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雪英  张小毅  赵威 《岩矿测试》2008,27(5):379-382
对化学物相法分析矿石中红柱石的含量作了初步探讨。试样经氢氟酸冷浸12 h,过滤后残渣用过氧化钠熔融,热水提取,用乙酸锌标准溶液滴定三氧化二铝含量,最后以三氧化二铝的含量换算成红柱石的含量。结合青海乐都矿区红柱石与其伴生矿物的组成特点,试验了排除其他含铝矿物的工作条件与红柱石的溶解特性,并用人工模拟样品中的红柱石溶解率求得校正系数,确定了铝量法作为矿区红柱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含电气石试样中红柱石的快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修权 《岩矿测试》1995,14(3):202-204
研究了含电气石等难溶硅酸盐试样中红柱石的分析方法。样品经980℃高温灼烧后,电气石能被HF-H_2SO_4混合溶液定量溶解分离,而红柱石的溶解率很小。37℃±1℃水浴浸取90min,能得到满意结果。方法简便快速,其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86%。  相似文献   

3.
京西红柱石是典型的接触变质条件下形成的矿化区,控矿条件主要是:一是铝饱和程度高的沉积岩,二是燕山岩体侵入所产生的热变质作用。该地区红柱石矿床工业可利用性评价,曾一度认为红柱石选别怀不好而中断了地质工作。经过本次研究和试验,重新肯定了工业利用价值。红柱石含量居我国大型矿床之首,矿石量在1亿吨以上,矿物量大于2000万吨,并具有开采条件好,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是一个理想的红柱石原料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浙东南地区次生石英岩型红柱石矿床为一种新的矿产类型,本简要地总结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特征,探讨了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成因,认为该类型红柱石矿床是由火山岩经火山热液蚀变形成次生石英岩,然后经热接触变质作用,致使部分铝硅酸盐矿物脱水分解形成红柱石矿床。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西峡桑坪粗晶红柱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峡桑坪乡杨乃沟红柱石矿床为实例,论述了粗晶红柱石产出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作了分析,含矿层属于下古生界二坪群小寨组,含矿岩性为含碳质石十字红柱石黑云石英片岩,原岩为浅海相沉积的富铝贫钙的粘土质泥质岩,经区域交质后又多次迭加热力接触变质作用,生成粗晶红柱石矿床。矿床主要特征是:矿层分布稳定,矿床规模大,红柱石结晶粗大、大多为自形晶,呈斑晶沿矿层层理分布。矿石物质组分简单,用是国内突起见,总结矿床特征、探讨矿床成因,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低压变质带的变质变形和变质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豫西西峡北部低压变质带受到4次变形改造。低压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D1和D2变形间期,形成黑云母-红柱石、石榴石-红柱石、十字石-红柱石和堇青石-红柱石4个递增变质带。由矿物变质反应识别出堇青石-红柱石带p-T趋势具有减压增温特点,这一演化特征可能反映变质作用具有地壳拉张的地球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安仁红柱石矿的矿物组合特征进行实验,采用铝量法测定矿区红柱石矿物含量,在所选实验条件下,对红柱石含量(w)为16.96%的样品进行20次测定,RSD为1.5%。  相似文献   

8.
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红柱石成因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丁俊  唐菊兴  张丽  郎兴海 《地球学报》2012,33(4):510-518
雄村斑岩铜金矿中广泛分布有红柱石,红柱石主要呈三种产出状态:①石英-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红柱石组合;②红柱石-石英-绢云母/白云母组合;③石英-红柱石-硫化物脉.矿物组合关系、红柱石结构和成分等特征均表明红柱石属热液成因.早期钾硅酸盐化带中的石英-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红柱石组合形成于高温(大于550℃)、低+K...  相似文献   

9.
巴西、澳大利亚、苏联、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缅甸等国产宝石级红柱石,其中巴西产宝石级红柱石驰名遐迩。我国已发现十余处红柱石矿床,但宝石级红柱石不多见。河南西峡桑坪粗晶红柱石矿可望成为宝石级红柱石产地。1.桑坪红柱石矿产出特征:桑坪红柱石矿位于豫西南西峡县境内,处于华北地台南缘,东秦岭褶皱系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小寨组中。含矿层系浅海相含碳质的沉积变质岩。矿带长3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偏光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北京西山羊屎沟地区红柱石矿物学特征以及成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该区红柱石主要呈4种矿物组合存在于含矿岩石中:(1)红柱石组合;(2)黑云母-红柱石组合;(3)白云母/绢云母-红柱石组合;(4)石榴子石-红柱石组合,表明岩石变质程度由低到高变化。红柱石横截面发育"X"型裂理和环带状显微变形构造,反映了红柱石的结晶形成是与构造变形同期进行的。该区红柱石形成是房山岩体侵入过程中,富硅的碱性流体侵入泥质围岩发生物质交换和反应形成的,形成温度在500~550℃之间,压力<500MPa。  相似文献   

