海滩过程主要以堆积为主,并表现有显著周期的振动:其日内变化受潮汐控制,表现为涨潮堆积、落潮侵蚀;波能对海滩高频振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水合物稳定带(HSZ)控制着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作用和分布规律,其厚度及分布范围决定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蕴藏量,所以水合物稳定带的分析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与分布规律、成因与演化机制以及资源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水合物稳定带本身受海底温度、压力和甲烷量等因素的影响,其变化会影响水合物稳定带的范围、稳定带底界的位置,并制约着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性和甲烷气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19.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顶底界线及厚度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顶底界线和厚度以及分布范围预测是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的基础,对了解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规律和指导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准确预测天然气水合稳定带顶底界线和厚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