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万才宇  马玉广 《安徽地质》2021,31(1):31-34,39
安徽宿州栏杆地区辉绿岩是含金刚石的主要载体岩石,而金刚石主要选获在辉绿岩捕虏体中.本文通过研究含矿辉绿岩捕虏体的地质特征,分析捕虏体中选获的金刚石特征,以及辉绿岩岩浆源区及构造背景,探讨了金刚石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宋晨  苏尚国  伍月  蔡楠  刘美玉 《岩石学报》2014,30(11):3375-3382
位于华北板块西缘赋存于超镁铁质岩中的金川矿床,是目前世界第三大镍硫化物矿床.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原生岩浆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前人通过研究金川铜镍硫化物矿体中的堆晶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成分,从而推导原生岩浆的成分.而作者通过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体内部的基性岩脉深入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探究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原生岩浆成分.通过对岩脉岩相学、主量元素的研究表明金川铜镍硫化物矿体中的岩脉主要是辉绿岩,因其MgO的含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高镁辉绿岩和低镁辉绿岩.辉绿岩脉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显示这两类岩脉发生过分离结晶作用.PGE元素特征显示辉绿岩脉和金川矿床是同一期次产物,Pmelts的模拟演化得出本文中辉绿岩脉的液相线矿物橄榄石的牌号为Fo86,与金川矿床发现最高牌号Fo86一致.同时Ol-CATS-Q相图表明JC100925-5样品形成的源区在3GPa以上.多种因素显示这种高镁的岩浆是金川矿区的原生岩浆.  相似文献   

3.
王坤  李奇维  秦颖  李祥波  董欢 《地球科学》2022,47(11):4294-4308
为了了解峨眉山地幔柱岩浆系统的演化过程,对红格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中辉绿岩脉进行了全岩主微量、矿物原位成分和同位素研究,并利用MELTS软件进行了岩浆过程模拟计算.研究发现,红格辉绿岩脉具有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一致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和Sr同位素组成,表明其起源于峨眉山地幔柱.辉绿岩含有斑晶和基质两个世代矿物,从斑晶核部到边部和基质,单斜辉石Mg#值较为连续变化,而斜长石An值具有明显的间断.MELTS模拟表明,这种成分变化难以用简单的岩浆上升侵位解释,反映了辉绿岩脉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还与同期的正长质岩浆发生了混合.我们的研究表明,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作用具有穿地壳、多期次、多阶段演化的特点,并且同源岩浆混合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幔源岩浆活动是探讨深部动力学演化的理想研究对象,西藏中部聂尔错地区广泛发育的基性岩脉无疑是探讨区域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所在。【研究方法】本文对聂尔错辉绿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研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聂尔错辉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为(50.8±0.6)Ma,为始新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组成显示辉绿岩具有低Si O2、高Mg O、Al2O3、Ti O2和全碱含量(Na2O+K2O),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等特征,显示碱性洋岛型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辉绿岩可能起源于软流圈地幔,同时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结论】结合西藏南部地区广泛发育的同时期碰撞后林子宗火山岩与OIB型基性岩,研究认为西藏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主要受控于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过程,板片断离所导致的上涌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是聂尔错辉绿岩最为合理的成因解释。  相似文献   

5.
