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求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乡村地域功能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内,特定乡村系统在更大的地域空间内通过自身属性及与其他系统的共同作用,对自然界或人类发挥有利的作用。本文建立了农业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生态四大系统评价体系,通过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进行建模,对2000–2010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乡村地域功能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主要乡村地域功能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社会服务功能普遍较低,驻马店、新乡和焦作分别在农业生产、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功能上领先;中原城市群的乡村地域功能低于河南省平均值,河南省的"中心–外围"结构演进特征明显。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总结了4种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演进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郑汴一体化是河南省加快发展中原城市群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中原城市群崛起的突破口,为加快开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实施郑汴一体化可以使资源在更大的区域内共享,并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两市功能互补,加快两市间的交流、融合和发展.认真分析开封在郑汴一体化中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开封市的发展前景,为开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旅游资源对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需要基于生态化,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可以而且应当融为一体.生态旅游资源对红色旅游产业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红色旅游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市场和产业效益的改进上.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可按红色军事、红色经济、红色文化的旅游开发需要来划分.红色旅游产业的生态化体现在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保育红色旅游资源环境、发掘红色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成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旅游资源对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需要基于生态化,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可以而且应当融为一体.生态旅游资源对红色旅游产业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红色旅游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市场和产业效益的改进上.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可按红色军事、红色经济、红色文化的旅游开发需要来划分.红色旅游产业的生态化体现在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保育红色旅游资源环境、发掘红色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成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第一军规”诞生地——湖南桂东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东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第一军规颁布地,红色旅游资源亮点突出,是湖南红色旅游开发的一个新热点。通过实地调研和区域比较,认为桂东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厚重,资源开发的支撑条件多样,但红色旅游发展劣势与挑战也十分明显。因此,作为桂东县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其红色旅游开发应确立总体发展思路,搞好重点景区项目策划,注重红色旅游产品整合,加强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严格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推动龙岩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目的,从龙岩市的主要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优势、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探讨了促进龙岩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策略,对培育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推动龙岩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目的,从龙岩市的主要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优势、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探讨了促进龙岩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策略,对培育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国土资源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保障问题,提出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土资源政策框架支撑体系,阐述其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土地、矿产政策体系设计,同时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土地调控差别化政策、人地挂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国土资源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河南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有利的开发条件,向纵深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河南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强化旅游地生命周期意识;打造精品线路和品牌;加强宣传力度,营造红色旅游文化氛围;建设区域旅游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选取原中央苏区范围内的闽、赣、粤97个县,从生态韧性、经济韧性、文化韧性、社会韧性4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韧性(RSD)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内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维度上的特征与类别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RSD韧性系统水平总体为中低韧性,整体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集聚性,同时也有小部分处于零星分布的状态,根据其规模和影响力从高到低划分为聚类V~I共5种聚类类型。(3)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与RSD韧性水平存在明显关联性,其中经济韧性较低、社会韧性中等,文化韧性和生态韧性较高。(4)基于全域旅游等规划理念,充分考量县域韧性水平和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规划出“三区、两带、两核心”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典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与保护——以喀什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形式为语言、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也很容易受以外来文化冲击,失去本民族特色,从而失去旅游价值,对这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民族性、神秘性、艺术性、特殊性、传统性原则。喀什地区内部旅游开发应注重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和维吾尔音乐舞蹈等艺术产业化建设;以喀什为基地对外延伸至周边中西亚国家,共同开发和建设中西亚贸易旅游区,并进一步促进商贸旅游区域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镇是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古镇旅游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古镇研究受到学界高度重视,但涉及古镇型旅游地空间分布的研究却鲜有所见。运用ArcGIS9.3分析软件、不平衡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分析中国古镇型旅游地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古镇型旅游地整体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区域内部分布也不均衡,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两省;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和文化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钟章奇  李山  王铮  闫丹  刘华婷 《地理研究》2014,33(8):1427-1441
在厘清中国旅游业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并识别出不同发展阶段下主要驱动因子的基础上,以基于自主体模拟(Agent-based Simulation, ABS)为建模工具,构建不同旅游业发展阶段下旅游者行为的模拟模型。对旅游资源因子驱动下、市场因子驱动下和文化因子驱动下的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旅游资源是影响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基础因子;随着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市场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由于旅游业发展受到旅游资源和市场因子的持续影响,文化因子对其引导作用则可能叠加在资源和市场因子的“惯性”作用之上,进一步强化中国旅游业的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特殊旅游地正日益受到关注,古村落旅游也成为旅游的热点;国家从保护、继承和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台了古村落中的精品———历史文化名村的相关规定。以相关概念和古村落旅游进展为基础,探讨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吐鲁番地区吐峪沟乡麻扎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以资源评价和旅游定位为前提,结合麻扎村实际提出双村模式旅游保护设想和体验性旅游开发模式。旨在探讨历史文化名村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的双赢,同时为我国西部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春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搞好长春市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长春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电影文化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殖民遗迹旅游资源,辽金文化旅游资源等五大资源优势。文章在分析这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结合长春市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的背景与现状,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即在今后的开发中应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参与性,以七大旅游产品系列为依托,重点开发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产业旅游。  相似文献   

16.
中部地区人才的资源化开发及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人才是第一资源概念出发,较详细的论述了人才资源属性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加快人才资源化开发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强化人才资源化过程中的机制创新则是实现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大区和经济大区走向人才资源强区和经济强区的必须过程.最后对区域人才资源化的机制和体制创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刘昌雪  汪德根 《地理研究》2016,35(5):977-991
随着创意经济的兴起和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发展创意旅游日益成为消费热点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创意旅游资源是创意旅游发展的基础,其产生的空间效应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使用者温度计量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城市创意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结果显示:①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使苏州中心城区整体和各区域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集聚度增大,但各区域增大程度和资源空间分布状态变化不同;② 融入创意旅游资源后苏州中心城区整体旅游资源区域分布呈集中态势,且分布的均衡度降低;③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的发挥,苏州中心城区由以姑苏区为“单核心”的“众星拱月”空间格局转变为以姑苏区—工业园区为“双核心”的“日月同辉”空间格局,从而实现苏州中心城区“双核”旅游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部崛起与区域创新文化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文化包括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和创新文化制度体系,是区域创新的软支撑.中部地区创新文化在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上存在阻碍区域创新的因素.在价值体系上表现为个体创新精神不足,社会价值观对创新的鼓励不足.在制度体系上表现为创新运行机制不健全,激励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不发达等.要想促进中部崛起和区域创新,必须重塑中部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从而使中部创新网络的联结更为紧密,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更为高效,为中部崛起战略奠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论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资源,但在旅游研究领域,对于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还是一个盲点.在研究相关理论文献和某些旅游开发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音乐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有着多方面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音乐资源的旅游开发思路主要有:建立背景音乐系统,让游客所到之处有美妙的音乐伴随;音乐文化开发与环境相协调,营造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将旅游音乐与旅游的各要素有机结合,增强旅游质量;继承与创新结合,科学地开发音乐文化资源;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开发新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以济南小清河为例,通过分析小清河的历史足迹和文化底蕴,挖掘小清河文化内涵,揭示小清河文化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梳理文脉、拓展河流文化新内涵;意向塑造,建设河流文化宣教载体;文化设计,恢复文化记忆;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传承,开展积极有益的宣教活动;文化研究,成立文化研究机构等措施,旨在为我国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河流、保护河流文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