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沙斜井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经验河南省岩土工程公司徐华启利用斜井开拓方式开采煤炭资源在中小型煤矿比较常见,与竖井相比,使用斜井,人员出入方便,提升量大,设备简单,前期工程投资少。我公司承担了黄沙坪煤矿2条单井斜长591.6m、倾角25°开拓斜井的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防止地质勘探和小型矿山斜井掘进施工中由于断绳引起的跑车事故,解决运输斜井人员安全提升的问题。勘探技术研究所和浙江探矿机械厂共同研制了XRC-1型斜井安全人车,并于1986年4月至5月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第一阶段改型Ⅰ~#样机在河北三队14XJ1号斜井试验,地点河北涿鹿县辉跃乡相广锰银矿区;第二阶段未改型Ⅱ~#样机在内蒙古一0三队XJ1号斜井试验,地点内蒙镶黄旗哈达庙金矿区。  相似文献   

3.
邓都 《探矿工程》1986,(6):57-60,7
一、前言随着地质找矿事业的发展,为了揭露埋藏在地下较深的矿体,特别是对一些贵金属、稀有金属和一些不规则的矿体进行勘探,提高矿体的储量等级和采工业样品,依靠钻探手段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为此,勘探的小竖井和斜井工程随之逐年增加,由于矿体的产状和目前施工的技术条件限制,相对斜井工程又比竖井工程应用得广泛。而地质勘探斜井与矿山开采的斜井又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首先勘探斜井断面规格较小,单轨运输,常选用净断面为1.7(高)×1.9(宽)=3.23米~2,长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倾角一般不超过30度,常采用矿车提升;其  相似文献   

4.
为了拓宽地质市场,扩大服务领域,我队承包了某矿斜井开拓工程,斜井全长437m,外加安全硐、水仓、井底调车场、泵房等工程,总计完成474.5m  相似文献   

5.
XRC-1型斜井人车是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国内最小型安全人车。在钢丝绳折断或其它原因而需紧急止动时,该车可以自动抱轨停车,以防事故的发生。我队在柳木坑矿区施工斜井时对该机进行了试用。通过使用表明,该人车性能良好,适合小断面勘探斜井施工使用。  相似文献   

6.
杨惠林 《探矿工程》1981,(2):55-56,26
斜井提升工作是影响掘进速度的重要环节,如果提升方法选择不当,将影响到装岩和提升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掘进速度,延长施工期。下面介绍一下我局二十几年来斜井提升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大红山矿区位于滇南构造剥蚀中山区,海拔标高670-1500米,肥味河流经矿区西侧,河床坡降大,河水有随暴雨涨落的特点,的矿体赋丰于大红山群裂隙含水层中,该含水层白云质大理岩虽占较大比重,但岩溶现象及岩溶作用很微弱,含水层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q=0.0011-0.0424l/s.m,渗透系数K=0.0011-0.0302m/d,为矿区主要充9水含水层,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其富水性受弱含水性围岩控制,不会造成矿抗强裂充水,水文地质条件属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胶带斜井从肥味河下穿过,坑口标高728.5m,坡高14度,坑口至河床垂直对应点斜长295m,标高673m,拱顶至河床垂高55.5m,初步设计按定水头补给模式计算了,坑口至650米标高斜井段涌水量为Qdd =15m^3/h,Q平=8m^3/h,为查明肥味河对胶带斜井充水的影响程度,施工前曾进行了胶带斜井专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得出如下结论:肥味河水与斜井无直接水力联系,雨季肥味河水经由导水破碎带直接涌入斜井的可能性不大,并按定水头补给模式计算了坑口至河床垂直对应点斜井段的涌水量为Q=134m2/h。  相似文献   

8.
根据窑待三矿皮带斜井矿井地质工作实践,研究了该斜井构造煤结构特征,并阐述了其与二氧化碳突出机理的关系,地质构造,煤体结构及煤厚变化是二氧化碳突出的三项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根据构造煤的分布规律和厚度变化可以对三矿二氧化碳突出危险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斜井施工最主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就是防止跑车,这将会造成严重伤亡事故。一般斜井井口都应安装挡车器。挡车器的作用就是防止矿车在井口尚未挂钩或摘钩时,由于工作不慎,误将矿车推向井口时,即可被挡住,以保证工作面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装置的地点,一般在井口1—2米的地方为宜。  相似文献   

