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用统计计算和后报方法,获得了本海域不同海区多年年极值波高(H1/10)资料。用P-Ⅲ型和短期测波资料频率分析方法,估算了各海区的设计波高,并依据文献[3]计算出对应的平均周期。用Kolmogoroff适合度方法检验所得的结果表明,依P-Ⅲ型方法拟配的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点十分吻合,从而确定了本海域不同海区最佳的设计波浪。  相似文献   

2.
根据西沙海洋站实测波浪及风要素资料,对西沙海区波浪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相关分析法,通过多元回归计算,得出波要素的预报方程,后报检验结果表明,预报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3.
波浪在珊瑚礁及台阶式地形上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浪在水深剧变地形上传播与在缓变地形上传播相比,变形规律有很大不同。本文结合珊瑚礁地形,对波浪在台阶式水深剧变地形上的传播的研究进展了综述,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玉成 《海洋学报》1997,19(3):111-118
利用波作用的守恒原理分析了波浪及波浪谱在水流作用下的变形;讨论了由于波的存在引起的水流速度垂线分布的变化;研究了不规则波的破碎准则;提出了浅滩上波浪谱变形及破碎的新方法以及计算破后波的VOF方法;最后讨论了方向谱在水流中的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5.
计算东海台风浪大面分布的追踪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台风气压场的模拟得到计算风场,在此基础上采用跟踪计算方法取得台风域内的波浪分布。结果表明,本方法较为成功地描述了台风浪的分布特征,计算波高与实测十分一致,但计算周期和实测有些差异。  相似文献   

6.
海浪是我国海洋环境业务化观测要素之一,也是海洋预报的重要参数之一,波浪观测仪器对海浪长期、稳定、准确的观测直接影响了科学研究和海洋海岸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此,波浪观测仪器需进行室内实验室测试和室外海上测试,但目前进入业务化系统的波浪观测仪器一般只进行了实验室计量检定,缺乏现场测试评价。现阶段,用于波浪观测的主要仪器为重力式波浪浮标,为进一步检验重力式测波浮标的稳定性、可靠性,验证波浪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本文设计了实验室和海上比测试验,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几种主流测波浮标的观测结果,总体来看,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的SBF3-2型波浪浮标和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SBF6-1型波浪浮标观测效果最好,准确性较高,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Numerical Study of Wave Diffraction Effect Introduced in the SWAN Mode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ew version of SWAN model includes the wave diffraction effect which is the main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versions.Experimental data collected in the wave basin of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were used to test its performance.Wave heights were compared in the four cases(with different wave energies and directional spreading spectra).The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the measurements,especially for the broad directional spectra cases.The effect of wave diffraction was analyzed by switching on/off the corresponding term.By introducing the diffraction term,the distributions of wave height and wave direction were smoothed,especially obvious for the narrow spectrum cases.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ions without diffraction,the model with diffraction effect gave better results.  相似文献   

