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对成都平原石亭江山前冲洪积扇的三星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求参效果对比,阐明了正确选择水文地质参数对水厂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群孔抽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详勘阶段任务要求以及张集水源地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群孔干扰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根据该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所进行的抽水试验既满足了为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而进行的数值计算要求,又适合农村电网及水井实际,并且节约了经费。结论对裂隙岩溶水大型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质》2010,(3):49-49
日前,经过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历时两年的精心勘查,青海格尔木、德令哈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并已基本查明在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山前冲洪积平原埋藏着我国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罕见的调蓄能力极强的巨型地下水库,经整装勘查可提交一批大型—特大型供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4.
一、自然地理概况 河北平原西倚太行山、北靠燕山、东临渤海湾,为黄河及海、滦河多年淤积而成。按成因可大致分为山前洪积平原,中部冲积湖积平原。山前平原沿太行山和燕山山麓呈条带状,海拔在50—100m之间,由各河的冲积洪积扇组成,透水性较好,地面坡度1/1000—1/3000;中部平原主要由海、滦河、古黄河等  相似文献   

5.
1993年8月10日—12日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邀请了水利部设计规划总院、黄河规划委员会勘查设计院、地矿部直管局和环境司、水勘院环境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地矿部九○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提交的黄河上游唐克—拉干峡段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及黄河黑山峡水库区环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清徐县西边山洪积扇区水文气象、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白石河洪积扇地下水的动态特征,探讨了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及其引发的水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可为清徐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永定河冲积洪积扇中的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往有关文件的论述中,一般仅能给予定性的结论,这样的结论,肯定是不能满足于客观发展需要的。北京地下水长期观测站根据北京区域地下水长期观测的结果,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初步求得影响北京永定河冲积洪积扇中之地下水形成过程。本文仅根据1958年的观测成果,以及收集了有关方面的资料,对北京永定河冲积洪积扇顶部潛水的均衡进行的初步的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奉义以宁南清水河断陷盆地为例,研究西北干旱区储水盆地水循环特征与苦咸水成因机制。通过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水化学模拟计算以及水文地质控制因素分析,阐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地表水难以形成持续性补给源;清水河平原地下水从形成上划分为:浅层现代水、深层古水、混合水。现状开采条件下,浅层现代水与深层占水的定量转化关系为山前洪积扇地下水7.6:2.4,平原下游地下水3,2:6.8,平原丰要开采区地下水5.2:4.8~6.6:3.4;山前洪积扇和冲积平原浅层地下水循环时间为7-28年,下游平原深层地下水循环时间为300年以上,上游冲积平原中深层地下水,总体上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各主要开采区,可更新能力在人工开采条件下明显增强,时间为60~75年;研究区苦咸水主要是地下水溶解了含水层介质中大昔的膏盐,矿化度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9.
北京平原第四系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平原地处山区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位,是山前第四纪冲洪积扇发育区.由于山前冲洪积扇内部结构复杂,相变迅速.海相、湖相的工作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第四纪沉积特征的分析,提出北京平原由第四纪冲洪积扇群和沉积凹陷几个地质单元组合而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在山前冲洪积扇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以冲洪积扇和沉积凹陷为地质单元,以建立基准孔网,结合钻孔和物探资料,并通过绘制剖面组进而构建第四系三维结构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北京平原第四系的三维结构模型.了解北京平原第四系的三维结构对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都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某新区供水问题,需在拉萨河设置大型傍河水源地。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拟选定的水源地位置,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单孔、群孔抽水试验等相关测试工作,得出水源地水文地质参数;并对水源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获取的参数,对水源地取水方案进行平面及空间布置,对取水构筑物进行设计。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对取水构筑物的空间布设、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水源地保护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拉萨河流域大型傍河水源地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粗碎屑洪积扇的某些沉积特征和微相划分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张纪易 《沉积学报》1985,3(3):74-85
洪积扇既是常见的地貌现象,又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体。近几年来,为研究粗碎屑洪积扇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问题,笔者参与或组织了对这类洪积扇所作的一些调查。注意到有一些以往未被重视和描述的沉积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相意义,并根据扇体不同部位的沉积现象提出了洪积扇微相划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以西北某城市傍河水源地及其上游原油储备库为研究区,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耦合模型。根据不同的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案,应用危害最大化原则,预测未来10年内原油储备库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羽对水源地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原油储备库距离水源地较近,但由于原油储备库所在区域仅有薄层含水层,而水源地处于其下游的断陷盆地内,形成了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这使得原油储备库地下水向下游的补给十分有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北面的黄河,即使水源地加大开采也只能对石油污染羽产生很小的拉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10年之内原油储备库污染羽不会污染水源地地下水。从长远考虑,为增加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应恢复黄河南河道,在增加水源地补给的同时,也在水源地与污染场地之间形成天然的水力屏障,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有机污染羽对水源地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天山北缘白杨河及玛纳斯河现代辫状河沉积作用为主的洪积扇的研究,认为此类洪积扇以活动的辫流带和洪水 期才发生沉积的漫洪带为特征。扇面上不能全区同时发生沉积,而是选择扇面低势能区发生沉积。辫状河道呈条带状分 布,与常规砾质辫状河沉积特征类似,并向扇缘散开,沉积的砾石条带物性好。洪积扇的发育受构造、气候、水系的共同 控制,这些条件决定了洪积扇的沉积特征及发育规模。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古代洪积扇以辫状河道沉积作用为主,是 发育在盆地边缘低坡度洪积扇,更倾向于辫状河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4.
