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王明明  解伟 《探矿工程》2017,44(9):7-11
针对CMT监测井监测通道内径小引起的采样困难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轻便机动惯性泵,并对轻便机动惯性泵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对电机转速、采样深度、通道内径和采样管规格对采样速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后续轻便机动惯性泵的改造奠定了基础,为小口径监测井采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泵压是反映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时井内作业是否正常的重要参数。为了进一步研究泵压波动变化与实际钻进作业之间的关系,指导钻进工作的快速、安全开展,结合江西相山河元背地区CUSD2井实际泵压波动数据及相关钻进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本井的循环系统压力损失计算模型。对比分析模型计算的理论泵压与实际泵压的波动变化趋势,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钻进,在此基础上预测后续地层的泵压波动区域范围,发现7 MPa的泵压安全值不再适用于后续地层钻进,调整设置泵压安全值为10 MPa,并利用邻井泵压波动数据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适当调整修正理论模型,使其可应用于河元背以及相山地区绳索取心钻进中,指导该地区钻探工作。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17,(3):918-924
详细地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岩石动态扰动伺服三轴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具有在常规三轴试验的同时进行动态扰动的功能。试验系统主要由轴向加载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动态扰动加载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构成,试验系统能达到的最大轴向荷载为2000kN,最大围压为70MPa,所能施加的最大扰动荷载为300kN,扰动荷载的最高频率可达到70Hz。运用所研制的试验系统,对大理岩进行了一组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动态扰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扰动荷载频率相同时,振幅越大,扰动至岩样破坏时经历的时间越短;反之,振幅越小,扰动至破坏时经历的时间越长。从破坏模式来看,扰动力作用下大理岩破坏较为散碎,扰动荷载振幅越小,散碎程度越高。试验机系统稳定、可靠性较高,该试验系统值得在进行深部岩石力学性质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砂矿样品采取率是砂矿钻探工程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不仅与抽样操作的技术有关,而且和所用抽样筒(亦称泵筒)的结构、工作可靠性直接相关.为了保证样品采取率达到设计要求,我们在抽样筒的结构上做过两方面的改  相似文献   

5.
HB-25型井口射流泵(简称为井口泵),是我局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新型射流泵。最大吸程为10.3米,纯排水量为昼夜4~170吨。它的设计以一般射流原理为依据,但为了适用于地面射流抽水的需要,在射流泵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进。由于井口泵的试验成功,解决了浅孔抽水难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Bw250/50泥浆泵吸程低(规定吸程3米),不能满足浅孔抽水的需要。现配上井口泵后使250/50泥浆泵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的研究现状,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的特点,试验模型方案,试验测试的方法。通过对珠江黄浦大桥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进行足尺模型静力试验研究,得到静力荷载作用下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各板件应力分布情况。并介绍了试验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及制造工艺的可行性,结合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对锚箱各板件的可靠性,锚箱与腹板的可靠性,索梁锚固区域的承载能力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地质部勘察技术研究院钻机室研制的BY-60型泥浆泵压力表(以下简称泵压表)于1980年十月二十四日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BY-60型泵压表设计思想正确,研制方案合理,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建议批量投产,推广使用. BY-60型泵压表,系由表头和油水隔离器组成.表头的基本结构为一单柱塞弹簧  相似文献   

8.
地质勘探泥浆泵压力表的压力指示,是钻进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往复泵的特性,使表针不稳定,迁孔内循环不通畅或钻具堵塞时,压力表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加上泥浆侵入表内,易使压力表损坏失灵,一个表仅能使用10天左右。为了延长压力表使用时间,我们反复试验,不断改进。于一九七六年试制成功泵压表缓冲装置。试验结果,表针稳定、读数正确,使压力表的使用时间由10天延长到3个月左右。为钻机钻进坚持使用泵压表,及时掌握孔内情况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压致裂过程中水力裂缝的起裂、扩展规律及机制,研制了一种新型水压供给控制装置。该装置由水泵、增压泵、空气压缩机和导水钢垫板等组成。该装置的主要特点是易于与目前广泛存在的压力伺服机相配合,共同完成水压致裂试验,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组装方便等优点,使水压致裂试验更易大面积推广。利用该试验装置对类岩石试块进行了水压致裂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下含预置裂隙试件的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并与无预置裂隙试件水力裂缝扩展规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含预置裂隙试块,当水平应力差较小时,预置裂隙裂尖对水力裂缝扩展影响较大,水力裂缝起裂后向预置裂隙裂尖方向扩展;随着水平应力差的增大,水力裂缝向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偏转。试验证明该装置可靠性高,试验过程稳定。该研究对水压致裂试验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干热岩地层通常为火成岩,研磨性强、可钻性差,现有常规工艺方法钻进效率低,为此专门研制了用于干热岩钻进用的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锤,并对该高能射流式液动锤样机进行了地面钻进试验。试验采用可钻性等级为10级的完整花岗岩作为钻进对象,观测了冲锤质量、活塞行程和泵量对机械钻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冲锤质量、活塞行程和泵量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试验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机械钻速为5.19 m/h,较常规回转钻进机械钻速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11.
