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洋钻探计划的第131号井成功地穿过了Nankai增生棱柱的下缘(toe),见到前缘冲断层、底部滑脱带、下冲沉积物与部分大洋基底。对岩心所进行的良好复位也使得收集了大量构造、波速(垂直岩心轴P波的异向性)与磁异向性(低场区AMS)数据,这里利用剩磁方向确定了这些组构的方向。它们在滑脱带上、下及内部表现出本质上的差异型式。  相似文献   

2.
张修硕 《地质与勘探》2016,52(4):635-646
半变异函数是分析区域化变量空间结构的核心内容和有效工具。文章以云南大红山铜铁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基于DIMINE软件平台,通过Cu、TFe、SFe主要成矿元素的统计特征的分析,并构建了沿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上的变异函数球状模型,从而确立矿体主要变化方向上的变异函数参数。分析显示各元素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性,Cu元素品位呈几何异向性,而TFe、SFe元素品位呈带状异向性,运用模型叠加的方法建立了各向异性的套合结构模型,结合矿体的实际赋存条件及产出特征,总结出各成矿元素总体沿水平方向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而在厚度上表现出逐层均匀变化的特征。根据成矿元素品位空间变异性分析结果,为矿床矿化规律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为后续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凹槽流痕在赣北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长信 《地质论评》1995,41(4):371-377
凹槽流痕是在等深流作用下,在层面上产生的一种冲刷痕迹原生沉积构造,一般较为罕见,其长轴方向与等深流方向一致,沿大陆斜坡走向分布,赣北晚元古代早期程浪群计林的紫红色条带状细粒碎屑沉积浅变质岩的层面上,有密集而清晰的凹槽流痕分布。  相似文献   

