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极点排序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法是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群落排序方法。通过以长汀县水土流失区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发现,两种排序结果比较一致,但也存在差异。极点排序第一轴的排序效果不如DCA排序,但第二轴排序效果优于DCA排序。极点排序最终结果是两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DCA排序则是以第一轴结果为主。就排序轴的生态意义而言,极点排序要比DCA排序更直观。  相似文献   

2.
河北坝上弃耕地植被的演替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进  赵雪 《中国沙漠》1994,14(4):15-22
利用聚类与排序手段,由植被的空间序列推断其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河北坝上弃耕地植被的演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弃耕地植被共有6个群丛、3个亚群丛,植被严重退化。2)对于植被的数量分析,一般情况下只选用适宜的排序手段即可达到分类与排序之目的。3)影响弃耕地植被演替的因素多种多样,并非弃耕时间单一因素。4)弃耕地植被中植物种类数目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5)“初始植物种类组成”原理不适于本地区弃耕地植被的演替。0)弃耕地植被的改造利用宜在弃耕后2-6年内进行。  相似文献   

3.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两西地区扶贫开发战略问题进行定量化分析,给出了诸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制约因素及方针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地区扶贫开发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区域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需定期监测并科学评估。综合指数评价是应用最为广泛、信息传输效率最高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将表征区域发展质量不同侧面的系列指标加权聚合为单个指数,其核心是采用或客观或主观的方式确权。客观确权基于指标的数值统计特性实现,故权重值随指标值而改变,实非“客观”;主观确权能反映决策者智慧,但指标过多时难以实现。学界新提出的基于耦合排序权和熵权法的综合指标法允许决策者确权时仅给出权重排序,但仅支持低维情况(限制为3个指标)。本文在其基础上,借助对偶线性规划推导,使其适用性不再受限于指标数(即实现高维排序权)。同时,对指标的聚合方式进行修改,扩大了算法的适用范围;对熵权法的使用进行修正,增强了算法结果的可解译性。基于推导结果,本文进一步发展出单排序、复排序、全排序3种不同模式下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以满足决策者主观性强、弱、无等不同情况。最后,将算法用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的时空评价分析。本文新发展的算法同时适用于高低不同维度的指数聚合、可兼顾决策者不同层次的主观参与度,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中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应用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对新疆塔里木河中游地区植被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植物23种,隶属于11科21属。其中,多数植物种类在样方中的出现频次较低,说明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TWINSPAN结果表明,该地区3个断面19个样地可分为3个主要类型,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CCA排序结果同TWINSPAN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反映出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一般规律及其随环境因子梯度变化的趋势。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从定量的角度,以CCA排序图直观地揭示了决定塔里木河中游地区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其回归模型分别为:X1=-9.5991L 100.86(R^2=0.6459);X2=1.65W 43.011(R^2=0.7646)。  相似文献   

6.
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对甘肃省两西地区扶贫开发战略问题进行定量化分析,给出了诸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制约因素及方针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地区扶贫开发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三西地区为背景,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序问题,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Fuzzy数学方法建立三级层次结构的定量化计算模型。其中,一级模型,着眼于每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在二级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二级模型,根据一级模型的排序计算结果,着眼于每一个二级评价指标集合,在一级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三级模型,根据二级模型的排序计算结果,着眼于每一个一级评价指标集合,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运用该模型,对三西地区各县(市、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排序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中游天然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李涛  尹林克  严成 《干旱区地理》2003,26(2):173-179
通过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植被带的调查研究,应用数量分类(TWINSPAN)和排序(CCA)方法,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天然植被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决定该地区天然植物群落类型的主要环境因子。该地区天然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6种植被亚型,9个群系,15个群丛。通过对8个环境因子的CCA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制约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植被组成和结构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地下水位、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酸碱度。通过CCA二维排序图将16种植物对干旱、盐碱的适应性划分5类型。21个样地在CCA二维排序图上可聚集成9个植物群落类群,即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群落、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群落、库尔勒沙拐枣(Calligonum Kuerlese)群落、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群落、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群落、盐穗木(Halostashys caspica)群落、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群落、疏叶骆驼剂(Alhagi sparsifolia)群落、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群落,与TWINSPAN结果中的群系分类单位一致。CCA连续排序与TWINSPAN分类结果吻合较好。9种植物群落类型中,能耐受最大盐胁迫的为盐穗木群落,能耐受最大干旱胁迫的为铃铛刺群落,能耐受最大地下水碱胁迫的为黑果枸杞群落。  相似文献   

