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洋岩石圈俯冲增生过程中可能伴随着复杂的深部板片运动过程。高压变质岩无疑是记录这些深部过程的良好载体。最近的研究提出,在特定情况下,双向俯冲中占主导的俯冲板块拖曳另一侧板块发生反向运动,从而短板片可能被另一侧长板片拖出。该研究提示我们关注俯冲增生过程中这种可能的“不正常”的板片运动方式,从而客观而全面地剖析碰撞造山带。现有高压变质岩折返模式中,除了俯冲隧道流模式,其余模式均强调单次快速折返。然而,俯冲反向运动导致的折返过程有所不同:对单个高压变质岩来说仍是快速折返,但是对整体高压变质岩带来说,整个俯冲反向期间必然都存在高压变质岩折返,从而形成较长的折返过程持续时间。对上地壳层次的折返相关构造变形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2.
石英显微变形机制及流变学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英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矿物之一,其物理性质与地壳的变形行为及流变学属性密切相关,因此石英的显微变形机制及流变学特征研究意义重大。随着石英显微变形机制及流变学属性实验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石英在地壳变形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也随之提升。本文从石英结构入手,对升温过程中石英主滑移系的转换进行了总结,并且升温过程中显微变形机制也发生了改变,对流变学内涵也不同,所以分述了石英的主要变形机制,及其流变学参数;由于应变局部化为地壳变形的研究热点,并且石英对应变局部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所以本文对石英在应变局部化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讨论。考虑到地壳变形的研究过程中,石英不常作为单矿物发生变形,所以本文对多相矿物的变形表现也进行了讨论。最后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些现今主流的石英显微变形机制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3.
阳山金矿带位于陕、甘、川"金三角"地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中朝板块、松藩——甘孜地块相交汇部位的文县弧形构造内。根据对矿区的控矿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沿断裂带则发育了较多的斜长花岗斑岩脉,随之而来的含金岩浆热液蚀变交代围岩,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部分成矿热液以及部分成矿物质,使得形成了金矿体,因此,认为阳山金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2)三叠纪末—侏罗纪早期为阳山金矿区的主成矿期,伴随造山带形成过程中伸展变形的构造演化,区域上发生了大规模中——酸性岩浆侵位事件;(3)阳山金矿带主要受安昌河——观音坝断裂所控制,断裂构造多期次活动,为热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从而控制成矿作用的演化、矿带的空间展布、矿体定位及其形态产状的变化;(4)安昌河——观音坝断裂由三组次级断裂构成,NEE、NWW和NS向断裂,它们制约了阳山金矿区金矿体的分布和延伸规律;(5)在泥盆纪本区沉积了一套金含量较高的碳、硅、泥质地层,在沉积成岩及其后的区域浅变质过程中(印支期),泥盆系千枚岩层粒隙发育,渗透性较好,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物理化学环境,并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4.
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一带地处中天山中段,花岗岩十分发育。包尔图北侧的乌苏通沟岩体属于北天山,为一套中酸性侵入岩,矿物组合显示其为典型的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是洋壳俯冲导致的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和上地壳同化混染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358.9±3.5)Ma,说明乌苏通沟岩体形成于泥盆纪末—早石炭世早期,是北天山洋向中天山陆块之下俯冲的产物,且是泥盆纪俯冲事件的最新地质记录。包尔图南侧的红山岩体属于南天山,是一套酸性侵入岩,矿物共生组合显示出钙碱性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岩相学特征显示岩浆混合的典型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Ta、Nb不同程度的贫化,说明该侵入体是陆壳增厚的产物,代表了一次重要的陆壳垂直生长事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295.8±1.2)Ma,说明红山岩体侵位于石炭纪末—早二叠世早期。包尔图一带花岗岩分别记录了南、北天山2次重要的地质事件,为研究天山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辉音敖包一带)的实地勘测,将工作区内前人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重新认识:以地层学和年代学为依据,将火山岩地层及岩石组合特征与火山活动规律相结合,将工作区内的晚侏罗世查干诺尔组及布拉格哈达组重新厘定为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对比于查干诺尔组下部,SHRIMP年龄为161~153Ma)、早白垩世玛尼吐组(对比于查干诺尔组上部,SHRIMP年龄为133 Ma)及白音高老组(对比于布拉格哈达组,SHRIMP年龄为133~129 Ma),这有利于建立地层统一的区域对比标志。  相似文献   
6.