4.
月球表面矿物二向性反射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鹏  陈圣波  崔腾飞  周超  杨倩 《岩石学报》2016,32(1):107-112
月表物质成分探测是月球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矿物在光学波段的吸收特征,可以达到识别月表矿物的目的。作为月岩的风化产物,月壤的成分包括了主要的月球成岩矿物:斜长石、橄榄石、辉石等。本课题以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单矿物的二向性反射特性。影响月壤反射率的因素包括成分、表面物理特性等多种因素,研究中选用美国ASD公司Filedspec3光谱仪,测量单矿物不同颗粒粒度状态下350~2500nm的二向性反射特征。结果表明,观测几何角度变化对反射率的影响较大,有明显的二向性特征,在方位角180°及0°方位热点较明显。反射率随粒径降低而增加。实验结果可为月表矿物反演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二向性反射方向的研究也为合理选择观测几何条件提高月表信息获取精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泥质岩、粉砂岩、砂岩和白云岩平行层面与垂直层面方向热导率差异及孔隙连通性差异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沉积岩平行层面与垂直层面方向热导率与孔隙连通性之间的关系。热导率实验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泥质岩、粉砂岩和砂岩的平行层面方向热导率大于垂直层面方向热导率;白云岩的平行层面方向热导率小于垂直层面方向热导率。沉积岩平行层面与垂直层面方向热导率差异和孔隙连通性差异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孔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孔隙连通性较好方向,热导率也较高;孔隙连通性较差的的方向,热导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6.
论冰缘寒区景观生态与景观演变过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冰缘区复杂多样的地域环境和分异显著的生物带谱特征,形成了高寒环境条件下特有的景观生态格局和结构。景观异质镶嵌具有三向性带谱规律,并表现出不同方向上景观过渡的渐变和突变差异,在空间上形成4种基本景观结构类型。景观嵌块以环境和干扰类型为主,景观结构简单、粗粒化。景观格局变化速度快、范围大,气候条件变化、各类冰缘作用尤其是冻土冻融条件的改变。是景观生态过程的驱动力,形成特有的冻融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7.
沉积结构面及其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沉积结构面的成因类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分析了沉积结构面的变形与破坏特征,研究了沉积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其力学效应,提出了弱面型层理、层系或层系组界面和岩层面以及不整合面均为沉积构造弱面,这些弱面对沉积岩体力学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析了沉积岩体沿层面方向和垂直层面方向岩体力学性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垂直层面方向的纵波速度和弹性模量要比平行层面方向低;平行层面方向的抗拉强度要大于垂直层面方向;而平行层面方向的抗压强度与凝聚力小于垂直层面方向。沉积岩体易于产生垂直于结构面方向的张性破坏和沿结构面方向的剪切破坏,在采动影响下顶板岩体易于沿岩层层面产生离层破坏现象,这进一步揭示了沉积结构面变形与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8.
珍珠层中文石晶体择优取向的XRD极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先德  张刚生 《矿物学报》2001,21(3):299-302
本文采用XRD极图方法对海水大珠母贝、企鹅珍珠贝及淡水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结晶学定向进行了研究。根据文石的 ( 0 0 2 )和 ( 0 12 )极图可以推断 ,三种贝壳珍珠层文石的a轴平行珍珠层面 ,c轴垂直珍珠层面。在珍珠层面上 ,二种海水壳珍珠层中文石的a轴亦存在强烈的择优取向现象 ,大珠母珍珠层中文石a轴沿与壳生长纹方向呈 2 0 0°左右的夹角分布 ,企鹅珍珠贝沿近平行壳生长纹的方向分布 ;淡水三角帆蚌珍珠层文石a轴亦平行珍珠层面分布 ,但其择优取向不如海水壳明显 ,在珍珠层面上沿各个角度上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制样方法对重塑黄土单轴抗拉强度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海军  蒋明镜  赵涛  彭建兵  李红 《岩土力学》2009,30(Z2):196-199
研究了重塑黄土的2种制样方法对其单轴抗拉强度的影响,第1种制样方法是用标准击样法制取重塑黄土三轴试样(试样1),第2种方法应用轻型击实仪击实得到大块样。然后,在切样器上水平方向取样得到重塑黄土三轴试样(试样2)。试样1分层面与拉力方向垂直,试样2分层面与拉力方向平行。单轴抗拉试验结果表明,层面会对其抗拉强度产生影响,试样2抗拉强度较高,试样1抗拉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前言非等轴晶系的晶体具有光学异向性,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真正研究晶体的光学异向性和晶体内部结构的关系还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的事情。后来英国晶体物理学家伍斯特,总结出晶体的重折射率和晶体结构关系的几条规律,这些规律一直为晶体物理和矿物学教程所引用。对透明矿物而言,重折射、多色性和吸收性等等是光学异向性的反映。作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光性异向指数(Optical anisotropy index,简称OAI值),并用以讨论碳酸盐的光学异向性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不久前,作者又再论述碳酸盐的光学异向性与CO_3定向的关系,并引入折射度指示体(Refractivity indicatrix,简称RI)的概念。把光性异向指数的概念更加明确,将它和折射度指示体联系起来。为了本文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里把这两个概念再简单交待一下,下面将着重介绍光性异向指数和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花岗岩和砂岩是我国主要的赋铀岩石,为了提高利用遥感图像识别这两种岩石精度的效果,开展其可见光—短波红外光谱二向性特征实验研究。对其在微光实验室中,用200 W钨灯与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以15°、 30°和45°入射角照射岩石的自然表面,在距离岩石表面20(25)cm、30 cm和40 cm处用ASD光谱仪垂直岩石表面接收可见光—短波红外反射光谱。光谱测试和数据分析发现,岩石的反射光谱二向性特征明显受岩石结构的影响。全晶质的斑状花岗岩,其二向性特征只受岩石结构类型影响;粗粒和细粒花岗岩都是在光线以30°角入射时具有最大的反射率辐射。非全晶质的砂岩,其二向性特征受岩石结构和结晶颗粒大小的双重影响;粗砂岩在照射光45°角入射时具有最大的反射辐射,而细砂岩则在照射光15°角入射时,具有最强的反射辐射。  相似文献   

