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是文献[1]的继续。采用轴对称的动力方程组对台风中层对流层和边界层两个区域求得解析解,利用得到的结果讨论了台风形成和维持的动力机制;在边界层采用海气耦合方程组计算发现,高海温中心区有利于台风边界层低压扰动的加深。   相似文献   

2.
台风莫拉克的偏振参量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瑾  楚荣忠  赵果  吴宗元 《高原气象》2011,30(3):809-816
2009年8月6~10日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对200908号台风“莫拉克”(Morakot)进行了观测,根据台风的移动路径和进入雷达观测区域的台风不同部位,分为台风螺旋雨带、台风眼壁和台风后雨带3个部位,针对这3个部位的偏振参量及粒子信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浅对流普遍存在于台风各个部位;台风各部位均有过冷水和...  相似文献   

3.
登陆台风近地层湍流特征观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对多个登陆台风实地观测的基础上,选取出较有代表性的实验观测个例:“黄蜂”、“杜鹃”和“黑格比”3个登陆台风,分析探讨在登陆台风的中心、靠近中心位置的强烈影响区域和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以期对登陆台风的边界层湍流过程有所认识。观测资料分析显示,在登陆台风的中心及其强烈影响的区域:(1)风速和湍流强度均有强烈的变化;(2)水平湍流积分尺度明显增大,越靠近中心位置,增大越明显,而垂直方向没有明显变化;(3)在湍流谱的低频和高频区,湍能均可增大1~2个量级,其中垂直方向湍能增大的幅度略小于水平方向;(4)湍谱在惯性子区u,v,w3个方向的分布均不满足-5/3次方律,存在较大偏移,而在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区和无台风影响时,则无上述的4个特征。  相似文献   

4.
同心双眼台风结构和强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善敏 《大气科学》1986,10(2):183-188
本文利用飞机探测、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同心双眼台风的特征和强度.作者普查了1949—1983年35年的观测资料,得到76个同心双眼台风,发现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中,常常可以观测到这种结构的台风眼,而且它与台风的自身强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另外,这类台风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分布都有明显的规律.根据观测事实,本文提出了同心双眼台风结构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台风莫拉克动力结构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冠博  冉令坤  高守亭  李娜 《气象》2015,41(6):727-737
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对2009年8号台风莫拉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过程采用三重嵌套,最高分辨率为2 km,共积分72 h(3 d).对实际观测资料与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细致对比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莫拉克”台风的发展演变以及登陆过程得到了较好模拟再现,模拟的台风路径与观测路径较为一致,同时“莫拉克”台风的强度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的雷达回波特征也有较好再现.利用物理量广义波作用密度因子对“莫拉克”引发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波作用密度的异常值区始终伴随着降水区的发展而起伏变化,两者在水平分布和时间演变趋势上都较为相似,表明“莫拉克”台风降水活动受波动影响明显,广义波作用密度能够综合表征莫拉克台风降水系统动力场和热力场扰动的典型垂直结构,对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台风涡旋循环初始化方法及其在GRAPES-TCM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伟  梁旭东 《气象学报》2010,68(3):365-375
