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顺升 《探矿工程》1994,(3):36-37,41
试验研究出高强木素新型本质素类化学灌浆材料,具有原材料价廉、源广的特点。适用于含水地层和有水裂缝的防渗堵漏、补强固结的灌浆工程。详细介绍了这种灌浆材料的配方组成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每年排放的矿渣、粉煤灰固态工业废弃物达数亿吨,大部分矿渣、粉煤灰具有潜在的活性和胶凝性,经过激发活化可以变成极好的活性矿物掺和料或者胶凝材料。本实验采用不同粉磨方式对矿渣-粉煤灰基胶凝材料的影响进行研究,拟探寻出一种最佳的粉磨矿渣-粉煤灰基胶凝材料的工艺。  相似文献   

3.
矿渣木素是利用亚硫酸纸浆废液和生产重铬酸钠的废渣为主配制的堵漏材料.它具有成本低、可灌性好、凝胶时间容易控制、凝胶体在水中有一定膨胀等优点.我队在东北工学院杜嘉鸿教授的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于1978年对矿渣木素应用于钻孔堵漏进行了研究和生产试验.实践证明,矿渣木素用于不要求护壁,只要求堵漏的钻孔,是较为理想的.与目前所采用的其它堵漏材料相比,它还具有灌注所花辅助时间少的优点,一般从灌注到继续钻进只需2~3小时.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粉煤灰-CaO无熟料粉煤灰水泥作为生产尾矿免烧建筑制品的胶凝材料,采用常压湿热养护技术,实验研究了粉煤灰-CaO胶凝体系和粉煤灰-CaO-尾矿蒸养体系,运用SEM研究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粉煤灰水泥及尾矿建筑材料的显微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蒸养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湖泊底泥改性固化的强度特性和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渣胶凝材料作为改性剂应用于湖泊环境疏浚底泥的固化处理,研究了改性淤泥的强度特性,探讨灰渣胶凝材料对淤泥的改性机理。改性淤泥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灰渣胶凝材料质量掺入比为5 %时,能够显著提高改性淤泥的各个龄期强度;当掺入质量比为12.5 %时,28天强度可以达到1.55 MPa。改性淤泥的早期强度较高,后期强度能持续增长,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浸泡性能。SEM分析表明,灰渣胶凝材料能与底泥颗粒中的活性物质发生火山灰反应,形成高强难溶的胶结物,使改性淤泥中大孔隙数量减少,改善了淤泥土颗粒之间的胶结性能。这说明灰渣胶凝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底泥改性材料。  相似文献   

6.
矿渣胶凝材料固化软土的力学性状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矿渣胶凝材料固化软土,既可利用工业废渣,又能减少水泥的用量。以矿渣胶凝材料固化黏土、砂土二种软土。发现矿渣胶凝材料加固软土的效果远好于水泥、石灰,其9 %掺量的固化土28 d的无侧限强度达到2.0 MPa以上,普遍高于15 %掺量的水泥固化土,且其28 d固化土的软化系数普遍高于90 %以上,固化黏土后CBR值远高于同掺量的石灰固化土。X衍射结构分析表明,矿渣胶凝材料水化时产生的高强难溶的矿物晶体是其固化软土效果好的主要原因。因此,矿渣胶凝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软土加固材料。  相似文献   

7.
李永  刘波  童勤龙  叶发旺 《铀矿地质》2022,(6):1057-1069
塔木素铀矿床位于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西南部,是一个扇三角洲砂岩型铀矿床。黄铁矿是该矿床中一个主要的贯通性矿物,文章通过黄铁矿的分布、矿石组构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厘定出4个世代黄铁矿,然后通过电子探针分析,查明了黄铁矿的化学组成,通过黄铁矿中硫同位素分析,认为黄铁矿成因为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所致。最后讨论了Th、Ni、Re和Y元素与U的相关性。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塔木素含铀砂体中黄铁矿的形成与演化模式,并讨论了塔木素铀矿床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8.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铀矿床是我国北方特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但矿化特征特殊,具有品位高、矿层多等特征,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亟需新的证据来破解铀矿化成因机制。项目组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产于氧化带内的紫红色铀矿石,具有明显的热液改造的痕迹,是一种新类型的铀矿化。笔者通过岩矿鉴定、蚀刻径迹、电子探针等实验,系统分析了该地区紫红色铀矿石的矿物蚀变特征,并探讨了铀的富集成因。研究认为,塔木素紫红色铀矿石与热液蚀变关系密切,其蚀变带可划分为萤石脉带,紫红色含萤石胶结物带和灰白色高岭石化带;铀矿物主要呈分散吸附状与胶磷矿范围分布一致。该类型铀矿石是深部还原性富U、P热流体上移进入含矿目的层与氧化带弱碱性流体相互作用的产物,pH、Eh条件的改变造成U、P同时沉淀和富集。结合矿体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塔木素矿床为表生氧化流体和深部热流体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具复合成因砂岩型铀矿床,表生氧化流体造成蚀源区和地层中的铀迁移并在氧化还原过渡界面富集沉淀,而热流体携带了深部铀源进入氧化带内形成富磷型铀矿石,这是造成塔木素矿床铀品位高且矿体多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塔木素典型铀矿床的剖析入手,厘定了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构置了区域预测变量,基于GIS平台,应用MRAS软件,采用特征分析法,对该地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进行了预测,指出了该地区的铀矿找矿方向,认为塔木素地段、银根-本巴图地段是铀矿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袁俊航  隆威 《探矿工程》2015,42(8):71-74
以28天最优配方激发酸性矿渣粉为胶凝材料进行试验,分析了质量浓度、灰砂比、减水剂掺量、搅拌时间4个因素对砂浆流动度、失水率、干缩率、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且针对灰砂比这一因素将水泥与矿渣粉胶凝材料浆液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选取了合适的比例进行正交试验来优化各因素组合,使砂浆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1.
改进了由Hedges和Ertel建立的沉积物样品中木质素碱性氧化铜氧化分解方法,研究了利用微波加热辅助氧化铜氧化分解沉积物中的木质素,然后用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其单体分子。考察了温度和微波消解时间对木质素消解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150℃下消解90 min达到最高效率;建立的方法对沉积物中木质素各单体分子分析的加标回收率为91.4%~108%,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4.5%。改进的方法便于控制反应条件,提高分析效率,是较理想的沉积物样品中木质素组成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海青  张玉敏 《岩土工程技术》2004,18(2):107-108,F003
通过对以聚乙烯醇为主剂 ,硼酸钠为交联剂的新型注浆材料进行粘度测试和结石体强度测试 ,分析了该注浆材料的可灌性和强度。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灌注工艺  相似文献   