王善明  张洁  张琪 《江苏地质》2018,42(1):23-31
对徐州栏杆地区侵位于元古代地层中的辉绿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栏杆地区的辉绿岩属于板内玄武岩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略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略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富集Cr和Ni;微量元素显示了EM-OIB(富集地幔-洋岛玄武岩)的特征,辉绿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在岩浆上侵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结合新元古代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及其岩浆活动与地幔柱的密切关系,认为徐州地区新元古代辉绿岩可能为地幔柱作用在华北陆块边缘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海南抱伦金矿区的金矿脉与大量辉绿岩脉在空间上紧密相关。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对这些辉绿岩脉开展了岩相学和矿相学观察、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Sm-Nd同位素组成分析、金丰度分析以及SHRIMP锆石U-Pb定年,初步探讨了辉绿岩脉的成因、岩浆演化和构造背景以及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脉形成于拉斑玄武质岩浆,主要为左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相对N-MORB,富集Sr、K、Rb和Ba等LILE和Th,亏损HFSE,ε_(Nd)(t)为0. 3~5. 6,说明岩浆源区为受到俯冲带含水流体影响和少量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辉绿岩脉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31. 6±2. 6Ma,与尖峰岭花岗质岩体的年龄(236±3. 5Ma~249±5Ma)相近,产出位置相邻,类似于海南兴隆地区的双峰式侵入岩,表明它们产出于造山后伸展环境。辉绿岩脉对应的岩浆富含CO_2、H_2O、F、K、Rb、Ba和适量的S,为抱伦金矿等单金矿床中Au的合适载体。金丰度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脉中的Au曾被活化迁移。再结合辉绿岩脉成岩年龄与抱伦矿区的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的特征,认为抱伦金矿的Au可能来源于辉绿岩脉。  相似文献   

7.
柯月铅锌矿床是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针对区内唯一发育的岩浆活动产物-辉绿岩进行年代学测定,以明确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在详细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基础上,对区内1个辉绿岩样品进行了年代学及3个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区内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138.1Ma±4.5 Ma(MSWD=2.10),侵位于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体现出相对亏损Sr,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富集Nb,Th,Ti等高场强元素特点,Th/Ta比值显示出亏损地幔特征,Nb/Ta比值及Zr/Hf比值均靠近原始地幔,表明柯月矿区辉绿岩岩浆源区为较纯的幔源,较少受到地壳混染。通过与区域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对比研究,认为柯月矿区辉绿岩与区内铅锌成矿作用并无成因联系,其仅仅属于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是Kerguelen地幔柱岩浆活动早期产物,柯月铅锌矿床的形成可能与中新世淡色花岗岩浆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8.
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表明岩浆侵入作用能够形成侵入岩—外变质带油气储层。以高邮凹陷北斜坡地区阜宁组为研究层位,根据岩心、薄片、分析测试等资料,重点研究了高邮凹陷北斜坡地区辉绿岩及其接触带的储层发育特征,并从烃源岩和成藏条件分析了研究区油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讨论了岩浆侵入活动对油气成藏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辉绿岩及其外变质带(接触带泥岩和砂岩)均可作为储层,辉绿岩储集空间包括原始气孔、冷凝裂缝、溶蚀孔隙、微孔、收缩微缝及构造裂缝;接触带泥岩储集空间包括构造裂缝、热液微裂缝、收缩缝、解理缝、晶间微孔和微溶孔;接触带砂岩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超大孔及微溶孔。辉绿岩和接触带泥岩整体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发育的裂缝系统是储层性能改善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未受辉绿岩影响的正常储层而言,接触带砂岩的储集性能变差。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气藏分布特征等证据表明辉绿岩侵入降低了烃源岩生烃门限,加速了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为辉绿岩及变质带储层提供了油气来源。研究区有利成藏条件主要包括:近距离油源供给、辉绿岩侵入形成运移通道、油气运移与圈闭形成良好时空配置、较大规模的辉绿岩及变质带和良好的封闭遮挡条件。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磁海铁矿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与铁成矿关系、正长岩与镁铁质岩关系的解剖,是认识磁海矿区成岩、成矿过程及构造背景的关键。