甘肃阳山金矿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金矿。已发现的6个矿段均赋存于泥盆系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黄铁矿有3种类型:微细粒浸染状、半自形颗粒集合体、自形单晶大颗粒;主要分布在千枚岩、花岗闪长岩、石英脉里,具有多期次多类型的特点。根据黄铁矿的特征,金矿化与石英脉体中细粒浸染状的一期黄铁矿有关。黄铁矿为重要的载金矿物之一,自然金(Au)主要以微细粒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晶体的裂隙内以及晶体与晶体的空隙间。黄铁矿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对矿区进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部得尔布干成矿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得尔布干断裂带控制了火山 侵入杂岩作用 ,形成了多金属成矿带。多期次构造 岩浆活动 ,在成矿带内形成了不同时期规模不等的侵入岩体及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在区内已发现金、银、铜等多金属矿产地百余处 ,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研究表明 :得尔布干断裂带经历了加里东期到第三纪多期构造演化并伴有相应的岩浆活动。深断裂控制区域构造发展 ,次级断裂对成矿起导矿、容矿作用。本文从构造控矿作用入手 ,分析研究区内各类矿床的构造控矿因素 ,提出了成矿带内多级构造控矿作用 ,对今后在我国东北部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周口店豹皮灰岩的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口店地区广泛分布的寒武纪地层府君山组底部灰岩因其具典型的豹斑状构造而被称为豹皮灰岩。本文主要以出露于周口店黄院地区的豹皮灰岩为研究对象。组成豹皮灰岩的物质成分有2种,一为白云质成分的豹斑,其余部分为泥灰质。在露头尺度上,豹皮灰岩中的豹斑发生了明显的旋转变形并具有一定的定向性,而泥灰质成分则具有清晰的韧性变形特征,为较典型的碳酸盐糜棱岩;在微观尺度上,构成豹斑的白云石矿物未发生韧性变形,而泥灰质成分中的方解石具有明显的细粒化、拉长和定向。豹皮灰岩变形发生时岩石所处的温度介于200~250℃之间。豹皮灰岩的形成经历了原岩形成和后期构造变形改造2个阶段,于寒武纪由沉积作用形成了岩石的物质组分和原生层状构造,在前印支期受水平剪切作用形成岩石的豹斑状构造。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构造、岩浆岩和构造岩的详细研究.厘定出冀东青龙一带太古宙基底与中元古界盖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构造滑脱关系.构造滑脱经历了明显的2期活动.早期为挤压体制下的逆冲一褶皱作用,中元古界表现为同倒转褶皱,滑脱带内发育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晚期为伸展体制下的伸展滑脱作用,表现为断层泥劈理化发育,指示明显的伸展滑脱特征.研究区太古宙基底与中元古界盖层滑脱构造的厘定,对再造该区的构造格局和沉积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东段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厘定并阐述了辽西地区燕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东段发育的推覆构造的宏观构造格局、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探讨了形成该构造体系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该区的逆冲构造系统由6条主干逆冲断层组成。分布于西北和东南缘的两条最外缘逆冲断层走向为ENE,居于其间的逆冲断层呈NNE-NE,而且,向东北和南西方向这些断层具有汇合的趋势。在东北端收敛于凌源-东官营子断裂(“内蒙地轴”南缘断裂)上,而在西南端则汇拢于大屯-锦州断裂及其西延的密云-喜峰口断裂。总体上构成一个类似于双重构造(duplex)的巨型逆冲系统。该区逆冲作用始于中侏罗世之前,于株罗纪末达到高峰并基本形成了本区的推覆构造格局。本区逆冲断层系统,总体逆冲方向指向南东,与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西段以向北、北西逆冲为主的逆冲推覆构造明显不同。结合燕山中段发现的近东西向右行走滑断裂系统及其与本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时-空关系分析,指出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是没燕山东西向构造带右行走滑作用因构造方向的改变发生构造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