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钱肇淇  沈培新  周新 《气象》1987,13(3):37-40
我们在苏州市区域甚高频(VHF)网上进行了以PC-1500机为通信终端,利用VHF信道实现组网数据通信的试验研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研制完成了一套比较符合省级以下气象台站采用的,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通信系统。该系统的投资少、功能多,实现了收端无需人值守的智能化通信。在苏州市网上通信实迹达60km以上,得到了有关专家和用户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在我省的VHF通信组网中,由于地形比较复杂,覆盖面积大,经常要采用中转技术即设立通信中转台。中转台的设计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台通信机直接在机内安装双工器来实现(主要在厂家生产);第二种是两台通信机利用中转盒直接对接来实现(我省气象部门的组网中采用较多);第三种是利用两台单工机直接改为中转台(省辅助通信大网宜春中转台采用)。下面主要介绍第三种方法的改造工作原理。1改造方法:1.1分别在两台通信机(以下称A机、B机)中各选一相同的点A1、B1作为PTT的控制点,即A1控制B机的PTT,B1控制A机的PTT。此点电压…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工业和通信实时控制系统中,大都采用价格低廉、控制方便、稳定可靠、接口灵活、轻便实用的单板机。但是单板机的应用软件开发往往需要人工编译(或由系统机编译)、手工键人机器码程序和利用录音机作外存设备。这么做耗工费时易错,尤其是在调试修改软件时,效率很低。本文介绍的APPLE—Ⅱ微机与Z80单板机联机开发系统,很好地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的传感器都是固定的,但不同场合所需的观测数据并不相同,有的传感器并不需要.系统的设计主要采用了CAN总线技术.传感器模块独立设计,可以实现即插即用.传感器模块与上位机采用CAN总线通信.  相似文献   

5.
针对荷兰Avantes公司因未开放光谱仪的串行通信口,不能适合工业上较长距离与PC机进行通信的弊端,提出了PC机与Avantes光谱仪串口通信的方案,包括通信部分硬件结构,通信协议的制定及Windows下VC++串口程序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光谱仪数据采集与波形实时显示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地运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无线传输温湿度采集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温湿度数据采集,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使用串口与 PC 机进行通信,并通过软件编程将采集的数据存放到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备份、存储、查询以及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7.
鉴于目前县级终端的预报系统与地面观测系统被集成在一块,而大多数县站的预报工作与观测工作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必然地存在着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不便。为此,我们建成了一种方便实用的县站网络,为县站的业务工作提供了方便。1硬件接口PC机内部装有通信适配板,它使PC机有能力与具有标准RS232串行通信口的计算机进行通信。RS232串行口是一个9针或25针的插件。其阳头插入数据终端设备DTE,阴头插入数据通信设备DCE。两台微机间的近距离通信,可用电缆将二台微机的串行口直接相连,连接方法因串行口的计数不同而有区别。2通信软件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四川省气象信息中心一套通信系统主备机切换后,造成系统虚拟地址对外提供服务中断的事故分析,简要阐述了ARP协议及其工作原理,从ARP协议工作原理出发,仔细分析了该通信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此类故障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UVW风速表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由主机IBM—PC(或AP—Ⅲ)和单片微机为主体的前沿机组成,实现对美国Qualimetrics公司制造的三轴风速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打印给出均值、标准差,扩散参数等参数。  相似文献   

