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超深水井径裂爆破中,水深水压大,一般雷管、炸药的起爆传爆都很困难,如不采取预防措施,势必会使雷管在起爆前被压偏,起爆药浸水失效,雷管拒爆,炸药爆炸不完全或拒爆,导致爆破失败。目前,工程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刚性密封,即  相似文献   

2.
野外队爆坡作业小经常出现拒爆现象,使得生产受到影响。使用电池虽能解决此问题,但电池不能经常买到,因此,我队在原电池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硝銨炸藥由于炸燃溫度很高(与胶質炸藥比較),用引綫所生之火花难以使之燃燒爆炸。因此一般都用雷管激起炸藥爆炸。而火藥由于爆炸燃溫低,用引綫所生之火花可使之爆炸,火藥爆炸产生强力的冲击波,即使硝銨炸藥爆炸而代替了雷管的功能。根据这个原理,在砲眼底部装以硝銨炸藥,上部装火藥並插入引綫,再以泥堵塞砲眼爆跟。裝藥长度視砲眼深度、岩石性質和爆眼的質量而定。其中火藥部份的长度下得少于1公寸,否則,可能发生拒爆。火藥爆破时带动  相似文献   

4.
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有大量隧道具有高地温、高地应力特征,如何提高高地温—高地应力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精度是工程建设面临的一大难点.以TSP法超前地质预报为例,分析该方法在高地温—高地应力隧道探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采用乳化炸药和塑料导爆管在高岩温炮孔中激震时易发生拒爆、哑炮及瞎炮,影响数据采集;另一方面是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5.
张万良 《华东地质》2018,(3):161-168
赣中相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生产基地,铀矿化产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中,主要由早白垩世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斑岩、碎斑熔岩、花岗斑岩、英安玢岩、煌斑岩等组成,杂岩体中还分布大量隐爆作用遗迹——隐爆碎屑岩,隐爆作用发生的时间与火山侵入杂岩活动时间一致或稍后。文章通过对隐爆碎屑岩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镜下观察,将隐爆碎屑岩划分为岩浆隐爆碎屑岩和热液隐爆碎屑岩,相应地将隐爆作用划分为岩浆隐爆作用和热液隐爆作用。岩浆隐爆作用主要指流纹英安斑岩侵入活动之后发生的隐爆活动和碎斑熔岩的隐爆侵入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 热液隐爆作用主要指英安玢岩侵入活动之后发生的、与铀成矿密切相关的热液隐爆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或晚白垩世初期。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初期,隐爆作用呈现“弱—强—弱”的演化趋势。铀成矿作用与晚白垩世初期的热液隐爆作用有关,该隐爆作用与铀成矿时间同步,形成年龄约为90 Ma,铀成矿是一种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6.
檢查电雷管或电爆線路的导电情况是否良好,对減少拒爆或瞎砲,保証电气爆破作業的安全、可靠,有着重要的作用。 303勘探队創造了一种电雷管导电性檢查器,其構造簡單,只需一个电阻線圈、一个手电池、一个电話受話器(耳机子)即可制做。使用此种檢查器,可以正确地檢查出电雷管的导电情况,从而保証了掘进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目前缺乏正規的檢查仪器的情  相似文献   

7.
中浅成岩浆的隐爆机制及其成矿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爆炸动力学理论讨论了隐爆作用的机制,提出隐爆作用的本质是因超压导致相变而发生的一种快速物理反应;而岩浆上侵至低围压的中浅层环境→气水组分分离并产生气泡→后续岩浆提供高压力梯度导致超压,即为隐爆作用得以发生的主要条件。模拟实验则进一步表明,在隐爆发生的瞬间,岩浆中的多相组分因密度差和粘度差而发生分离流动,围岩则在隐爆时的热冲击下局部碎裂并气化、液化,从而使相关的热液活动及多种成矿作用得以进行,并由此形成相应的隐爆角砾岩系列及矿床组合  相似文献   

8.
中浅成含矿岩浆的隐爆作用机制与两相分离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从物理上讨论了隐爆作用的具体机制,指出隐爆作用的本质是由超压导致相变而发生的一种快速物理反应。分析表明,岩浆上侵至低围压的中浅层环境→气水组分分离并产生气泡→后续岩浆提供高压力梯度而导致超压,即为隐爆作用得以发生的充要条件。模拟实验表明,在隐爆发生的瞬间,岩浆中的多相组分因密度差而发生分离流动,围岩则在爆轰冲击下局部碎裂并气、液化,从而使相关的热液活动及多种成矿作用得以进行,由此形成相应的隐爆角砾岩系列及其矿床组合.  相似文献   

