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莹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9,(Z1):177-181
PVC-U塑料井管是一种新型供水管井成井管材,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和浅层地热能开发工程中。与传统金属井管材料相比,PVC-U塑料井管具有不腐蚀结垢、使用寿命长、工人劳动强度低等优点,但其强度较弱,在成井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极易出现井管下入困难、井管爆裂等问题,从而影响着新型成井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对PVC-U塑料井管成井过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今后PVC-U塑料井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按照金属腐油机理,机井金属井管的腐蚀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众所周知,电化学作用是井管腐蚀不可忽视的一种形式。本文尝试从金属腐蚀机理出发,阐明金属井管电化学腐蚀的几种基本类型,进而介绍一些电化学腐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8,35(11):1-6
PVC-U塑料管具有耐腐蚀、不结垢、质量轻、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将其应用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和供水管井工程中,不但可以解决金属井管腐蚀破裂、结垢和水源热泵回灌难等问题,而且还减少了水井维修费用、延长其使用寿命。结合河南郑州实施的437、400 m两眼浅层地热能开发和供水管井示范工程实践,详细论述了PVC-U塑料管成井工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10,37(8):35-36
PVC-U管属于新型成井管材,国外水井中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尚处于推广阶段。通过PVC-U管与传统金属井管在成井材料和成井过程中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PVC-U管无论是在管材成本、成井时间以及成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等方面,都比传统金属井管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但是近年来地热集中开采区内热储压力持续下降,为了提高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度,对地热回灌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入手,分析了不同比例地表水与地热流体混合后流体主要离子组分的变化情况及结垢性,并以潮白河河水回灌宝坻区雾迷山组地热井(BD-02井)为例,采用PHREEQC软件对混合作用进行了不同比例模拟,结果显示混合比例达到1:1时,主要离子组分含量稳定,未对原地热流体水质造成影响。河水与地热流体混合时,碳酸盐矿物、含铁矿物、温石棉和滑石的饱和指数呈现降低趋势,不会出现结垢的现象,回灌能长期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6.
地热流体的质量决定了其使用方向,以往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主要为单井评价或局部区域评价。本文首次利用140件地热水化学资料开展全区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医疗热矿水质量评价、渔业用水水质评价、农业浇灌用水水质评价及地热流体腐蚀(侵蚀)性及结垢趋势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市地热水绝大部分地热水中含有氟且达到命名浓度,多数含有偏硅酸且达到医疗价值,有的达到命名浓度。北京市只有1/4左右到的地热井可进行渔业直接用水;根据钠吸附比进行评价,88.6%地热水不适于农业浇灌直接用水;北京地区的地热水中导致腐蚀的因素是比较弱的,结垢趋势也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鲁东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勘查定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东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在地热勘查、开发和利用中,对地热勘查定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介绍鲁东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和赋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鲁东地区地热勘查及施工的经验和教训,针对不同的地热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天然电场选频、瞬变电磁法(TEM)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电磁测深和自然放射能测深等方法对鲁东地区典型地热勘查区进行地热井位确定,并对勘查定井方法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鲁东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NE向、NNE向及NW向断裂交汇带附近,为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带状地热资源,热储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勘查定井宜选择在2条或多条断裂的交汇处; 天然电场选频、瞬变电磁法测深对于浅部地层和断裂具有较好的反映;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断裂深部发育特征反映明显,为鲁东地热勘查定井较适宜的方法; 地热勘查定井宜采用2种以上的勘查方法,避免在物探施工过程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玉林  田涛  奇富民 《地下水》2011,(6):25-26,44
西安市地热田储层为砂岩孔隙型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比较低,很容易发生回灌堵塞现象。对西安市同层回灌水和异层回灌水的配伍性进行研究,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西安市地热尾水回灌到回灌井后主要的结垢类型为CaCO3,结垢量小于100 mg/L,配伍性较好,不会大量结垢而导致地热储层堵塞。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西南部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静海县史家庄一带馆陶组热储层广泛分布。该层地热流体化学组份以Na 、Cl-、SO42-为主,r Na/Cl比值大于1,特征元素可溶性SiO2含量超过了25 mg/L,偏硼酸(HBO2-)含量在20~30 mg/L,矿化度5.9 g/L,直接用于洗浴供暖后,管道出现了严重腐蚀等问题。为指导地热资源综合利用,以馆陶组地热流体为例,对其腐蚀性和结垢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该组地热流体,拉申指数大于34,具有强腐蚀性,但不结垢。根据不同行业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该层地热水进行一定的水质处理,可进行洗浴、理疗、矿泉水开发等;同时可利用先进的热泵等技术,通过换热后进行供暖。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4)
通过对广东省新洲地热田3件不同深度的地热流体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发现:浅层(井深34 m)地热流体属低温地热资源(43.0℃),深层(井深309 m、1 000 m)地热流体属中温地热资源(97.5℃~99.8℃);p H值为7.00~8.34,呈中性~弱碱性;深层地热流体中K~+、Na~+、Ca~(~(2+))、Mg~(~(2+))、Cl-、SO4~(~(2-))、F~-、溶解性总固体、偏硅酸和游离CO_2含量远远高于浅层地热流体,而HCO_3~-、~(226)Ra和~(222)Rn含量则小于浅层地热流体;深层承压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浅层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Ca型;经与往年水质资料对比,新洲地热田地热流体的化学组分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深层地热流体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可综合命名为Cl-Na型含氡的硅氟热矿水;不适宜作生活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和渔业用水,不适宜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地热流体具有强腐蚀性且碳酸钙结垢趋势判断为不结垢。  相似文献   