10.
张佳文 《探矿工程》2011,38(1):71-76
对地质勘探和矿山斜井跑车事故的种类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内外斜井防跑车安全装置的研究现状,在对各种防跑车装置进行比较后,对小断面勘探斜井使用防跑车安全装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孙玉涛 《探矿工程》1998,(6):35-35,46
1工程概况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80万kW,其地下引水系统设有两条倾角58°、长700m的斜井,斜井内径为7m,衬砌厚度为0.5m。为了有效地减少渗漏,增加岩体的变形模量,需对整个斜井进行全断面固结灌浆,且在斜井下部需进行高压(7~9M...  相似文献   

12.
管道穿越黄土陡坡斜井工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怡  王芝银  马兰平  曾志华 《岩土力学》2008,29(Z1):267-271
长输油气管道工程频遇黄土冲沟,给管线的施工和安全运营带来了困难。基于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斜井开挖法穿越边坡的井周及坡体的受力变形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确保斜井布设在边坡潜在的最危险滑动面以外的前提下,坡顶斜井入口越接近坡肩,斜井井周及坡体的稳定性越好。鉴于黄土斜井拱顶易出现塌落的问题,基于多工况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结合响应面方法,构建了拱顶屈服区深度的预测公式,经验证相关性良好,可用于对斜井穿越黄土冲沟或陡坡的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3.
卵砾石层大断面斜井井筒支护方法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缺少在巨厚卵砾石层中采用普通施工方法掘进煤矿斜井井筒的成熟支护经验。结合伊犁一矿材料斜井和回风斜井的施工过程,设计了现场支护试验方案,对不含水和含水卵砾石层大断面斜井井筒的多种支护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与不含水卵砾石层斜井井筒相比,其支架变形量和支护难度显著变大;架棚临时支护结合钢筋混凝土永久井壁支护是不含水卵砾石层大断面斜井井筒有效的支护方法;含水卵砾石层地压显现明显,采用超前支护、架棚临时支护和钢筋混凝土永久井壁支护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围岩稳定。由试验推断,库仑和太沙基土压力理论用于计算卵砾石层围岩压力误差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地質勘探过程中,由于地形、地質以及施工設备等具体条件不同,除常采用平窿、豎并以外,亦常采用斜井。我队兩年來共施工了四个斜井,其中开掘最先且规模最大的为5号斜井。当时由于技术水平低,经验缺乏,故在斜井设計与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与问題,但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訓。现將5号斜井的设計与施工中的經驗教訓初步总結如下,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输油气管道经过黄土冲沟边坡时常常采用斜井穿越的方式,采用数值强度折减法与实际地形建模结合的方法,以陕西千阳黄土冲沟边坡为例,通过对黄土力学参数的不断折减,以收敛性准则作为边坡是否产生滑动的破坏判据,根据边坡滑动时的位移等值线图确定了边坡潜在滑动面的形状及位置,确定了管线穿越斜井的初始安全设计参数;基于初步设计参数研究了管线斜井开挖过程中井周土体的位移变化规律,并对斜井开挖后黄土冲沟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给出的管线穿越斜井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能在设计阶段有效避开冲沟边坡潜在滑动区,基于这种设计参数使得管道斜井施工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很小,边坡安全系数由1.162变为1.156,变化不大。根据计算结果,对斜井支护区域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平房地质队在手掘斜井运输中创造了架空索道提升法解决了斜井运输困难,提高了掘进效率,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7.
介绍斜井运输所用各种安全装置的技术现状及XRC-1,XRC-2型纱列斜井人车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05,32(3):66-66
本书分析了按最优剖面对定向斜井和水平井轨迹进行初级控制和高级控制的技术,给出了在钻井过程中借助于井底遥测系统进行电磁波测井和电阻测井的物理依据。阐述了地质导向技术的理论及用涡轮回转钻进法施工高质量定向斜井和水平井的地质导向工艺,讨论了深化水平井钻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与工艺。书中还介绍了用地质导向技术建设水平井的实例及其开采运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17,(5):1405-1412
研究富水砂层斜井冻结壁力学特性及温度场分布规律,可为解决斜井冻结法凿井穿越富水砂层技术难点提供可靠依据。以陕北某斜井冻结法凿井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现场实测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冻结状态下砂土的热物理及力学特性,分析了斜井冻结法凿井期间冻结壁受力机制,深入分析斜井冻融过程中冻结压力变化规律及原因,对测温孔与冻结壁径向温度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冻结砂土导热系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冻结温度对冻结砂土的内摩擦角影响较大;冻结温度、井筒埋深和地下水对冻结压力的影响较大;混凝土水化热对冻结壁的影响范围约为460~475 mm。研究结果可为富水砂层地区斜井冻结法凿井的优化设计和安全稳定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降云顶隧洞混凝土泵送为例,分析了斜井长距离混凝土泵送存在的问题、堵管机理及解决的方法,并论述了斜井长距离混凝土泵送设计与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