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导航电子地图的多尺度显示目的就是在导航终端有限的屏幕容量下.形成适宜载负量的地图。本文在对导航电子地图载负量指标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导航电子地图用于显示的道路形状数据、背景数据、地名数据,按照每一类要素的几何大小或重要程度再分为若干级别,利用分级显示技术,计算出导航电子地图各级显示尺度下的合理载负量,使导航电子地图在多尺度表达时显示要素载负量合理、分布均匀,尺度切换时鼐示要素过渡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2.
电子地图载负量是影响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清晰性、平滑性和层次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多尺度显示模型建立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电子地图载负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电子地图与纸质地图载负量变化规律的差异性;采用基于RGB值的方法获取了大量的电子地图载负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双峰型电子地图载负量变化规律,并对双峰型电子地图载负量变化曲线形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基于双峰型电子地图载负量变化规律,建立了较为科学实用的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的尺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中的尺度划分都以经验值为主,缺乏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对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显示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础电子地图载负量的计算方法,采用数据拟合,分析了基础电子地图载负量与显示比例尺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研究的显示范围,进而通过特征点确定了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的尺度划分,并进行了误差分析,拟合效果良好。该结论已在陆地国界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础电子地图显示的交互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结合电子地图多尺度表达的理论,提出了显示尺度和多尺度显示模型的概念,并提出了电子地图载负量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基于电子地图载负量变化曲线的特征点求解关键比例尺的基本原理,找出了建立相应的多尺度显示模型的基本方法。利用其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地图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位置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手机地图具有屏幕小,快速移动和近距离阅读等特点,所以手机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层显示特征更为明显,这要求手机地图显示尺度的划分更加精细。而现有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无法完全适用于手机地图多尺度显示。为此,针对不同要素视觉感受的差异性,利用眼动实验定量确定了手机地图各要素载负量的权重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要素载负量对显示尺度划分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主成分迭代分析建立手机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的方法。并与现有基于地图面积载负量建立的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为今后手机地图多尺度显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电子地图载负量是衡量电子地图在满足清晰易读条件下所能表达地物要素多少的重要量化指标。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影响电子地图载负量的图面负载度、图面压盖度和色彩对比度,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受的电子地图载负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从矢量数据出发,在精确计算图面负载度的基础上,首次以图面压盖度和色彩对比度作为权值参与计算,得到电子地图载负量。最后,基于地理信息平台TerraGIS对该方法进行了嵌入试验,获得不同图面负载度、图面压盖度和色彩对比度的实验地图载负量计算结果并将其与传统方法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又基于眼动仪的视觉感知试验,对不同实验地图下的用户平均眼动时间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并结合热点图结果,分析了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载负量结果的合理性,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电子地图的形式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针对网络电子地图的特点,对网络电子地图的形式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从界面设计、图层显示设计、符号设计、注记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界面设计应注重直观性、艺术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在图层显示设计中,应针对用户的需求和图形信息的层次,设计地图要素显示的分层方案和动态载负量调整的参数;符号设计时应注意视觉变量和符号的最小尺寸,根据使用环境设计注记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地图载负量的计算是制图综合的量化指标之一,通常采用色差识别方法获得。本文以地图学理论为支撑,提出了点、线、面要素及要素注记载负量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子地图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图特征,并给出了模型应用的流程。通过试验比对,模型计算方法能实时准确地计算电子地图载负量。  相似文献   

9.
胡文亮  张军海 《地图》2000,(1):20-22
一、城市电子地图的意义  由于电子地图对城市信息能进行海量存贮 ,所以它不仅可以显示城市发展的历史和面貌 ,而且能以较强的现势性来展现城市的时代英姿。城市电子地图所提供的多方面的信息 ,已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决策、旅游观光、对外交流和了解投资环境 ,进行商务活动的重要科学依据。电子地图分要素的多层次结构不仅突破了常规纸质地图载负量的局限性 ,而且通过不同图层空间的叠加分析 ,产生出更有价值的再生信息 ,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子地图的应用价值 ;电子地图的无级缩放功能也突破了纸质地图固定比例尺的限制 ,使读者可从宏观到…  相似文献   

10.
GIS中空间信息多种地图显示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目前GIS中电子地图显示的分析研究,指出了GIS中空间信息地图显示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电子地图显示模式的单一性、显示环境的多变性和显示效果的平淡性,提出了电子地图显示模式的概念.指出了影响地图显示模式变换的因素主要有空间数据的用途、屏幕比例尺、使用环境和显示的设备等,并分析了常用地图显示模式的可视化特点.对基于多种地图显示模式的符号库和显示模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深入研究空间信息可视化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纸质地图到现代电子地图,地图传输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地图信息的传递方式已由基于纸质地图的传递转变为基于屏幕地图的传递。这使得地图信息的传递突破了纸张、印刷等方面的限制,显著提高了信息传递的灵活性与生动性。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一,随着地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在有限的屏幕上实现海量数据的符号化并减少时间延迟问题;其二,如何使屏幕地图在缩放过程中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使之能够进行多尺度的显示,以减少噪声量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电子地图的多尺度表达与快速表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个性化地图服务的深入研究,如何获取更加实时可靠的用户个性化信息和需求,成为当前研究的难点。本文从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文本数据出发,在当前文本挖掘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挖掘用户所言,分析提取用户所需,并最终实现地图可视化的个性化地图服务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取地图知识和用户信息,为个性化地图服务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地理要素对象标识是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地理要素对象标识的概念进行阐述,对其性质、类型及生成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基于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地理要素分类代码的地理要素对象标识,深入分析该对象标识的特性及功能特点,并对其在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增量更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图是测绘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地图在中国已经有着四千余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的现代社会赋予了地图新的使命和职责。本文从地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时间维度探索地图在民生领域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纸质地图因其通用性和全局性特点在地理环境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增强现实技术融合将会在信息载负量和可视化维度等方面实现突破。文中简述无标识纸质地图增强现实系统的技术原理,提出一种纸质地图无标识配准方法,归纳总结纸质地图增强现实表达方法及其作用,研究纸质地图人机交互方法,实现无标识纸质地图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合,增强传统纸质地图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郭利利 《北京测绘》2011,(3):67-69,54
在深入研究ArcGIS Server技术的基础上,对地图缓存技术进行介绍。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地图缓存技术实现的方法和步骤。实例证实应用ArcGIS Server地图缓存技术可以较好地减轻WebGIS服务器端的负荷,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7.
18.
张帅毅  徐京华 《四川测绘》2011,(3):108-109,114
专题地图作为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网络专题地图服务是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重要途径。传统的WebGIS制图方法受局限,服务器负载高,网络传输数据量大,客户端资源闲置。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通过扩展开放地图API的网络专题制图方法,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客户端进行地图设计与绘制,并设计实现了此方案。  相似文献   

19.
集群与负载均衡是大型在线网站解决网络瓶颈、提高网络灵活性和可靠性的一种策略。文章分析了集群与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结合陕西省电子地图网站提出了基于集群的地图网站负载均衡策略,并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