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CSAMT在城市隐伏断层探测中数据采集、资料处理方法和克服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已有地质资料显示,北京昌平规划新区内存在多条隐伏断层。为了给规划新城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查清区内断层的准确位置、产状以及断层两侧的基岩埋深,布设了4条CSAMT剖面。结合地质资料对4条剖面进行了综合解释,给出了断层的准确位置。结果表明CSAMT在本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可在城市隐伏断层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裂缝灾害是地质灾害中地面变形灾害的一种,不仅造成各种建筑的直接破坏,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有效地探测地下裂缝是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对瑞利波探测地裂缝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广义S变换,在时间—频率域来提取某一道上来自裂缝散射瑞利波的到时,从而计算出裂缝的位置。通过两组半空间裂缝模型和一组实际资料验证了广义S变换探测近地表裂缝的可行性和探测效果。理论模型和野外实际资料探测结果表明,利用瑞利波广义S变换探测近地表裂缝是切实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大学和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工地,采用探地雷达对岩溶地基进行探测,快速有效地查明了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工程实例说明,在工程应用中,前期需深入分析地质勘测资料,合理确定探测参数,探测中需与工程钻探等方法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以求获得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部低阻层对瞬变电磁法探测信号具有屏蔽效应,特别是在有巨厚低阻覆盖层的地区,要完成较大深度的勘探任务,必须在施工和资料解释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具有巨厚低阻覆盖层的华北地区,进行了瞬变电磁勘探施工技术和资料解释的试验研究,认为野外施工时需选择合适的回线尺寸和延时,以及采用尽可能大的发射功率以产生较高的信噪比;资料分析和解释过程中,采用拟MT的反演技术,突出异常。据此,在低阻层厚度达300m的地区完成了深550m富水区的定位探测工作,其富水性得到了钻探验证。结果说明,该探测方法可以完成受低阻覆盖层影响地区的找水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复杂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噪声干扰情况下,城市地球物理探测法是一种实用的方法。这里以青岛地铁隧道某区间段地质灾害探测为例,在分析外界环境噪声干扰的前提下,提出了探测方法选择的依据,进一步介绍了地震映像法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针对城市人类活动频繁,采取夜间施工的方式消除了噪声干扰。通过对场地地表条件的分析,改进了激发和接收条件。借助实测工程场地的试验剖面,确定了最佳偏移距,实现了高信噪比地震资料的采集。通过对典型地质体引起的异常特征分析,确定了资料解释的依据,并对探测剖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探测结果表明,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在城市地铁隧道地质灾害探测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自70年代以来,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在探查矿井地质小构造中先后解决了仪器防爆、探测距离、井下金属导体干扰、数据采集及资料处理、通讯联络等技术问题;今后必须对仪器性能、探测方法、资料处理、基础理论、实验室等方面加强研究,提高其探测精度,扩展其应用范围,使该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矿井通讯等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磁波坑透探测原理的分析及在矿井的实际应用,对探测方法、数据采集的方法、资料处理和解释及探测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证实电磁波坑透在矿井中是一种有效的探查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中,巷道空间对探测结果存在影响,不利于探测资料的解释。采用三维有限元法,通过建立地质模型模拟了有无巷道时瞬变电磁场的分布情况,绘制了10 us和0.1 ms时刻有无巷道以及巷道不同长度和高度下XOZ平面磁场强度等值线分布图。结果表明:磁场在高阻区扩散速度比低阻区慢;巷道长度的变化对巷道长度方向磁场分布影响较大;巷道高度的变化对巷道上下方磁场分布影响较大。巷道空间在早期对磁场分布影响较大,晚期则影响不大,这为探测资料异常的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分辨率城市活断层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辨率地震方法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技术。在活断层探测中,地震方法不但能确定断层的产状,而且还能确定断层的上断点。由于大多数地震资料都是在干扰背景较强的情况下取得的,高分辨率城市活断层中,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是在不降低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前提下,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一般来说,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是相互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这里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城市活断层探测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瞬变电磁法已成为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方面首选的物探手段,但受勘探精度所限,在以巷采方式为主的老窑积水勘查中应用较少。利用瞬变电磁法多年来所取得的探测经验,通过对OCCAM反演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应用该反演方法对探测资料进行解释,在宁夏盐池某煤矿成功探测了老窑积水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并得到了后期钻探验证,勘查成果为矿井防水系统的设立和综合防治水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基础资料。