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军  李莹甄  汪一鹏 《中国地震》2004,20(3):229-237
通过对活动断裂定量资料和地震活动性的分析对比,认为完整地震轮回包括特征地震和特征地震之间的次级地震;次级地震的震级与上次特征地震的离逝时间、断裂滑动速率有关;断裂的位移分为产生特征地震的大粘滑和产生次级地震的小粘滑;完整地震轮回中震级一频度关系依然成立;完整地震轮回的能量积累大致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的地震活动性不同;特征地震的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特征地震与次级地震之间的变形分配。基于上述认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关系,用于定量估计地震构造的潜在震级和危险性;并将其初步运用于天山部分地震构造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沈军  李莹甄 《地震地质》1998,20(4):41-331
将特征地震之间的次级地震产生的位移看作相对蠕滑速率,推导了相对蠕滑速率的估算公式,进而分析了次级地震对特征地震复发间隔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好地与古地震资料对比以得到可靠的特征地震重复间隔  相似文献   

3.
李昌珑  徐伟进  吴健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15,37(6):1024-1036
本文介绍了特征地震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正态分布模型和布朗过程时间模型, 提出了使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的特征地震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 通过具体算例对不同的特征地震模型进行了比较, 并对特征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探索. 研究结果表明, 特征地震含时间模型在复发周期早期的地震危险性低于不含时间模型, 而在后期其地震危险性则高于不含时间模型. 特征地震复发周期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与布朗过程时间模型计算得出的地震危险性差别不大. 在未到期望复发时间时, 正态分布模型与前两种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差别不大; 而接近期望复发时间及之后时段, 正态分布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则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龙羊峡水库蓄水使共和盆地应力、重力等条件改变的讨论,认为:共和地震的形成和发生与龙羊峡水库蓄水有密切的关联,在将共和地震与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后,发现共和地震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与水库诱发地震特征极其相似,进而提出共和地震应属水库诱发地震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地震破裂过程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应用形变破裂和激光全息光弹实验,结合断裂力学的观点研究了地震破裂过程的三个方面:1.地震破裂的力学机制;2.地震破裂的应变特征与运动过程;3.地震破裂过程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地震破裂过程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以及探讨了它们与地震发生。前兆和余震迁移的密切关系。此项研究为活动断层分段研究和地震预报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收集了晋城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分析了晋城市地震活动特征与断裂活动的特征。得出了晋城市的地震活动主要与晋获断裂带的活动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研究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前的中源地震活动特征,与唐山地震前的特征进行比较,发现:3次大地震前曾发生6或7次h≥60 km的中源地震,且"大震前中源地震活跃的时间跨度T"约5年或5年多。这是大震前中源地震活动最主要的两个特征,包含了孕育大地震的一些重要信息。其他特征还有:中源地震的活动—平静交替、临近大地震前的地震平静、呈条带分布和(或)地震空区等特征,这与大震前壳内地震活动性的一些特征类似。  相似文献   

8.