本文利用SI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磁海辉绿岩、辉长辉绿岩、磁南辉长岩、磁海北角闪石英正长岩的206Pb/238U-207Pb/235U谐和年龄分别为275.1±2.2Ma、281.9±3.2Ma、273.0±1.9Ma和273.0±1.8Ma,这与北山乃至北疆地区主要含铜镍-钒钛磁铁矿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年龄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从辉石岩到辉长岩,再到辉绿岩,经历了Ti逐渐富集、Mg#和m/f值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角闪石英正长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与辉长岩、辉绿岩在成因上存在互补关系。综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磁南辉石岩、辉长岩、磁海辉绿岩、辉长辉绿岩以及磁海北边的角闪石英正长岩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地壳混染作用微弱,在岩浆演化的早期,磁铁矿的结晶分离主导着岩浆成分的改变,当岩浆演化到辉长岩阶段,岩浆开始以结晶分异作用为主;磁铁矿的分离结晶时间早于钛铁矿,岩浆型的金属硫化物为磁铁矿和钛铁矿结晶过渡阶段的产物。磁海镁铁-超镁铁质岩石在成岩及成矿作用上可能与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邻近的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世加金矿位于龙川穹窿内,区内有大量辉绿岩出露,多呈环带状、不规则状沿背斜出露.金矿体主要产于辉绿岩岩体内部的断裂破碎带以及与C1y地层的断裂接触带中,矿床成矿期石英脉、蚀变辉绿岩矿石、C1y地层硅质岩以及新鲜辉绿岩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矿床成矿流体来自于深部,形成于辉绿岩成岩后期,与区内印支-燕山期的酸性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形成增生杂岩,它们向南增生构成了南羌塘增生地体,且增生期内发育的岩浆岩可以用来研究南羌塘的增生过程。在南羌塘增生杂岩带内,由北向南,发育有玛依岗日(MG)辉长岩墙、角木日(JM)辉长辉绿岩墙。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两者分别形成于237. 1±2. 3Ma和230. 7±1. 8Ma,为南羌塘增生期内岩浆岩。它们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均介于OIB与E-MORB之间,富集Ti、Nb,以及LREE和LILE。Nd-Pb同位素结果显示两者均起源于富集地幔源区。Sm/YbLa/Yb图解显示,两者均起源于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源区,相对于JM辉长辉绿岩MG辉长岩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两者Mg#和Ni、Cr特征表明,MG辉长岩分异程度高于JM辉长辉绿岩。Th/Nb-La/Nb图解显示,相对于JM辉长辉绿岩MG辉长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综合研究认为,MG辉长岩和JM辉长辉绿岩为古特提斯洋壳俯冲过程中软流圈上涌的两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并受俯冲洋壳和地幔楔影响。MG辉长岩和JM辉长辉绿岩记录了南羌塘的增生过程,它们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岩浆岩证据。  相似文献   

12.
对辽东黄花甸地区南辽河群中分布的变辉绿岩进行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确定这些变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一步揭示南辽河群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岩相学特征表明该变辉绿岩发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野外地质特征和样品的ICP—MS锆石U—Pb年代学显示,变辉绿岩捕获锆石的年龄与南辽河群碎屑及变质锆石相一致,这期岩浆作用发生在区域变质作用之后;全岩XRF和ICP-MS分析表明,变辉绿岩属于钙碱性系列(σ=1.03~3.00),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U),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Pb)和轻稀土元素(∑LREE=71.3×10~(-6)~115.5×10~(-6)),变辉绿岩的岩浆来源于遭受了俯冲带流体改造的亏损地幔,且经历了陆壳物质的混染。变辉绿岩形成于南辽河群造山后的伸展环境。顺时针的P—T—t轨迹更符合南辽河群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查显锋  高晓峰  李平  计文化 《地球科学》2018,43(12):4269-4282
西昆仑造山带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两个重要的演化阶段.目前对古特提斯洋构造过程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麻扎达坂辉绿岩墙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锆石U-Pb谐和年龄为287±4.6 Ma,代表了辉绿岩浆的结晶年龄,表明该辉绿岩墙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辉绿岩的SiO2含量为48.29%~50.21%,低Mg#值(0.36~0.39),属亚碱性拉斑系列玄武岩.辉绿岩富集LREE、LILE(如Rb、Ba、Sr),亏损Nb-Ta、P等高场强元素,总体表现出类似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麻扎达坂辉绿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4.00~13.71,平均值为7.61,TDM1(Hf)=0.76~0.38 Ga)说明其不是来源于类似N-MORB的亏损地幔源区.