10.
极端环境下自动气象站数据远程传输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在我国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极端环境下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系统的构建和可靠性设计;通过分析和比较目前国内常用的自动气象站数据通信方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珠峰地区的极端自然条件,提出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来实现在珠峰大本营及周边地区建立自动气象站,设计了适应于“北斗”系统的通信控制系统及通信方案;分层思想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维护性;综合采用重连、回执、重发、校验等机制保障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数控机床位置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其控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控制难度较大,且其位置精度会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本文以数控机床的位置伺服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算法来提高系统性能.本文基于传统的PI控制,采用紧格式动态线性化(CFDL)方法进一步对速度环与位置环进行改进,设计出改进前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之后通过增加控制项来对改进前MFAC算法进行改进,得到改进后的MFAC算法.将两种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中分别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FAC控制方案能够保持改进前MFAC控制方案的优点,并且位置跟随性能增强,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风廓线雷达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现在对于其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风场资料,对回波强度、信噪比、速度谱宽等信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因此,对其开展标校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以CFL-03型风廓线雷达为例,介绍了一种风廓线雷达的自动标校技术,从技术方案设计到信号流程、系统硬件组成,以及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机外仪器对设备进行了测试,将测试结果和自动标校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证明该自动标校系统的精度达到了设计目的,能够满足雷达业务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空观测中雷达跟踪探空仪、探空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只有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人工操作,气球充灌氢气有一定危险性,且至少需要一个观测员来完成施放气球工作.该文在分析探空气球充灌和施放各环节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探空气球施放筒的设计方案,以及在业务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全程自动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线性回归方法、梯度提升回归方法(GBRT方法)、XGBoost方法和堆叠集成学习方法(Stacking方法)4种机器学习方法,采用误差分析建模思路,针对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研发的睿图-睿思系统对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所有起报时次未来3~12 h的2 m温度、2 m相对湿度、10 m风速以及10 m风向4种气象要素预报,开展京津冀复杂地形下的站点预报误差订正技术研究及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基于预报误差分析构建的4种订正模型中,由于Stacking方法集成了前3种方法的优势,在4个季节的4种气象要素订正中均表现最佳,其他3种单一机器学习方法试验中,XGBoost方法表现最佳,其后依次为GBRT方法、线性回归方法,但均对预报准确率有明显的正向提升效果。总体上,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预报误差订正模型可有效降低系统原始预报误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复杂地形下站点客观释用产品的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是目前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分析了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及其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以PSS为辅助控制的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方式,基于Matlab构建了改进的PSS励磁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三相短路以及断线故障情况下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加装PSS的励磁控制系统的各方面性能优越于无PSS的励磁控制系统,为励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明举 《气象》1996,22(10):44-47
为保证微机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文章介绍了微机系统的保养方法,即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及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预报臭氧浓度等级,基于EC_THIN全球天气模式产品和我国自主研发的CMA_GFS全球天气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华南GRACEs大气成分模式输出产品,融合气象和环境观测数据,使用6种机器学习智能算法,构建耦合数值预报模式和机器学习的混合模型,旨在充分发挥数值预报与机器学习智能算法的优势和互补协同作用,实现臭氧浓度等级预报准确度的跨越式提升。共设置4个控制试验,选取不同的特征产品,依次使用机器学习经典分类算法对长沙市未来4天的臭氧浓度等级进行分类预报,取测试准确度最高的模型输出结果作为结果统计。发现:最优模型1~4天的测试准确度分别为81.7%、81.7%、78.3%、60.9%,大大高于大气成分模式预报和预报员经验,达到预期设计目标;高质量的天气模式产品对模型贡献大,而大气成分模式产品对模型贡献有限;模型3天以内预测性能较好,低等级预测性能较好,高等级预测性能一般。提出解决方案供讨论:增加高等级样本数量,增强模型对此类事件的识别能力;加强高等级臭氧污染的机理分析,组合出更精炼的因子供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18.
气候系统可预报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气候系统可预报性理论研究的一些工作,包括:非线性最快增长扰动理论以及在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研究中的应用;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2类可预报性问题,并提出可预报性的3类子问题;根据计算不确定性原理,讨论了模式可预报性与机器精度的关系;探讨了可预报性与时空尺度的关系,建立了可预报性的相对观.  相似文献   

19.
Already today, the functionality of many sewer and storm water systems are not up to the required standards and consequently flooding problems are experienced in case of heavy storms. System upgrades are required, which are however complicated by the expected future increase in short-term rainfall intensities as a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In this case study, focusing on the town of Arvika, Sweden, this issue is investigated in three main steps. In the first, extreme value analyses of 30-min rainfall from an ensemble of climate projec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estimate the future increase and generate a future design storm. In the second, the existing system’s response to both today’s and future design storms are simulated by a coarse sewer model setup (MOUSE) and a detailed coupled surface-sewer model setup (TSR). In the third and final step, system upgrades are designed and evaluated by both models. The results indicate an increase by 10–30 % of today’s short-term rainfall extremes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Upgrading the system to achieve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for the future design storm would cost approximately twice as much as an upgrade based on today’s design storm.  相似文献   

20.
周康辉  郑永光  韩雷  董万胜 《气象》2021,(3):274-289
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和方法应用蓬勃发展,已在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中广泛应用。各类机器学习算法,包括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如随机森林、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和深度学习方法,已在强对流监测、短时临近预报、短期预报领域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其应用效果往往明显优于依靠统计特征或者主观经验积累的传统方法。机器学习方法能够更有效提取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观测数据的强对流特征,为强对流监测提供更全面、更强大的自动识别和追踪能力;能够有效综合应用多源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和数值预报模式数据,为强对流临近预报预警提取更多有效信息;能够有效对数值模式预报进行释用和后处理,提升全球数值模式、高分辨率区域数值模式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上的应用效果。最后,给出了目前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