11.
在宝鸡地区片岩型、接触变质岩型、中酸性火山变质岩型红柱石矿(化)均有分布,各种工业类型的红柱石矿齐全。在安康、汉中、商洛等地也发现了红柱石、硅线石、蓝晶石矿(化)线索。陕西红柱石矿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变质作用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阿尔泰造山带发育了一系列低压红柱石型与中压蓝晶石型变质带.红柱石型变质带发育了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矽线石带、矽线石-堇青石带:蓝晶石型发育了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矽线石带.中压的蓝晶石序列估算温度为445~747.6℃,压力为0.64~0.95GPa中压序列随变质作用增加.压力有增高趋势:低压的红柱石序列温度445~681℃.压力0.3~0.8GP乱自十字石带后.压力明显降低.可能是靠近热源而导致早期中压痕迹消失.因此红柱石型变质带不是一个正常的变质演化系列.蓝晶石型变质早于红柱石型变质.蓝晶石型变质序列可能与晚古生代弧-陆碰撞事件有关.红柱石序列的形成可能与碰撞相关的广泛花岗岩体侵入及中压岩石抬升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新民 《地质与勘探》2021,57(4):825-836
滇西大石坡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红柱石矿床。红柱石属于蓝晶石族矿物,是制造高级耐火材料的原料,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红柱石矿物原料地质工作程度在云南省比较低,趋于空白。本文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和主要矿物相关性分析,深化认识大石坡红柱石矿床成矿特征与成因。大石坡红柱石矿体赋存在高黎贡山群红柱石石英云母片岩、含红柱石云母石英片岩、红柱石长石云母石英片岩中,矿体厚度大、品位中等,矿床规模达超大型。红柱石是受古近纪花岗岩侵位发生低压高温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分布杂乱,无定向性,与区域片理产状斜交。研究显示,红柱石与矽线石相关系数为-0.369,说明二者之间成因不相关,红柱石与矽线石不是同一变质时期形成的。该矿床的形成明显受高黎贡山群片岩和古近纪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制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摩尔比为1∶1的NaOH-KOH混合熔融物对红柱石晶体各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自然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建立了红柱石晶体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相同腐蚀条件下,红柱石晶体同种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相同,不同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不同,故根据腐蚀坑形态可进行晶体定向。腐蚀坑形态能体现了晶体的对称性。红柱石晶体各晶面(切面)的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和投影图可用来进行红柱石晶体的定向及缺陷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油酸钠作为捕收剂,研究了磷酸氢二钠、柠檬酸和硅酸钠等抑制剂对粉石英与红柱石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钠是红柱石与粉石英浮选分离的一种优良的抑制剂;在其最佳浓度0.47×10-2 mol /L,浮选液pH值为8.5时,粉石英与红柱石浮选回收率差高达47.86%.红外光谱及Zeta电位分析结果表明,油酸钠对红柱石兼有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对粉石英仅有物理吸附作用,因而对红柱石有更强的捕收能力;磷酸氢二钠对粉石英表面起解吸作用,能有效抑制粉石英起浮,从而实现粉石英与红柱石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摩尔比为1∶1的NaOH-KOH混合熔融物对红柱石晶体各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自然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建立了红柱石晶体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相同腐蚀条件下,红柱石晶体同种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相同,不同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不同,故根据腐蚀坑形态可进行晶体定向。腐蚀坑形态能体现了晶体的对称性。红柱石晶体各晶面(切面)的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和投影图可用来进行红柱石晶体的定向及缺陷研究。  相似文献   

17.
赵明  王赐银 《矿物学报》2001,21(3):377-380
东疆哈尔里克造山带中红柱石的变形显微构造与区内A型俯冲引起的断裂区域变质作用有成因联系。红柱石的变形特征显示了其变形机制为塑性形变,处于韧性变形的条件下,表明变形前形成于一定的深度,后受推覆构造作用,发生变形并被带至地表,是区内构造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河南西峡红柱石的高温性状和莫来石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河南西峡红柱石晶体、工业精矿及其制品的高温性状和莫来石化特征的工艺岩石学研究结果,并对西峡红柱石的工业应用提出建议。红柱石的结晶方向和煅烧温度控制其分解程度,而莫来石的形态取决于空间分布位置。西峡红柱石高温分解始于1300℃,1350—1400℃反应加速,添加剂将使分解温度降低50—100℃。因解理与裂理发育,西峡红柱石不适于用做粗颗粒骨料,但以细粉形式加入制品,则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红柱石资源丰富,为新疆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处在全国第一位。目前,新疆红柱石矿矿产地已发现有12处,其中有超大型1处,大型3处。红柱石是岛状结构无水铝硅酸盐矿物,属于斜方双锥晶系。红柱石具有在高温下一次性膨胀转化为莫来石后不再伸缩的特性,是优质的耐火材料。本文通过对从全疆12处红柱石矿床(点)的统计分析,从成矿地质背景、地域分布特征等方面着手,从成矿时间、空间、成因类型等几方面全面归纳其控矿要素,总结红柱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规律,并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黄彦林  刘新海 《地质实验室》1999,15(4):270-272,279
研究了新疆某红柱石矿的矿石性质及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了这些对选矿选择的影响。最终对该红柱石矿采用重--磁选矿工艺流程,得到合格的红柱石精矿,Al2O3含量大于55%,总产率为7.63%,总回收率为63.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