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ECMWF产品中48小时及96小时网格点预报资料,已普遍被县站预报员所应用,并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预报员根据48小时及96小时500百帕预报图上的天气系统的分布状况,结合本站要素演变和本站历史上出现的天气个例事实,可对未来天气做出准确率较高的24-48小时预报.但上述工作是相当繁琐的.每天预报员要从抄收资料、绘制天气图及本站要素演变曲线图,查阅天气个例档案,直到分析、  相似文献   

2.
环流形势及天气系统与其产生的天气现象是配合的,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将其预报方程结果匹配在ECMWF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的预告图上,分别作出第3、4、5天的预报。本文就是在ECMWF和20时500百帕历史高空图资料的基础上利用PP法制作的中期(3、4、5天)降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气象局数值预报模式(B模式)产品之一500百帕高度48小时预报,对于行星尺度和天气尺度的天气系统确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对日常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特别是地处高原东部和低纬地区的广西来说,B模式预报效果我以为比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模式略好。我们的预报员习惯参考模式系统位置及强度的预报,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B模式对影响广西夏季暴雨低槽的预报误差如何,便于我们参考B模式时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2007年6月-2008年5月ECMWF数值预报700hPa相对湿度格点场逐日24、48、72小时预报时效的预报产品(初始场为20时)和不同区域站点ECMWF相对湿度与海南州相对湿度实况值间的相关关系,并结合降水天气过程,对24—72小时ECMWF相对湿度与海南州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给出用相对湿度预报海南降水的指标站和相对湿度参考值,对提高海南州降水预报准确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82年7—9月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东亚范围500百帕的48小时预报图进行了误差分析,发现40°N以北的中高纬度预报误差较小,而在35°N以南的较低纬度,尤其是副热带地区,预报误差较大。因此我们对西风带高度场和副热带高度场分别进行了车贝雪夫多项式和自然正交函数展开。分析表明,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用车贝雪夫系数去预报同一时刻副热带高压系数(时间系数),从而获得48小时副热带高度场的统计预报方法。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并与B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对照,证明本文的预报方案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ECMWF海平面气压场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小萍  许映龙 《气象》2010,36(3):107-111
将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应用到欧洲中心(ECMWF)海平面气压场(24~120 h)进行热带气旋(TC)中心定位定强和误差计算,并与同期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日本气象厅(JMA)和中国中央气象台(CMO)综合预报进行路径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2 h以内预报以JTWC表现最好,其次是JMA的综合预报,ECMWF客观预报最差,但ECMWF对于96 h和120 h的热带气旋(TC)中期路径趋势比JTWC综合预报有更好的参考价值。ECMWF对24~120 h TC中心定强偏高15~20 hPa。分别统计08时和20时TC路径预报误差发现,24 h和48 h二者没有差异,而72~120 h 20时预报水平好于08时。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数值预报,特别是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提供的500百帕48小时和72小时形势预报,基本解决了短期预报的形势预报问题.预报员可以根据形势场作出未来24小时、48小时的天气预报.天气的变化有持续性,也有突变性,因此需要随时根据雷达、卫星云图和每3小时一张的地面天气图跟踪天气系统,及时作出补充订正预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天气预报的及时性、准  相似文献   

8.
目前MOS预报已在国内外流行.它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多少年的传统观念,把主观定性的天气预报变为客观定量的天气预报.但由于我区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地形复杂,又加上只能收到欧洲中心(ECMWF)的500百帕高度场资料,因此,我们用MOS法制作了乌鲁木齐地区48小时中度以上天气过程预报,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数值预报图的优缺点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本文用1984年5月到1985年4月的一年北半球预报图资料,对各月平均误差分布情况及其季节变化特点作了统计分析。ECMWF数值预报图在35°—70°N之间的预报效果最好;在75°N 以北的高纬度地区,都是春、夏、秋三季500百帕高度的预报平均明显偏高,500—1000百帕厚度预报平均明显偏暖,其中又以夏季偏暖最显著,春、秋季次之(冬季则变为偏冷),年变化规律性明显;在30°N 以南地区夏秋两季都是500百帕预报明显偏低,厚度明显偏冷,最强偏冷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坡,冬春季则预报偏低和偏冷的程度减轻,年变化情况似与低纬度云雨量和热带低压活动的年变化大致相对应。青藏高原上空500百帕预报全年基本上都是负偏差,以夏季负偏差最大,春秋季减小,冬季趋于0,各月之间有近于正弦波型式的年变化规律性。把平均误差值与标准差相比较,可以看出低纬度地带(尤其是高原附近)是最需要也是最有利于进行系统性误差订正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镇江ECMWF模式168 h内高温(t≥35℃)预报结果提出四种后处理订正方案,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法、差值法、综合法和递减平均法;借助均方根误差等四种检验方法就订正效果进行评估,找寻最优订正方案。结果表明,四种订正方法都明显改善了ECMWF模式高温预报,订正后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及最大绝对误差较订正前均有所减小,预报准确率显著提高。对于24 h时效内预报,四种订正方法各有优势。对于48~168 h时效预报,一元线性回归法效果更优。采用分时效对ECMWF模式高温预报结果进行后处理,考虑24 h预报订正使用递减平均方法,48~168 h预报订正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