11.
就SR-28地热井出现的由坍塌引起的卡钻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事故原因分别采用了套铣、测卡、爆炸松扣等技术手段进行了处理,并取得了成功。介绍了该井事故的处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寿臣 《探矿工程》2014,41(6):59-62
随着近年来地热井施工的不断发展,地热井用套管的需求量稳定增加。与此同时,原来使用石油套管的地热井施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急需研制一种地热井专用套管,以适应地热井施工降低成本的需求。因此,根据地热井施工特点和对套管的性能要求情况,研制了一种低成本地热井专用套管。主要介绍了该套管的结构形式、技术参数、工艺装备以及生产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张伟国  艾飞 《探矿工程》2015,42(4):30-33
针对海洋油田长时间开发后出现的套管完整性问题,考虑到传统的修补措施如跨越式封隔器等无法满足后期作业对井眼尺寸的要求的现状,提出了套管外补贴技术。介绍了套管外补贴的原理及在惠州油田HZ19-3-6和HZ26-1-16井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修复后的套管能保持原有强度且产生永久密封,具有不“牺牲”井眼尺寸等优点。针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海洋油田套管完整性的修复工作具有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给水井、地热井套管的修复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彭新明 《探矿工程》2011,38(12):32-34
介绍了北京地区地热井表层套管常见事故及处理技术,分别详述了地热井表层套管丝扣连接处发生卷起破损以及地热井表层套管拉槽破损2个地热井表层套管事故案例,并提出了预防表层套管事故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套管断裂事故是地热钻井中的常见事故多发在套管下井及固井后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套管断裂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处理该类事故的原则,并论述套管断裂事故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典型实例介绍了套管断裂工程事故处理步骤:利用井下电视确定断管位置,制作导正器,然后下入次一级套管并用水泥封固。  相似文献   

16.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处理井内复杂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某地热井在完井抽水后,因取水段岩层垮塌造成取水井段堵塞,采用冲、扫、捞、等方法处理均无效,地热井几近报废,后采用该技术手段,使该井顺利竣工。  相似文献   

17.
In the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 wells, casing temperature variation produces casing thermal stresses, resulting in casing uplift or bucking. When the induced thermal stresses exceed casing material's yield strength, the casing deforms and collapses. The traditional casing design standard only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on casing material's yield strength. Actually, for commonly used grades of steel pipe, casing's material properties-such as yield strength,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odified thermal stress equation is given. Examples show that the allowable temperature of the material grade N80's casing is only 164 ℃, 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design standard.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casing pipe's allowable temperature is pre-stressed cementing technology. Pre-stressed cementing includes pre-tension stress cementing and pre-pressure stress cement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method of full casing pre-tension stress cementing and the ground anchor full casing string pre-tension cement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深部(1 500~4 000 m)地热资源深井同轴“保水取热”科学评价问题,以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数值计算软件为模拟平台,构建垂直单井岩-水耦合传热模型,以西安地区地层与地温特征为模拟背景,计算分析2种地温梯度(0.027、0.030℃/m)与4种注水口流速(0.25、0.50、0.75、1.00 m/s)工况下深层(3 500 m)地热单井套管换热能力。同时,建立5种井间距下的群井数值模型,分析不同井间距下群井中心井的出口温度变化规律。模拟结果显示:地温梯度越大,进出口温差越大,单位时间换热量与单位延米换热量越大;入口注水流速越大,进出口温差越小,但单位时间换热量与单位延米换热量越大,即地温梯度、流速越大,深层垂直钻孔套管换热的效率越高;西安地区3 500 m井深工况下,相邻地热井的间距为30 m时能够保证其地层温度不会相互干扰。研究结论可为深层地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19.
杨忠彦  贾志  朱挺  张芬娜 《探矿工程》2015,42(11):15-19
地热井水位的监测是地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为了加强资源管理,合理平衡利用地热资源,使得监测工作日趋常态化。目前水位测量的工作主要在地热井的套管内来实现,或直接下入测线、或以并列安装在泵管上的测管作为通道来完成测量工作,其中前者由于潜水泵的泵管和电缆易与测线发生缠绕,影响测量精度,后者由于系统不完善经常无法测量,无法达到监测测量工作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连通器原理的套管外水位测管系统,并通过在试验井的安装测试证明其可行性及实用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安装测试过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JR-121井位于北京市定福庄南里,开采蓟县系雾迷山组1600m以深热储层的岩溶裂隙水。该试验井施工使用GZ-2000型水源钻机,TBW-850/50型泥浆泵,钻探深度2202.98m。成井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段,采用不同成井工艺,在目的含水层的上覆非取水层段,采用分级下套管及水泥封闭的方法进行止水,泥浆与回旋方法钻进;在取水段,采用裸眼孔底钻铤加压、泥浆护壁与回旋钻进。洗井工艺上,采用酸化、液态CO2和空压机引喷相结合的联合洗井方法。使用此成井工艺,止水效果良好,达到了开发岩溶裂隙地热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