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内蒙中部地区地质、地球物理背景上,据作者建立的综合模型,采用二维解释技术进行了本区隐伏矿床的预测,提出东德岭区为隐伏的含矿岩系分布区。文章论述了东德岭区含矿岩系白音布拉为辉长辉绿岩及其接触带南侧的岩段(a3)下面有隐伏的铜、锌等多金属矿存在。  相似文献   

2.
香花岭及其邻区的岩浆岩研究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永奎 《湖南地质》1992,11(2):103-109
本文根据1:50000香花岭幅综合方法提取的相关信息,在香花岭及其邻区共圈定了25个岩体含42个侵入体,建立了癞子岭、尖峰岭等10个单元,骑田岭、香花岭两个序列与印支、燕山两次构造岩浆作用期;并预测了香花岭、骑田岭地区的隐伏岩体及其顶面窿起区与凹陷区的识别标志。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了香花岭矿田的控矿机制。  相似文献   

3.
陕西宁强县中坝锰矿床形成于扬子地块西北缘伸展裂陷沉积环境内,是近年新发现的锰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内,含锰岩系岩性主要为含碳粉砂质板岩、含碳泥质板岩、硅质岩,夹有灰岩条带和灰岩透镜体,矿石类型为层状、似层状的含锰硅质岩及条纹条带状的含锰灰岩,含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可见极少量的菱锰矿。对中坝一带MnⅠ号锰矿体常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中坝锰矿体相对围岩亏损Ti和Al元素,SiO2/Al2O3比值较高,Th含量低,Y/Ho比值高,且含锰岩系的PAAS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Ce负异常、Y正异常的特征,与现代海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一致,说明海水自生沉积作用对含锰岩系中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影响,陆源碎屑物质的影响较小;含锰岩系的Al/(Al+Fe+Mn)、Fe/Ti、(Fe+Mn)/Ti、U/Th、Sr/Ba比值、δEu及SiO2-Al2O3图解、Fe/Ti-Al/(Al+Fe+Mn)图解、Lg (U)-Lg (Th)图解、Fe-Mn-(Cu+Co+Ni)×10图解、La/Yb-REE图解、δEu-Mn图解均表明锰矿沉积为热水沉积和正常海水混合作用的结果。含锰岩系的δCe、V/Cr、V/(V+Cr)、Ni/Co比值、富集U、V、Mo等特征表明锰矿形成于还原-硫化的沉积环境。中坝锰矿的形成机制为在弱碱性、还原、富CO32-的条件下,Mn2+和CO32-结合形成菱锰矿而沉淀。由此总结出中坝锰矿的成矿模式为:在早古生代,富含Fe、Mn多金属的硅质热水溶液沿着刘家坪古火山通道上涌,上涌的热水与海水混合,在弱碱性、还原、富CO32-的条件下,Mn2+和CO32-结合形成菱锰矿而沉淀,形成Fe、Mn硅质岩,且在沉积凹陷处成矿更有利,溶于海水中的Mn同碳酸盐一同沉淀,形成含锰灰岩。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对比老爷岭和太平岭两地区的地层发育、岩桨活动、构造运动、内生矿产、地球物理、地貌特征等的差异性、论证了同江—穆棱深大隐伏断裂的存在。同江—穆棱深大隐伏断裂是老爷岭隆起和太平岭褶皱带这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重要分界线。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兴隆矿区外围推覆构造及煤田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兴隆矿区外围推覆构造上覆席体、下伏岩系、推覆剪切滑移带变形特征、构造岩特征和推覆构造形成过程。应用Ramsay等人有限应变测量新方法,估算了推覆位移距离。在推覆体下预测出52km2的隐伏煤系分布区。   相似文献   

