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西部山区是我国的水源地及生态屏障,它们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内容。研究归纳出山地发展的“巴音布鲁克模式”:(1)天鹅及其生境的绝对保护(核心);(2)建立可持续牧业(主体);(3)规范和发展旅游业(突破口);(4)西蒙古土尔扈特传统文化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国西部山区的发展模式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自然保护)三个圈层(与当地主要土地资源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与当地特有资源相联系的新兴产业,当地民族文化保护)。这种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的思想,同时考虑到促进地区新老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世纪之交中国重大发展战略的标志之一是西部大开发,西部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环境现状、国际关系及人文环境等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在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民族团结、综合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西部是以山地为其基本特征的,因此山地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的开发占有重要地位.西部山地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考虑下列问题:1)西部是丰富的资源与贫困的现实的矛盾体,西部地区的资源在过去主要用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议,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西部地区得到过去所作贡献应有的回报;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现在和将来主要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为了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受到生态屏障服务的地区支付应有的费用,用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投资,以使我国更好、更快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2)在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可,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而水土流失能否有效治理,与坡耕地和荒山荒坡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密切相关,在这方面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3)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部多样性的自然资源应该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应用和开发,粮食生产并不一定是山区最恰当的出路,应大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特色产业,将目前对特色产业的理论和普遍认识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4)在发展西部的特色产业开发中,最重要的是对一个地区最充分的认识,如在农业发展方向,许多地区热衷于对外来东西的引种,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但却往往忽视了对本地资源的正确和充分认识和开发;5)我国的作物品种选育工作,基本上是以现在的环境作背景的,较少将全球变化考虑进去。由于全球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停止,作物育种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全球变化,加强环境与农业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皖南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分析皖南山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皖南山区的5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1)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3)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4)山区综合开发模式;(5)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文章最后对皖南山区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川滇黔接壤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开发其意义和效益超过各省分割开发。着眼未来,接壤区有可能建设成大西南的经济中心区,成为长江产业带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资源型产业发达区和少数民族区的示范区。当前,该区存在几大矛盾或反差:区位中心与边远山区,丰富资源与落后经济;大量投资需求与财政拮据;资源开发与环境退化,现代化进程与人才和意识贫困;对外开放与环境退化,现代化进程与人才和意识贫困;对外开放与内陆封闭背景等。制定该区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强化产品深加工,坚持对外开放,发展通讯、交通,优化开发项目和投资,对该区实行优惠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全局。西部大开发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非均衡区域经济理论是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重大实践问题的核心理论,我国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及潜在的区位优势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的现状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水平以南方丘陵山区为高,以华北山区、东北山区居中,以西北山区和西南山区为低。从工业开发潜力论及则以华北山区为大,东北山区和西北山区居中,西南山区和南方丘陵山区为小。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的重点应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推进,以南带北、以东促西,切不可均衡发展要有必要的政策与经济倾斜,首先应向中国西南高山倾斜,这一点至关重要工业开发水平的提高,必须有高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做基础,加强山区文化教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全局.西部大开发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非均衡区域经济理论是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重大实践问题的核心理论,我国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及潜在的区位优势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的迟发展效应、后发优势及创新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迟发展和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现状,在总结各种有关“迟发展效应”后,给出了“迟发展效应”的定义,提出了限制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迟发展效应”的不良影响及其累积循环作用机制,并从5个方面分析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分析其有利影响-后发优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了政策,制度、技术、组织4个方面的创新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的地区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刚  纪慰华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2):74-78,60
目前,阻碍西部地区工业化的主要问题包括:(1)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等要素条件差;(2)离经济核心区距离远;(3)生态保护压力大,产业进入门槛高;(4)所有制结构不太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5)政策等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工业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首先,植树种草的生态环境政策迫使农民从乡村走进城市;其次,中央政府向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资金支持增多;第三,东西部人员交流逐渐增多;第四,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因此,应该扩大开放度,注意投资多元化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针对性,重点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规范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主要表现的基础上,离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全球化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外向型经济战略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及国际旅游创汇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发展中十分重大的战略之一,它给中国西部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带来了无限生机。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及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西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远远落后于中部和东部。统计研究表明,西部区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这就说明,生态环境的脆弱或破坏,必然要导致地区贫困的发生。西部大开发的宗旨,就是要使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与中、东部地区在社会经济上、技术进步上和知识水平上达到一致,使那里的人们富裕起来。因此,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就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任务之一。内蒙…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新疆为例,首先分析了中国西部人口的基本特征;然后讨论了人口因素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认为西部大开发应拒绝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尽快提高人口素质。最后强调,为适应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应转变观念,合理控制人口规模;采取多种途径,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正确认识民族人口问题,进一步优化西部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资源观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文指出我国西部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应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不总是对立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知识经济在我国初见端倪,21世纪初自然资源仍然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阐明新老资源观是连续的,并不是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是关系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西部煤炭资源具有明显优势,约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5%,且多为低灰、低硫的优质环保型煤炭,合理开发利用将有利于我国煤炭消费结构的改善,应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一环。如何正确认识煤炭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是国家宏观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在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丰富,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近5年,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从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入手,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并据此提出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1)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力度,查清水资源储量;(2)综合利用,科学规划,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控;(3)开源与节流并举,尤其要重视节流;(4)充分利用天然地下库容调蓄水资源;(5)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和完善水资源法规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匮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向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安第斯山,是一座位于南美洲西部,大致与海岸走向一致,纵贯南美大陆西部,大体上与太平洋岸平行,以跨越国家多、纵贯南北,为全世界最长的山脉而著称。据考证,安第斯原是居住在印加古都库斯科以东的部落名称。在印第安语中,anti意为"东方",用以表示当地山岭的名称。一说源于印第安语或印加语anti,意为"铜",因秘鲁南部山区产铜而得名。安第斯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主  相似文献   

19.
西江流域开发的战略地位及其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湘满 《热带地理》2002,22(3):219-221,226
西江流域开发在大西南开发乃至整个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大西南区域经济开发的增长轴;西南对外开放的主通道;南中国西电东输的开发基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但是条块分割的管理矛盾导致流域开发整体效益的下降,不利于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组织管理制度创新。针对西江流域的特点,作者提出了建立具有最高决策权的西江流域开发协高委员会,实行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又是大江大河的河源地,如果发生不利的开发行为,西部大开发可能导致环境的大污染,生态的大破坏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全面枯竭,最终威胁到西部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制定正确的开发战略至关重要。利用地理学原理,客观地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和比较优势,依据非均衡的增长极开发理论,探讨如何推进西部小城镇建设,培育具有西部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西部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城市增长极和产业增长极成为动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