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从时问上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三个过程。准各阶段是实施阶段的必要准备和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实施阶段质量的高低.因而不能只重视实施阶段质量的提高.而忽视准备阶段质量的提高。(关于实施阶段质量提高的措施笔者已在《地理教学》1996年第6期《把行动研究引入中学地理教学》中述及)。准各阶段质量提高的措施不仅指常规性的备课.而是指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从城镇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推进效率、发展潜力和协调发展等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1996—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质量并没有随城镇化率快速提高而提升,部分城市反而出现城镇化质量下滑的现象。现状空间格局呈现以郑州、许昌、新乡为核心由西北向东南呈核心圈层结构降低,18个城市大体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型,各类型城市不断发生变化,等级层次并没有固化,各城市间城镇化质量差距并不过大。各城市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质量都需要提高。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把耕地质量划分为耕地本底质量和耕地追加质量,通过剖析农业生产物质的大量投入对粮食单产所产生的影响来探讨耕地追加质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通过引入"耕地标准系数"反映浙江省耕地综合质量的动态变化,并构建C-D函数模型,运用偏估计的岭回归分析,从贡献率方面就耕地追加质量中各投入因素对粮食单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1年间,耕地标准系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意味着耕地质量有所降低。在耕地追加质量的诸多投入因素中,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率和单位播种面积地膜使用量对粮食单产的提高都有正向作用,其弹性系数集中在0.25左右,说明在其他3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另一因素增加1%,都会促使粮食单产提高0.25%左右。最后提出提高粮食单产的耕地质量中各投入因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村城镇化质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论述了农村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兴旺,城镇才能兴旺;经济水平提高,城镇化质量才能提高。同时,要以人为本,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区规划,构建农村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创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如东县不同年限的滩涂围垦区和光滩土壤样品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垦区间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引入土壤质量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关键改良因子。结果表明:滩涂围垦60 a来,研究区土壤质量随围垦时间变化轨迹为“急剧提高—相对稳定—持续提高”。围垦前10 a土壤质量急剧提高,土壤质量指数(SQI)由0.19增至0.37,年均增长11.84%,垦区差异显著;围垦10~30 aSQI由0.37增至0.42,年均增长0.54%,围垦30~40 aSQI由0.42增至0.45,年均增长0.71%,垦区差异不明显,因此围垦30 a左右土壤质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围垦40~60 a土壤质量持续提升,SQI由0.45增至0.56,年均增长1.22%,垦区差异显著。土壤质量的障碍因子分析显示较低的TOC、TN和粒含量是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且与pH、盐分显著负相关,因此盐碱度降低是研究区土壤质量提升的根本原因,肥力提高以及土壤质地的改善是土壤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2,(2):20-21
工信部日前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由大变强"如何走,产能、布局、原料等新目标如何落实……针对这些问题,工信部有关负责人7日对《规划》作了权威解读。提高品种质量据了解,我国钢铁工业在钢材品种质量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量大面广的产品档次低,质量和稳定性较差,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不强,与下游行业衔接不畅。为此,《规划》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稳定性、满足下游需求三方面提出品种质量的具体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质与量关系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战略是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该文运用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在探讨城市发展中质与量的辨证关系、剖析我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生态问题严重、城市功能下降、城乡矛盾突出等质量问题,强调指出,走质量效益型城市化道路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提出了优化环境质量、提高产业质量、强化城市建设、增强人口素质和提升城市文化等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耕地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兴起以及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生产的需要,耕地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防止耕地退化,维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系统地剖析了当前河南省耕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养分偏低,城镇和村庄超标侵占优质耕地,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不合理污染耕地,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加剧了耕地生态环境恶化。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合理利用耕地和保护耕地,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耕地资源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经济增长的基础,近些年来,土地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和粮食产量,然而,目前大部分的耕地还是依靠农民采取的"大水大肥"耕作模式在短期内提高了产量,而该种植模式获得的高产很难一直持续。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研究对开鲁县的耕作模式的变化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并对耕地质量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地质测量中的制图技术也在向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发展,既提高了地质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又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实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阐述了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基本概况及对地质测量的重要意义,并探究了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对提高地质测量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测绘数据是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的根本依据.