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勘探地球物理的地质任务勘探地球物理是相对于理论地球物理而言的,又叫应用地球物理。它的任务是: ·研究地球结构,为理论地球物理提供实际地球剖面的资料及参数等; ·解决基础地质问题,为地质学家提供有关大地构造、区域构造、地层、地下地质等资料; ·解决人文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工程、水文、环境、灾害、考古等与人类文化密切相关的地质问题; ·解决矿产勘探问题,寻找各种有用矿产。  相似文献   

2.
杨维兴 《地质学刊》2007,31(1):68-70
地质矿产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地质资料集中反映了地质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载体,是我们认识地球、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基础。地质资料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程建设、地质环境保护、防灾减  相似文献   

3.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是应用地质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必要的工程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基础地质及科研成果获得地质-找矿信息,对调查评价区内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将来应当发现的矿产资源作出预测评价,通过必要的工程验证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利用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大地构造,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利用重力资料圈定沉积盆地,沉积厚度以及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在四川盆地,松辽平原、鄂尔多斯地台,华北平原不仅利用重力资料划分了构造单元,而且为找寻油气产地提供了有意义的地质资料。例如,在博野坳陷中找到了任丘油田,黄骅  相似文献   

5.
沉积盆地中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物源区控制,碎屑岩的地球化学成分可揭示沉积物的地质信息.笔者通过对孙吴-嘉荫盆地白垩系淘淇河组-太平林场组砂岩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砂岩薄片碎屑成分统计表明:淘淇河组-太平林场组时期物源区的大地构造背景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包括大陆岛弧和大洋岛弧.物源区母岩类型主要为花岗岩,中酸性火山岩及低级变质岩.盆地不同位置物源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母岩类型有所不同.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在淘淇河组-太平林场组沉积时期,小兴安岭仅在太平林场组时期不是盆地主要物源区,而佳木斯地块一直是盆地东部的一个主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6.
藏东"三江"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藏东"三江"地区 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从地球化学勘查角度对该区矿产资源及找矿潜力进行探讨。有关地球化学勘查成果,对"三江"地区基础地质的研究及矿产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弹性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在区域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郯庐断裂带、苏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等区,运用有限元平面应变—应力分析、计算出的应变—应力场基本符合该区地质情况,此方法用于区域构造研究中是可行的。我们在含油气盆地区开展这一研究,把地球物理资料转化为半定量的应变一应力场分析,使地球物理资料再次开发和利用,对盆地的区域构造和含油气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后,我国大陆及近海陆架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和油气资源勘察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标志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同时预示我国地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矿产资源探寻将有广阔的前景。按现有研究程度,中国大地构造轮廓似乎已基本明晰,然而随着各项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新地质信息的出现,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中国大地构造的特点,只有这样大地构造研究才能适应我国科学和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玉石洼铁矿位于我国著名的邯邢铁矿区。通过玉石洼铁矿地质资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资料,借鉴前人研究方法,从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方面提出了玉石洼铁矿的找矿预测靶区;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Ⅰ号预测靶区进行检验,表明玉石洼铁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总量予测是对矿产资源进行全面研究和定量评价。它是国民经济计划所要求提供的客观依据。“总最予测”又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地质课题,实际的地质工作和成矿规律是它的基础。因而,它涉及普通地质、构造地质、矿床、矿物岩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基础地质学科;还涉及矿产普查勘探、物探、化探、岩矿测试、测绘、数学地质、电子计算技术、航卫影象技术等应用科学和技术方法。它的发展势必对深入研究地质——成矿规律及探索新  相似文献   

11.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6,80(5):F0003-F0003
1.Papers should be devoted mainly to various aspects of research concerning geoscience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in China, such as stratigraphy, paleontology,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Earth, structural geology, tectonics, mineralogy, petrology,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logy of mineral deposits,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 environmental geology, regional geology and new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hose of scientific interest to the geological community in China or of international interest are also welcome.  相似文献   