9.
我队使用的电雷管分三种:8#即发,2秒及4秒迟发。这批雷管是1958年8月出厂的,由于储存时间过长,和保管不善,部份雷管之外壳发生了氧化铜绿现象(雷酸铜),变质了的雷管,不仅威力小,而且操作不安全,严重的影响了生产。针对此情况,我们便选择一些外观检查有毛病的迟发雷管进行爆破穿孔试验,试验15个,4个拒爆了。按有关资料规定,这批雷管是要毁掉的。如果毁了这批雷管(10000个)则造成浪费,而且生产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采的关键技术,水力压裂技术对江西相山热液铀矿成因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华南相山矿田火山侵入岩浆活动频繁,在不同类型的侵入岩成岩的晚期发生了明显的隐爆作用,产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中的热液铀矿床,铀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侵入杂岩本身,铀的搬运主要是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形式沿隐爆裂隙进行,铀的沉淀是隐爆地震发生后的降压作用引起的,隐爆碎屑岩是主要的成矿地质体,水力压裂是铀成矿的动力学机制,铀矿化是隐爆作用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陈国华  黄树桃 《铀矿地质》1998,14(4):207-213
在拉尔玛金铀矿床研究中鉴别出一种新的金矿控矿构造──热液隐爆机构。该机构在平面上呈近椭圆形,剖面上呈漏斗状,顶部为一由热液硅岩构成的“硅盖”,中心部位为热液隐爆角砾岩,其分布范围与金矿体吻合。热液隐爆机构的形成机制为:在硅岩与板岩的交界处形成的热液硅岩“盖”阻塞了热液系统,导致出现过压的地热环境,约49.5Ma时,由于东西向断裂复活,使脆性的硅岩发生破裂,最终导致了热液隐爆作用的发生。热液隐爆作用促使金元素从热液中沉淀,而热液隐爆机构则为金矿化提供了赋存空间。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耿庄隐爆岩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岩浆的侵入发生在距地表0.5~1.5公里的深度范围内时,所形成的具有浅成到超浅成侵入体典型特征的火成岩,称为次火山岩。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岩浆侵入速度加快,岩浆柱前锋气体高度聚集和岩浆内压增高,可引起地下爆破作用,而不会发生已经爆破的围岩碎屑、岩浆凝块以及熔浆之外溢。这个过程弥为隐蔽爆破作用(简称隐爆作用)。由隐爆作用所导致的具有不同形成方式和不同特点的各种角砾岩,称之为隐爆角砾岩。次火山岩和与之有关的隐爆角砾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6722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长英质隐爆角砾岩和围岩超微构造研究,结合U,Th等元素溶浸实验结果,得出“隐爆气热流体溶浸成矿富集机制”;来自深部的富含挥发组分(H2O、F、CO2等)的高热安粗岩浆,在早白垩世末(107Ma)沿富城花岗岩体西部蚀变带发育的火山机构中发生隐爆作用,致使围岩发生强烈脆性变形,生成长英质隐爆角砾岩带和震裂花岗岩带;压力、温度降低导致安粗岩浆中挥发组分逸出形成气热流进入稳隐爆裂隙中,并将蚀变花岗岩中的活动性成矿元素(U)浸出转移;成矿物质在物理化学条件(p,t,Eh,pH,化学组分等)急剧变化的部位(长英质隐爆角砾岩及碎裂花岗岩)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4.
相山铀矿田巴泉隐爆角砾岩(筒)地质特征与铀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龙 《铀矿地质》2012,(5):273-280
巴泉铀矿床位于相山矿田的北部边缘,是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型铀矿床。隐爆角砾岩(筒)是由与相山火山机构有密切联系的燕山晚期侵入于震旦系变质岩中的潜花岗斑岩岩枝发生隐爆作用而生成。矿床是多阶段岩浆活动、多次隐爆作用和多期铀成矿作用互为响应、连续发展地质过程的产物,是集岩浆岩体-角砾岩体-铀矿体为一体的综合地质单元。燕山晚期潜花岗斑岩浆和英安玢岩浆的侵入、隐爆作用形成的角砾岩(筒),以及断裂构造的频繁运动,对铀成矿乃至矿床的形态和规模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具有脉动性、隐爆性,显示隐爆角砾岩岩性的复杂多变,矿化蚀变种类、组合和强弱变化具有规律性。铀矿体(化)主要赋存于隐爆角砾岩和震碎角砾岩中,矿化显现出中富边贫、上强下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甘肃龙首山芨岭地区钠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钠交代型铀矿是龙首山铀成矿带重要的铀矿类型.