区域地质研究表明,西昆仑及以北塔里木克拉通在早二叠世处于伸展构造背景,不存在同期的俯冲消减事件,倾向于认为麻扎达坂辉绿岩墙是在造山后伸展背景下,早期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原始岩浆经过一定程度的分异结晶沿区域性断裂侵位形成的,而与塔里木地幔柱不具有地球动力学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花坤头营子侵入岩是花坤头营子旋卷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出4个侵入体,分别为早石炭世辉绿岩、早三叠世闪长岩、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最晚还有一期流纹斑岩脉侵入.岩浆来源除早石炭世辉绿岩来自上地幔,余下几个序次来源于下地壳,并熔融了部分陆壳物质.以被动就位机制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地质工作者建立的铀矿床类型,是我国四大铀矿工业类型之一。桂西地区是我国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出区域,包括大新(373)铀矿床等多个典型铀矿床(点)。研究辉绿岩与矿床成因的联系,对重新认识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桂西大新-钦甲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和辉绿岩脉野外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辉绿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中锆石的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辉绿岩的成岩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矿间的关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Rb、U、Th、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含量都高于MORB值,高场强元素Ta、Nb、Zr、Hf等均相对于MORB有所富集,而HREE元素中等亏损,表明本区辉绿岩属于富集地幔特征的板内碱性玄武岩系列(WPB),属于华南陆内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导致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铁镁质岩浆发生侵位的产物。辉绿岩脉3个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86. 7±0. 9Ma、89. 05±0. 96Ma、91. 6±8. 3Ma,表明形成于晚白垩纪早期,与华南地区与中基性岩脉有关的铀矿床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也与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基性岩脉时代一致,对应于华南白垩纪构造应力场中四次重要的拉张活动时代中的一期。辉绿岩脉锆石特征指示了辉绿岩成岩过程对矿源层中铀的活化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成岩与成矿之间的热动力联系;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矿床成矿年龄和辉绿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铀矿床具有多期成矿特点,即"沉积期铀预富集、辉绿岩作用下二次预富集、后期热液再次富集成矿",可能是该类型矿床成矿作用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清原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对清原县红透山地区的辉绿岩脉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旨在探讨华北克拉通在中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演化。红透山辉绿岩LA-ICP-MS岩浆锆石U-Pb年龄为1293 Ma±35 Ma,代表该岩体的形成时代。辉绿岩SiO2=49.42%~50.76%、MgO=3.56%~5.83%、Na2O+K2O=3.95%~6.2%,变化于碱性和亚碱性系列之间。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相对富集LREE,相对亏损HREE、 HFSE,无明显Eu异常。研究认为红透山辉绿岩为伸展环境下形成的板内玄武岩,其岩浆源于俯冲物质影响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结合前人对华北克拉通北部与东北部中元古代辉绿岩的研究,认为红透山辉绿岩的形成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中生代岩浆作用过程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轨迹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路盆地火山岩型铀成矿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新路盆地由早至晚系列岩浆岩,SiO2含量依次降低,碱度和K2O/Na2O比值逐渐升高,氧化物含量表现为“跳跃性”演变并趋向辉绿岩;ΣLREE、δEu值和Sr元素等含量显著动态升高;微量元素特征比值表现出趋势性变化特点;Sr-Nd同位素演化呈现出由黄尖组熔结凝灰岩依次趋向花岗斑岩、辉绿岩的混合演化趋势线;代表成矿流体同位素组成的萤石投影点位于岩浆作用过程Sr-Nd同位素混合演化趋势线上,且较花岗斑岩更趋近于辉绿岩投影区.认为新路盆地铀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源区物质混合特征;酸性系列岩浆岩与火山岩型铀矿在空间上的叠置,是壳幔作用机制下系列产物的耦合;来自岩石圈富集地幔的以富含LREE及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的高温“轻物质流”持续上涌及由此诱发的壳幔作用,为新路盆地岩浆活动及火山岩型铀成矿作用提供了动力学机制;壳幔作用源区是铀成矿作用的动力源,也是成矿流体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8.
