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来我国长期天气预报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近十年来我国的长期天气预报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央气象台每年3月召开汛期(6—9月)天气预报会商会,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及有关单位共同参加讨论,并且每隔一年在汇商会上进行一次长期天气预报经验的交流。同时,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后简称长办)自1975年以来每年4月初组织有关长江流域水文气象预报讨论及长期预报经验交流会。此外,有时还召开分区(片)长期天气预报会商会及经验交流会。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长期天气预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省气象台主持召开的1984年春播天气预报会商会于二月二十三日在杭结束。省局、台及各地区气象台和部分县气象站的近二十名代表参加会商讨论。会上,各地代表回顾了去年春播的天气及预报服务情况,总结交流了服务效果及预报方法。局总工程师祝启桓同志参加了会商讨论,介绍了目前所处的长期气候背景。他要求预报业务人员尽快掌握计算机技术,同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东亚冬季风预报联合会商会于2004年11月12~13日在韩国釜山召开。本届会商会由韩国气象厅(KMA)主办,参加会议的除中国气象局外,还有汉城大学、釜山大学,日本气象厅(JMA)及APCN(APEC气候中心)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我院的业务预报与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汛期预报、农气情报预报、京津冀灾害性天气监测与短时预报及城市环境评价与污染预报等。汛期预报多年来气科院特别重视将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汛期预报,每年制作全国汛期旱涝趋势预测和各种长中短期预报,参加全国汛期会商会、补充预报会商会和中国气象局重大天气联合服务组组织的专家会商。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使用了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带有周期分量的逐步回归方法、客观预报方法、均生函数场模型法‘天文因子法、综合物理因子预报法及数值预报方法等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19…  相似文献   

5.
1 防汛7月6~12日我省出现了首场汛雨天气过程,其持续时间、范围、强度均为历史罕见。7~9日,关中、陕南共发生暴雨70站次,其中大暴雨11站次。省气象台早在5月25日就作出了预报。7月2日、6日及7日又分别预报出了关中、陕南部分地方有暴雨,并电话通知省、市防汛办和有关地市台,还及时发布了《暴雨持续消息》。省台领导立即前往省救灾办、防汛办汇报,并建议省救灾办在省台召开了有气象、水文、防汛等部门参加的会商会。会上省台明确指出了暴雨落区、主要时段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各级领导指挥防汛抗洪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开展气候预测研究和业务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进行了有关中国旱涝等方面的研究,50年代末正式发布短期气候预测服务,60年代开始,我国每年都要召开由气象业务部门主持的全国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参加单位除国家级、区域级、省级气象业务部门外,还有科研、高校、水利等单位,一直坚持至今,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7.
1会议概况 2005年11月16~17日,受中国气象局国际司和国家气候中心委派,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研究员、科技业务处陶树旺处长和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高辉、柳艳香、李威共5人参加了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第6届东亚冬季风季节预测联合会商会”。这一会议最初由中日韩3国于2000年发起,并对提高东亚地区冬季的季节预测水平,加强地区间的科研和业务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6,(2):4-5
全国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会(在长沙)于1975年10月2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共进行了十二天。出席这次会议的有87个单位,共138人,其中基层单位占三分之一以上;提供会议交流的材料共110篇,涉及到气象、天文、地理、海洋、水文等许多学科,说明这次会议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代表们一致反映,通过学习、交流和讨论,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对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加强了信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委员会长期预报组与“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课题组,于1993年4月23—28日在南京气象学院联合召开了“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总结了过去两年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长期天气过程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晓绚  杜尧东  刘蔚琴 《广东气象》2015,37(3):39-42,47
根据广州市5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3年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现象等资料,采用人工观测法、日均值法和14时值法对广州市霾日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全市霾日数、霾日变化速率差异较大。全市年平均霾日是日均值法人工观测法14时值法,大致比例是1∶0.61∶0.48。人工观测法统计的广州市霾日变化速率最大,达2.9 d/年,是日均值法的2.9倍、14时值法的3.6倍。但是,3种方法统计的全市霾日长期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霾日长期变化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霾日冬季最多,夏季最少;中心城区和花都区为霾日高值区。综合考虑霾日长期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特点、空间分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日均值法统计更能反映广州市霾日的实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75,(8):8-11
1975年长江流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讨论会于4月17日至26日在武汉召开,会议收到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方法、技术经验和科研成果等交流材料共59篇,内容丰富,范围广阔,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以来,我国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工作进展迅速,学术水平也有提高。通过大会介绍、讨论,开阔了思路,交流了经验,对今后长期水文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将会上交流讨论的主要技术内容综述如下: 一、数理统计预报方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并有改进,更多地注意寻找有物理意义的因子 1.近年来长期预报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在广大水文气象台站已广泛使用。此次会议收到的这方面材料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长期天气预报理论、方法与资料建立总课题组、北京气象中心于1989年3月27日-4月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1989年全国长期天气预报技术交流会.这次会议正式代表近百人,还有不少列席代表和旁听者.会议主要内容:一是讨论1989年全国汛期天气趋势预报,二是交流近几年来长期天气预报理论、方法与资料建立的新成果及长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情况.本文着重介绍第二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召开的随机动力气候分析、模拟与预报学术会议和国家气象局动力统计长期数值预报课题的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12月6日至10日在广西桂林市联合举行。  相似文献   

