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焦华富  韩会然 《地理学报》2013,68(6):750-761
购物决策过程是居民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购物信息搜寻、购物目的地选择等方面的完整过程,是居民购物行为发生与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2011 年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建居民购物出行的嵌套Logit 模型,从购物出行模式决策、购物初始时间决策、购物目的地决策、购物出行交通方式决策等四个层面对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 居民属性特征对购物出行模式决策具有显著影响,男性居民选择单纯购物出行的概率较大,而女性居民、有家人陪伴的居民更倾向多目的出行;在中心城区居住及出行距离远的居民偏好中午进行多目的购物概率较大,出行距离集中在1~2 km的范围内,而近郊区居民则避开下班高峰期进行购物,倾向选择2~5 km的购物空间范围;② 具有私家车的男性居民在晚上进行购物的概率比较大,其出行概率是上午的2.94 倍,更加偏好远距离出行;居民上下班途中购物大多发生在下班时间,偏好5~8 km范围的远距离;有朋友陪伴的居民更倾向上午依赖公共交通进行远距离出行;③ 以家为购物出发地点的居民的购物更倾向19:00 之后并且偏好远距离出行,公交车依然是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黄晓燕  曹小曙  李涛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08-1619
城市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研究作为城市交通规划、交通投资及政策制定的基础, 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城市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为主题, 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模型方法等方面解析了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论点, 总结现有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理论范式。在此基础上, 系统回顾国内研究的重点内容。国内外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的研究都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国外研究集中于基础理论、特征及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等方面;国内研究从早期单纯关注小汽车快速发展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到开始关注小汽车交通与城市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最后, 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 对研究趋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今后的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研究提供分析架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空巢化现象的加快使得老龄问题受到学者关注.老龄化进程和养老模式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中国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指导,而政策的落实状况及其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需要从微观层面通过空间行为分析来还原老年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空间行为的视角对国内多个学科的老年人日常行为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基于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及需求层次理论的认知,文章聚焦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体行为:就医行为、购物行为和休闲行为,梳理这3 类行为的国内研究发展历程及其行为特征、影响机制分析等主要研究结论.基于时空间尺度和出行链进行了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的地理学探讨,并结合国际老年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宅价格是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厘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发展方向、讨论热点,是开展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研究的前提。根据已有文献,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住宅价格研究的相关进展。研究发现:国外住宅价格研究出现更加关注后工业化社会特征、行为和制度因素、多阶段和多层级比较、时空动态综合分析等新视角;影响因素主要有宏观层面的住宅需求、住宅供给,微观影响因素包括区位、邻里、建筑。国内学术界除了对住宅价格进行总体研究外,关注的城市内住宅价格影响因素有建筑及区位特征、交通、绿色景观、公共设施等邻里特征;住宅价格在城市间有明显的行政等级差异,在不同城市内部的分布形态各异。完善理论框架、挖掘深层影响机制、强化分析模型和综合集成是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中产阶层外出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及决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州市中产阶层活动日志问卷调查,借鉴社会分层、行为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等理论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多元Logit模型对中产阶层外出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与决策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产阶层外出购物行为呈现多样化时空特征。工作日购物时间双峰陡峭,休息日双峰平缓;工作日购物空间范围比休息日小,工作日购物活动集中在晚间近圈层(0~1 km),休息日集中在白天中圈层(1~5 km)。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商业设施密度是影响中产阶层外出购物行为时空决策的主要因素,工作日性别因素影响较大,休息日出行方式因素作用显著。中产阶层购物时间节奏与一般居民相差不大,但空间距离较远,其时空决策受商业设施密度影响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行为地理学的方法,选取湖南省益阳市为调查地点,对城区居民不同商品类型的购物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居民购物出行的一般特征、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居民购物出行的圈层结构。通过问卷的科学分析并将结果与已有国内大城市研究结果对比,得到了如下结论:(1)中小城市居民购物出行一般特征与大城市具有很大相似性,符合购物出行一般特征的普遍规律。(2)居民购物出行呈明显的圈层结构,但与大城市不同,中小城市呈现不连续的区间分布。(3)中小城市居民出行呈现被动购物型特征。(4)城市商业空间结构、距离、价格、商品质量为居民购物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柴彦威  李昌霞 《地理学报》2005,60(3):401-408
以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消费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 主要运用经验行为主义方法, 从宏观层面揭示出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 通过对北京、深圳和上海三个城市的老年人购物空间圈层结构的比较研究, 发现北京市老年人购物活动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比较规则;深圳老年人购物行为空间则随距离增加而波动式衰减;上海老年人购物活动空间的收敛性最强。进一步从微观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居住区位因素对老年人购物空间的影响, 得出小区级商业设施的完善程度和可达性直接决定了老年人购物空间的收敛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众多学科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相关文献,在4个方面进行综述,包括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主要研究方法的探讨。在总结上述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尺度、研究维度等方面进行述评,最后对研究趋势和研究任务进行展望。未来,中国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研究应结合国情,加强理论构建与典型案例实证研究,创新研究方法,推动多尺度下的城市地价时空演变应用与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圳居民夜间消费活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柴彦威  尚嫣然 《地理研究》2005,24(5):803-810
本文以深圳居民日常行为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资料为基础,聚焦于国内地理学研究尚处空白的居民夜间消费活动,分析了城市居民夜间消费的总体特征与时空特征。深圳居民的夜间消费活动普遍比较活跃,并以购物、餐饮及娱乐休闲为主;但平均消费时间并不长,消费频率也较低;西方国家城市中出现的夜间消费深夜化现象并不明显。夜间消费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随距离衰减现象,并且形成居民夜间消费活动的圈层结构,即1km圈层的基本空间、5km圈层的主要空间和10km圈层的日常空间。另外,不同夜间消费活动类型的空间分异也比较显著,形成夜间购物(平均距离为2km)、夜间餐饮娱乐(平均距离3km)、夜间体育健身与商务应酬(平均距离3~5km)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上海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柴彦威  翁桂兰  沈洁 《地理研究》2008,27(4):897-906
我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多局限于基于物质空间的中心地体系研究,本文以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转型及消费者因素日益重要的零售环境变化为出发点, 从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空间入手,考察目前上海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特征。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及实地观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经验行为主义方法,总结出上海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一般特征,发现上海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较为明显并呈现扁平化的趋势,这与商业中心地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化是相对应的;此外,本文创新性地得出上海市不同收入地区购物消费行为空间的等级结构特征,并发现了其与戴维斯模型类似的空间特征以及不尽相同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旅游竞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旅游竞争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出不同阶段旅游竞争研究的特点和走向,并指出了旅游竞争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我国旅游竞争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Feminis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have many advantages over more traditional positivist methodologies. Feminist research is differentiated from nonfeminist research in terms of its critiques of universality and objectivity and its emancipatory purpose. Drawing on my own research on the survival strategies of low-waged women workers in Worcester, Massachusetts, I argue that we need to examine more critically our feminist research methods in terms of the unequal power relationships on which the research process necessarily rests.  相似文献   

