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勘探这一种勘探方法的命名,源自希腊词-地震。地震时地层内发生各个方向的弹性振盪或弹性波。这种弹性波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在浅孔内放炮造成。弹性波传播的规律与光波和音波相同。这种波由一种岩石进入另一种岩石时会改变自己的方向(发生屈折);会因为所穿过的岩石的密度、可压缩性在硬度不同而改变速度(弹性波的速度,在  相似文献   

2.
压头压入时声发射图像与岩石破碎机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压头压入时声发射图像与岩石破碎过程的关系,采用6种脆性和塑性岩石进行了试验。试验得到的声信号频率和平均幅度的图像表明:较硬的脆性岩石的压入破碎过程可分为微裂纹和微孔隙闭合、弹性变形,以及破碎后等五个阶段;而对于较软的塑性岩石则难以划分破碎阶段。另外还发现岩石压入硬度与声发射的峰值平均幅度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能用来预测岩石可钻性。  相似文献   

3.
КгК型钻机组采用同心圆双壁钻杆液流输送连续取心法在可钻性2—4级岩石和含7级夹层岩石中钻进是很有效的。鉴于此,在进行研制时将此钻探方法扩大到中等硬度的岩石,并研制了其中包括中空式液动冲击器的辅助机具。  相似文献   

4.
钻头胎体硬度是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应与所钻岩石的硬度(可钻性)和研磨性相适应。胎体硬度直接影响钻探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和钻进工艺参数的选择。试验研究表明,钻头胎体硬度分布很不均匀,差别很大。首先应从胎体烧结工艺上找原因,烧结压力偏小(5 MPa)可能是首要原因。钻头、工艺参数、操作技术等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钻进技术经济指标低,不一定都是钻头质量问题,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倡把经验打钻提高到科学打钻上来。  相似文献   

5.
“硬度”一般是指一种物体抵抗另一种物体压入或刻入的能力。测定矿物普遍采用莫氏硬度,测定金属常用肖氏、罗氏和布氏硬度等。测定物体硬度的方法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测定岩石的硬度还缺乏一种完善的方法,特别是通过测定岩石的硬度来确定岩石级别的问题,更是急待研究的一个问题。我所宋信琮同志,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破除了迷信,创造了一种摆球硬度仪,现已试制成功。用这个仪器测定的硬度和岩石按可钻性的分级有着一定的关系,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岩石失稳破裂的综合刚度和综合能量准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岳  王志强  李爱武 《岩土力学》2009,30(12):3671-3676
Cook刚度准则考虑了试验机内弹性应变能释放对岩石试样失稳破裂的影响,基于弹性能指数和冲击能指数的剩余能量法考虑了岩石内贮存的弹性能对岩样失稳破裂的影响。鉴于岩样失稳破裂时试验机和岩石内都有弹性能释放,建议将两者结合,综合考虑试验机和岩石内贮存的弹性能释放对岩样失稳破裂的效应,称之为岩石失稳破裂的综合刚度和综合能量准则,可以更为合理地确定岩石失稳破裂起始点、终止点位置、给出岩石失稳破裂时试验机-岩样系统(或一般岩体系统)的弹性能释放量计算关系,并可以用几何形式表示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岩石硬度与测井参数间的关系,利用测井资料结合数学处理方法进行了岩石硬度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硬度与声波测井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与自然伽马测井无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声波测井资料建立了岩石硬度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正,使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同时,该方法可以克服室内微钻头实验法中,由于岩心数量有限且实验用岩心为完整岩块,不能代表整个岩体性质的缺陷,实现了地层岩石硬度的快速实时预测,为钻头设计、选型、钻井工程设计提供了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8.
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必须将岩石加工成规则试件。在车床上用车刀切削岩石,对于莫氏硬度大于五级以上的岩样车刀极易磨损,且效率较低。岩石硬度愈高加工愈难。近来,我室用碗形金刚石砂轮代替车  相似文献   

9.
目前岩石相对硬度分六个等级,在实际工作中,可不考虑某一岩石的抗压强度的准确性,只需求出它隶属于某一级硬度的可靠程度即可,为此提出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解决这类问题:首先确定与岩石抗压强度相关的3个数字测井参数——强度指数、杨氏模量、密度参与计算,然后分配相应权重,构建与硬度级别相对应的6个模糊子集,最后建立判别岩石硬度分级的6个隶属函数作为模糊模式识别岩石硬度等级。判别原则:将任一深度的强度指数、杨氏模量、密度3个数据加权求和,将其值作为判别对象依次代入6个模糊模式得到6个计算值,按照最大隶属原则,确定其相对的硬度级别,该值越接近1,则其隶属于那个硬度级别的程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0.
岩石硬度是反映岩层软硬、可钻性和爆破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解译冲击钻进钻具响应信息可为原位、快速、定量评价岩石硬度提供新思路。采用高精度数字型位移、液压和转速传感器监测冲击钻机的关键传动部位,搭建了冲击钻机数字钻进过程监测系统。平行开展岩石硬度测定和冲击钻进正交试验,建立了各类岩石的钻进响应信息标准数据库,深入剖析推进压、冲击压、旋转速度与冲击耗能之间函数关系,并提出利用冲击耗能指数定量评价岩石硬度的方法。研究发现,推进压和冲击耗能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冲击压和钻进耗能拟合曲线为开口向上抛物线,各种岩石对应曲率半径不尽相同,但对称轴基本一致;钎杆转速对钻进耗能的影响可忽略。通过对单位体积钻进耗能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滤除了冲击钻进机械参数的影响,定义了可用于表征岩石硬度的新指标:冲击耗能指数η,其离散性小且与岩石硬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数字传感技术获取和解译常规钻孔的钻进过程响应信息,可在不额外增加勘测或试验工作量情况下测定岩石硬度,为工程现场直接评价岩体参数提出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冯晅  刘乾 《地质学报》2022,96(1):297-303
静态和动态的非线性弹性探测实验已经清晰地揭示了岩石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其中动态探测方法运用共振在岩石内部加载稳定的应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野外探测具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利用传播的纵波在岩石内部加载应变,发展了共同传播的纵波研究岩石非线性弹性特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相对低频高振幅的纵波在岩石内的传播在岩石内部加载一...  相似文献   