8.
本文查阅了从1973-1985,13年的历史资料,对石臼港沿岸波浪场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统计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各类较强天气系统影响石(即指石臼港)的极端区域,同时获得了石港沿岸各类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波浪分布特点以及波高计算式,为保障石港的生产及港口建设为石港的波了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数据和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9.
海浪对海洋上层的动量与混合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波浪影响海洋环流的3种机制,给出了波浪对海流的雷诺应力表示、搅拌混合系数表示以及对温盐扩散的搅拌混合系数表示;计算了东中国海区域的波浪动量作用、搅拌混合系数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进而定量分析了波浪对表层海流的动量输送及对海洋上混合层与跃层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汕头近岸区的台风波浪(一)实测记录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选择了汕头近岸区某测点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下同)波浪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实测记录的分析;(二)后报台风波浪及其基本特征;(三)各种重现期台风波浪要素的确定。力图为该近岸区海岸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水动力参数提供依据。本文,着重分析了实测台风波浪能量的分布,给出台风过程波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变化;波浪能量的集中程度以及台风过程测点出现波高最大值时波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分布等。从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台风波浪能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岸区波浪场数值模拟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国内外近年来近岸波浪场数值模拟的几个主要计算模式的研究和进展概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首先对工程实际中经常使用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发展,包括其范围、求解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评述;然后,在论述波浪共存时波、流场耦合计算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在近岸区存在流场时的模拟方法,最后指出了几个可能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2.
波浪作用下沙床中的孔隙水压力响应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波浪水槽中进行的波浪作用下沙床中的孔隙水压力量测实验,并给出和分析了部分实验数据,实验中的波浪采用和规则波和不规则波。沙床采用了均质沙床和分层沙床,同时对沙床上有直立墙的模型也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我国波浪测量技术特别是近海波浪浮标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今后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小红 《海洋科学》2023,47(2):31-46
为了解海南东方市近岸海域波浪基本特征,根据东方海洋环境监测站使用的SZF型波浪浮标连续11 a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对波浪要素进行统计,得到了各向各级波高的季节分布,以及波高和周期的均值与极值;再对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平均持续时间与波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选取一典型台风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海域以S向浪出现频率最高,为14.3%,其次是N向和NNE向,频率均为11.9%;强浪向为S向和N向,浪向分布与东方市所处地理位置相符。该海域以有效波高小于1.3 m的小浪和轻浪为主,年出现频率为97.6%, 4级中浪占2.22%, 5级大浪仅占0.12%,只有在夏、秋季台风过境时才出现。累年有效波高平均值为0.49 m,最大值为3.2 m;最大波高为5.6 m,最大波高平均值为2.5 m;平均有效周期为4.2 s,最大有效波周期为9.5 s。有效波高在1.0 m以下,且周期在4~5 s的波浪出现频率最大,为80.5%。强台风“海燕”影响期间,波高具有明显的滞后特征, 5级大浪持续了10 h,浪向与风向基本一致,说明台风产生的波浪是以风浪为主,最大波高均出现于偏S向。通过波谱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波浪浮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原广 《海洋科学》1998,22(3):12-13
多功能波浪浮标是一种可在海洋台站和近海进行波浪(含波向)、表层水温、表层海水盐度三项水文要素自动测量和信息处理的观测装置。该浮标的研制目的是解决水温和盐度传感器现场安装和连续长期使用所遇到的问题,把我国目前海浪观测技术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替代至今赖以进口的同类仪器。目前,国际上较实用的波向浮标主要有两大类:表面波向测量浮标和水下波向测量浮标。前者有美国的956型(改进型为1156型)波浪跟踪浮标、荷兰的波浪骑士方向浮标,这两种浮标都是遥测型浮标,可获得实时测量信息,956型波浪跟踪浮标只能测量波浪要素。80年代,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波浪聚焦特性,分析极端波浪的产生机理,采用非静压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波浪聚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文采用SWASH非静压波浪模型,模型垂向均匀分三层以保证足够的色散精度以及非线性精度来高效准确的模拟波浪在变化地形上的传播。研究发现在最大波浪未发生破碎时,波浪在半圆形凸起斜坡浅滩上传播,波浪聚焦是波高增大的最主要原因。初始kR(波数与浅滩半径乘积)值对波浪在该地形上的聚焦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初始kR越大,最大波高位置距聚焦地形坡脚的距离越远。当kR在1.4π~4.05π之间时,随着kR的减小,最大相对波高先增大后减小,当kR=2.45π时,最大相对波高达到极大值,可达2.48倍初始波高。  相似文献   

17.
18.
海浪能量方向分布形式对近岸波折绕射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考虑海浪能量在方向上的分布,结合组成波折绕射控制方程组,建立了海浪方向谱的折绕射联合模型,并在简单地形上实施数值计算,比较简单波及折绕射的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海浪能量的方向分布,能减弱波动能量辐聚、辐散的程序,改变辐聚、辐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波浪方向的能量分布概念和公式,计算了胶州湾多年一遇的设计波浪要素,并绘制了整个胶州湾主要方向50a一遇波高和周期的分布图.由此可以了解胶州湾波浪的地域特征和方向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辽东湾海上实测波浪资料,进行了谱分析,从而了解到辽东湾的波浪性质,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谱形拟合,找出了谱公式中的三个参数与谱矩、最大值及极值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