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测以巷采方式为主的老窑积水,选取有效的反演方法予以解释,可以在浅、中埋深地区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受岩溶及采空区的影响,湖南某煤矿附近出现了几个塌陷坑,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查明附近的岩溶分布范围,采用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通过在调查区开展了6条线的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工作,发现已知塌陷坑在探测结果中为低阻异常,其探测结果与已知情况吻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城镇中的探测效果较好,能够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提供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研究掘进工作面前方地层电性变化规律,预测掘进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分布和发育情况的一种井下电法探测新技术。本次超前探测实验是通过在沙坑中埋设已知的低阻体,在模拟巷道中布置电极的方式,采用网络并行电法勘测系统将前方已知的物体探测出来。因为资料采集不受外界电流和其他环境的影响,探测结果较为理想,可以较为清楚的反应前方的异常体,验证其电法超前探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围岩稳定性是地下建筑物的中心问题,应用弹性波探测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不仅能节约大量的勘探工程,而且加速了分析资料的取得和使分析走向定量化.近几年来,我院在南盘江天生桥二级电站、乌江东风电站、洪家渡电站、思林电站进行了大量的弹性波探测工作;本文就是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总结弹性波探测中的新成就,并通过对大量的弹性波探测资料和岩体及岩石力学试验资料的对比、归纳,以阐明弹性波探测成果在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实际意义,试图形成一套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弹性波探测分析方法,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城市工程建设规划提供基础地质资料,需查明区内断裂的准确位置、产状、覆盖层厚度及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进行勘察工作,结合已知地质资料与地球物理资料,在测区内布设四条剖面,完成了剖面反演及综合解释,给出了区内断裂的准确位置、倾向及发育规模。结果表明:CSAMT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应用是有效的,地质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可在城市隐伏断层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三极电测深法探测煤矿突水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矿井高分辨率三极电测深法在探测煤矿巷道底板突水构造中的施工技术和资料解释方法。其探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探测煤矿突水构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6.
堤防隐患探测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堤防隐患探测中,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电测深法、地震折射波法等综合物探技术,并结合少量的土工试验资料,提高了物探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堤防隐患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功率瞬变电磁在广西大厂外围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广西大厂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矿源问题,在其外围利用大功率(加大供电电流)瞬变电磁法进行新一轮深部找矿,取得良好效果,在已知矿上的探测结果与该矿体的已知资料基本吻合,也说明了该方法在未知区探测所发现的多个异常耙位是可靠的,从而达到了本次探测的目的。在大厂的这次成功应用证明大功率TEM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结合的重要性,以一个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布井失败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高密度电阻率法、磁共振探测以及两种方法结合的探测结果与实际钻探资料的差异,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借助经济成本计算,讨论了多种方法结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与磁共振探测各有优缺点。高密度电阻率法可很好地判断地层结构的整体变化,但对岩性的推断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磁共振探测推断的地层岩性与钻孔资料基本吻合,但无法判断是否有断层或裂隙带存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磁共振探测结合推断的剖面尺度上地层岩性和厚度变化与钻孔资料基本一致,是揭示地层岩性及含水层位置的有效方法,说明应重视多种方法结合的研究及应用。相比不采用任何地球物理方法或单一方法,两种方法结合的费用更低,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将超高密度电阻率法用于某水库坝址区隐伏断层探测。介绍了测区地质及测线布置情况,采用汉克尔变换方法模拟了层状介质模型视电阻率响应,通过反演计算结合地质钻孔资料,确定了基岩埋深及区域断层的走向。断层破碎带在电阻率剖面中呈现明显斜立条带状低阻异常,其产状与地质及钻孔资料一致,验证了超高密度电法探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管波探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工程勘察的井中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笔者利用实际管波测井资料,在管波波场分析的基础上,对管波波场的震相属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管波探测不仅可以检测井孔的完整性,而且可以直观地呈现井孔中地层的变化特征;管波探测波场的折射波初至可以清楚地反映井孔中地层的变化特征。同时,在波场特征分析中还发现了二次反射管波R*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