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碳纤维布改善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进行了8根高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使用碳纤维布横向包裹的高强混凝土柱来提高其延性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布横向包裹高强混凝土柱的受力特性,分析了加荷角度,碳纤维布拉伸强度以及碳纤维布的包裹层数等因素对构件抗震加效果的影响,并对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使其延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横向缠裹碳纤维布可显著提高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  相似文献   

2.
宋丹  李林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6):1671-1678
为避免震后建筑工程加固不合理导致再次受损,并为加固修复工程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震后救灾工作顺利开展,提出震后建筑工程混凝土缺陷加固修复方法的研究。首先,对混凝土梁试件和混凝土柱试件进行设置,研究基于碳纤维布或外包钢套加固方法对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试件展开循环荷载试验;其次,通过混凝土梁试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及耗能情况,分析不同加固修复方法的混凝土梁试件抗震性能;最后,通过混凝土柱试件延性及耗能、刚度退化和承载力退化情况,分析采用不同加固方法修复的混凝土柱试件抗震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高配筋率可提升混凝土梁试件滞回特性,外包钢套加固混凝土梁试件滞回饱满程度较高、耗能较少,碳纤维布加固梁试件可将加载位移由10 mm延缓至30 mm,提升延性;碳纤维布加固可提升混凝土柱延性,外包钢套加固重度缺陷混凝土柱可以良好抑制其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试验结果验证了碳纤维加固可提升震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延性,外包钢套加固可抑制混凝土结构刚度、承载力退化。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布改善钢筋混凝土短柱延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横向包裹碳纤维布的钢筋混凝土短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验证了碳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短柱延性的改善作用。经碳纤维布包裹的钢筋混凝土短柱,其延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承载能力却变化不大。试验还发现,碳纤维布在使用中存在一个作用效率的问题,碳纤维布包裹层数愈多,其作用效率愈低。  相似文献   

4.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14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主要破坏形态,并探讨了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滞回曲线、耗能能力以及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具有抵御二次地震作用的能力,其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柱。  相似文献   

5.
应用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本文通过8根钢筋混凝土柱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验证了使用碳纤维布包裹钢筋混土柱来提高其延性这种补强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碳纤维布强度以及碳纤维布的包裹范围,包裹层数等因素对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最后,还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使其延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CFRP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用碳纤维布加固的损伤混凝土框架结构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损伤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模拟地震作用下,裂缝及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和位置;绘出了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损伤框架结构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延性系数达到4.5;其耗能机制是"梁端和柱端均屈服的混合机制",建议CFRP布横向加固至柱和基础连接处的根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带有地震损伤钢管混凝土柱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抗震性能,按照1∶2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4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模拟地震的预损伤、碳纤维布加固和震损柱加固后的低周往复荷载破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震损钢管混凝土柱提高了柱的承载力和刚度,其延性和耗能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碳纤维布对柱的加固效果与损伤程度有关,损伤越大的柱经碳纤维布加固后的延性、耗能能力、刚度和承载力都低于损伤越小的柱;在一定损伤程度情况下,受碳纤维布加固柱恢复并超过受损前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震工程开源模拟软件OpenSees(Open System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imulation)对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方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采用Steel02Material和Concrete02Material材料本构模型模拟了CFRP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方柱的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轴压比和剪跨比这2个因素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将所得数值分析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对比后发现:基于Steel02 Material和Concrete02 Material材料本构,利用OpenSees,可以较好地模拟CFRP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方柱的抗震性能,并且与试验结果(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水平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能够较好地吻合,从而说明该数值分析方法还可以准确地反映出轴压比和剪跨比对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的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碳纤维布提高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碳纤维布用量、轴压比、剪跨比、矩形截面柱转角部位的形状等试验因素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的评估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位移延性比的理论计算方法和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应用上述方法,对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柱延性性能进行合理的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碳纤维布改善钢筋混凝土极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进行了5根钢筋混凝土极短柱(λ=1.0)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使用碳纤维布横向包裹钢筋混凝土极短柱以提高其延性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布横向包裹钢筋混凝土极短柱的受力特性,分析了碳纤维布抗拉强度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极短柱使其延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横向包裹碳纤维布可显著提高钢筋混凝土极短柱的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探讨复杂加载路径下钢筋混凝土L形柱的受力性能,采用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对忽略剪切和扭转影响的钢筋混凝土L形柱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钢筋混凝土L形柱承载力、延性、累积滞回耗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钢筋混凝土L形柱抗震性能评定方法应作适当调整,以考虑加载路径对评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锈蚀钢筋混凝土圆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锈蚀程度的钢筋混凝土圆柱进行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下的钢筋锈蚀率对钢筋混凝土圆柱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给出了试件累积耗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荷载最大值和位移延性系数与钢筋锈蚀率和轴压比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钢筋锈蚀率和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滞回曲线趋于干瘪,骨架曲线下降段变陡,试件的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减小。  相似文献   

13.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 composite frame comprised of steel reinforced ultra high-strength concrete (SRUHSC) columns an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beams, six interior frame joint specimens were designed and tested under low cyclically lateral load. The effects of the axial load ratio and volumetric stirrup ratio were studi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ame joint performance including crack pattern, failure mode, ductility,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strength degradation and rigidity degradation. It was found that all joint specimens behaved in a ductile manner with flexural-shear failure in the joint core region while plastic hinges appeared at the beam ends. The ductility and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y of joints increased as the axial load ratio decreased and the volumetric stirrup ratio increased. The displacement ductility coefficient and equivalent damping coefficient of the joints fell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coefficients of th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frame joint and RC frame joint. The axial load ratio and volumetric stirrup ratio have less influence on the strength degradation and more influence on the stiffness degradation. The stiffness of the joint degrades more significantly for a low volumetric stirrup ratio and high axial load ratio. The characteristics obtained from the SRUHSC composite frame joint specimens with better seismic performance may be a useful reference in futur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以框架结构延性设计为目的采用桁架+拱模型研究了框架柱塑性铰区域抗剪受力机理,分析了,位移延性系数、加载循环次数等因素对框架柱构件塑性铰区域剪切受力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域剪切承载力抗震延性设计实用公式,可有效实现结构的延性破坏机制。主要为配合GBJ10-89的修订,该成果已被《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3)吸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4根钢管自应力混凝土柱和2根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钢管混凝土的荷载-挠度(P-Δ)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特点,从而进一步阐述了轴压比、自应力大小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柱抗震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轴压比和自应力。随着轴压比的增加,钢管自应力混凝土位移延性系数下降;而自应力的存在不仅提高了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的极限水平承载力,同时也使其延性系数得到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钢管混凝土边框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组合剪力墙。本文进行了2个1/4缩尺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模型1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模型2为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它们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建立了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边框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相比抗震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