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高分五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自2018年发射以来,还未见到该卫星数据在蚀变信息提取研究领域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高分五号高光谱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MNF算法、PPI算法,结合SAM技术的方法,提取广东省玉水铜矿植被覆盖区的蚀变矿物信息。本次提取的蚀变矿物有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蒙脱石和白云母。结合已知的地质矿产资料,对提取的异常信息进行了分析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数据提取的蚀变异常与研究区地质信息吻合较好。上述研究表明,利用高分五号高光谱数据对本地区蚀变矿物信息的提取是可行的,对该区未来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未来高分五号高光谱数据在蚀变信息提取研究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内蒙古扎嘎乌苏地区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面的作用,以Landsat 8 OLI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特征向量主成分分析,结合异常切割和异常滤波的方法,提取研究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基于GIS平台,将已知的地质矿产信息与提取的矿化蚀变信息进行叠置分析,显示提取的蚀变信息与研究区地质信息吻合较好。研究证实,该方法对本地区蚀变矿物信息的提取可行,对该区未来找矿勘查具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乌蒙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为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遥感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作用,利用SPOT6、ASTER、ETM+多源遥感数据,通过目视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提取调查区内岩石地层、地质构造、遥感蚀变信息等成矿地质背景信息,并依照区内已知典型矿床点的地质矿产遥感特征,分别建立起铅锌、铜、磷、煤等4个矿种的遥感找矿要素模型,同时圈定9个成矿远景预测区。取得的成果为下一步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提供遥感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红石山地区位于东天山—兴安成矿带内,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但其位于荒漠戈壁,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低,因此利用遥感手段进行多金属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OLI数据,选择掩膜+无损线性拉伸+特征向量主成分变换+异常切割+异常滤波的方法,提取铁染、羟基等矿化异常信息;选择假彩色合成及线性拉伸,提取断裂构造信息。综合多元信息进行找矿预测,共圈定2处找矿远景区。本次研究对其中1处区域进行进一步重点勘查。重点勘查区域采用高分辨率PLEIADES数据,选择图像融合、彩色合成、直方图拉伸等方法,进一步圈定巨型石英脉体。在重点勘查区域进行野外查证,发现了多处矿化点。此次研究表明综合使用中分辨率OLI数据和高分辨率PLEIADES数据,可以大大提升地质找矿效率,对未来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柬埔寨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及遥感找矿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ETM遥感数据,结合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对柬埔寨开展1/50万的区域遥感地质解译与综合分析,在对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已知矿床(点)特征,以及遥感岩性地层、控矿构造、岩体分布等综合成矿信息研究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规律,提出了8个最佳找矿远景靶区,为进一步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海利  朱谷昌 《江苏地质》2011,35(2):164-169
遥感找矿技术具有高效、便捷、信息丰富的特点,特别适合西藏高寒山区矿产勘查活动。以西藏白雄为研究区,选用ETM+影像数据,经过影像预处理得到研究所需基础图像。在充分分析研究区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层、构造的影像特征分析和资源潜力评价,圈定7处找矿靶区。该区有寻找中型以上的砂页岩铜矿的前景。为加速该区矿产勘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一遥感数据已难以满足地质找矿工作需求的问题,本次研究综合使用雷达数据、光学数据及其他非遥感数据共同服务于地质找矿。以甘肃山羊坝地区为研究区,选择ASTER多光谱遥感数据,采用植被抑制法+特征向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研究区的蚀变信息;选择PALSAR雷达数据,采用聚焦、多视、滤波、辐射定标、地理编码和增强处理等一系列处理方法制作雷达强度图,提取研究区构造信息。最后利用GIS平台进行遥感、地质及化探等信息的集成与综合分析,最终圈定了具有找矿前景的矿产资源靶区,野外查证发现一处金矿点。此次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表明同时使用雷达数据、光学数据及其他非遥感数据的综合找矿方法,对本地区金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位于全球成矿区划的特提斯成矿域东段,与我国的班公湖—怒江、冈底斯铜多金属矿带同处一个成矿带上,矿产资源丰富。本次研究充分利用遥感技术优势,采用多平台卫星遥感数据,对巴基斯坦重要金属成矿带开展遥感地质解译、蚀变信息提取及综合分析,优选出了7个战略选区,圈定了可供优先开展地质工作的4处找矿有利地段,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地质矿产信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西藏自治区沙莫棍巴地区为研究区,针对高寒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利用ETM+多光谱遥感数据,在充分分析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的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对研究区的地层、岩体、含矿层位、控矿构造和蚀变带(体)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以及资源潜力综合预测研究,提出了7处找矿预测区,为该区尽快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高找矿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目标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ETM,ASTER卫星遥感数据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我国周边地区开展的1︰1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该区进行大地构造格架遥感解析,提取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和与成(控)矿作用相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信息,并根据控矿地层、控矿岩体、蚀变异常与线环构造等信息建立典型矿床遥感找矿模型;以找矿模型为指导,结合矿床类型、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控矿和成矿要素、遥感地质解译信息、遥感异常信息等多源信息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及战略选区。  相似文献   

11.
