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张辉旭  殷琨 《探矿工程》2004,31(3):1-6,9
以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类研究所岩土钻掘技术创新、发展应用及存在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简要回顾我国岩土钻掘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岩土钻掘技术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岩土钻掘技术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主要提出了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类研究所岩土钻掘技术既要为国家地质工作提供钻掘技术支撑,更要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建设国家钻掘技术支撑体系、适时进行专业学科结构调整等多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2005,32(11):23-23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基础施工(桩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科学钻探、非开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介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新装备、新器具,交流安全生产与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张林霞 《探矿工程》2003,30(5):69-69
本刊讯 为总结与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在地质调查、能源与水资源勘探与发展各类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研讨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了解和合作 ,加快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共同主办、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具体承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协办的“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  相似文献   

4.
新书介绍     
《探矿工程》2004,31(6):70-70
《探矿工程》2 0 0 3年增刊《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于2 0 0 3年8月2 7~2 9日在长春市联合举办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钻井和成井新技术研讨会”,总结与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在地质调查、能源与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各类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研讨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方向,加快探矿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动态     
《探矿工程》2003,30(4)
关于召开“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钻井和成井新技术研讨会”的通知  本刊讯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将在长春联合组织召开“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钻井和成井新技术研讨会”。1.会议主题 :总结与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在地质调查、能源与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各类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研讨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已被世界各国人民作为发展本国经济所追求的理想方式。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先行官的地质工作组成部分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及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主题,面对国民经济建设新形势,简要阐述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技术本身发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开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巨大系统工程,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勘察施工、地质调查、能源和水资源勘探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了西部大开发给探矿工程带来的难得机遇以及探矿工程的现状,并着重论述了在西部开发中探矿工程的服务和开发应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动态     
《探矿工程》2007,34(8)
“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通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主办、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10月17~2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会议主题:总结与交流“十五”期间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在地质大调查、矿产资源与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研讨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方向,以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  相似文献   

9.
新书介绍     
《探矿工程》2003,30(6)
《探矿工程》2 0 0 3年增刊《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于2 0 0 3年 8月 2 7~ 2 9日在长春市联合举办了“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钻井和成井新技术研讨会” ,总结与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在地质调查、能源与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各类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研讨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学  相似文献   

10.
刘广志 《探矿工程》2007,34(10):14-14
2007年的金秋十月,《探矿工程》杂志迎来了她创刊50周年的大喜日子,这是探矿工程界的一件大喜事,值得纪念和庆祝!《探矿工程》风风雨雨50年,但坚持不懈,已成为全国探工、岩土界之左膀右臂,誉满全国,走向国际,功勋卓著。50年来,她坚持着正确的办刊方针,宣传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工程的新成就、新成果,促进我国钻探、掘进、勘探机械的技术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金昌 《探矿工程》2010,37(12):1-4
低碳经济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已被世界各国人民作为发展本国经济所追求的理想方式。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先行官的地质工作组成部分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当今时代特征及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主题,面对国民经济建设新形势,简要阐述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以及技术本身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适逢今年又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各行各业及各级政府都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并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各自的十一五规划和2006~2020年发展规划。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行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哪些成果?应如何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十一五”有什么发展规划,到2020年能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这是广大同仁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和《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  相似文献   

13.
·新书介绍·     
《探矿工程》2004,31(4):68-68
《探矿工程》2 0 0 3年增刊《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于2 0 0 3年8月2 72 9日在长春市联合举办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钻井和成井新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新书介绍     
《探矿工程》2004,31(5):71-71
《探矿工程》2 0 0 3年增刊《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于2 0 0 3年8月2 7~2 9日在长春市联合举办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钻井和成井新技术研讨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专业技术杂志。从1957年创刊以来,伴随国家地质找矿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路程。这40年历史,对(矿工程》杂志,是创业,是艰辛,是奋斗,更是辉煌!《探矿工程》迄今已出版160期。只有  相似文献   

16.
第九届全国探矿工程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13日~10月17日在烟台召开,来自地矿、冶金、煤炭、有色、核工业、水电、兵器、武警等11个部委的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部分国外公司驻中国的代表共13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150篇(其中95篇选编入论文集),论文涉及面广泛,以岩土工程和施工技术为主,还有钻探工艺、综合性论述及新设备、仪器机具和计算机应用等文章。论文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施工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会议期间,代表对探矿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开展了讨论,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应扬长避短,努力拓宽服务领域,以求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会议评选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2014,(3):84-84
主题: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 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承办:《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同期召开:中国地质大学原探矿工程系成立60周年学科发展研讨会,一、论坛主题及背景 主题: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探矿工程》与时代同行,见证了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推动了钻探、坑探(掘进)、钻掘设备的技术进步,交流了岩土钻掘工程的施工经验。50年来,虽经历了几度停刊、几度复刊、几度更名,但几代探工志士仁人锲而不合,共同谱写下了这部记载着探矿工程50年发展历史的巨著。五十年风云际会,五十年沧海桑田。今天,一些《探矿工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回顾这50年曲折而辉煌的刊史,抒发对这本杂志深深的情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方啸虎  洪涛 《探矿工程》2004,31(3):49-52
中国经过40年超硬材料艰辛的研发历程,现在全国超硬材料已由开始的研制开发,发展成今日的超硬材料行业,年产量已达20亿ct以上(还有信息说达25亿ct左右)。它已是国民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发展探矿工程、岩土工程及多种金刚石钻探、多种特种钻探方面,也是无可替代的重要磨料,这方面的信息对我们指导发展近代探矿工程、岩土工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孙健 《探矿工程》2006,33(2):12-12
“十五”期间,我局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工作者在工程市场的大潮中不断探索、艰辛拼博。不仅为全局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2000年,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为基础的工勘施工业完成收入1.96亿元,到2005年已达到近7亿元,增长了2倍多;工勘施工业的年收入已占全局对外创收的2/3以上,占全局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成为全局经济的主要支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