文章以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床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类型铀矿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分析认为:由花岗质岩浆房产生的富气、富钠热液运移至压力骤减部位时,发生爆腾形成隐爆角砾岩,碳酸铀酰络合物([UO2(CO3)]4-)由于压力减小发生分解、卸裁成矿物质导致成矿;同时围岩产生了钠长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等蚀变.指出钠交代型铀矿的实质是隐爆角砾岩型铀矿,依据隐爆角砾岩的成矿模式,有望在该区获得新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6.
陕西山阳色河铺地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东段、凤镇-山阳大断裂近南侧。区内广泛发育隐爆角砾岩,其受凤镇-山阳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和云镇-冷水沟-牛耳川复背斜的联合控制。隐爆角砾岩是岩浆前锋在近地表封闭条件下发生剧烈爆炸所形成的一套浅成—超浅成(0.5~3km)相碎屑岩建造。隐爆角砾岩可进一步划分为熔浆质隐爆角砾岩、混合质隐爆角砾岩、热液震裂岩3类。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研究,认为它们在空间上紧密共生,具一定的分带性,其间呈过渡关系。该区蚀变、矿化主要发生在热液震裂岩中,在混合质隐爆角砾岩中很少,在熔浆质隐爆角砾岩中更少见。蚀变和矿化类型有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镜铁矿化、石英铁白云石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等,具有Hg、Sb、As异常。热液震裂岩是容矿岩石,是寻找铜矿的主要勘查对象。Hg、Sb、As可作为找Cu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钻爆法及隧道掘进机(TBM)开挖过程中大量微震监测数据及不同等级的岩爆案例,对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的能量释放展开研究,并运用分形几何原理研究微震能量分布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岩爆区围岩岩体处于破坏加速集聚并不断扩展的过程;(2)钻爆法开挖过程中储存在岩体内的弹性应变能消耗于岩体破裂过程大于TBM开挖,而转化为岩体动能小于TBM开挖;(3)钻爆法开挖微震能量分形维度在即时型岩爆的孕育过程不断增加,岩爆临近前会增加到某个临界值以上;(4)TBM开挖即时型高等级岩爆能量分形维度值大于钻爆法开挖,并且其分形维度值可以反映低等级岩爆伴随发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研究述评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是国内外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不同类型隐爆角砾岩是该类金矿最主要的容矿围岩。造成隐爆作用发生最直接的因素是受热的多源流体或气体,岩浆隐蔽爆破主要作用方式是气爆和浆爆,其次是热液注入。通常气爆发生于早期,浆爆较晚,而热液注入最晚。浅成-超浅成中酸性斑岩体是隐爆角砾岩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气液的隐蔽爆破作用是隐爆角砾岩有角砾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原因,成岩与成矿是同一地质过程不同阶段产物。不同级别的构造对该类型金矿档的产出空间、矿化类型和矿体形态等具有分级控制作用,矿化、蚀变存在明显的垂向分带及其空间套叠。该类型金矿可划分为Au-Ag和Au-Cu系列,矿床系列、矿床规模有富矿部位可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材料进入破坏状态时具有的剪胀特性及爆炸造成材料结构改变和弹性波波速会发生改变的特性,在模型体内设置应变砖,测量爆炸时材料的体积应变,并测量爆腔附近模型材料的波速。测试结果表明,在模型化爆试验中,可以得到与实际岩体爆炸情况下相似的破坏区,应用这两种方法监测模拟化爆试验模型体的破坏区是有效和合理的,可为进行相关的分析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乾金铜矿床属隐爆角砾岩型,成矿温度为132~318℃,主矿体受隐爆角砾岩筒控制,含矿围岩蚀变及矿体垂向变化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英安斑岩和马面山群变质岩系.矿体的形成主要由燕山晚期的英安斑岩经过岩浆侵入,活化萃取变质岩中含矿物质,并携带迁移至地壳浅部,发生隐爆,经降温减压在岩筒接触带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