核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是实现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核电的快速发展对天然铀资源供给提出了新需求、新挑战,利用现代对地观测新技术新方法,持续开展铀资源高效勘查,是扩大天然铀资源量的关键途径。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综合利用遥感、地球物理、地质等多源地学数据,通过光学遥感数据与雷达数据融合、航磁、航放、重力与地学数据综合分析,结合地面遥感地质调查与验证,系统研究了桃山矿田及其邻区主要成矿岩体、控矿构造、热液蚀变等多种铀成矿要素的电磁波谱特征,综合评价了铀成矿条件,圈定了远景靶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GOCAD软件构建了沙子江铀矿床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岩体模型、构造模型以及矿体模型等,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地质体、构造、不同岩性接触界面、地球物理场等三维空间属性的统计分析及成矿信息提取,并通过序贯高斯模拟的插值方法建立了沙子江铀矿床矿体品位的三维属性模型,进而揭示铀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控矿要素以及地球物理异常特征识别标志等铀成矿有利信息的提取,建立了沙子江铀矿床的定量预测模型。基于三维信息量法成矿预测方法,计算各预测要素的成矿有利区间,圈定7片找矿有利靶区,为将来的钻探工程部署及深部铀矿找矿突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新城子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南端及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南端,盆地内中生代火山活动频繁且强烈,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火山岩型铀矿化,目前已发现小型火山岩型铀矿床1处、铀矿点2处、矿化异常点20余处,成矿潜力较大。研究区基岩出露较好,利于开展遥感铀矿勘查工作。笔者利用遥感数据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依据高分一号数据,初步厘定了研究区以NE、NW、近EW、近NS向4组线性构造为构造格架的特征;根据Landsat ETM数据提取了铁染、羟基等蚀变信息,缩小找矿范围,并开展铀矿地质调查及钻探查证工作;最后依据多源地学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圈定胡斯台北、巴彦尔灯、五间房以及任家营子东4处成矿远景区。钻探揭露胡斯台北远景区多金属工业孔1个、五间房远景区铀工业孔2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辽西—冀北铀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时空分布及矿床特征出发,在以遥感信息为主,综合地质、物化探、水文等资料的全区性联幅应用开发、复合成图、综合分析以及重点地区的野外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切合全区地壳运动的演化理论,揭示了区内地壳演化及其结果的构造格局、区域地质背景、铀成矿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不同岩区环弧形构造解译标志,并阐述了其地质成因。解译了火山机构、小型封闭沉积盆地和铀矿密切相关的岩浆岩体,着重解译了控矿构造和矿化蚀变带的产状、类型,强调解译了卫片图像“热晕点”,并讨论了其地质意义和铀矿的关系,最后确定了遥感地质找矿模式和综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床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铀矿类型,使用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典型产铀盆地进行探测,在划分盆地结构、查明铀成矿地质环境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且可有效缩短找矿周期。文章选取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加格斯泰地区为试验区,在两条地质情况已知剖面上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1)AMT与CSAMT对断裂构造和砂体均有明显的反映,所展示的盆地电性结构基本一致,清晰刻画了地质体面貌及相互关系,均可投入生产应用。(2)AMT与CSAMT在细节表现上又有所不同,AMT由于频点数量多、偶极距短,因此分辨率较高,能识别较小的地质体,但是具有低阻屏蔽效应;CSAMT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能获得较高质量的数据,对盆地内砂体、断裂构造等地质要素探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由于其上覆盖层较厚,地表异常信息十分微弱,找矿难度相当大。本文通过研究新疆伊犁盆地510、511、512等3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磁资料,发现这些矿床上方均存在微航磁异常,根据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对微航磁异常的形成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结合试验区的实际预测成果,指出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关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存在微航磁异常,高精度航磁完全能探测到。微航磁异常是此类矿床的特征异常之一,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7.
