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正>壮族人无论走到哪里,在一个约定俗成的日子,一定会以各种方式祭祀自己的祖先。祖先血脉除了流传给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外,还有亲情的温暖。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三月三"期间的重要活动是万人公祭骆越始祖大典,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东盟跨境贝侬大联欢等文体活动。"贝侬"在骆越民族后裔的壮民族语言中是"兄弟姐妹"或者"亲友"的意思。大联欢时,来自宁明县和周边县市、还有越南等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壮乡三月花盛开,灵水湖畔摆歌台。灵水湖是"壮族三月三"歌圩的举办场所。全国三大恒温泉水湖之一恒温、恒清、恒量的灵水湖,与南宁市武鸣区各族人民千百年的美好生活密不可分。在南宁,灵水湖是家人朋友同游的好去处。夏日,在那一潭冰凉的水中嬉戏,神清气爽酷热顿消;冬日,跃入暖雾升腾的水中浸泡,遍身温暖;春秋,于湖畔野炊烧烤或直接于湖中舀水煮食饮用,尽享妙趣。然而,于嬉戏游玩之中,你是否想过,如  相似文献   

3.
宜州山峰奇秀、河水清澈,不亚于桂林旖旎的喀斯特山水风光。宜州水上石林地质公园是正在建设的国家地质公园,尚未挂牌。农历三月三歌节,踏着乡野的歌声,我们走进宜州,走进水上石林地质公园,寻找刘三姐的仙踪。水上石林:喀斯特岩溶地貌之魂2014年,农历三月初三正式成为广西人民的法定假日,三姐故里宜州有许多活动,我们决定去赶歌节。4月1日傍晚6点我们从南宁出发,到达宜州已是晚上10点,龙江河两常的彩灯照着山峰,使得夜晚的宜州酷似巨大无比的溶洞。  相似文献   

4.
壮族可能是最为器重过节的一个民族了.在一些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月都有节过.著名节日有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等.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2008,(3):4-5
三月小阳春,"两会"又在北京召开.这一次"两会"正值五年一届的换届年,除了要完成选举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和组成新政府的组织程序外,更多的是对过去的五年和今后的五年,中国人民和政府做了些什么,完成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还要继续做什么,从思想和理论上进行系统总结和规划.  相似文献   

6.
正水族的"苏宁喜"节,日子选在农历十二月中。我们已经知道,农历十二月,也就是水历的四月了。在水语里,"苏宁喜"直接表示"水历四月丑日"的意思。一般情况下,这个丑日,指的是水历四月第二个丑日。在传说中,这是生母娘娘给人间送子嗣的日子。男人们心里非常清楚,到了苏宁喜,就是天大的事,也绝不能乱动女人和孩子一个指头,否则,生母娘娘和野神牙却都会让造次的男人遭到应有的惩罚。  相似文献   

7.
《雷州歌谣话初集》系清末民初黄景星著述之研究雷州民歌的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其所选雷歌数量众多,体裁各异,题材广泛,原汁原味,注重音义注解的翔实性与可靠性,编辑体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作者对每首雷歌字词句篇的鉴赏曲尽其致,对雷歌"赋"、"比"、"兴"之叙述方式与"双关"、"顶针"、"回环"等修辞方式独抒己见,将雷歌分为"口头歌"、"班本歌"、"出榜歌"、"姑娘歌"四类,考辨出雷歌"源于清之雍康间,而盛于乾嘉,衰于咸同以后"之历史事实,值得研究雷歌的学人一读。  相似文献   

8.
壮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红土地,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产;奔流不息的红水河,蕴育着灿烂的壮族文化。石器、花山崖画、铜鼓、壮锦、绣球、壮剧、壮欢、干栏……八桂大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绝妙风景。 本刊开辟《广西人文》栏目,旨在更深入细致地梳理广西国土资源的脉络,展现八桂多元的人文地理。 著名壮族作家黄佩华一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索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话说壮族》,延续了作者其他作品一直葆有的哲理性,科学地描绘了占据广西大部分地区的壮族聚居区的人文地理。他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娓娓而谈,轻松和平淡地叙述出壮族文化生活的深度。 《广西人文》从本期起选编连载《话说壮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这天是野岗乡赶集的日子,街上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好一番热闹景象。"我猜中了!我中了一等奖了!"突然,一个兴奋的声音吸引了过路的群众。只见在乡政府大门前,人山人海,叫喊声不时从人群中响起,挤进去一看,原来是野岗国土资源所正在举行"喜迎元宵佳节字谜有奖竞猜"活动。  相似文献   

