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 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航空气象事业才开始发展。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相继应用于航空气象部门 ,航空天气预报方法及航空气象保障手段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民用航空气象保障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探测仅由温度表 ,电接式风向风速仪 ,水银气压表等简易的常规气象仪器进行 ;而预报则以天气图 ,实况图为资料 ,结合经验总结、外推法和模式法分析法来进行。当时的航空气象主要是着眼于本场天气和对流层下部 (30 0 0米以下 )危及飞行安全的低云、低能见度、大风、雷暴、结冰等天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航空气象…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气象通信业务现状与今后业务调整意见@朱来昌@朱喜林¥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通信业务现状与今后业务调整意见朱来昌朱喜林(山西省气象局030002)气象业务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客观反映和分析我省气象信息网络的现状,适时地调整气象通信路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为了提高气象资料的质量,在人工初审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气象观测数据的检查、判断,找出不合理、不正常的记录,不但提高了业务质量,也减轻了手工预审的工作量。但针对目前的气象测报业务来说,还达不到完全自动化,有一部分仍需人工预审来把关。1对于原始记录的人工预审预审员应该从每一个观测数据开始,初值、器差、订正后的数值,以及数据间的关联,要素间的变化规律,包括各种自记纸的整理,仪器与数据的联系,还有必须熟悉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有关规定以及上级下发各种业务…  相似文献   

4.
日本气象服务始于 1875年 ,由内务部建立的东京气象台 (TMO)进行气象服务。 1887年 ,东京气象台易名为中央气象台 (CMO) ,并受教育部管理。 195 6年 ,中央气象台成为交通部的一个外部组织 ,并命名为日本气象厅 (JMA)。日本气象厅负责整个国家的气象服务。主要是发布短期、一周和长期天气预报 ,台风、暴雨雪的警报和咨询 ,海啸、风暴、海潮和洪水的警报等。为了确保这些服务 ,日本气象厅不断改进其观测手段及国内、外电信和天气分析、预报系统。近年来 ,日本气象厅在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相关气候活动变化、海啸的解释和地震预报等…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气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Interent和数据库技术,针对主要业务系统进行实时采集、信息分析,实现了实时监控、评估主要业务系统的运行状况;实现了实时监控各类气象产品的发布情况;实现了实时生成各类气象业务报表和值班日志。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现代化水平 ,使其更好地适应整个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中国气象局于 1 998年底下达了“九五”期间湖北省级农气业务现代化二期建设任务。武汉中心气象台按照设计书要求和实施方案 ,综合运用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了湖北省农业气象业务系统 (HBAOS)的研究 ,使农气业务软件平台和产品分发方式得到了不断改善 ,提高了农气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自动化、系统化程度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1 HBAOS结构设计1 .1 HBAOS总体结构HBAOS包括数据库管理、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  相似文献   