四川及邻区抗倒塌地震区划图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数字试验,分析了不同编图方法对地震区划结果的影响.基于四川及邻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特征,K2值特征,△Tg分布特征,考虑到地震区划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以及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衔接,提出了抗倒塌地震区划图编制的编制原则和方法,编制了四川及邻区的抗倒塌地震区划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宁夏及邻区1970~2015年14次M_S≥5.0地震前的中短期弱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区域M_S≥5.0地震的前震、广义前震特征,具体研究了空区、条带、信号地震和前兆地震等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各种异常的地震预测指示意义,并给出了宁夏及邻区直接前震的识别与判定标准。此外,还分析了内蒙古1976年9月23日巴音木仁M_S6.2地震前与2015年4月15日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前弱震活动特征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阴山地震带中强地震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阴山地震带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条主要地震带,根据多年从事地震预报的工作经验,对阴山地震带与鄂尔多斯其他3个边缘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阴山地震带自身地震活动演化、周期性、月分布地震及包头西震情窗口等方面的特征,并对阴山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春秋两季鄱阳湖浮游动物的编目、数量分布与变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鉴定了1999年春、秋两季,在鄱阳湖区8个断面24个采样站采得的水样.共观察到各类浮游动物共150种.其中轮虫动物物种最为丰富,为96种,占总种数的64.0%,且单位体积的数量亦呈明显优势,说明轮虫动物是该湖区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其次为原生动物.24个采样站中,原生动物、轮虫动物、枝角类、桡足类这四类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分布的差异极大,其中第10、12、13和23号站中的个体数量较高,超过100ind/L最大数量出现在13号站,个体数量高达1101.60ind/L鄱阳湖浮游动物的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尤属轮虫的变动最大.本次调查中轮虫和枝角类的数量春季大于秋季,而原生动物和桡足类则秋季大于春季.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南方丘陵区红壤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下的4个水塘底泥中养分含量作了分层比较研究(0-5 cm,5-10 cm,10-15 cm,15-20 cm,20-25 cm,25-30 cm).结果表明:4个水塘底泥养分含量差异明显,在0-15 cm泥层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全磷含量以邻近村庄的水塘(简称C塘)底泥最高,其次为板栗园坡下的水塘(简称B塘),水稻田坡面下水塘(简称S塘)和花生地坡面下水塘(简称H塘)最低;在15-30 cm泥层,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以B塘最高,而全氮和全磷含量则以C塘最高;有效磷含量除C塘0-15 cm底泥外,其余均为痕量.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坡面下水塘底泥养分含量影响明显.各水塘底泥养分随泥层加深均呈递减趋势,其中全氮和速效氮减幅以C塘最大,分别为36.0%和38.7%,有机碳和全磷减幅则以B塘最大,为29.4%和31.9%;各塘底泥养分含量的最大降幅主要在浅层底泥,水塘养分积累加速表明近年来农村面源污染加剧.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是农村水体底泥养分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A local geodetic network of 20 points was established in 1988 around the Seiyal fault for monitoring lateral movements. Two levellinglines, crossing the fault, were prepared for monitoring vertical movements. The initial horizontal geodetic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March 1989. The measurements were repeated twice a year. The initial vertical geodetic measurements (levelling) were carried out in November 1989 and repeated in November 1990.Four horizontal geodetic measurements and two levelling measurements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s revealed remarkabl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hanges during the period of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4.
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83,自引:11,他引:72  
用ICP方法分析了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含量,以太湖宜溧河口下层沉积物作背景样品,用均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污染综合指数计算,并根据划分的污染等级对宜溧河水系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宜溧河及其入湖口沉积物平均呈轻污染状态,北部支流未受污染,南部支流和太湖沿岸呈轻污染,干流河段污染最为严重,呈偏中度污染水平,在个别测点综合评价已达到重度污染状态。全水系Cu,Zn,Cd和Pb的污染指数略高。其中仅有Cd含量高出我国土壤一级自然背景值,表现为Cd污染型,其原因能与该地区水泥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的污染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Ground fissures are very popular each surface phenomena showing the discolltinue or broken of the earth surface. Usually, they occur accompanying with other geological hazards. Thereare many kinds of ground fissures: tectonic fissures, including fault fissures, eathquake fissures,volcanic fissures; slip-collapse fissures, including landslide fissures, mining fissures. Ground fissures have long history in China. The earliest ground fissures were recorded aboUt five thousandyears a…  相似文献   

16.