佘宇伟  朱祥坤  何源  万洪清 《中国地质》2019,46(6):1372-1383
日喀则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构造带中段,其成因和构造环境仍存在较大争议。日喀则蛇绿岩下部为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壳幔过渡带缺失超镁铁质堆晶岩。少量辉长岩脉呈块状或韵律结构并侵入到地幔橄榄岩和辉绿岩中。辉绿岩呈席状岩床侵入到地幔橄榄岩之上,且少量辉绿岩脉侵入到下覆的地幔橄榄岩中。通过野外关系和地球化学研究,日喀则辉长岩可能并不是洋壳中岩浆房原位结晶堆积而成,而是深部位置岩浆囊经过不同程度分异演化形成富晶粥岩浆并向上侵入的结果。而席状辉绿岩床则是基性岩浆沿着构造薄弱面顺层侵入的结果。拆离断层可能导致了岩石圈地幔抬升和剥露,进而引起下覆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和岩浆上侵。日喀则辉长-辉绿岩形成于慢速扩张脊较小规模的岩浆供应和不连续的岩浆侵入。  相似文献   

19.
东昆仑造山带海西期-印支期岩浆活动强烈,不仅出露大规模的中酸性侵入体,还发育数量较多的辉绿岩脉(墙)。相对于中酸性侵入体,目前对辉绿岩脉(墙)的研究还较薄弱。本文对新疆维宝多金属矿区辉绿岩脉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其形成时代,探讨了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和岩石成因。SI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维宝多金属矿区辉绿岩形成于227.5±3.3Ma(1σ,MSWD=2.0),为晚三叠世。结合尚未发表的年代学资料,将维宝矽卡岩矿床成矿母岩侵位时间限定于232~227.5Ma之间,这一范围与祁漫塔格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成矿母岩就位的峰期年龄一致。主量元素组成上,这些辉绿岩高SiO_2、K_2O,低MgO、Al_2O_3、CaO、FeO和Na_2O,大部分为钙碱性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LaN/YbN5,大部分样品δEu介于0.73和0.77之间,因此在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上表现为具有明显Eu负异常的右倾型配分模式;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相对于原始地幔选择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i、P元素等)。尽管维宝多金属矿区辉绿岩地球化学组成具有弧岩浆岩的特征,但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本文认为维宝矿区辉绿岩形成于后碰撞拉伸环境。其稀土和微量元素所显示的弧岩浆特征可能来源于早期俯冲物质对源区的混染。印支晚期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并分异出长英质岩浆,二者在上升过程中发生混合作用并最终在维宝矿区形成时代接近、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相似的花岗闪长岩和辉绿岩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阿克铁克协山地区的辉绿岩研究,发现其既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征(由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强过铝质,碱性系列),又显示出板块边缘的"假象"特征(主要是由于陆壳物质的混染造成的Nb、Ti等高场强元素的亏损),而且辉绿岩REE分布模式明显以Nd/Pm、Gd、Ho/Er为分界点,形成4条曲线,明显具有"MM"型,显示出了良好的四分组效应或四重效应。阿克铁克协山地区的辉绿岩SHRIMP U-Pb测年,显示具有2期年龄,上交点年龄为(408±10)Ma,时间为早泥盆世,代表岩浆的结晶年龄;下交点年龄为(301±10)Ma,应为晚石炭世一次热构造事件。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博格达造山带属于裂谷而并非岛弧环境,博格达裂谷演化始于东段,而且东段早于西段,东段的演化是以早泥盆世的辉绿岩岩浆活动为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