由于观测资料的缺乏,全球数值模式中台风涡旋一般较弱.但在区域数值模式中由于能使用更高的分辨率,采用适合台风的物理过程计算方案,因此区域模式中的台风涡旋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常情况下,由于区域模式每次预报都使用全球模式的预报结果作为背景场,因此在区域模式中得到发展的台风涡旋并不能出现在下一次预报的初始场中.本研究结合BDA和涡旋重定位方法,采用MC-3DVar技术将台风涡旋初始化与资料同化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循环初始化技术.在该技术中,提取区域模式6 h预报的台风涡旋周围的廓线资料,并根据台风观测位置将这些廓线资料平移到正确位置进行同化,从而使得台风涡旋在区域模式中得到循环发展.个例试验的结果表明循环初始化方案能更准确地刻画初始台风的强度和结构,相比控制试验,其初始台风强度更接近实况,结构更为合理,而且与观测更为接近,相应的,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也有很大的改善.对超强台风"蔷薇"的22次预报的总体结果表明,相对控制试验,循环初始化方案使得试验的总体路径预报距离误差从24 h的113 km降低到89 km,从48 h的188 km降低到184 km.另一方面,循环初始化方案对强度预报也有很大改善,24 h中心气压均方根误差从控制试验的32 hPa降到22 hPa.2009年汛期开始,以循环初始化方案为基础的GRAPES-TCM投入准业务试验,在对2009年2、3、4和6号热带气旋的准业务运行的预报结果的分析表明,新的方案较之采用涡旋重定位的GRAPES-TCM业务系统在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几种台风资料的对比及台风年鉴数据的订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燕  赵平 《热带气象学报》2009,25(3):295-299
通过对比分别采用台风年鉴、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和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JMA)的最佳台风路径资料,得到西北太平洋年热带低压强度以上(TC)和热带风暴强度以上(TS)的年频数、观测记录次数、破坏力强度等特征量,发现:⑴ 不同资料数据的差异随台风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别基于CMA_SHI和JTWC资料的1950—1979年西北太平洋TC频数、TC观测次数存在明显差异,而TS差异性小得多,但年TS频数均值仍差异明显;⑵ 年代际分布上,1950年代差异较大,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差异较小,而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差异加大。进一步提出了对台风年鉴数据中风速和频数的订正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赣州17个县(市)1965~1996年共32 a 7~9月的台风降水资料,对影响赣南的台风路径、登陆区域、台风降水和台风暴雨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台风登陆后影响赣南的路径主要有3条;不同月份、不同区域生成的台风其降水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赣南台风暴雨的500hPa环流形势特征有3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0—2013年7月1日—9月30日中国东南地区818个国家地面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以及台风6 h路径观测数据分离出台风降水后,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台风小时降水Gamma概率密度函数分布的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β,并对代表站点上Gamma分布模拟的小时降水概率分布与观测的小时降水频率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Gamma分布模拟,得到台风小时降水总的降水概率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台风影响距离和台风强度影响下超过给定阈值的降水累积概率分布与极端降水阈值。结果表明:我国东南地区台风降水总的特征是小时降水超过5 mm多发地区位于华南、华东沿海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不易发生超过5 mm的小时降水量;广东沿海、广西南部、海南西北部,小时降水超过10 mm的累积概率为10%~15%;小时雨量超过20 mm阈值的概率极低;在近距离台风影响下,随着台风强度增大,95%累积概率小时降水阈值为15~20 mm的区域由福建和广东沿海以及海南变为湛江和海南,而阈值为10~15 mm的地区由两广浙闽地区变为广东、福建和江苏沿海以及浙江;就远距离台风而言,随着台风强度增大,东南地区出现台风降水的区域逐渐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延伸;海南、广东、福建和江西为远距离强台风影响下95%累积概率对应的小时降水阈值较高地区。  相似文献   