6.
海南高通岭岩体产有高通岭小型热液脉型钼矿床,其赋矿围岩为细粒和粗粒正长花岗岩。研究表明,组成高通岭岩体的细粒和粗粒正长花岗岩呈渐变过渡关系,未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变接触,且二者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暗示它们可能是同一岩浆演化系列的产物。对细粒正长花岗岩(GTL-4)和粗粒正长花岗岩(GTL-9)样品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00.8±2.4)Ma(MSWD=2.8)和(100.2±1.7)Ma(MSWD=2.7)。结合锆石CL图像中清晰的震荡环带、Th/U的值(0.15~0.94)和以往研究成果,认为高通岭岩体结晶年龄应为 100 Ma左右,可能是同期的中高温岩浆含矿热液导致了高通岭钼矿床的形成;而90~97 Ma年龄系中低温热液活动的年龄,导致了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等中低温蚀变。  相似文献   

7.
湖南麻阳铜矿含矿岩系岩相分析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分析了麻阳铜矿含矿岩系的岩相,探讨了矿化富集与岩相的关系.认为含矿岩层属河口水上三角洲网状河流环境沉积;工业矿体主要分布在网状河道上;矿体的长轴方向与古河道延伸方向一致.生产探矿应注意沿古河道寻找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化学及硫、氧同位素组成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指出该矿床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充填型矿床,成矿温度为250—520℃。通过对该矿区深部隐伏岩体的岩石化学、稀土组成、微量元素以及绝对年龄等方面的研究和对比,表明红旗岭隐伏岩体相当于千里山第二次侵入岩并具有潜在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纳岭沟铀矿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最重要铀矿床之一,识别其含铀岩系物源区对于深化成矿作用和找矿预测具有实际意义。【研究方法】笔者通过岩石学、重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相分析等方法,识别了纳岭沟铀矿床中侏罗统直罗组含铀岩系的蚀源区。【研究结果】含铀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长石砂岩,碎屑成分有长石、石英、黑云母和花岗岩岩屑、变质岩岩屑等,分选中等至差;碎屑多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少数为次滚圆状,磨圆度差至中等。重矿物分布极不均匀,呈棱角状、次棱角状、次滚圆状,磨圆度差至中等;ZTR(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2%~10%。电气石、尖晶石、锐钛矿、角闪石、碳硅石等呈集簇状分布;碎屑锆石延长系数主要为1~2.2,其次2.2~3.2。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形态相似,ΣREE值104.75×10-6~283.86×10-6,LREE/HREE值0.13~0.47,La/Yb值9.60~32.66,元素含量变化幅度大。纳岭沟地区含铀岩系砾质、砂质辫状河沉积相由矿区北东方向至南西方向延展,与高厚度砂体、高含砂率砂体分布规律一致。【结论】纳岭沟铀矿直罗组含铀...  相似文献   

10.
黄陵变质地区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及地壳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黄陵变质地区崆岭群是神农架群之下的古老结晶基底,其中、下部为典型的孔兹岩系。作者首次在崆岭群孔兹岩系地层中取得可信度较高的锆石UPb一致线年龄2332Ma。同时利用K-Ar稀释法和Rb-Sr全岩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值分别为1891和2010Ma.。这些数据证实,崆岭群属下元古界。由此认为,黄陵变质地区及扬子地台结晶基底的形成时代绝不是中晚元古,而是早元古初期。  相似文献   

