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磊 《气象科技》2007,35(B12):45-48
介绍了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含义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分析ARP协议的工作原理,探讨了ARP协议从IP地址到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解析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ARP协议所存在的安全漏洞,介绍了ARP欺骗的实现过程和基于ARP欺骗的中间人攻击方法。最后,从气象系统网络安全的维护工作出发,介绍了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绑定、静态配置路由ARP条目等技术能够有效防御ARP欺骗攻击的安全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ARP地址解析协议及其缺陷的介绍,分析了ARP欺骗攻击原理及针对个人主机和网关的ARP欺骗攻击方式,探讨了静态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等防范ARP攻击的方法.本文对气象业务网络安全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1前言ARP欺骗是最常见的网络病毒,其使计算机终端无法上网,观测数据无法上传。为使业务值班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和解决此类问题,本文将首先介绍ARP协议,然后介绍ARP欺骗的原理,最后介绍ARP欺骗完整解决方法。让大家对这种网络故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很好地掌握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IP访问列表的种类和ARP协议,对1705路由器进行配置,实现了局域网机器IP和MAC地址双向绑定.并介绍了宽带路由器替代博达1705路由器的相关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1引言在公共环境中,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nternet安全协议)提供了强有力、基于密码的网络防攻击系统来保护私有数据,它利用密码安全性服务,以保证在Internet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进行安全的私人通信。  相似文献   

6.
孟宪罗  汤达章  蒋涛 《气象科技》2017,45(5):811-817
为进一步提升自动气象站计量检定工作的自动化水平,简化气压传感器示值超差调整工作,通过对PTB220气压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析与研究,利用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系统(3MS)的部分硬件,采用串口通信自动应答技术,在原有3MS系统自动化检定的基础上实现了PTB220气压传感器数字量及模拟量示值超差的自动调整。文中详细阐述了数字量及模拟量调整的原理及操作流程,给出了串口通信参数配置及自动调整软件部分代码示例,并通过实际业务验证了系统设计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通信前沿机的选型、构成原理、通信规程的制定以及功能操作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提高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通信前沿机采用双机冷备份、自动定时切换工作,系统设计全部采用CMOS技术,可降低功耗,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人值守大规模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特点和要求,基于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了一种浪涌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首先,分析了系统数据传输的协议结构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UDP协议的可靠应用协议,并就其工作过程及可靠性传输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解决了无线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多线程技术和大规模通信事件响应处理技术,提出了实现数据接收线程池的方法,通过引入"数据分区管理"的概念,论述了数据并发处理缓冲区的设计,解决了大并发系统容易丢失数据、堵塞和低效率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系统测试及其在业务中应用的分析,表明该系统实时、高效、可靠,能满足目前业务的需求,并对未来业务的发展具有同样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大型自动气象监测网及数据采集中心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光胜  敖振浪  李源鸿  蔡耿华 《气象》2010,36(3):128-135
通过分析我国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通用分组数据业务、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设计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的大规模自动气象站资料快速传输和并发处理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通信模式、网络构架、传输协议、工作流程、软件设计、技术特点。该系统的设计方法对于规模大、无人值守、数据实时采集、数据突发传输的不同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英鉴 《山东气象》2013,33(1):65-66
介绍了自动站无线传输系统的构成,其组件3G路由器和3G无线网卡的基本运行原理和工作方式,分析了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为维护使用该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宜昌市气象局分组交换网业务系统于1997年上半年正式开通运行。该系统的安装适应气象卫星通信业务系统建设需要,取代了原有专线拨号通信方式,采用先进的分组交换网技术,可以为气象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通信服务;同时,该系统也可为气象卫星通信业务系统提供地面备份保障。宜昌市气象局分组交换网业务系统功能齐全,安装简便,应用效果较好。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原理、特点及构成1.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原理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一种先分组、再存贮,然后按一定的格式进行交换传输的通讯网络。所谓分组就是把一组包含数据和呼叫控制信号的二进制数作为一个组合整体加以转接。这些数据、呼叫控制信号及可能附加的差错控制信息是按规定的格式排列的。分组交换是指把报文分解成若干个较短、被格式化了的报文分组,以报文分组作为单位独立地、单个地在网络中进行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CINRAD/SC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接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近几年接收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接收系统的故障排除方法,为今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维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ZT-3自动天线调谐器为例,简单地叙述了工作原理,测试方法,并分析了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供台站通信机务人员维修工作中参考。上述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ZT—1、AF-120等型号的自动天线调谐器。  相似文献   