12.
黄茂桓 《冰川冻土》1995,17(4):366-370
本简要介绍我国学1987年以来在国内外冰流动理论和试验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包括晶粒长大规律、异向性冰的第三蠕变、压剪联合作用下冰的流动以及全新世冰和冰期冰流动性质的差别等,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3.
测量并分离出岩芯中的沉积剩磁,依据其在层面坐标系中的平均方向与岩石形成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的原则,参照已发表的块体古地磁极移曲线(APWP)来计算赋存岩芯的隐伏地层产状,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利用邻近钻孔区声发射记忆效应,在岩石基础中计算机仿真模拟检测水平应力。无论是随机的还是当起始微裂隙异向性定向时,在均等水平应力情况下显示出检测原理的可能性。获得了水力传感器的压力(发生发射强度的增长)和岩体中水平应力水平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月,我队在黔西南开展野外工作期间,于贞丰县上坝村北缘晒坝中发现众多恐龙行走的步迹.在已裸露的岩石层面上保存了三组不同方向的恐龙足、步迹化石,恐龙行走步迹呈直线型,延伸数米及十米以上。岩层面上共保存后掌脚印21对,前掌脚印10对(仅见于其中一组步迹),还有数十平方米被上覆岩层披益而未被揭露。保存遗迹化石的岩层干裂纹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古沛盆地白垩纪红层中发现的鸟类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4月,在安徽古沛盆地晚白垩世邱庄组中找到Aquatilavipesanhuiensissp.nov.1989。该鸟类足迹产于邱庄组上段黄色细砂岩与泥岩互层的泥岩层面上。有五个明显的脚印,按一定方向前进。脚印大小仅10.5cm ̄2,步距一般为5.5cm左右,有一后距,左右两趾夹角为128°左右。自第三个脚印起突然右折。标本显示,该动物体态轻盈,行动敏捷,具在周围水草丰盛的河漫滩上涉水觅食的动态习性。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透明矿物光学异向性时,人们总是用三个主折射率 NgNmNp 和重折射率Ng-Np 来表示。本文作者在一系列的论文中使用了折射度指示体和光性异向指数的新概念。用光性异向指数(Optical anisotropy index 即 OAl 值)研究矿物光学异向性与晶体结构关系时,远远比折射率和重折射率的概念更有意义得多。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滦平县下白垩统断陷盆地东杨树沟剖面,发育砂岩—泥岩互层序列,在砂岩急剧变厚的部位见到一种“发散状”层理。在这种层理中,纹层从砂体较薄的部位向砂体变厚的方向发散和倾斜,且纹层面与岩层面的夹角从上往下逐渐增大,最上部纹层面与岩层面的夹角接近0°,最下部纹层面与岩层面的夹角接近90°,由于岩层层面是近于水平的,也就是最下部的纹层的倾角接近90°,如此高角度的层理不可能是正常水流作用下沉积的。关于这种层理类型,文献中没有找到记录。前人对该剖面的研究成果中曾经把它当作交错层理,认为这个急剧变厚砂岩是河道沉积。根据这个成因分析,可以预测砂体的展布方向是垂直于岸线的。经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发散状”层理是小型同生正断层控制下的同生层理。该套砂岩不是河道砂,砂层局部变厚是由于同生正断层引起的,其沉积环境被认为是扇三角洲前缘的舌状体沉积,根据这种成因分析,可以预测砂体的展布方向垂直于断层走向,根据区域资料,断层是平行于湖岸线分布的。  相似文献   

19.
从列昂托夫斯基的三个传统公式到沈忠悦的一个通用公式,使岩层真厚度计算简便得多。但沈氏公式中带有绝对值,所以当连续测量地层剖面而进行厚度累计时容易出错。虽然文朴、徐开礼讨论了负厚度问题,但仍需人工选择不同公式计算或判断正负号,甚至出现文中规定的正负号变换原则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情形。由此可见,岩层真厚度计算的关键问题乃是厚度值的正负问题,即负厚度的识别和负号的应用。笔者等曾规定,导线从岩层下层面往上层面方向前进时所控制的岩层厚度为正厚度,导线从岩层上层面往下层面方向前进时所控制的厚度为负厚度,并在沈忠悦公式的基础上,根据岩层面法线与导线之情况相符,选择的参数可直接取自野外实测数据,避免了过程性人工换算环节。  相似文献   

20.
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剪胀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嘎  张建民 《岩土力学》2005,26(5):699-704
进行了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单调和往返剪切试验,研究了接触面的剪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接触面的剪胀体应变是由一个完全可逆性的体应变分量和一个不可逆性的体应变分量构成的。不可逆性剪胀体应变反映了接触面内的土颗粒破碎和剪切压密两种物态变化,其变化规律与接触面的应力相对位移关系的演化规律具有相似性,是接触面力学特性演化的一个重要量度。可逆性剪胀体应变存在相变点,并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异向性,该异向性的主要内因是由于剪切引起的结构面附近土的结构异向性。基于接触面受力变形机理分析,引入有效剪应变等概念,建立了剪胀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