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为基坑支护设计、变形分析的重要方法——连续介质有限元法,不仅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图形显示功能,而且能够充分考虑基坑设计与土方开挖过程的许多影响因素,计算土方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南京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首先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周边环境的变形,然后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最后进一步分析得出基坑变形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黄雪良 《现代测绘》2012,35(2):42-44
深基坑监测是工程基坑开挖安全的保证,通过总结监测数据反映出基坑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变化情况的规律,优化了土方开挖方案.该方案既降低了施工风险,又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3.
顾及开挖深度的卡尔曼滤波模型在基坑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坑开挖深度是影响基坑变形的重要因素,在建立监测数据与基坑开挖深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将关系模型的模型参数作为状态向量,应用卡尔曼滤波模型埘状态向量进行滤波,构建了顾及基坑歼挖深度的动态变形分析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应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数学模型能够客观地反映基坑的变形规律,而且预测效果也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徐景 《江西测绘》2013,(3):30-32
文章以某商务楼深基坑工程施工为例,介绍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的内容,并结合监测数据,分析深基坑护壁变形的规律及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作者认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基坑护壁和周边建筑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必要的监测,可以保证基坑护墙工程的安全、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由于基坑工程的监测工作往往会受到开挖深度、设计形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监测方法和手段也不能一成不变。基于虚拟断面法仅适用于比较规则的多边形基坑,本文结合珠海市横琴新区基坑工程实例,提出使用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法在圆形基坑中对基坑立柱水平位移计算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法计算基坑水平位移时,既不受基坑形状的影响,也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6.
将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的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结果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卡尔曼滤波模型,同时设计了以工程进度为依据的控制变量矩阵参数选取方法。以某地铁侧方基坑开挖项目为实例,分别进行了短期和较长期预报。对于短期预报,一般卡尔曼滤波模型和本方法均能较好地预报变形趋势;在较长期的预报方面,本方法的预报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用地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需要在建筑、道路、管线密集地区进行,这不仅对基坑本身变形大小提出了极高要求,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引起大家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对天津某实际基坑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增加围护结构整体刚度和长度对减小围护结构变形有显著作用;基坑附近超载会明显增大围护结构的变形;由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周围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  相似文献   

8.
大型变电站基坑工程具有等级高、影响范围大、控制要求高的特点,进行基坑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报异常现象,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本文以500 kV虹杨变电站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了大型变电站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设计,并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基坑及周围环境的位移变化规律,验证了基坑支护设计的可靠性及监测方法的合理性,可为相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储灿清 《测绘》2020,43(1):35-40
鉴于深基坑变形监测中观测数据相互关联影响,结合地下管线与桩体位移等形变数据,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模型GM(1,N)应用于深基坑形变数据预测。本文根据深基坑监测基础数据进行多种形变数据的规律性分析;应用两种分析模型预测了五种基坑形变数据,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监测设计合理,开挖期间形变不大、较稳定;比较两种模型,随时间生成动态参数的GM(1,N)模型具有更小的残差,能较好地预测基坑变形规律,可以用于相关项目的实施与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城市里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逐年递增,对空间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地上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地下深基坑的开挖现象发生。考虑到现有基坑支护设计方法及地质条件,支护方案并不能完全保障基坑工程的绝对安全。因此,监测基坑施工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合理利用观测时所采集的变形数据,分析和把握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和规律,从  相似文献   

11.
