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笔者在东坪金矿区发现了氧碲铅金矿和碲盐铅金矿,在金厂峪矿区发现了AuAgTe_3矿物相,均为新的金矿物。此外,在东坪还发现了亮碲金矿,系国内首次发现;在湘西金矿发现了方锑金矿,系矿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一些地区找矿的新发现值得深思,如云南北衙金铜矿外围发现了铅锌矿,文山都龙锡铅锌矿外围发现了钨钼矿,个旧西区铅锌铜矿外围发现了钨矿点,河南栾川钼钨矿周围发现了很多的铅锌银矿,内蒙古东部铅锌银矿深部或外围发现了较多的钨钼矿,安徽池州和胶东地区某些金矿深部及外围也发现了钨钼矿。这些矿床或矿带之间是否存在着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海相油气地质》2008,13(2):F0002
中扬子建深1井发现膏盐岩;塔里木8000米深处发现液态石油;台西南海域蕴藏天然气水合物;印度尼西亚发现巨大油气储量;巴西又发现巨型天然气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发现的新矿物曹亚文周正(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4)(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10034)关键词新矿物中国发现中国自1958年至1996年底,共发现新矿物77种,其中2/3是1981年以后发现的。中国发现的新矿物及有关的研究工作有以下...  相似文献   

5.
日前,一处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在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大山社区皇龙沟被发现,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恐龙专家现场勘验证实,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群,是诸城继发现世界最大规模恐龙化石群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6.
苏南地区已发现的多处锡矿(化)点,主要发现于苏锡地区的西南部,它们多是通过对1:20万化探扫面异常的查证,并在与首先发现锡矿的东山地质条件对比的基础上陆续发现的。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江苏在矿种上的一项空白,也结束了“无锡没有锡”的传说。应是我省地质找矿突破性的一项成果。东山锡矿的发现较有代表性,该矿是在  相似文献   

7.
《海相油气地质》2008,13(1):F0002
挪威提出油气勘探黄金地带理论;巴西发现大油田;武汉市发现大型天然气田;广西柳州发现天然气显示;  相似文献   

8.
地质成果是与矿产资源紧密相关的财产权利,对它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地质成果的形成具有智力投入的特点。分析地质成果的价值及维护其价值的方式,可发现它是一种商业秘密,在权利形态上是一种矿产发现权,这种发现权区别于传统理论对发现权归属于身份权的认识。在资源消耗超前的新经济时代,地质成果项下的矿产发现权是一种典型的产权。  相似文献   

9.
韦天蛟 《贵州地质》1994,11(4):269-274
贵州是我国率先发现有工业价值微细浸染型金矿──卡林型金矿的省区。它的发现不仅彻底改变了贵州金资源贫乏的面貌,开创了黄金生产的新篇章,而且为全国金的找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同类型金矿在有关省区的不断发现。本文就该类型金矿及其重要产区的发现予以查证记述的基础上,对其金矿发现的特点做了归纳,进而对发现的价值意义进行了概略论叙。  相似文献   