12.
化学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地球动力学是地球化学的分支学科,它在研究地球内部化学组成和演化时,把地球视为一个完整的动力学系统而不是彼此孤立的地质集合体。它通过研究地球各层圈内部的化学结构和过程以及不同层圈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从而从本质上研究和认识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简述了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在固体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概括了化学地球动力学的特点和突出成果,分析了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科学意义,并对在中国开展壳幔相互作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巍然 《地学前缘》2006,13(6):102-110
地球表层系统科学与地质学史都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特征,两者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互有关联,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地球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的客观规律,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地球表层系统各地质学科中,大地构造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探讨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史,对地质学史也有重要意义。文中将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分为6个阶段,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和过程,说明社会环境、科学路线、科技水平、思维方法等是决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21世纪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将成为地球科学的主流之一,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应迅速融入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同时也要积极创建新的大地构造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是融造山带地层学、沉积学、大地构造学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分支学科,被誉为近年来自层序地层学诞生之后,沉积学领域又一次Benchmark式的跃进.本文着重介绍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中应坚持以活动论思想为指导,借鉴沉积盆地分析中整体分析、综合分析、背景分析和演化分析的学术思想和工作原理,并结合造山带结构和盆地及古海洋格局,确定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造山带沉积地质学包括造山带区域地层学、区域沉积学、区域构造学、地层层序和沉积演化、古地理和古海洋格局、动力沉积学和动力演化模式等内容和多层次综合研究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孙枢  谢翠华 《第四纪研究》1994,14(2):119-124
尹赞勋教授生前著述甚丰。作者回顾他对板块构造理论在中国发展所做的贡献,以表思念与崇敬之情。十年动乱期间,在身处逆境,科研条件、生活条件均极端困难的状况下,尹赞勋教授查阅了大量国外有关文献,将刚刚兴起的板块构造理论系统地介绍给我国地学界,从而为当时几近窒息的我国地学研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学术空气。今天,我国已在板块构造研究上取得许多引人瞩目的成果,但我们应当继续学习尹老的刻苦治学精神,把研究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从同位素到板块构造:化学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地球动力学是地球化学的分支学科,它在研究地球内部化学组成和演化时,把地球视为一个完整的动力学系统而不是彼此孤立的地质集合体。通过研究地球各层圈内部的化学结构和过程以及不同层圈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从本质上研究和认识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文中概括了化学地球动力学的特点和突出成果,分析了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科学意义,并对在中国开展壳幔相互作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深时数字地球项目的底层框架,全球古地理重建模型包括地质历史时期板块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以及地表特征两方面的内容。过去数十年里,基于不同方法、不同资料的全球古地理重建模型不断涌现。综合古地磁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球动力学领域的知识与资料解释古地理,并建立起数字化、可修改、随时间演变的模型是当前常见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全球古地理重建模型的构建方法,并比较了六种主流的重建模型(PaleoMap、PLATES、UNIL、GOLONKA、GMAP和EarthByte),旨在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文章还介绍了数字化全球重建古地理模型在古气候、板块构造驱动力以及盆地演化方面的应用及知识发现。通过对现存模型的介绍,提出展望,希望在深时数字地球计划的框架下整合国内外优秀科学家,重新设计并建立真正统一的四维古地理重建模型。  相似文献   

18.
“造山带研究”笔谈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地学前缘》1999,6(3):1-19
《地学前缘》编辑部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笔谈会形式邀请10多位地质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造山带研究的意义、理论和方法等。文中主要论述了下列内容:(1)关于造山带的涵义。对造山带的涵义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把造山带与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密切联系,强调只有会聚板块边缘构造作用形成的地质体,才能称为造山带;另一种意见认为板内造山带是客观存在的,对大陆造山带的研究是大陆动力学的关键。(2)关于中国造山带的特点。中国地处3大体系──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交汇处,是古亚洲、特提斯和太平洋3大洋盆体系和其间诸多地块开裂、演化、增生、碰撞和消亡的结果。它们通常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演化,形成了许多多期复合型造山带,而不完全与地球上一些典型的造山带相同。另一个特点是老造山带和已稳定地块在后期可再次卷入构造运动而活化。因此,中国是研究大陆开裂、增生、碰撞和拼贴作用的理想场所。(3)我们应当在总结中国各类造山带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东亚以至全球构造研究,创建大陆造山带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李锦轶  徐新 《新疆地质》2004,22(2):119-124
为更好地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的研究工作,基于现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将该区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归纳总结为:区域性地质构造问题40个、涉及全区或不同区域之间的地质构造问题17个、成矿作用方面的问题11个期望这一总结能促进该区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并对中亚地区大陆地壳形成演化和成矿作用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是我国和世界上重要的锡产地,近年来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通过分析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信息特征,用统计排序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解决了断裂、褶皱、地层、花岗岩等定性信息的量化、分级,用分维确定了考虑线性和面状因素的最佳信息单元大小,利用以Shannon信息论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分层次自相似信息量加和法在信息类型内部和类型之间进行了信息的有机综合,得到了三级18个预测区,经云南锡业公司工程和已知矿区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