11.
通过河南郁山隐伏铝土矿详查中的应用实例,结合覆盖区矿区勘查特点,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测量隐伏铝土矿勘查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河南郁山隐伏铝土矿勘查深度为150~700 m,常规的直流电测深法很难在勘查深度上满足需要。而基于CSAMT的WINGLINK2D和WINGLINK1D反演结果,能准确反映深部含矿岩系、地层及构造的特征,为合理优化工程布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FD-3017RaA测氡仪工作原理和野外工作方法。对典型不同矿种含矿断层剖面分析表明:在断层破碎带上方,氡异常的主峰位置反映构造破碎带在地表出露位置,利用测量氡进行寻找隐伏断裂效果很好,特别对于与断裂构造(断层、节理、劈理等)有关系密切的矿床,可以将氡气测量作为寻找隐伏矿床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对姚冲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成矿背景、产出特征、成矿时代、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研究.姚冲钼矿床产于大别成矿带西段的斑岩型钼矿床.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脉)外接触带的中元古界蚀变片麻岩中,主要受隐伏岩体和构造控制.矿床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辉钼矿化主要呈浸染状、细脉-网脉状、薄膜状、角砾状产出.通过姚冲钼矿床与邻近钼矿床及相关斑岩体、中生代花岗岩基同位素年龄的对比研究,结合前人在大别山北麓的研究成果,将姚冲钼矿床成矿年龄限定在140 Ma左右的峰期内,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  相似文献   

14.
多元地学信息GIS集成与融合分析应用于找矿的实例较少,它可以实现元素地球化学系列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为成矿预测提供找矿靶区信息。结合冷水坑地区多元地学信息GIS集成与融合分析应用实例,对单元素、多元素地球化学场进行了综合分析,信息表明,在冷水坑地区存在一个多元地学信息环形构造,根据环形构造圈定了4个寻找隐伏银铅锌多金属矿的远景区,并在小源远景区(即银珠山矿区)寻找到一个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为区域成矿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高了隐伏矿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2):2110-2126
The suggested classification of ore-bearing areas, characterized by endogenous mineralization, is based on the relative extension of linear ore-bearing areas (metallogenic belts and zones) and non-linear areas (metallogenic provinces and districts, ore-bearing districts, ore-bearing centers, and ore fields). Various categories of ore-bearing areas are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 magmatism (petrographic formations) and mineralization (metallogenic specialization) which depend on various stages of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geosynclines and platfortns in time and space. This classification is expected to be of assistance in prospecting for new ore-bearing areas and deposits. — E.A. Alexandrov.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涞源县连巴岭—东团堡地区金-多金属矿受王安镇岩体和雾迷山组白云岩的接触带、NE向乌龙沟深断裂的控制。区内发现4条NW向金-多金属含矿带,矿化产于构造蚀变带中或中酸性脉岩旁侧,与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和铁锰碳酸盐化等。建立了金-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指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论述秦岭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床的黄铁矿微量元素,硫、铅、氢、氧同位素,矿物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成分.区域地层元素丰度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型属海底含矿热泉溢出沉积和隐伏含矿热泉贯入沉淀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地气测量研究及在东季金矿的试验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及新研制的地气采集装置,在山东省东季金矿上进行了地气探测及异常研究。文中讨论了对于找隐伏金矿,INAA优于PIXE技术。在构造含矿带上方有明显的La、K、Na、Fe、Sc、Au、As、Cr、Sb及Zn等元素的地气异常。在隐伏矿上方有Au、As、Cr、Sb及Zn等元素异常存在。认为地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异常是一种良好的地下金矿化的地表直接指示。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一带萤石矿区属于第四系浅层覆盖区。为寻找该区隐伏萤石矿床,对区域成矿条件、邻近同类型萤石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该地区萤石矿赋矿地质体及接触带作为地球物理探测目标体,开展了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测量。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高低阻之间的电性变化带(或过渡带)和对应的弱极化异常特征,有效地定位和预测了覆盖区萤石矿赋矿地质体、接触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蚀变矿化特征,为钻探工程布置提供良好的地球物理信息,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勘查表明: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独树镇一带浅覆盖区寻找隐伏萤石矿是行之有效的,可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萤石矿床提供重要的指导或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沉积-火山岩建造中金矿是近年来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新发现的具有较大远景的矿床类型。金矿产于中下奥陶统包尔汗图群布龙山组(O1-2b)、哈拉组(O1-2h)中,含矿岩系为一套海相沉积-火山岩建造,具层控特征。成因类型属于海相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改造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