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大尺度区域所有规模以上水体一次性智能化水体提取的问题,提出了水体追踪识别提取算法。这种方法可以追踪图像中所有的连通区域,并对区域进行识别与提取。以花马湖区域的水体为例,使用水体追踪识别算法提取湖泊,能够准确地追踪各种形状的湖泊,与两边扫描法、区域增长法相比,扫描重复率低、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所获取的海量点云进行建筑物立面数据的提取,有利于提高后续分割拟合、三维建模及变化检测等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文针对建筑立面点云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扫描点角度间隔直方图的提取方法。首先介绍了固定式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数据特点,然后对基于扫描线的建筑物立面数据提取方法应用于固定式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计扫描角度范围内指定大小(如1°×1°)格网内扫描点的个数,以生成相邻扫描点角度间隔的二维直方图并转换成灰度图像,通过二值化和连通区域标记方法提取了建筑立面数据。试验证明本文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抠图技术能够准确细致地检测出前景与背景的差异,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抠图算法均需事先给出前景与背景的标记,在海量影像处理业务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将抠图技术引入风云气象卫星影像云检测中,提出了基于连通区域抠图的自动精细云检测算法。首先对影像的灰度图像进行多种阈值方法二值化,通过投票法集成得到初步二分图;在此基础上计算连通区域,以连通区域的重心为种子点,自动生成连通区域三分图;最后使用闭形式抠图法求解alpha值进而得到精细的云检测结果。将该方法与基于学习和稳健性抠图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出多种类型的云,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拍图像中水上桥梁目标的自动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域特征的水上桥梁自动识别算法。首先对航拍图像进行基于梯度均方差的图像二值化;再进行基于像素密度的二值图像去噪;然后进行基于像素的二值图像连通区域标记,区域标记算法采用6邻域连通规则进行标识,能够有效获取水域的区域特征;最后进行桥梁的精确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低对比度、低空侧拍等复杂航拍图像中的水上桥梁目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隧道超欠挖检测通常采用逐点或逐断面测量方式,检测效率低,无法从整体上反映隧道的超欠挖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规则格网内插将展平后的点云数据转换为图像,然后用连通域分析的方法标记不同的超欠挖区域,对原始隧道点云数据进行渲染。最后,以京张隧道某段作为试验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整体上更加直观地反映隧道超欠挖情况,检测效率高且精度满足要求,可以应用于施工过程中的隧道超欠挖检测。  相似文献   

6.
2016年起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开始实行"开放社区"的政策,城市规划向街区转型,新建住宅也要推广街区制。针对城市街区单位获取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矢栅一体化的城市区域分割技术流程。首先将矢量形式的路网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随后利用数学形态学运算去除碎屑多边形,其次运用Hilditch图像细化算法提取路网骨架,最后通过两次扫描算法标记连通区域,提取路网分割的城市区域。该操作流程简便、高效,结果实用性强,可为后续城市空间分析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基础底图数据。  相似文献   

7.
常规高光谱影像逐像素分类往往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分类结果未体现地物的空间关联和分布特征。为了在分类中充分利用空间特征,利用聚类信息并结合隐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讨论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光谱-空间分类方法。首先,在不同特征提取方法(最小噪声分离、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下,使用不同聚类方法(k-均值、迭代自组织分析算法和模糊c-均值算法)借助隐马尔可夫随机场获取优化的分割图;然后,采用4连通区域标记法对分割区域标记生成图像对象,并根据支持向量机的逐像素分类结果采用多数投票法对图像对象进行分类;最后,借助凹槽窗口邻域滤波技术改进分类结果,削弱“椒盐”现象。该方法综合了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优势,通过聚类引入地物空间相关性信息,通过隐马尔可夫随机场引入上下文特征,较好地弥补了单纯基于光谱信息分类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一种从LIDAR数据提取城区DTM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杨建思  廖明生 《遥感学报》2007,11(2):209-213
由机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点云数据,可以直接生成扫描区域的数字表面模型,但要想提取数字地面模型还须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提出了一种获取数字地面模型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利用原始的激光数据构建二维三角网,从而构建数字表面模型。通过分析数字表面模型的坡度进行初始的分割,剔出坡度较大的三角形。经过初步的分割之后,通过连通区域分析来获取每个分割区域的特征,提取出裸露地表高程,从而由点云数据构建出数字地面模型。  相似文献   