13.
在原硫木质素浆液的基础上,通过加入适量的无机物(D)可以得到一种新型硫木质素复合浆液,与以前的硫木质素液相比,硫木质素复合浆液强度更高,价格更低廉,浆液胶凝时间更易调控,这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浆液在工程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3种交联剂:柠檬酸铝、柠檬酸铬、A-C复合交联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清水和处理后油田采出污水配制HPAM型聚合物弱凝胶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A-C复合交联剂用于油田采出污水配制的聚合物弱凝胶的成胶效果最优;当pH值为6、成胶温度为60℃、成胶时间为1 d时所配制的弱凝胶黏度最大,其黏度值达到1 129 mPa.s。随后考察了A-C复合交联剂浓度、成胶温度、矿化度、pH值、S2-及Fe2+等因素对A-C复合交联剂弱凝胶体系黏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A-C复合交联剂基本上可用于油田处理后污水配制弱凝胶体系,有望实现油田处理后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注浆法是采煤沉陷区的主要治理方法,浆材对注浆效果和成本影响很大。以陕北地区黄土-水泥-添加剂混合浆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黄土浆液的黏度、凝胶时间、结石率及28 d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对各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建立黄土基浆液的GA-BPNN预测模型,通过GA多目标全局寻优,优选出一定强度下成本最低的浆液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黄土水泥浆液与陕北地区普遍采用的水泥粉煤灰浆液性能相近,成本大幅降低,黄土基注浆材料密度及结石率受水固比影响最为明显,黏度主要受水固比及黄土(水泥)掺量影响,28 d强度主要受黄土(水泥)掺量影响;采用GA-BPNN构建模型预测的黄土基注浆材料性能预测值与期望值相对误差为0.74%~1.83%,预测结果精度高,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16.
烧变岩体特性及其注浆扩散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烧变岩是煤层自燃引起周围围岩变质而形成的特殊类岩石。通过现场取样,在实验室对烧变岩试样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烧变岩的含水率略有降低,而力学强度普遍增强,泊松比略变小,烧变岩体裂隙发育。注浆压力作用下,分析了裂隙尖端的劈裂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宾汉浆液扩散模型编制了浆液在裂隙网络中的流动扩散程序,可以模拟浆液在非贯通裂隙网络内的流动扩散范围。最后对柠条塔井田烧变岩体进行注浆试验,利用浆液流动模拟程序进行了注浆压力的优化选择,并将实际浆液扩散范围与程序模拟浆液扩散范围进行对比,二者结果较吻合,该程序可以用来指导现场注浆工程参数设计和施工,同时烧变岩体注浆试验也为类似工程注浆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钟小春 《岩土力学》2006,27(Z1):402-405
盾构隧道施工中采用了特殊的工艺——壁后注浆,包裹了隧道表面预埋设的土压力计,壁后注浆对土压力计的包裹将影响其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注浆体力学试验基础上,建立能考虑注浆体固结硬化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探讨注浆体层的包裹对土压力计监测结果的影响。注浆体注入盾尾空隙后,终凝前处于流动状态,具有较强调节土压力计部位局部土体不均匀沉降和畸变应力场的能力,监测土压力与实际较为接近,其匹配误差远小于通常地下结构表面监测土压力的匹配误差。  相似文献   

18.
水泥-水玻璃浆液在灌浆、堵水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浆液的凝固特性对灌浆、堵水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对水泥-水玻璃浆液凝结硬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水灰比浆液的胶凝时间和流动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FDN、SM、NF、UNF-5、柠檬酸、多聚磷酸钠、酒石酸钾钠、酒石酸、磷酸氢二钠等外加剂对浆液凝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磷酸氢二钠的缓凝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初步获得了磷酸氢二钠对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凝固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按初凝时间设计了几种水泥-水玻璃浆液的配方。  相似文献   

19.
张明义  刘俊伟 《岩土力学》2008,29(11):3153-3156
砂土及风化砂岩地基中钻孔灌注桩抗拔承载力的时效性研究至今尚无明确的研究成果,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现场抗拔试验数据和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对时效性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泥浆护壁所形成的过厚泥皮的影响,砂土及风化砂岩地基中钻孔灌注桩抗拔承载力的时效性十分明显,甚至比在黏性土地基中还要强,在前期承载力的增长较快,后期较慢。为了充分利用该类桩的抗拔承载力,建议适当延长试桩前的休止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