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地质科技工作要围绕地质工作的主战场,解决矿产资源和环境地质工作中的重大  相似文献   

2.
从1985年第一届全国煤田地质科学技术大会以来,煤田地质战线广大科技人员继续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和上级部门的科技会议精神,结合煤田地质工作的实际情况,继续执行“以煤炭工业的战略布局和规划为指导,采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勘探方法,讲求经济效益的科学管理,按时提交优质地质报告,为煤炭工业的生产建设提供可靠资源”的煤田地质工作方针,在煤田地质工作战略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地质局长会议期间,孙大光同志代表部党组提出:“地质工作是探索性很强的调查研究工作,更要依靠科学技术”.他还指出:“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地质找矿,集中主要力量研究解决有重大地质、经济效益的关键性科学技术课题,并且组织成果的推广应用”.这是地质战线贯彻十二大精神应当遵循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作为  相似文献   

4.
<正>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回顾我所改革开放以来的短暂历程,正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指引下,经过科技人员的艰苦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国金矿地质事业做出了贡献.十余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30余项,其中国家31项,部26项.获各类成果奖7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科技成果一、二等奖5项.在1991年由地矿部主持召开的全国金矿地质工作奖励大会和1995年由冶金部主持召开的全国黄金  相似文献   

5.
《地质论评》1988,34(6):569-575
征询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意见后,从1987年起筹集资金,建立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委员会(简称地质科技基金会)。它的宗旨是:调动科技队伍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地质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地质找矿,促进科研、生产、教育相结合,促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地矿系统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促进地质科学技术和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管理体制,确实存在着旧的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中指出的“不利于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束缚了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的弊端,以及力量分散、分工不明、低水平重复、部分单位人浮于事、素质较低等问题,所以改革的呼声不是近几年才有的.  相似文献   

7.
陆克 《物探与化探》1986,10(4):320-321
1985年物化探局根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面向地质找矿”的方针,安排了各类项目39项。主持评审物探化探科研成果18项,鉴定新仪器9项,并颁发了评审证书和鉴定证书。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1991,37(5):478-479
为贯彻“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促进地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地质科学的学术水平,由中国地质学会组织主办的”全国‘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于1991年4月18日至4月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煤炭部、有色金属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化工部、水电部、国家地震局、  相似文献   

9.
地质科技情报及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是地质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信息工作的核心。40年来,我厅科技情报及科技期刊出版工作始终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坚持为领导决策、为地质科研和生产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多种形工的情报活动和全方位的情报咨询服务,出版科技期刊,交流科技信息,努力当好质的“耳目”和“参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推进地质科技体制改革,更好地引导地质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地质找矿,促进地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地矿部党组在征询了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意见后,1987年决定建立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委员会。决定中明确指出:地质科技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补充,是沟通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桥梁,要逐步面向全国地质行业科技工作,通过同行评议,择优支持,保证重点项目和重要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质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地质找矿和为社会服务,从选题到研究的各阶段以及最终提交成果,都要把握住这个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些基础研究成果,虽然近期无明显的找矿意义.但从地质工作整体和长远来看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在广西自治区、桂林市领导倡导和关怀,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机械工业委员会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电子工业部第三十四研究所、化工部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航天工业管理学校、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质》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质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季刊 ,由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主办。办刊宗旨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本着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和锻炼地质科技人才 ,促进北京及我国地质科学技术进步 ,为培育地质科技市场服务。欢迎北京地质学会会员及国内外地质工作者踊跃投稿 ,来稿内容不受地域限制。1 来稿须知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 2 0个字。摘要篇幅 2 0 0~ 30 0字 ,需确切地报道论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成果。要求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 ,不作常识性的叙述和解释 ,不进行自…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八五”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八五”期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认真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科技方针,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实力和人才优势,围绕与人类有关的地质环境,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广大地质学会会员之间的联系,江苏省地质学会试办“地质沙龙”,旨在为会员提供交流学术思想、地质市场信息,加强同行联谊的场所和机会,以期广泛的思想和信息交流有助于繁荣我省地质科学技术,促进地质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更好地贯彻“面向”和“依靠”的方针。1988年6月27日下午第一届地质沙龙在南京中山北路178号江苏省科技沙龙举行。34个单位的180多位会员及地质界同行出席了首届地质沙龙,在此会友、交流思想、跳舞、奕  相似文献   

16.
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当前科技工作者应当遵循的正确途径.地质工作当然也不例外,应该为国家寻求各种矿产资源,积极从事于有关地质方面的建设工作.《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主要是加强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我们对《决定》和《讲话》应该全面地、深入地理解,慎重执行.有人认为,对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可以暂时从缓,而应将主要力量转向应用,能够为地方或中小企业找些小矿或建筑石材,解决一些生产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经费开支,又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认为,如果少数人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如果主要力量这样转移,是不全面的,是不符合科学体制改革精神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质》是一种地质科学的综合性季刊 ,由北京市地质矿产局和北京地质学会联合主办。她的任务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本着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和锻炼地质科技人才 ,促进北京及我国地质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培育地质科技市场服务。欢迎北京地质学会会员及广大地质工作者踊跃投稿 ,来稿内容不受地域限制。1 .本刊征求下列各类稿件1 .1地质科研、生产的成果和总结1 .2有关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和论文 ;1 .3与地学相关和相邻科学、相关科学、边缘科学及交叉科学的科技成果和进…  相似文献   

18.
《地质论评》1992,38(1)
《地质论评》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一种地质科学的综合性期刊,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着重进行地质科学领域内的问题讨论、科技评述等学术交流,以促进我国地质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地质论评》设有学术论文、问题讨论、科技述评、研究简讯等栏目,此外还设有技术方法、通讯、  相似文献   

19.
《地质论评》1992,38(3)
《地质论评》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一种地质科学的综合性期刊,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着重进行地质科学领域内的问题讨论、科技评述等学术交流,以促进我国地质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地质论评》设有学术论文、问题讨论、科技述评、研究简讯等栏目,此外还设有技术方法、通讯、资料、消息报道等栏目。本刊征求上述诸类稿件。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1993,39(1)
《地质论评》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一种地质科学的综合性期刊,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着重进行地质科学领域内的问题讨论、科技评述等学术交流,以促进我国地质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地质论评》设有学术论文、问题讨论、科技述评、研究进展等栏目,此外还设有技术方法、通讯、资料、消息报道等栏目。本刊征求上述诸类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