要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加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本文以翁牛特旗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测绘质量管理手段,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地名普查数据质量居于整个地名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是衡量普查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要求,也是国家、省、市、县四级地名普查数据建库和成果转化利用成效的关键所在。在地名普查过程中,山东各级地名普查工作机构,紧紧围绕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决策部署和有关质量要求,以全力保障地名普查质量成效为目标,以全过程质量管控为主线,坚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问题导向,狠抓地名普查数据质量整体提高,确保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建筑物工程项目中,不仅对建筑物的要求愈加苛刻,了解建筑物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的价值,有针对性地找出相对应的研究内容,寻求合适的研究方法。想要跟上工程建筑领域发展的步伐,保障施工质量和项目的安全性,就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学习新设备的操作,善用信息化技术和软件技术。提高建筑物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不仅能有效提高岩土工程中建筑物的工作效率,更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查研究工作在建筑物工程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浸种温度对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初始温度不同的水浸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种荚12h,然后发芽,以不浸种为对照,旨在探寻提高种子发芽质量的预处理方法,为规范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芪种子发芽率进程符合Logistic方程,浸种荚对红芪种子发芽特性具有极显著影响。与对照比较,在20~80℃的水中自然冷却浸种12h均不同程度改善了种子发芽特性。随水温的提高,种子发芽质量先提高后下降;当水温为60℃时发芽质量最佳,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达80.7%、34.7%和4.994,较对照发芽率34.7%、发芽势4.0%和发芽指数1.865分别增加46.0%、30.7%和3.128;但当水温达80℃时,发芽质量出现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对照和20℃水浸处理的水平。60℃热水浸种12h可软化红芪种荚,增强种子吸水吸胀能力,并稀释降低发芽抑制物,有效提高种子出苗质量和育苗成效。水浸种预处理还可有效精选种子,但经浸种后的种子需拌土小心播种,严防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K均值聚类算法的质量与收敛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栅格数据聚类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分析塔式算法得到的顶层栅格数据,既较好地保留原始数据的特征信息,又大幅减小了数据量,在保证聚类质量前提下,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针对分解后的低频数据应用K均值算法,得到后续迭代所需的聚类中心初值,避免了初值选择的盲目性。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计算效率高、稳定性好、聚类质量有保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李相君 《西部资源》2013,(1):120-121
针对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加强以及如何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水平,为了确保成桩质量和桩基工程的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之解构及其质量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立  王兴中 《地理科学》2011,31(1):22-28
以人本主义地理学的行为研究方法为指导,从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质量的角度入手,运用城市社会地理学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理念解构了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的架构要素及其社区生活空间的人本缺失问题。指出了城市社区生活空间体系结构的基本涵义、特征与构成要素。从空间体系角度分析,城市社区生活空间构成要素为城市资源、社区(空间-区位-社会)类型、社区资源;从社区社会空间体系角度来讲,社会公平、空间公正、文化平等、价值尊重为其构成因素。衡量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的效益为其生活空间质量,因此,解决城市社区生活空间失衡的重点在于提高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水平及结构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重构机制及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胶州湾湿地的土壤质量情况,于2014年7月9日和10月10日,分别采集光滩、碱蓬(Suaeda glauca)盐沼、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沼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采样地土壤样品,测定了12种土壤理化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土壤质量的指标;采用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评价胶州湾湿地土壤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全氮含量和铵态氮含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4处采样地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为0.17~0.42,其中,随着与海洋距离的增加,大沽河口采样地土壤质量越来越差,即光滩、碱蓬盐沼和芦苇盐沼土壤质量逐渐变差,而由于互花米草的入侵,洋河口采样地的土壤质量显著提高;7月9日各采样地土壤质量高于10月10日。植物、水文条件、采样时间等可以通过影响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影响湿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在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建筑工程勘察单位必须强化勘察工作质量,保障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于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是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因此,本文针对岩土工程的特点、方法以及目的,分析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优势,结合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秦明周  赵杰 《地理学报》2000,55(5):545-554
运用自然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开封市为例,通过可对照的土壤采样分析,选取pH、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代换量等养分因子,经标准化处理,运用经修改的内梅罗公式,尝试性地评价了城乡结合部土壤的总体质量,并对比分析了典型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条件下的土壤质量变化,定量地说明了城乡结合土壤质量的变化,证实了目前的维持、提高土壤质量、高产出的方法只能是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