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1982年,我队进行了干空气、泡沫、风动潜孔锤冲击回转钻进的科学试验与生产试验,部分钻机推广了泡沫钻进(包括援索马里水井工程施工钻机)。各类钻进方法完成工作量为:干空气17.53米;泡沫923米(不包括援外钻机);风动潜孔锤125.44米[9级燧石条带(结核)白云质灰岩64.96米,5级灰岩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来苏联运输工程部设计总局所属各勘测设计院设计了二十种以上轻便钻机样品。根据不同用途,钻机分为:1).移动式旋转钻机钻探深度为5—7米2)。冲击式钻机,钻探深度在10一30米以下;3).冲击旋转式钻机,钻探深度在30米以下;4).振动式钻头。其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单位都相继设计和制造了适合于地质岩芯钻探用的转盘钻机.目前,有的转盘钻机已成功地应用于小口径钻孔. 江西地质科研所自1975年开始研究小口径液压转盘钻机,连续做了四年多设计与试验,共试制了四轮八台样机,打了八个钻孔,累计进尺6500多米.经四轮样机的试验,说明了转盘钻机基本能满足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工艺的要求.试验情况如下:(1)第一轮至第四轮试验最大孔深分别为760.56米,884.86米、918.98米、1201.49米,均使用φ50毫米钻杆和φ56毫米钻头.(2)  相似文献   

4.
我局已经有五年金刚石小口径钻进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从1980年开始逐步试验和采用绳索取心钻进,累计进尺近万米,并且积累了一定经验。一、钻探设备及工艺技术(一)设备及钻具1.钻机:xu-600-3型钻机,其上安S56J-1型绞车,φ4.8毫米钢丝绳500~800米。2.水泵:BW250/50型泥浆泵。3.钻塔:12米(或17米)斜塔。4.钻具:S56-D绳索取心钻具打捞器。5.钻杆:钻杆的材质为45M_nM_0B,规格为φ53×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1977,(4):14-17
我队试用了临潼东风电热元件厂和陕西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协作制造的低温电镀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5个。因加工不慎,报废了一个,试用的4个钻头共进尺306.44米,平均钻头进尺76.61米,最高钻头进尺108.04米。一、试验条件和钻孔结构1.机械设备6号机开始使用XU-300型钻机,立轴最高转速480转/分,配备3110-45马力柴油机,WX200型泥浆泵。后改用高速XU-600型钻机,立轴最高转速1,020转/分。12号机使用自行改制的高速XU-300型钻机,钻机立轴共八档,最高转速1,000转/分,  相似文献   

6.
全液压岩心钻机性能优于传统岩心钻机。瑞典60年代托拉姆2×20全液压钻机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试验。瑞典波利登采矿公司,过去采用立轴钻机,在100—150米孔深时三班作业,台月进尺400~500米;改用托拉姆2×20后,台月进尺超过1100米。1969年制成泰美克250型全液压钻机,某公司1973年6~9月份钻了二十个BQ口径钻孔,进尺2400米,平均孔深120米。在蛇纹岩、辉长岩、石英岩和部分花岗岩中钻进,班生产由22~30米提高到31~37.5米。每米成本降低一半;钻进1米钻头成本降低54.7%。1973  相似文献   

7.
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设计制造了由柴油机和柴油机电力驱动的9、11、13等试验钻机。国立石油机械制造设计院与伏尔加格勒国民经济委员会共同设计制造了柴油机驱动的y-200p试验钻机。正在设计制造用电力驱动的10、14型钻机以及柴油机传动的变型钻机y-200p。正在设计的有钻7000米深井用的y-315型钻机。  相似文献   

8.
BWB250型泥浆泵是由地质部衡阳探矿机械厂根据BW200/60型泥浆泵鉴定书的建议,重新设计试制的一种新型泥浆泵(见附图)。该泵为三缸单作用往复活塞泵,具有四档变量和两种缸径,大缸径可满足1000米大口径钻机配套需要,小缸径可满足1500米金刚石钻机配套需要。样机先后经配套生产试验和厂内型式试验,证明该泵已达到设计指标,能够满足1000米大口径和1500米小口径钻机配套要求,还是目前国内500米冲击回转钻机的比较理想配套设备。该泵性能较  相似文献   

9.
JU-1500型钻机是由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共同设计,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制造的深孔金刚石油压岩心钻机。于1977年试制样机两台:一台在河北十五地质队进行生产试验,大口径钻进孔深935米;另一台在浙江第三地质队进行小口径钻进生产试验,截至今年5月底已钻进1800米,创造了我国目前最深的小口径钻进孔深。试验证明,该钻  相似文献   