7.
6月 9日至 1 5日 ,我随同天津市气象代表团访问了韩国气象厅和大田地方气象厅。在韩期间 ,先后参观了安眠岛上的地球大气观测站 (大气本底站 )、大田气象厅、大田科技馆、仁川气象台、韩国气象厅。对韩国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考察 ,在大田还进行了学术交流 ,所到之处 ,受到韩方热情的接待。韩国的气象监测探测手段、气象通信网络、天气预报和数值天气预报能力、业务自动化水平以及气象服务、气象培训、业务管理均发展较快 ,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 监测网络系统韩国气象监测探测网络系统包括地面、高空、海洋、卫星、雷达和地震等多…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来,新疆气象事业以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为牵引力,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推动力,始终不渝地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使新疆的气象业务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构成气象业务4大功能块的角度回顾近20年来新疆气象业务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一展望。叉污回气象业务的构成、作用和地位新疆气象业务按功能划分由4大系统构成,即:大气探测系统、气象通信系统、天气预报和气候业务系统、气象产品形成及对外服务系统。它们在整个气象业务这个信息系统中分别承担着气象信息采集。气象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商丘市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编制、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实时气象信息通信业务处理》系统是依托网络环境开发研制的一个实时多任务处理系统。主要完成本区实时气象信息的收集与分发,对下住气象常规信息的筛选转发,兼顾对网络文件信息的管理。系统对实时气象信息的采集主要建立在处理文件的基础上,能够同时从对个以上的用户目录读取实时气象文件信息并形成实时信息库;同时仍然提供两路全双工的异步通信服务,收集电报信息并形成实时信息库。在分发时,系统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库中的实时气象信息选出并形成用户文件;对下传的气象文件信息系统将根据用户的选择经公报筛选后形成用户文件;系统能…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可自动调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提供的气象实时资料,根据各种预报指标,对“大风”、“大雨”、“冰雹”、“大雪”、“寒潮”、“霜冻”及“晴雨”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12月我参加日本气象厅举办的气象Ⅱ培训班,了解了日本现行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科研进展情况,参观了有关台站、院校。在和气象厅官员、职员、研究员、教授相处的几个月里,他们敬业爱岗、做事严谨、计划周密、认真高效以及奉献、勤奋、守时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日本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以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薛纪善为团长的广东省赴日气象考察团,对日本气象工作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日本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防灾工作的进展,气象业务管理和专业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重点考察日本的中尺度监测和短时预报。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一个介绍。1 日本气象的观测体系  日本有161个气象台或测候所进行常规地面观测,观测仪器从1995年更新为95型,除个别目测项目外,均改为自动遥测。AMeDAS于1974~1978年实施,现有四要素自动站840个和自…  相似文献   

14.
县级气象业务管理系统是针对县局现有业务工作而设计的管理软件,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县局的业务工作,方便资料的保存、查找、统计等,按照业务工作的不同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库。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分别设计了测报业务、预报业务、气象服务、农网建设等9个方面的管理模块。该应用软件充分利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采用菜单与按钮相结合的方式,界面设计美观,使用方便,在目前的气象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张弘 《陕西气象》2001,(3):43-44
从卫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气象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及预报业务工作平台3个方面分析了地方台站天气预报的发展,总结天气预报业务面临的问题,提出确保天气预报总体效益的发挥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中国气象局派遣青年业务和管理人员一行8人赴加拿大接受培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在加拿大气象机构总部及部分区域中心的学习培训,较系统地了解了加拿大气象机构业务和管理的现状及其调整和改革的情况。加拿大气象局隶属环境部,总部位于多伦多,设有大气监测和水调查司,大气环境预报司,大气和气候科学司,服务、客户和伙伴司和政策与合作事务司等5个职能司,国家气象中心(CMC)隶属大气环境预报司,位于蒙特利尔。另外还设有5个区域中心和包括区域中心在内的14个业务中心。  相似文献   

17.
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常是借用键盘和显示器。这种方式在很多场合效率较低,而且操作使用也不够方便。计算机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技术为人机对话开辟了新的通信途径。本文主要讨论用录音编辑方式合成语音,使其应用于气象业务中。1wav声音文件格式分析从windows3-1开始,微软提供了标准的音波文件,该文件以wav为扩展名,该文件支持16位声卡。wav文件是用RIFF的格式描述的。RIFF是ResourceInterchangeFileFormant的缩写(资源交换文件格式)。RIFF是用于多媒体的资源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气象彩铃的业务实现流程及产品特色,时效性强和传播面广使得气象彩铃在应急服务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天气短信业务发展气象彩铃,找出近年来营销推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落成的陕西气象大厦 ,建成了高速计算机网络系统 ,配置了高档服务器 ,开发了基于数据库的信息浏览、查询等多种产品 ,开通了电子邮件等服务。省级气象信息业务系统互联网的接入及 92 1 0工程的业务化运行 ,为综合信息网站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平台。通过近几年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特别是气象信息技术的开发人才 ,为网站建设提供了人才资源。已建成的“陕西气象”、“陕西农网”、“西安气象”、“专业气象服务”等网站为综合信息服务网站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开发基础。1 设计目标将网站建设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