Tremendous losses were caused by ground fissure hazard both in USA and China. Six states of southwestern USA and seven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were affected by the destructive ground fissures. The aseismic ground fissure hazards usually take place in land subsidence area.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countries’ ground fissures were given including ground fissure formation, evolution, mechanics of de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m. The destructive ground fissures occurred about a half century earlier in USA than in China. The mechanisms of various ground fissures were analyzed with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preexisted faults are serving as the bases of forming modern ground fissure, and human activities, e.g. over pumping ground water, or oil, can accelerate the creeping of the fissures and make them destructive to many kinds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countermeasures to mitigate ground fissure hazard were put forward, not onl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The successful practices in the two countries were introduced as exampl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颅脑CT图像计分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颅脑损伤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35例小儿颅脑损伤患儿,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CT颅脑扫描,记录CT图像计分,伤后24h检测血清MMP-9和NSE水平。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儿分为轻型组(56例),中型组(48例),重型组(31例)。追踪患儿临床结局,根据院内30d是否发生死亡患儿分为存活组(103例)和死亡组(32例)。观察不同组间CT图像计分、血清MMP-9和NSE水平的差异;分析CT图像计分、血清MMP-9和NSE水平与GCS评分的相关性;ROC分析CT图像计分、血清MMP-9和NSE水平对小儿颅脑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CT计分、MMP-9和NSE均随小儿颅脑损伤程度加重而增高(P<0.05);存活组患儿CT计分、MMP-9和NSE低于死亡组(P<0.05);CT评分、MMP-9和NSE均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684、0.462、0.310,P<0.05);CT评分与MMP-9和NSE也呈正相关(r=0.493、0.282,P<0.05)。CT评分、MMP-9和NSE预测小儿颅脑损伤预后的AUC分别为0.996、0.943和0.758。结论:早期颅脑CT图像计分、血清MMP-9和NSE与小儿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均有关,可作为预测小儿颅脑损伤预后评估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氮是影响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不同形态的氮对水体富营养化贡献不同.使用连续提取法对东苕溪干流悬浮物、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各形态氮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各形态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苕溪水体氮污染严重,总氮浓度均值为4.48 mg/L.悬浮物中各形态氮含量均高于沉积物,其中悬浮物中铁锰氧化态氮(IMOF-N)含量所占比例最大,均值为1506.94 mg/kg;沉积物中有机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含量最高,均值为625.31 mg/kg.IMOFN、OSF-N含量受阳离子交换量、粒径影响显著,均与总氮浓度显著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的性质对IMOF-N及OSF-N含量影响较显著,并且总体上对悬浮物的影响强于沉积物.另外,悬浮物有助于水体中的氮发生硝化反应向硝态氮转化,沉积物则有助于水体的氮发生还原作用向氨氮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水体中的悬浮物对藻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球的高分辨率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球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l例共24个肺部球形结核灶的HRCT平扫及强化表现,病灶部位用层厚1.5~2.0mm扫描。结果:24个病灶中右肺上叶13个(54.2%),下叶5个(20.8%),左肺上叶6个(25.0%)。最大者3.8cm,最小者1.0cm。边缘清楚者18个,不清楚可见毛刺或分叶者6个。周围有卫星灶者16个。密度不均可见钙化者8个。增强扫描无强化者15个,有强化包膜者8个,广泛强化者1个。结论:HRCT能较好的显示结核球的边缘形态及内部密度,增强扫描后密度的变化有助于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张怡辉  胡维平  彭兆亮 《湖泊科学》2020,32(4):1177-1188
基于实测数据,利用验证良好的SWAN风浪模型开展了2018年巢湖风浪变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巢湖2018年平均有效波高和波周期分别为0.16 m和1.22 s,整体春季风浪大,秋季风浪小.月均最大值出现在4月,分别为0.22 m和1.36 s,月均最小值出现在11月,分别为0.11 m和1.06 s,变化幅度分别为最大值的52%和22%.月均值整体中巢湖最大,东巢湖次之,西巢湖最小.巢湖月最大有效波高和波周期主要出现在东巢湖或中巢湖,各值月间差异显著,最大变化幅度分别为最大值的61%和27%.不同湖区计算的月均有效波高和波周期较大值分布范围所占湖区的比例不同,中巢湖与东巢湖较大,西巢湖最小.不同月份及湖区较大有效波高出现的时间占比是不一致的,9-11月份时间占比较小,将有利于蓝藻水华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