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DY-600型全液压动力头水文水井钻机是由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探矿机械厂根据发达国家水文水井钻机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水文水井钻探的实际情况,联合研制成功的一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多功能的水文水井钻机。该钻机的研制目的是能够使用泥浆正循环钻进方法和气举反循环钻进方法,以解决部分复杂地层钻进难点以及增加钻机对不同岩层钻进的适应性;钻机本身机械化程度要高,要能减轻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该钻机试制成功后。先后由北京水文地质公司和江苏省第一水文队进行了3口水井钻进的试验,于1986年12月在南京通过了部级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1977,(5):30-31
我局于一九七四年开始了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试验。两年多来,我局广大职工大搞群众运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取得了很大发展。现就小口径金刚石钻进中关于预防烧钻、预防孔斜和分层钻进的体会简要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水文水井钻进工艺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有:空气潜孔冲击器钻进、牙轮钻头钻进、双壁管气举反循环钻进,新型水文钻探冲洗液等。一、空气潜孔冲击钻进技术空气潜孔冲击钻进从根本上解决了干旱缺水基岩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钻杆试验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尽快实现我国钻探技术的现代化,使钻探装备轻便化,充分发挥金刚石钻进高转速、高效率的特长,冶金部于1973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铝合金钻杆研制及钻进试验工作。几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工人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初步效果。铝钻杆钻进的技术意义金刚石岩心钻进的最大工艺特点是高转速,钻进效率随钻进转速的提高而提高(当  相似文献   

5.
文内叙述了苏联地质保矿部中央设计局于1960年顺利完成工业试验的- 300A型万能钻探装置。-300A型装置用金刚石钻进深度达300米,硬质合金和钻粒钻进深  相似文献   

6.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为了配合推广金刚石小口径钻进,根据国家计委地质局的指示,由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无锡探矿机械厂和西南地质科学研究所共同组成了“绳索取心钻进方法研究试制小组”。经过研究,设计和加工,于一九七四年五月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口径金刚石岩心钻进的S56绳索取心钻具。之后,又同北京市地质局协作,共同组成钻具试验小组,于七月下旬在该局102队507机台Zk2号钻孔进行了钻具性能试验。试验钻具总进尺为36米(试验孔段185—  相似文献   

7.
我队于1963年以来为了提高硬岩层小时效率,加快勘探速度,扭转落后局面,我们推行了纯钢粒钻进,同时亦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试验的技术参数。通过以试验机台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队全面推行纯钢丝粒钻进。经过长期推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JU-1500型钻机是由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共同设计,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制造的深孔金刚石油压岩心钻机。于1977年试制样机两台:一台在河北十五地质队进行生产试验,大口径钻进孔深935米;另一台在浙江第三地质队进行小口径钻进生产试验,截至今年5月底已钻进1800米,创造了我国目前最深的小口径钻进孔深。试验证明,该钻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使用国产化设备进行空气潜孔锤(CSR)钻进在煤田钻探中的应用效果;介绍了主要设备的配套选型及技术装备。并对这些设备的性能、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和评价,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经试验,CSR 最大钻进孔深364.06m,超过了进口样机在国内的钻进深度;不同岩石中的钻进平均时效为3.6~10.10m/h,是合金钻进的2.8~4.7倍;单根(6m左右)最高时效达到48.36m/h;单孔材料消耗与合金钻进相比降低44.5%。CSR 钻进取得的地质资料及时、准确,收集的岩粉清洁、无污染。干孔岩粉采取率达100%,有水孔采取率达50%左右。取得的地下静水位、涌水量、水温、水质等水文资料真实、可靠。CSR 钻进技术先进、工艺简单,国产化设备有很大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1990,(1)
一种性能优良,用于空气泡沫钻探的ADF—1型泡沫剂,已由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 ADF—1型泡沫剂在山西地矿局第一水文队施工的雁北地区进行了391m的生产试验,试验表明,与一般泡沫剂相比,钻进效率提高1.3倍,纯钻进时间提高20%,供风量降低了30%,单项成本降低一半,取得了用潜孔锤钻进白云质灰岩,4天进尺174m的好成绩。这种产品还在甘肃、山东等15个省及国外水井承包工程中应用,进尺几千米,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受到有关单  相似文献   