10.
壮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红土地,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产;奔流不息的红水河,蕴育着灿烂的壮族文化。石器、花山崖画、铜鼓、壮锦、绣球、壮剧、壮欢、干栏……八桂大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绝妙风景。本刊开辟《广西人文》栏目,旨在更深入细致地梳理广西国土资源的脉络,展现八桂多元的人文地理。著名壮族作家黄佩华一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索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话说壮族》,延续了作者其他作品一直葆有的哲理性,科学地描绘了占据广西大部分地区的壮族聚居区的人文地理。他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娓娓而谈,轻松和平淡地叙述出壮族文化生活的深度。《广西人文》从本期起选编连载《话说壮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正2月15日(农历腊月三十),暖阳高照,南风徐徐。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深深陶醉在春节浓厚的喜悦当中。可在这本该喜庆的日子里,睢县后台乡亓庄村村民亓洪磊却相当郁闷。当天上午10点多,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亓洪磊未经批准擅自在基本农田上新建的猪舍被拆除了。咋回事?原来亓洪磊看养猪行情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八,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张兴辽一行风尘仆仆赶到内乡县,看望慰问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优秀国土资源所所长"杨武伟同志家属。在杨武伟同志家中,张兴辽详细了解了杨武伟同志的爱人王瑞的身体状况、孩子的上学情况、小吃店的经营情况,以及王瑞父母的健康状况。张兴辽指出,杨武伟同志是全省  相似文献   

13.
五圩矿田位于广西南丹-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南端,主干构造为NNW向的不对称短轴背斜,其上叠加了NE、SN、EW 3个方向的褶皱,它们在丹池带上都有表现.文章通过大量共轭节理、层面擦痕、断层派生小构造、次级褶皱等构造要素野外观测,室内计算,恢复了五圩矿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 4期构造应力场,各期主压应力方位依次为NEE、NW-SE、N WW-SEE及NNE向,前两期为印支期,后两期为燕山期.并探讨了其力源:印支期来源于古特提斯板块向北俯冲与江南古陆向南推移形成的SN向顺时针区域力偶;燕山期来源于丹池断裂的右旋或左旋走滑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盛装的虎节     
在跳虎节这天,人们选中运气最好的8个人当场化装成"虎",用黑毡裹身为虎衣,头上捆扎出两只虎耳,身后腰部用黑毡捆成粗壮的尾巴,露出的脸部和手脚都画上黑、红、黄三色条纹,额画"王"字,颈系铜铃. 虎节又称跳虎节,是彝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最高形式. 清乾隆《南安州志》载:滇中楚雄的彝族支系罗罗每年正月过虎节,村民化装为虎,跳虎舞.如今,这种奇风异俗在一些彝区依旧以鲜活的形态比较完整地继承下来.其实,过虎节的习俗始于何时已无法考究,但比乾隆时代更早那是肯定的. 每年一度的虎节开始于农历正月初八.当天日落时分,历时8天的虎节就开始了.这时候,全村的男子都集中到土王庙,观看毕摩主持的请虎神仪式.  相似文献   

15.
阳春三月,柳絮儿在驻马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金河街道办事处小申庄的楼宇间飞扬.小申庄的张春英笑盈盈地对记者说:"城市发展了,村庄没有了,现在俺两口都成了城里人,每月收入1000多块,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好着呢."  相似文献   

16.
<正>"南边的棚子低,大家慢慢地放,千万不能把瓜皮刮伤了……"近日,在商丘市睢县长岗镇回民村,看着村民正忙着把三轮车上的南瓜码到大棚里,孟雪峰一边指挥,一边吆喝。"放心吧,金瓜仔,俺们比你还小心嘞!"听到孟雪峰的吆喝,几个干活的村民起哄般地嚷道。说起"金瓜仔"这个绰号,事情还得回到2018年。之前的孟雪峰苦于无技术、无门路,一直依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生活,  相似文献   

17.
苏梅 《国土资源》2006,(7):11-12
2006年6月21日,这一天正巧是农历的夏至,即太阳光线直射进埃及三世法老金字塔的日子.午后两时,本刊记者等一行三人驱车直奔海州矿排土场土地复垦现场,雪佛兰越野车内的温度表显示,此时车外的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大山 壮族不仅爱水,也喜欢山. 靠山而居,是壮族比较常见的居住方式.靠山吃山,则是壮族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的壮族人自称山佬、山人,表明了他们对山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尊敬.  相似文献   

19.
苏梅 《国土资源》2007,(8):18-19
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土资源报第二版头条以《辽宁:废弃盐田荒滩派上了大用场》为题,刊登了辽宁省实施"五点一线"开放开发战略、构筑沿黄、渤海经济带的消息.该消息披露了"五点一线"规划总面积中,废弃盐田占26.9%,荒滩占30.4%,盐碱地占19.5%.  相似文献   

20.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从宜阳县城关国土资源所办公室传了出来.所长王宏卿拿起电话,对方大声喊道:"喂,王所长吗?我是城关乡后庄村土地协管员老徐,我们村子发生了宅基地纠纷,你赶快过来处理一下吧!"还没等老徐把话说完,王所长急忙放下电话,带领执法人员赶往后庄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