湘赣边界鹿井铀矿床是一个大型的花岗岩型铀矿床,位于鹿井矿田的中部。本文系统收集及整合鹿井铀矿床的三维空间多源信息,包括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信息等,构建了地质数据库及三维地质模型,实现地质空间的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区赋矿地层、含矿岩体、控矿构造等地质要素与矿化空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地化异常等找矿标志,构建了该区找矿模型。通过三维距离场、三维形态场等三维空间信息分析方法,确立含矿构造带、不同岩性接触界面,以及岩体隆起与凹陷的致矿影响范围,并对控矿要素信息进行提取。结合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矿化识别标志,建立预测评价模型。利用三维证据权法开展定量预测,圈定了3处成矿有利靶区,为指导研究区深部及外围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冯博  段培新  程旭  卢辉雄  李瑞炜  张恩  汪冰 《现代地质》2022,36(6):1594-1604
为深入研究和探讨高分五号(GF-5)航天高光谱遥感技术在铀矿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和潜力,基于龙首山成矿带航天高光谱数据,开展高光谱数据处理和蚀变信息提取工作,创新实现了GF-5高光谱波段修复,通过构建标准光谱库和诊断光谱,运用MNF算法、PPI算法,结合SAM光谱角填图技术,完成蚀变矿物端元提取和光谱匹配,实现研究区钠长石、方解石、石英、绿泥石、赤铁矿和高岭土蚀变矿物的提取,综合区域铀矿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开展地面波谱测量和野外调查,在验证蚀变准确度的基础上,剖析航天高光谱蚀变信息和成矿规律,构建了区域找矿定位模型,圈定找矿预测区3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国产GF-5高光谱遥感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二连盆地是我国砂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地之一,已相继发现了多个砂岩型铀矿床. 盆地中部赛汉高毕-苏尼特左旗地区南北缘发育大量古-中生代的花岗岩体,铀源丰富;且该区发育北东向展布的巴彦乌拉、赛汉高毕等古河道,为铀矿体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目前针对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勘查主要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地震、重力、航磁)和钻探,常规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该区效果不理想. 为了满足大范围找矿勘查的需求,基于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技术在赛汉高毕-苏尼特左旗地区开展1∶25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 2 821件土壤样品中Hg、As、Mo、F、Zr、Sr、Sb、Li、Th、U等元素既有相对较高的富集系数,又有相对较大的变异系数. 通过元素相关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将其分为Zr?Th?U?Mo组合和As?Sb?F?Li?Sr?Hg组合,优选U?Mo为铀矿的成矿指示元素. 依据U?Mo衬值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圈定了3个铀矿找矿有利地段,其中地段I和II位于盆地次级坳陷内部,异常与古河道砂体有关,寻找砂岩型铀矿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二连盆地古河道沉积演化特点,笔者应用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调查了内蒙古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乌兰察布坳陷和川井坳陷的地貌形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古今河道-冲洪积扇(群)分布、地下潜水、层间水的补-径-排水动力条件及局部排泄源的空间分布,并以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地质、物探、水文地质及铀矿化点、异常点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内蒙古二连盆地古河道-冲积扇(群)与铀集散作用的环境关系,圈定了铀成矿远景区19片,指出了进一步寻找铀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