14.
薛蕾  姚燕  巢丽娟 《气象科技》2013,41(4):644-647
气象通信系统是国内和国际气象资料传输与交换的枢纽。为了从宏观上掌握气象通信系统资料的传输情况,有效管理数据、优化和梳理业务流程,根据通信系统数据量大、流程复杂、数据异构等特点,文章基于数据仓库技术构建气象通信数据的多维模型,为长时间序列的通信数据存储和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利用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采用实时业务系统的真实数据展开多维数据模型构建的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多维模型进行了联机分析处理(OLAP),验证了多维模型在数据分析和展现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武汉区域气象通信计算机(WQS)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八十年代国际水平的区域气象通信系统.近年来,WQS系统的建设工作不断发展,处理气象资料不断增多,功能开发不断增强完善.WQS系统为国内气象通信网上的有关气象通信枢纽、区域有关省以及本省的地、市级气象预报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如何发挥WQS系统功能的优势,充分利用WQS系统丰富的气象资料,为其它有关的各  相似文献   

16.
张亚  罗希昌  陈浩  江春 《气象科技》2015,43(6):1046-1052
针对传统自动气象站对电力和通讯基础设施依赖性强,应用环境受到限制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观测节点。气象观测节点的硬件系统以CC2530芯片为核心,使用锂电池供电,通过模拟和数字接口连接气象传感器,射频部分工作在2.4 GHz。软件系统以TinyOS操作系统为基础,开发了基于LEPS协议的多跳路由协议和气象传感器驱动程序。在野外环境中对气象观测节点的功耗、通信距离、传感器及组网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气象观测节点在没有电力和通信基础设施的环境中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多跳自组织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适合在高山、海岛、沙漠等艰苦地区进行部署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机自身所具有的通信传输和存储功能,来替代《天气图自动填图与客观分析系统》运行工作所依赖的通信卡的作用,取消通信卡,修改该系统软件,利用汇编和C语言对系统进行补充编程,从而节省投资完善了系统,非常适合台站的业务工作需要和业务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功能,以广播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可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范围和时效性, 填补我国海洋及陆地边远地区预警信息发布空白。但北斗卫星预警信息发布存在传输速率低、冗余信息量大、长预警信息发布成功率低的问题。该文对北斗卫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系统结构、协议体系和关键问题开展研究,通过指挥机并联、预警信息编码、影响区域识别、联合补包等方法,解决了北斗卫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设计了预警信息网络发布协议、预警信息北斗发布协议和预警信息北斗传输协议,并开发了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9.
鉴于目前县级终端的预报系统与地面观测系统被集成在一块,而大多数县站的预报工作与观测工作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必然地存在着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不便。为此,我们建成了一种方便实用的县站网络,为县站的业务工作提供了方便。1硬件接口PC机内部装有通信适配板,它使PC机有能力与具有标准RS232串行通信口的计算机进行通信。RS232串行口是一个9针或25针的插件。其阳头插入数据终端设备DTE,阴头插入数据通信设备DCE。两台微机间的近距离通信,可用电缆将二台微机的串行口直接相连,连接方法因串行口的计数不同而有区别。2通信软件的…  相似文献   

20.
1概述1997年,大规模改善气象通信条件的9210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该工程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卫星网VSAT站与微机局域网共同构成的通信子系统、支持client/server的sybase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用于天气预报的人机交互系统(MICAPS)。其中人机交互系统又称做气象信息缩合分析处理系统,是处理和显示9210工程通信系统提供的各种资料的预报业务工作平台。它分为工作站版和微机版,本文就微机版的特点结合本溪市的试用情况,总结出三种系统应用方法和三种数据接口方式,介绍系统的安装调试、修改设置方法及与Netware服务器共享资源等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