13.
在线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在线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信息技术对旅游业影响、消费者在线旅游行为、在线旅游信息渠道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站和移动电子商务预订、在线旅游价值链等层面。最后,本文展望在线旅游研究未来研究,认为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在线旅游企业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中,在线旅游产业价值链分工、在线旅游代理商竞合关系、在线旅游企业成长策略、在线旅游企业创新活动是亟待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transformative research in the context of geography education. I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how the capacity-building activities and management operations of a research coordination network (RCN) are designed to support broad-scale advances in geography education theory, methods, and practice. Vignettes of RCN activities are presented as examples of pathways toward transformative research in the areas of geography learning progressions, assessments of spatial thinking, and geospatially enabled project-based learning. Beyond the prospect of introducing new paradigms of learning and using research findings to inform and systematically change approaches to teacher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 RCN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plan broad-based strategy and develop leadership needed to address many long-standing challenges that have undermined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geography education research. These challenges include the low visibility of geography education research relative to other geographic subdomains, the difficulty of carrying out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low rates of transfer and uptake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practitioner communities and in policymaking, and the erosion of graduate-level programs that prepare students to plan and design conceptually rigorous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y.  相似文献   

15.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hould be informed by research.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is the case and how this is best practised is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Learning strategies that seek to embed research within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me from an introductory level are discussed. The degree of success in these strategies is informed by input from postgraduate students who have ‘come through the ranks’. Their views, obtained via a focus group, suggest that research is rigorously embedded at every level of the programme and is most clearly linked to teaching in research-based third-year papers with a strong fieldwork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6.
在辨析城市空间破碎化概念基础上,以空间破碎化在城市方面研究为主题对1998—2016年间SCI和SSCI数据库中相关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对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进展开展评述。从研究主题看,相关研究多以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遥感和GIS技术应用是主要的技术趋势。从测度方法看,以土地功能碎化与景观破碎化测度为主,采用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涉及多种景观维度或指数的综合运用。从城市空间相关的研究来看,以现象描述为主,主要着眼于城市内部空间重组,探讨不同类型空间破碎化的表现、产生原因和应对思考。未来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应综合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从空间上一体化运行的相关实体要素出发研究城市空间破碎化内涵、测度方法,结合空间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系统综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Reproducibility is a cornerstone of science and thus for geographic research as well. However, studies in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biology have shown that published work is rarely reproducible. To assess the state of reproducibility, specifically computational reproducibility (i.e. rerunning the analysis of a paper using the original code), in geographic research, we asked geoscientists about this topic using three methods: a survey (n = 146), interviews (n = 9), and a focus group (n = 5). We asked participants abou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open reproducible research (ORR), how much it is practiced, and what obstacles hinder ORR. We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ha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ORR an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obstacles for authors and readers (e.g. effort, lack of openness). Then, in order to complement the subjective feedback from the participants, we tried to reproduce the results of papers that use spatial statistics to address problems in the geosciences. We selected 41 open access papers from Copernicus and Journal of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executed the R code. In doing so, we identified several technical issues and specific issues with the reproduced figures depicting the result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propose guidelines for authors to overcome the issues around reproducibility in the computational geosciences.  相似文献   

18.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selecting appropriate sites in which to conduct interviews may seem to be a relatively simple research design issue. In fact it is a complicated decision with wide‐reaching im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e interview site itself embodies and constitutes multiple scales of spatial relations and meaning, which construct the power and positionality of participants in relation to the people, places, and interactions discussed in the interview. We illustrate how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view sites can offer new insights with respect to research questions, help researchers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interview material, and highlight particular eth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researchers need to address.  相似文献   

19.
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研究进展及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从空间角度探讨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议题.其中从空间角度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理论主要分析其区位选择与空间分布,形成了中心地理论、竟租理论、空间选择性扩散理论和集聚理论等理论,研究议题则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与模式、空间分布、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  相似文献   

20.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该领域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旅游目的地研究在国内也受到了重视,有诸多学者围绕旅游目的地发展进行了各类研究。由于旅游目的地内涵丰富、外延较广,国内外对于旅游目的地研究所涉及面较繁杂。本文基于对近10年发表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刊物上的相关文献分析和整理.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进程进行了回顾,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情况。文章主体部分对旅游目的地研究脉络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得出国内主要从地理学、市场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人类学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本文以期能够为旅游目的地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