9.
张帆  黄印  黄先锋  徐思奇 《测绘学报》2017,46(12):1950-1958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是获取对象表面几何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扫描对象的完整性是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获取的基本要求。为解决实际扫描过程中,因作业空间受限等原因引起的扫描死角而导致点云缺失的问题,本文根据平面镜反射光线原理提出了针对非直视区域的普通平面镜辅助激光扫描数据的获取方法。分析了普通平面镜对激光光束传播路径与距离的影响机理,推导了激光扫描经普通平面镜反射像点对应的物点坐标解算方程;顾及激光扫描特性,设计了包含球标靶和普通平面镜的镜面反射系统,阐述了系统构建、系统检校与系统坐标系构建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抽取和处理感兴趣区域,在区域层面上决策生成变化检测结果的技术。该技术包含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借用平稳小波变换(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SWT),结合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和尺度间融合策略获取抽取感兴趣区域的标签。另一个是依据标签搜索感兴趣区域内所有的连通区域,并把每个连通区域看做为一个数据点,以使变化检测结果在区域层面上生成。借助于这两点,本文方法结果的主观效果和客观性能都优于其他相关技术。对真实SAR图像数据集的变化检测结果证实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的变化检测方法中,针对差分图像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该框架下的技术都在在像素层面上决策产生的变化检测结果,这易使结果中存在诸如有噪声般散落的杂点、连通区域内有孔洞及边缘不平滑等缺陷。为此,本文给出一种在区域层面上决策生成变化检测结果的技术,其核心为抽取并处理感兴趣区域,而关键在于获取合适的抽取感兴趣区域的标签和如何在区域层面上生成变化检测结果。为使抽取的感兴趣区域包含几乎所有的变化类信息,我们用平稳小波变换和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算法分两步获取抽取感兴趣区域的标签;为在区域层面上生成变化检测结果,我们依据标签搜索感兴趣区域内所有的连通区域,并把每个连通区域看作为一个数据点,再由阈值技术处理这些数据点生成最终的变化检测结果。对真实SAR图像数据集的变化检测结果表明,其主观效果和客观性能都优于其他相关技术的。  相似文献   

12.
刘俊  李霖 《测绘工程》2018,(5):64-71
扫描匹配是移动机器人定位和环境构图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计算使相邻扫描重叠度最大的最优变换,从而估算相邻时刻的运动量。ICP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扫描匹配算法,针对其对离群扫描点和稀疏扫描点敏感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连通格序列的方法对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从而为扫描匹配提供较为理想的输入条件。此外,针对对应关系中一对多和对应距离极端大的问题,文中通过建立唯一对应,并基于四分位数法计算对应距离的上截断点进行剔除,从而避免建立一对多对应,并减少距离极端大的对应。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剔除扫描中的离群点与稀疏点,并改善ICP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扫描匹配表现。  相似文献   

13.
研究河流区域水体点云的分布特征与相互关系,提出基于特征聚类的点云分割与基于LLE算法的邻近点点云重构滤波方法。通过统计网格内点云的特征参数,进行点云分割并滤除水面点,再利用LLE算法的邻近点构建约束条件进行点云重构,分离近岸船只点云与岸堤点云的边缘,最后利用船只点云的独立性进行二值连通域标记与滤除,从而实现河流区域的点云滤波。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滤除90%以上的水面点云与大部分船只点云。  相似文献   

14.
纸质线划地形图是GIS数字地图的主要信息和重要数据来源之一,对扫描后的影像图中信息的自动识别一直是地形图自动读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对线划地形图扫描后影像中的数字字符的自动检测技术,通过对连通成分和字符轮廓的判别和实验,对线划图中的数字字符进行提取和检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种基于彩色扫描地形图等高线的自动提取以及自动矢量化的方法,提出了通过空间插值解决等高线不连通问题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分割方法分色提取出栅格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等高线(CLs1),然后对这些不连续的等高线赋值,结合其他地形要素(高程点、山脊线、山谷线等)创建DEM,从DEM中提取等高线(CLs2),最后利用提取出的等高线(CLs2)修正从地形图中自动矢量化得到的等高线(CLs1),得到连通的矢量化等高线。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提高了等高线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一种区域自适应的遥感影像分水岭分割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区域自适应的标记分水岭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高斯低通滤波和概率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梯度影像进行区域自适应阈值分割,提取分割标记,然后采用Meyer算法进行标记分水岭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解决遥感影像不同区域的分割问题,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平缓地形扫描作业时,存在点密度不均匀、冗余数据多、有效扫描半径小等限制。为减少上述限制,提高作业效率,在深入分析三维激光扫描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分区扫描方法:根据到扫描仪中心距离的不同,将扫描范围分为若干环状区域,每个环状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竖直扫描夹角,各区域基于扫描点密度均衡的原则,设置不同的扫描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竖直扫描角度分别为88°~89°、85°~88°、70°~85°、45°~70°的分区扫描方法为较理想的方法,与整体扫描方式相比,前者在作业效率、有效扫描半径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数据点密度分布得到很大改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从地形图扫描数据中提取点状符号的方法。尤其是单连通点状符号的提取,此法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方法的基本思想具有普遍性,不仅用于提取点状符号,也可用于提取线状和面状符号。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河流水涯线精细化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粗格网划分,结合河流水涯线格网的密度、高程、边缘性和连续性多重约束条件,利用连通区域标记和边缘检测等组合算法,快速确定河流水涯线粗边缘;然后对粗提取结果进行细格网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距离约束下的单行格网局部高程最低点提取算法,实现河流水涯线精细化提取。针对上海某地区长度约为1.56 km河流的船载激光雷达实测点云数据,对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取出精细可靠的河流水涯线。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主要形变监测方法监测点少、整体形变资料缺乏的不足,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边坡点云数据,通过对边坡特征对象区域识别,利用重心法计算特征对象区域的形变量大小,将形变特征对象区域转变为监测点,并分析形变特征对象区域的变形情况,弥补了传统形变监测手段在边坡监测应用和形变分析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