14.
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第十次届会(WMO/CAS-X)于1990年4月17-28日在联邦德国的古城奥芬巴赫(Offenbach)召开.我局派出三人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回顾了大气科学各分支四年来的主要进展,讨论并修订了WMO第三个长期计划(1992-2001年)第二部分第三卷大气科学研究和环境计划,邀请有关方面专家作了“大气污染及其影响”,“热带气象学进展”,“平  相似文献   

15.
平常天气豫告,其时限不过两日。於平常天气豫告时限以外之天气豫告,则统称为长期天气豫告。其时限有五日,十日,一季或雨季。长期天气豫告取裁之时限,虽有长短异别,然其研究之趋向与豫告之方法,别属殊途同归。故论长期天气豫告,不以时限分划。长期天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尽早作出一九七九年度长期天气予报,以供各级党委在部署全年生产时参考,省局于八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兰州召开了全省长期天气予报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除省台和各地、州台外,还有十二个县站以及省局科研所的同志。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一九七八年九月至一九七九年八月年度长  相似文献   

17.
为检阅我省气候和长期预报方面取得的成果,推动这方面的业务和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气象业务建设和国民经济服务,省气象学会气候和长期预报专业委员会于1月8-9日在沈阳召开了辽宁省气候和长期预报学术研讨会. 参加会议有来自11个市局、省气候资料室、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等业务  相似文献   

18.
WMO长期预报研究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长期预报研究计划世界气象组织(WMO)第9次大会(1983年)通过决议建立长期预报研究计划(PLRF),並于1984年4月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1988年5月召开第二次工作组会.本文根据工作组会议报告、PLRF长期计划及有关会议文集写成.  相似文献   

19.
王虹 《气象》1987,13(8):19-19
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规律,需要有准确性、代表性强的长期连续资料。为此,要求资料的来源地——气象台站的观测场地保持长期稳定。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法规形式颁发了《浙江省保护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规定》,要求各地从今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20.
利用火星冲日资料,分析了兴安盟地区8个站点最近50年的月降水量时空变化规律,得出距离地球最近的火星冲日时期与兴安盟地区干旱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最近几年在短期气候预测中应用,效果非常好。用未来火星冲日月份做兴安盟地区干旱、洪涝及白灾的短期气候预测以及长期气候预测等。并且给出了本世纪之初的2010年前兴安盟地区干旱、洪涝、白灾的长期气候预测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