辽西义县盆地义县组底部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辽西义县盆地下白垩统义县组底部发育有马神庙、老公沟两个沉积层。马神庙沉积层从下至上可以划分出6个沉积亚层,其下部复成分砾岩沉积层为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洪(冲)积扇底部沉积相、洪(冲)积扇上的山洪冲槽充填相;中部为复成分砾岩夹凝灰质沉积层;顶部被中基性的火山岩覆盖。老公沟沉积层下部是以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滨浅湖相、洪(冲)积扇向湖盆过渡的季节性河流作用形成的粗砂岩—含砾粗砂岩沉积相;顶部为一套滨浅湖相的膨润土化粉砂岩—膨润土—碳酸盐岩沉积岩石组合。义县盆地演化初期气候干旱,盆地边缘地势起伏较大,盆地边缘形成洪(冲)积扇、扇面上发育洪槽充填沉积作用,洪(冲)积扇向湖盆过渡区存在季节性河流;老公沟顶部湖泊相沉积指示受区域季节性变化的半干旱、频繁火山作用影响下,湖盆水深频繁波动的古地理、古气候的沉积特征。义县组底部沉积相表现了该盆地边缘向中心横向上的洪(冲)扇、季节性河流和湖泊沉积的三相发育的古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玉门垦区为我省最大的农垦区。位于河西走廊的西部,海拔高度为1280~1428米,在水文地质区域上,属中昌马冲积——洪积扇的一部分。垦区所辖饮马农场、黄花农场土地总面积65.52万亩,播种面积9.5万亩。地面坡降为0.22~0.5%,地形平缓低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地面调查及钻井地质资料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湖盆边缘斜坡带沉积体系构成进行分析研究,该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洪积扇-近岸浊流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常态湖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组成。对其成因地层格架及湖盆充填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宏义  黄小丹  滕飞 《地下水》2008,30(1):44-47
以山西省介休市的洪山泉域为例,分析了泉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岩溶水系统特征及泉水成因,探讨了流量变化规律及衰减原因,结合岩溶水系统污染现状以及山西岩溶水系统保护区划分的相关规定,对洪山泉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划分,并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黄河源区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黄河源区1:250000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资料与以往资料的对比表明,黄河源区区域地下水位近几十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地下水露头泉口下移,河谷区民井地下水位下降及山前冲洪积扇前缘泄出带下移.多年冻土的退化直接导致了冷生隔水层的下移,从而引起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生态水位下降,包气带土壤层的含水量减少,使该区出现植被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沼泽湿地萎缩、鼠害猖獗、荒漠化加剧及黄河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粒度统计方法对昌马洪积扇沉积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现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存在7次沉积物粒度变粗事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发生了7次隆升,其间为稳定期.该结论与通过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沉积分析、活动断裂及河流阶地活动时代对比而厘定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段基本一致,同时与整个青藏高原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隆升具有很好的耦合.由此为山前洪积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线索。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成都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成都平原浅层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较差和差区主要位于山前冲洪积扇和河流一级阶地、漫滩,占研究区面积的35.1%;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中等区面积占36.6%;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好和较好区面积占28.3%。评价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