10.
我队曾于1975年进行了新钢种管材试验。在开始试验过程中,这种钢管已初步表现出强度高、耐磨性强等优越性,同原有普通碳钢比较,管材消耗可降低30%以上,受到钻探工人的欢迎。为了更好地取得试验数据,继续在以使用硬质合金钻进为主的深钻孔进行试验,考察其是否能满足常规大扭矩深尺钻机需要,我队在国产1500米钻机进行了1700米深孔钻进工业性试验。但是由于地震,孔深钻进至1450米而中断。震后,这批新钢种钢管的试验又按原计划正式恢复。先后经过五个半月,曾在两个钻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1976,(4):8-9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我队在11号钻机试用了南阳六○一厂制造的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12个,共打了两个孔,在7- 8级岩层中钻进655.93米,平均钻头进尺54.65米,时效1.56米。其中两个钻头进尺分别达到150.44米和116.61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1977,(1):9-13
一九七五年我们试验了地质总局六○一厂研制的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试验在两台钻机三个矿区先后进行,共使用五个钻头,配用该厂电镀的扩孔器。五个钻头共进尺229.07米平均钻头进尺45.80米,最高钻头进尺106.30米,平均时效0.93米/时。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石家庄煤矿机械厂研制的TXU-200米钻机,在山东蒋庄煤矿等地进行试验后,于今年六月通过了技术鉴定并进行批量生产,为煤矿竖井掘进注浆机械增加了一项新设备。 这是一种多用途的钻机,既能进行煤矿  相似文献   

14.
1958年第11期“探矿与护矿”杂志曾报导,在乔尔诺考尔地质勘探队用3-650A型钻机钻进的钻孔深达835.1米,这是该类型钻机钻进最深的孔。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地质机关于1962年用3-650A型钻机打了一个  相似文献   

15.
河南郑州探矿厂利用爆炸人造金刚石研制成聚合体金刚石钻头。自一九七八年十月至一九七九年五月,在我队某矿区一、二号钻机试验,共6个钻头,总进尺784.82米。在6—8级泥质灰岩、轻微硅化白云岩中钻进,取得了平均寿命130.6米/个,平均时效2.08米/时的较好效果。在泥质灰岩中达6.06米/时。爆炸人造金刚石钻头在我队钻进试验情况如下:一、矿区地质简况1.矿区内皱褶、断裂发育,故施工钻孔中均遇不同程  相似文献   

16.
我局探矿机械厂制造的第五批人造金刚石钻头(25号、27号、32号和33号),于一九七六年底先在第一地质大队三号机东方红油压转盘大小口径两用钻机试验。这台钻机也是探矿厂新研制出来的,钻机要试用高转数(超1000转/分),在8~10级花岗间长岩中,24号钻头进尺47.68米,26号钻头进尺62.60米,28号钻头进尺56.02米,29号钻头进尺44.83米,共进尺211.05米,平均钻头进尺52.76米。这四个钻头都在高转数产生高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1977,(2):5-7
为了适应我队开展金刚石小口径钻进的需要,在没有专用小口径钻机及钻具的条件下,组织了“三结合”的试验小组,充分依靠群众,进行了小口径钻进的技术配套工作,主要有如下几项:一、改造现用钻机1.在XU-600型钻机的离合器壳体与变速箱壳体之间增装一个增速箱,使钻机从原有3速增加到6个速度。该机于一九七五年七月投入现场生产使用,先后在磷矿和金矿两个矿区进行金刚石小口径钻进。至一九七六年四月止,共施工钻孔7个,进尺950米,纯钻进时间814小时,其中采用900转/分转速的为730小时,钻机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SZ—130砂矿钻机是我局在龙江—1型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砂矿钻机。它除解决了龙江—1型砂钻多年来存在的人力“推磨”和人力起拔套管的繁重体力劳动外,并把龙江—1型砂钻单一的冲击钻进取样工艺,发展成为既能进行冲击钻进取样,又能进行慢回转套管超前护孔钻进与钢绳冲击破碎、取样的复合钻进工艺,提高了钻机的钻进能力。SZ—130砂矿钻机于1983年秋试制成功,并在厂内进行了性能试验,钻进二个孔,进尺25.5米,其中最深孔16.5米。试验过程中各部件运转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为进一步考核该机性能,于1984年  相似文献   

19.
在数百米深的地下坑道或采区内采用设备进行深部岩心钻探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钻更深的孔,节约钻探费用和时间,提高生产率,为此,研制了KD600型全液压坑道岩心钻机。介绍了该钻机的研究背景、项目来源、研究现状、研究成果,野外生产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1977,(1):6-9
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武汉地院研制了低温电铸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在我队桐村矿区“三八”钻机8号孔进行了生产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试验的四个钻头总进尺为217.63米,平均钻头进尺54.4米,最低钻头进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