10.
喀拉通克铜镍矿物化探方法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20万航空磁测中仅发现小而弱的磁异常,在地表发现了铁帽,并在铁帽下发现了铜矿化的基性岩后,通过地表磁测,发现磁异常,经钻探发现了致密块状铜镍矿.选用重力、磁测、激发极化法及化探土壤测量等方法进行工作,获得明显的综合异常,指导了钻探工程的正确部署,钻到了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碱性侵入岩的空间分布及有关金属矿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我国碱性侵入岩分布十分广泛,且常沿两大构造单元之间或古老大陆边缘的深断裂带分布。深断裂是控制碱性岩上侵定位和控岩控矿的构造,碱性岩侵入体常呈串珠状沿深断裂作线状延展,形成14条岩带,将与其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分为12类。并对白云鄂博、牦牛坪、东坪和巴哲等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还将与碱性侵入岩有关的金属矿床分为与正长岩类有关的矿床和与碱性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甘肃双井子铁矿的地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等因素的研究,认为双井子铁矿的或因应属"基性火山岩、花岗岩化热液矽卡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13.
超大型稀有稀土矿床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有稀土超大型矿床的储量为大型矿床储量的5倍以上(REE、Be)或10倍以上(Li、Cs、Nb、Ta、Zr)。这类矿床大多与碱性岩类岩石有关,主要分布在地台区,成岩成矿时代以前寒武纪为主,其次为中生代。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性,矿化往往发生在更为还原条件下。超大型富矿与深部成矿源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4.
方解石是芙蓉锡矿田重要的脉石矿物。根据芙蓉矿田白蜡水矿区和狗头岭矿区不同产状(云英岩型、蚀变岩体型和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型)矿石中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两矿区成矿期热液方解石具有两种稀土模式,LREE(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和相对平坦型。其中,蚀变岩体型方解石所具有的相对平坦型稀土模式代表了LREE带出后残余热液的稀土模式特征,而云英岩型和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型方解石的LREE富集型稀土模式与骑田岭新鲜花岗岩类似,表明成矿过程中没有LREE明显带出的迹象,残余热液继承了岩浆期后热液的特征。成矿流体来源于骑田岭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15.
八卦庙大型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于学元  郭健 《地球化学》1996,25(2):140-149
八卦庙大型金矿床是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与碳酸盐岩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本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石、围岩、含金石英脉、酸性岩脉、铁的硫化物中的稀土元素组成、关系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这个金矿床的形成与围岩、酸性岩脉、地壳深部金的矿源层有关。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化了的Gresens方程-Grant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并分析了样品中出现Ce和Eu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江西金山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元素在地质体中的丰度及分布形式与地质体的发生发展及物质组成有关.通过对比分析矿床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分布模式,研究矿床围岩、蚀变带及各类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认为在高水/岩比值下热液蚀变作用使其稀土元素产生明显的带入和带出,但成岩和成矿物质具有继承性演化的特点.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石英脉成因不同,是不同成矿阶段热液与构造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次工作发现的硅质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是一种混有火山物质或陆源物质的过渡类型热水沉积岩,可能指示该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成岩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含矿岩系,矿体产状、元素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论述大庸天门山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镍钼矿床的铂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富集特征,并阐明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矿床成因类型属同生沉积多金属矿床,镍钼矿床是我国铂族元素矿床类型之一,稀土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四川西部呷村银多金属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呷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含金富银多金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岩石及矿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结合硫铅同位素的工作,提出成矿热液为高温酸性、富C1溶液,其稀土特征为富轻稀土,具明显正铕异常。在蚀变过程中,流体/岩石比值相对较主,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围岩间具有明显的带进或带出。正铕异常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该区深部火山岩富含长石,热水溶液与火山岩发生水岩反应使长石释放出铕,使热水溶液具正Eu异常,这方面也反映该矿床成矿物质与深部火山岩有密切关系。弱负铈异常是成矿流体继承海水Ce亏损的结果。层状矿石中Eu异常变化较大,且其中LREE的含量变化大于HREE。主要原因可能是矿石中矿物组成和形成条件的变化。呷村矿床的成矿模式可以认为是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了岩浆热液,并带出了硫和金属元素,并在海底附近快速沉淀形成。成矿后为正常深海沉积岩覆盖。  相似文献   

19.
桦树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生全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03-107
桦树沟铜矿是镜铁山矿区与铁矿共生的铁铜矿床,其产出受后期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滑动带共同控制.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铁碧玉岩型和蚀变千枚岩型.矿石及含矿岩系的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矿床形成于近陆地边缘的海底裂谷环境,成矿物质来自基性火山岩,硫、碳主要来自海水.矿床成因属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20.
李家云  李治平 《云南地质》2010,29(4):429-430,399
陇川地区大面积出露海西期-印支期二长花岗岩,风化壳普遍发育完好,并有稀土元素异常与之相对应,除已知的龙安中型稀土矿床外,邦歪异常具有大型稀土矿床成矿背景,广岭和野牛坝异常也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