10.
台风的雷达回波结构大体上可分为眼区、螺旋回波带和外辐合回波带三部分。本文根据汕头雷达站1967~1980年使用的10公分843雷达所探测到的,进入600公里测距圈的61次台风过程1470个时次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各部分回波的数据和特征,并就台风结构的一些有关问题,以观测事实为依据,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1.台风雷达眼台风中心四周回波墙围绕区称台风雷达眼。它是一个最能表达台风强弱和成熟程度的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11.
陕西,陇东农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导出二维线性和非线性随机动力模式的Fokker—Planck方程,得到其稳定态的解析解和气候势函数,并应用于广东气温和南方涛动的随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线性模式能明确反映广东气温和南方涛动之间的反馈关系;非线性模式则表明非线性作用使广东气温和南方涛动之间的稳定平衡更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理解沿海区域近地面风速衰减规律及其内在机制并获取适用于业务观测风速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内边界层厚度的发展机理,推导获得风速随离岸距离变化的数学解析拟合式。结合浙江省温州市境内一沿海区域6个自动气象站2014—2019年逐时风速观测数据应用该拟合式分析了风速随离岸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是逐时风速还是逐日最大风速,其平均值均与离岸距离有着良好的负相关,并发现其衰减系数与风速有着密切关系。向岸流及离岸流的风速衰减特性均可以结合该拟合式用线性及幂数律拟合来体现,但后者可以更好地解释风速随离岸距离变化特征,并在较大风速(3~10 m/s)向岸流的背景条件下,获得合理可信的分析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近海岸区域风速观测数据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Using the 1970–2005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data at 80 gauge stations across Hunan province, this work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tendency of the local droughts and floods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wavelet analysis, abrupt change, clusters,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d rotated EOF (REOF).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our dry areas and three wet areas in Hunan. The whole province exhibits a moistening trend except some small areas in western, eastern and southern Hunan.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that the whole province basically displays a consistent variation tendency, as far as the dominant EOF mode is concerned. In addition,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the other EOF modes include dry-wet differences, e.g. wet (or dry) in the north versus dry (or wet) in the south, wet (or dry) in the center and dry (or wet)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atios of evaporation to precipitation exhibits both common features as well as spatial difference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South Hunan, North Hunan, Northeast Hunan, and Central Hunan. There is an abrupt change from dry to wet patterns in the early 1990s. Generally, the drought-flood distribution presents variations of three periods. In the late 2000s, Hunan province will be in a period of drought, followed by a period of flood.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理论基础和数值分析两部份。在第一部份中,利用绝热无耗散多层原始方程模式从理论上证明:如在初始时刻t_0时运动是对称的(包括地形是对称的),则在t>t_0的任一时刻,运动将保持是对称的。还在考虑对称地形情况下用模式进行时间数值积分,证明了理沦结果的正确性,因而,理论结果可以作为分析模式合理性的基础。 但是,如考虑实际地形,则由于其对称部份和反对称部份数量相当,运动的对称性会大大降低,受影响的地区主要是北半球高山地区和南半球与之对称的低地。而且,这种影响是从低层逐渐传播到高层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定义一个能客观定量描述大气环流四维时空变化的风向改变指数WI,用以研究大气环流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季节转换。在对纬向平均的WI做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后,得到了其前四个模态。第一模态揭示的是全年平均的WI空间分布的基态。第二模态反映的是WI场的偏差中呈现准调和变化的部分,热带、副热带、温寒带季风区在该模态中均有明显体现。第三模态反映的是WI场的偏差中呈现非调和变化的部分,该部分揭示了因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差异和因大气、海洋流体的非线性效应,其所造成的从春到秋与从秋到春的季节变化的不对称性以及平流层的二月突变现象。第四模态反映的是全球各层盛行风反向区域从春到夏的北进和从夏到秋南撤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闪活动和降水关系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我国部分地区2005年的地闪定位资料和气象台站雨量观测资料,由南向北选取我国四个不同气候带区域(区域1~4),分析了这些区域的地闪活动与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由南向北及气候特征由潮湿趋于干旱的区域的地闪活动和降水相关性增强。闪电活动与有闪电降水(即对应闪电的降水)日变化的线性相关系数在由南向北的区域分别为0.56、0.46、0.56、0.80,旬变化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6、0.89、0.92,月变化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88、0.965、0.99;较干旱的区域3和区域4的地闪活动与所有降水的时间序列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线性相关系数日变化分别为0.31、0.41,旬变化分别为0.84,0.52,月变化分别为0.93、0.80;地闪与降水的空间线性关系相对复杂,但也表现出由南向北和气候趋于干旱对应关系增强的特征,区域4的闪电和降水相关性达到0.54。分析区域中较干旱地区的雷暴活动产生机制(主要受热力抬升作用)相比潮湿地区(既受热力抬升作用,又受大尺度系统相互作用)更为单一,这可能是干旱地区的闪电活动与降水有较好相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1-1992年的热带太平洋每月海表温度资料,采用3-5年带通滤波,得到SSTA在这种时间尺度的低频振荡(LF),SSTA的LF振荡的经验正交分析第1主分量的时突变化突出地表现了E1 Nino和La Nina循环的特征。对热带大气环流850hPa月风场异常进行3-5年带通滤波,再对纬向风作经验正交分析,得到第1主分量明显地表现了热带大气环流在纬向上不均匀分布的循环特征。为了探讨上述两个循环的物理关系,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热带大气模式,其中包括蒸发,感热和风场之间的反馈以及凝结潜热和流场的反馈作用。当E1 Nino和La Nina所形成的SSTA为定常已知的分布时,模拟了热带大气纬向风和降水对海表温度异常的响应。  相似文献   

19.
罗哲贤 《气象学报》1999,57(3):330-337
非线性作用可以使初始时刻等值线光滑的圆形和椭圆形涡旋演化为边缘不光滑、面积大小不等的多个涡旋和涡块共存的复杂流型。这些涡旋和涡块的边缘线具有分形特征,其数值与Lovejoy根据卫星云图和雷达探测资料求得的热带云块边缘线的分形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