11.
水电部水文局委托北京市水利局于1984年10月24日至27日邀请国内从事水文仪器研究、生产、水文测验、教学以及水利水文工作的22个单位29位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了“水文测流铅鱼造型的研究”成果技术鉴定会。该项研究是由北京市水文总站和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在做了大量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委托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2所进行了室内水洞试验和整体铅鱼阻力试验,并经过不同地区、不同河流条件的八个水文站两年多的野外试验,取得了大量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王新 《探矿工程》1988,(3):11-12,10
我局从1982年开始试验冲击回转钻进至1986年止,累计完成工作量8006m,占岩心钻探工作量的1.6%。先后有5个队15台钻机在16个矿区进行冲击回转钻进。其中一探完成工作量4069m,五队完成3290m。全局9个有探矿施工能力的队除两个水文队外,都配有冲击器,拥有4种类型冲击器89套。  相似文献   

13.
我队于1985年用泵吸反循环在第四系水文地质试验钻孔,进行钻进、取样、成井工作,初见成效;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广这项新技术,现将我们对泵吸反循环钻进试验情况,以及我们的初步认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李勇 《探矿工程》2016,43(11):48-51
郑州地区煤矿水文观测孔以前均在地面施工,由于施工和维护成本较高,近年来逐渐推广在井下施工。2013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高压水探放技术与装备》列入《水害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随着井下钻探技术和装备日趋成熟,特别是井下专用探放水钻机、孔口防喷装置、松软破碎地层跟管钻进技术、硬岩层高效定向钻进技术等方面的难题相继被攻克,煤矿井下钻探已实现了安全型作业。针对井下钻探施工的特殊性,主要从水文观测孔施工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设备选型、钻孔定位、破碎地层潜孔锤跟管钻进、固井和井控防喷以及成孔后酸化洗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1976,(2):1-8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引下,为了加快地质勘探步伐,迅速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取代落后的大口径钢粒钻进,我队于1975年起,对上海砂轮厂和地科院勘探所研制的人造金刚石钻头和扩孔器进行了生产试验。通过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先后试用  相似文献   

16.
SZ—130砂矿钻机是我局在龙江—1型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砂矿钻机。它除解决了龙江—1型砂钻多年来存在的人力“推磨”和人力起拔套管的繁重体力劳动外,并把龙江—1型砂钻单一的冲击钻进取样工艺,发展成为既能进行冲击钻进取样,又能进行慢回转套管超前护孔钻进与钢绳冲击破碎、取样的复合钻进工艺,提高了钻机的钻进能力。SZ—130砂矿钻机于1983年秋试制成功,并在厂内进行了性能试验,钻进二个孔,进尺25.5米,其中最深孔16.5米。试验过程中各部件运转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为进一步考核该机性能,于1984年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1975,(5):61-61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队广大革命职工,坚持“三结合”的方法,艰苦奋战,在较短的时间内,于1970年10月制造了第一台“自力号”转盘钻机。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试打一孔,总结一孔,使钻机逐步完善。至1974年11月共施工41个水文钻孔,进行了三种不同情况的生产试验(基岩大口径钢粒钻进,松散地层一次成井,小径取心、扩孔成井),钻进工作量达9000多米,水泥管一次下管196米,松散层取心台班进尺达84米,工程质量合格,并为工农业及国防工业用水成井25眼。实践证明,钻机  相似文献   

18.
郑远芳 《广东地质》2004,19(3):33-36
水文测井是在水文钻孔中进行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个统称.以前钻进供水井是靠取心来确定含水层位,这种方法效率低,成本高,特别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要求.在雷州半岛地区无岩心钻进供水井中,采用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测井资料来划分含水层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划分咸淡水界面也特别有效,现在水文测井已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根据测井资料成井,可使成井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杨国云 《云南地质》2009,28(2):201-205
绳索取芯钻进技术改变传统的提钻取芯过程,降低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时间利用率、钻探效率及取芯质量。目前,绳索取芯钻进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工程勘察和水文工程地质等多种要求采取岩芯的钻进工程中。本文结合云南某矿区勘察工程钻孔实例,通过小口径绳索取芯钻进工艺与普通取芯钻进工艺对比来说明其先进、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千秋勘探区侏罗系砾岩的钻进效率,我队于1986年采用煤炭科学院研制的MT-P-58、MT-P-73型喷射式冲击器和MT-Z-89型正作用阀式冲击器,先后在该区的八个钻孔中进行回转冲击与回转的交替钻进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