9.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决策过程包括耕地排序与耕地入选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根据该问题的特点,将其概括为无约束的排序问题和有约束的选择问题,并相应提出了逼近于理想点的加权排序模型与0—1整数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决策软件系统。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区域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决策问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使耕地入选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建三江农垦分局湿地植物群落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双指示种分析(Two 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方法,对位于三江平原的建三江农垦分局内的湿地植物群落的数据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调查的86个样地中共发现49科133属226个物种;TWINSPAN将样地划分为8种群丛,将优势物种划分为8组,分类结果可以在DCA排序图上很好地反映出来,且优势物种的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丛的分布格局;DCA的前两个排序轴提供了23.5%的信息量,其中第一排序轴提供了14.5%的信息量,主要反映出样地水分条件的变化;样地的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洱源县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化,加之人们对健康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温泉旅游开发迅速升温。洱源县是云南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其温泉资源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组合状况良好。这决定了洱源县温泉旅游的开发方向应该是打造"温泉产业聚集区"。洱源县要按照温泉产业综合体、斑廊基缘生态空间和大区小镇的三大开发模式,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错位开发与多元投资并举、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同步、文旅融合与惠民强镇同行,努力实现洱源温泉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许炯心 《地理研究》1983,2(4):60-71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自然模型试验,本文探讨边界条件在水库下游再造床过程中的作用。从土壤物理力学性质与水流作用力的对比关系出发,建立了河床边界抗冲性的定量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调整之后的河床形态与边界条件、水动力条件之间的经验方程;还运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区分水库下游河床演变趋势的判别函数。  相似文献   

13.
浙闽山区茶叶生产基地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熙成 《地理研究》1994,13(3):98-103
茶叶基地的评价包括对基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的评估,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将自然和经济条件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估,用综合评价值区分基地间的差异,最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出茶叶生产基地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4.
从自然哲学的视角提出"以自然为本"的理论命题,对"以自然为本"的理念进行哲学思辨,对"以人为本"观点的局限进行理论反思,论述了"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的辩证关系。认为"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这两种观点相反相成,二者是一种互补互动的辩证关系。"以自然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两种原则都应坚持,不能偏颇,二者共同形成正确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必要张力。在涉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活动中,理应倡导"以人为本";在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特别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还是倡导"以自然为本"为好。  相似文献   

15.
京九铁路沿线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与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要地分析了京九铁路对沿线地区影响的可能表现,分析了该地区形成中的三大黄金地段潜在的良好发展前景,对沿线地区地位突出的16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发挥京九大动脉的作用,加速沿线地区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紧靠二滩水电站导流硐进口的金龙沟支流,泥石流活动频繁,来量丰富。为了确保电站施工安全,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泥石流的流型、峰值、过程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根据泥石流来量的大小,提出了控制泥石流的几种工程硬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蒙古国自然条件的特点、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这些变化趋势对中国相近地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航线海冰密集度和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点海冰调查是构成线、面海冰资料的基础,这些资料对于大面积海冰遥感资料的对比研究是必要的。虽然由于海冰时空变化引起一定差异,大面积统计意义上的冰情条件具有正确性。依据2003年7-9月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沿航线进行的船舶海冰调查资料,航空海冰调查资料和浮冰站海冰调查资料,以图表形式归纳总结了航线上的冰情、海冰密集度、厚度剖面和单点厚度值;给出海冰密集度和厚度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韦朝阳  赵桂久 《地理学报》1997,52(4):300-307
本文总结了国煤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总体状,指出了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即华北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煤矿开发高强度与煤矿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西部地区煤储量丰富区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矛盾玫我国广大南方煤矿开发分散与煤质差、污染重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平原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这里存在着干旱、洪涝、盐碱和风沙等自然灾害,一亿亩以上的低产农田,农业产量不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不过,只要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就可挖掘巨大的生产潜力,把它逐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大豆和水果生产基地与综合性的农业区。作出这一决策的有利条件是:该区土地、光、温等资源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劳动力资源充足,城市、工业、交通发达,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农业历史发展悠久,具备一定的生产基础;国家对这一地区的开发、利用和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治理、改造黄淮海平原的战略思想应该是:统一领导,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先易后难,点面结合,长期坚持,讲究实效。在克服自然灾害方面,应按照排涝——除盐——抗旱——培肥的顺序来解决问题,逐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系统。为了从根本上保障除灾增产目标的实现,从长远来说,南水北调,黄、淮、海三大河流的整治及中、上游的土壤保持,都是与发展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有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