12.
岩石滞后非线性弹性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孔隙饱和岩石呈现出闭合的应力-轴向(径向)应变滞后回线、轴向应变-径向应变滞后回线和X”形的瞬时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滞后非线性弹性特征,引入一种滞后非线性弹性材料的宏观模型 Preisach-Mayergoyz模型(PM模型)来描述岩石的这些特征。在PM模型中,孔隙饱和岩石的滞后非线性弹性特征由PM密度空间、施加的应力历史和岩石的滞后细观单元(HMU)的弹性特性所决定。在状态方程中,应变与关闭弹性单元数目占总单元数目的百分比成正比,而关闭弹性单元数目则与施加外力的历史有关,特别是在施加外力转向的时候。通过构造PM空间中不同的密度函数和设定HMU的弹性特性(平衡长度对)可以模拟性质不同的岩石,PM空间中不同的密度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本构关系响应的不同性质。HMU中应变的响应与应力的路径有关,模型本身强调了施加于岩石的应力历史在决定岩石的弹性状态时的重要性,因此,可以用来模拟岩石的离散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孔隙饱和岩石的滞后特性是它具有离散记忆特性的原因。通过模拟,讨论了模型参数和岩石弹性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温高压弹性波衰减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弹性波衰减的研究成果 ,简单介绍了频谱振幅比法和干涉测量技术的弹性波测量方法 ,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描述了引起弹性波衰减的原因 ,主要包括岩石颗粒边界的接触方式、岩石裂隙之间的流体和高温对弹性波衰减的影响。弹性波衰减的研究对于解释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内部的结构具有重要的地球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昌玉  李晓  吴树仁 《岩土力学》2016,37(12):3472-3480
能量相互转化过程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岩石破坏,而其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岩石中储存的应变能的释放。对中低应变率加载条件下岩石尺寸效应能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坏时吸收的总能量U、弹性应变能Ue以及损伤应变能Ud均随试件尺寸的增长而降低;岩石强度与岩石中储存的能量有关,尤其与弹性储能有关,即弹性应变能愈高,岩石强度越大;试件长度由50 mm 变为125 mm时,弹性储能逐渐降低,岩石破坏形态从劈裂破坏变为剪切破坏,大尺寸时局部化变形明显。能量是不同应变率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细微观及宏观特征存在差异的内在动力;亦是导致岩石强度存在尺寸效应的本质动因。  相似文献   

15.
破碎过程的主要内容大家都知道,岩石是一种易碎物质,图1中的图表便可说明它的性质。我们往岩石上加负荷时,使岩石具有压缩弹性位能。此弹性位能在岩石破碎时变为生成新表面的动能。这种现象是岩石机械破碎过程最常见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关于适当根据钻进条件选用金刚石钻头之建议:胎体金属硬度标准硬度的:用于无研磨性岩石,如页岩、白云岩硬的:用于中等研磨性岩石,如细粒花岗岩、石英岩  相似文献   

17.
岩石物理交会图中有时需要多个弹性参数来识别各交会对象,并且交会对象之间也会互相重叠,因此岩石物理交会分析是一个多总体判定问题。常规岩石物理交会的弹性参数都来自于测井数据,但是测井数据和反演的弹性参数并不完全一致,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这里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判定的反演域岩石物理交会方法,不仅能解决各交会对象多参数判定问题,还能指导反演域弹性参数的物性解释。  相似文献   

18.
岩石多次全过程压入硬度的测试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MTS815型岩石力学试验机上配置专用夹具和平底圆柱压模后成功地进行岩石表面多次全过程压入破碎试验的情况,分析了这种试验方法与传统的单次压入硬度测试法相比在反映岩石破碎过程特征、表征岩石压入硬度方面所具有的优点。最后邮进一步研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磊  吴刚 《地质与勘探》2003,39(Z2):69-73
岩石的强度特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加载速率是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利用扰动状态概念理论,建立了非线弹性岩石材料的本构模型.采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对砂岩试件进行了四种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砂岩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并分析了加载速率对岩石强度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对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模拟.相关研究及分析比较表明,该模型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我队主要掘进工程是浅井底下掘斫平巷,平巷长度达1000至1500公尺左右,而且主要是在超基性岩体中工作,地层较复杂,成矿规律变化大。在超基性岩体中纯橄榄岩占80%以上,岩石绿黑色。硬度不大,但具韧性,节理较发育,一般为4—5级,部分的可达到6级,从这些岩石的物理机械性来看,很适合电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