郭旭炜  杨晓琴  柴双武 《岩土力学》2020,41(6):2091-2097
为了解决分段Knothe函数在开采沉陷动态预计中时间影响系数c、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对应的下沉值Wv以及最大下沉速度对应时间点t均为固定值的问题,对分段Knothe函数中各参数进行了理论和试验分析。结合概率积分法理论知识,推导出以时间为自变量的3个参数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分段Knothe函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一种预测精度更高、更具推广性的分段Knothe函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Knothe函数解决了优化前Knothe函数中c、t、W_v为固定值的缺陷,弥补了利用相似地质条件拟合出经验公式的不足。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出优化模型中t的预计结果保持在实测最大下沉速度时间范围内。优化后模型最大均方误差和相对中误差分别为0.116 m、3.8%,较优化前模型分别提高了65.1%、51.9%,进一步证实了该优化模型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作为新兴钻井技术,具有安全环保、简化井身结构和降低钻探风险等优点。传统的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依靠水下泵将海底井口泥浆举升至甲板面,该方式对水下泵的举升能力及可靠性要求极高。未来深海钻井领域,水下泵将会是限制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应用的“瓶颈”。本文借鉴陆地气举反循环钻井原理,利用气举技术部分或完全替代水下泵,分别从设备技术现状、流量可调性、适用环境、井控安全等方面探究气举用于无隔水管泥浆回收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气举反循环技术及相关设备性能满足无隔水管泥浆回收的使用要求,而且具有上返流量可调、安全等特点,有较高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变频枝术的发展,流体输配管网中用户分支用变频泵代替调节阀的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与传统设计方案相比,本文定量分析了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运行节能的原因和不同调节方式的节能差异。在所给的算例中,考虑了十种方案,包括传统设计方案、四种分布式非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和五种分布式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对于非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和分布式混水变频调节方案两个类型中,区别是在用户分支是否安装了变频泵。随着变频泵的增多,主循环水泵的扬程逐渐变小。用户变频泵的扬程也随着混水和非混水系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钻探设备轻便化的要求,我们在设计北京100-1型钻机时,设计了与之配套的80/15型轻便冲洗泵。1966年初,进行了样品试验,在深度为139米的钻孔(水平钻)施工中,用它抽送冲洗液,效果良好。该孔冲洗液为泥浆,最大粘度50秒。此泵属立式双缸单作用柱塞泵类型,采用球阀及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现有霍尔元件测量系统存在的不足,根据全行程测量数据获取及实时观测的实际需求,研制开发了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的射流式液动潜孔锤激光测量系统。使用该系统对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潜孔锤进行了相关试验,并获得了冲锤的全行程时间分辨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冲锤运动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关系。结果表明,冲锤的不规则运动发生在周期的回程初始阶段,此不稳定状态增加了冲锤的回程时间,相应地降低了冲锤的冲击频率。冲锤的实际缓冲行程对泵量并不敏感,当泵量从80 L/min增加到220 L/min时,实际缓冲行程仅在5.9~6.8 mm之间变化;实际行程的改变也不会大幅增加冲锤实际缓冲行程,随着冲锤结构行程增加57%(70~110 mm),缓冲行程只增加了7%。该系统可实现全行程测量,并描述实时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6.
王建艳 《探矿工程》2015,42(4):16-20
为提高庆深气田水平井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投资,在徐深1-平3井三开进行了旋冲钻井试验。通过分析钻具组合强度,结合不同尺寸液动旋冲工具特点,制定提速技术方案,优选钻井参数并进行现场试验。经验证,液动钻井在徐家围子深层直井段提速效果明显。试验从分析新钻具组合强度是否满足钻进需求,防止应力集中造成钻具疲劳破坏入手。根据大庆ZJ50D型钻机一般泵压≯25 MPa的实际情况,利用液动旋冲工具泵压-排量回推公式,优化钻井参数。基于参数优选结果制定针对性施工措施,确保φ279 mm型液动旋冲工具现场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随钻式掏穴技术钻进中需要配套泥浆泵调节流量以切换钻进、掏穴状态,控制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开发了无泵式双通道机械掏穴钻头,该钻头配套双通道钻杆及双通道送水器使用,在钻具内形成2套互不连通的水路,环空水路用于冷却钻头携带岩粉进行正常钻进,中心水路用于控制刀翼开合,大大提高了刀翼开合的控制精度,同时无需配套泥浆泵,提高了随钻掏穴技术应用范围。通过钻头结构设计、齿轮齿条计算以及水路结构优化等,提高了钻头可靠性,采用设计的钻头在淮北朱仙庄煤矿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共完成了?120 mm的钻孔101个,施工总进尺2 861.5 m,钻孔平均深度28.3 m,出煤量0.20~0.69 t/m,单孔平均出煤量0.22 t/m。采用双通道造穴技术可将原常规施工?120 mm钻孔直径扩大至4.1倍。试验证明:设计的双通道机械掏穴钻头,能够满足无泵式机械掏穴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研究为低透煤层瓦斯抽采增透提供了钻具支撑,为本行业类似掏穴钻孔施工提供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新型多功能水合物沉积物三轴试验系统,系统由供-排气模块、应力加载模块、温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辅助模块组成。利用泵驱动高压液体施加围压和轴压,加载方式有恒压、恒流、梯度增压、跟踪气压模式,可以实现不同条件下的水合物合成、三轴剪切。围压跟踪气压的功能使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净围压不变,保证了试样初始条件一致性。根据围压液体积变化测量试样体积变形,通过设置回压泵压力变化方式控制水合物气压,可以模拟不同降压速率条件下的水合物沉积物分解变形。以泥质粉细砂和二氧化碳为材料制作了三轴试样,进行了水合物合成、三轴剪切和降压分解试验,检验了仪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误差检验的稳定流抽水试验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文地质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地下水稳定流理论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基于误差可靠性分析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则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性,而且还规范了抽水试验的技术方法,进而使地下水稳定流理论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引进的俄罗斯AHБ-22型泥浆泵,其最大工作流量53L/s,最大工作压力为6.3MPa。该泵与俄罗斯ЗHΦ-1200钻机配套,深孔钻进具有流量稳定,工作平稳的特点。这与该泵采用了球形空气缓冲器有很大关系。该结构内腔与泥浆泵泵头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