孙志鹏 《北京测绘》2017,(4):54-57,79
针对温州地区特殊条件,通过收集温州地铁眀挖深基坑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深基坑工程实测数据,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了地下连续墙顶竖直位移、墙体深层侧向位移、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等随基坑开挖及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墙顶水平位移在支撑设置后均有回弹变形趋势,变形受支撑架设、预加轴力及拆除影响较大;(2)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随深度均呈"胀肚型"变化趋势,两者最大侧移均发生在埋深中部区域;(3)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开挖初期,受支撑设置影响,地表先小幅隆起,且沉降明显偏大,且不同距离处差异沉降在基坑开挖后期均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扩建二期北院工程为背景,详细阐述了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的技术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典型软弱土地区深大基坑从开挖至回填结束整个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形进行跟踪监测,深入分析基坑不同施工阶段墙体的变形规律及原因所在,为指导施工、验证设计提供有力支持,保证了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卸载和基坑降水的影响,临近地铁隧道的受力条件将改变,造成地铁隧道的变形和位移。采用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对保证地铁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文中结合广州大马站商业中心项目基坑开挖对临近运营地铁1号线隧道结构变形位移自动监测工程项目的实践,对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监测方面的系统构建、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以高精度、自动化的优势,及时提供可靠的动态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了地铁运营安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铁基坑工程开挖打破土体原始平衡,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某地铁基坑工程紧邻高架桥开挖,为保证高架桥安全,必须针对高架桥设计专项监测方案,对其实施动态监测。通过对比高架桥安全阈值与高架桥实测值,表明高架桥桥墩沉降、两桥墩沉降差、倾斜值均在高架桥安全评价阈值范围内,认为基坑工程开挖对高架桥影响较小,高架桥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苏州市某基坑工程为工程背景,结合苏州及东部沿海地区特有的软土地层特性,通过总结基坑开挖到回填期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实际监测情况及相关工程经验,总结了减小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1)基坑施工未对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相关监测项目均未超过报警值;(2)在基坑开挖期间,要严格控制动、静荷载对基坑的影响,及时开挖及时支撑,严禁超挖;(3)合理利用井点降水,按需降水,适当放缓降水漏斗线的坡度,防范带走土层中的细颗粒,尽可能减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地铁工程等的出现,为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基坑的开挖深度也随之增大。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基坑的安全便成了项目施工的重点,城市基坑的安全问题成为建设工程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作者通过对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原则及监测内容进行论述,并结合银川西夏万达广场基坑工程实例,对具体的基坑监测设计、内容、方法以及应急预案等问题进行介绍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某高层建筑基坑为例,讨论在基坑开挖和施工阶段对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介绍基坑实时监测的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牛冲 《北京测绘》2021,35(8):1002-1006
在对工程基坑变形情况进行观测中,通常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来实现数字化测量,但该方法误差较大,因此,提出摄影测量的数字化测量工程基坑变形观测系统设计.首先建立摄影测量成像模型,确定摄影测量的图像呈现.其次对摄像中基坑的运动动态噪音利用科尔曼滤波法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对处理后的数据图像使用直接线性变换解法得出被测体的位移数据,实现变形观测.为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对使用设计系统的某一工程的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证明设计系统可以实现对基坑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的观测,同时精度较高,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基坑工程的变形规律,合理预测基坑未来的变形趋势,针对基坑工程变形中存在的各种变形因素复杂、变形大小不确定等情形,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基坑变形分析模型,结合工程实例,通过GM(1,1)模型群的建立确定最佳预测模型,然后在最佳模型基础上分别建立全数据模型、新信息模型、自动更新三种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应用灰色模型进行基坑工程变形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基坑工程的变形分析和安全性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姜伟玲  李博  徐浩  田承行 《测绘通报》2024,(4):107-111+118
城市紧张的用地环境及复杂的主体结构需求,导致异形基坑越来越常见。目前国内基坑规范推荐的分析方法均不能满足形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本文以北京某超大异形基坑为依托,建立异形基坑Midas-GTS仿真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实测变形数据,对异形基坑的坑外地表沉降及围护结构变形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受基坑形状特征影响,地表沉降及支护结构变形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地表不均匀沉降现象显著,基坑长边附近沉降大于短边,沉降量随着离坑角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围护墙长边中间区域变形较大,短边中部次之,结构角点处变形最小。因此,在进行基坑设计支护时,应充分考虑基坑变形的空间效应,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基坑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