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6年2月9日、3月1日和8月16日在黑龙江省德都县发生的5.0级、5.4级和5.5级地震震群,微观震中分别在(48°39′N,126°32′E)、(48°40′N,126°32′E)和(48°40′N,126°35′E)。宏观震中在德都县讷谟尔乡、沾河林业局和引龙河农场等地,震中烈度均为Ⅶ度。有感范围东到佳木斯,西抵加格达奇,北至黑河市,俄罗斯境内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歇洛戈尔斯克均有  相似文献   

2.
地震台站空隙角对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四川测震台网记录的芦山余震资料,选取20个M≥2.5地震,以Loc3D(川滇)定位方法定位结果为标准。采用MSDP中常用定位方法(HypoSAT、HYP2000、LocSAT、单纯型),在人为增减台站情况下,使得台站空隙角在25°—320°范围内任意变化,采用相同震相和相同台站对选定的地震事件进行定位,并对定位结果与标准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震中位置在台站空隙角25°—130°任意变化时,4种定位方法效果较好,差别不大;在空隙角达到130°时,震中位移具有随着空隙角增大而逐步变大趋势;在空隙角达到190°时,单纯型法震中位移明显加大,出现随机突跳现象。总体而言,LocSAT法定位效果较好,平均震中位移2.6 km,HYP2000法平均震中位移2.8 km,HypoSAT平均震中位移4.1 km,单纯型定位效果较差,平均震中位移10.3 km。  相似文献   

3.
李起彤 《中国地震》1990,6(4):17-25
1505年10月9日6(3/4)级地震震中原订在黄海(32.8°N,122.7°E)。1983年以后,因苏南、泰山核电站选址和上海地震烈度复核需要,有人对原定震中提出怀疑,并进行部分修正。我们对1505年地震震中做了考证研究,主要根据地震史料,同时也考虑同期历史地震分布、现代微小地震条带、构造地貌、活动构造和深部构造,建议将1505年6(3/4)级地震震中南移到长江口(30.9°N,122.7°E),并称为1505年长江口6(3/4)级地震。  相似文献   

4.
1948年山东威海地震再调查和参数校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 8年 5月 2 3日山东威海附近发生一次强烈地震。李善邦先生将该地震震级定为 6级 ,震中位置定为北纬 37 7°、东经 1 2 1 9° (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 971 ) ,该位置位于海中。在此以后的各种版本地震目录中 ,都沿用了这一震中位置。自 1 983年以后的各版中国地震目录中 ,又同时给出了微观震中 (顾功叙等 ,1 983;谢毓寿等 ,1 985、1 989;汪素云等 ,1 999)。微观震中为北纬 37 2°、东经 1 2 1 8°,在陆地上 ,位于文登西。宏观和微观震中之间相差 0 5°。同一地震同时给出两个震中位置 ,且相差较大 ,在认识和应用等方面造成了…  相似文献   

5.
公元180年甘肃表氏地震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史料记载,各种地震目录均将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秋(公元180年)表氏地震震中定在甘肃省高台县西(39.4°N,99.5°E),震中烈度Ⅹ度,震级7(1/2).本文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重新考证和表氏新旧县城遗址的实地考察,对公元180年表氏地震的震中位置作了如下修正:震前的表氏县城位于甘肃省肃南县明花区新墩子城,也应是震中所在地,其地理位置为39.6°N、99.3°E,精度2类;震后重建的县城在今骆驼城或草沟井城.通过对史料震害的认真分析,并将本次地震与两汉时期8次6(1/2)级以上地震及高台附近地区9次地震的地震参数、震害和波及范围进行对照,最终将震中烈度修正为Ⅸ—Ⅹ度,震级修正为7级.  相似文献   

6.
金宣宗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发生强烈地震,现有文献给出的地震次数、地震时间、震中位置差异很大.本文根据我国地震史料和近年固原发现的碑文和地方志记载,考证该强震时间在六月十八日巳时(公历格列历8月6日10时前后);震中在固原南(35.6°N,106.2°E);震级为61/2级;震中烈度为Ⅷ至Ⅸ度.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30日16时33分,甘肃肃南发生Ms=5地震,微观震中在(38.0°N,102.0°E).甘肃地震速报台网给出的地震参数:震中(37°55′N,101°55′E),震级帆5.8(Ms5.5),震源深度h=27km.这是继2003年山丹一民乐6.1级地震后,河西走廊中强地震平静4年半的一次5级地震.  相似文献   

8.
公元1831年安徽凤台地震宏观震中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元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安徽凤台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史料记载情况基本一致,但现有各版地震目录所确定的震中位置存在分歧,震中位置竟多达4处.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该地震进行了实地考察.经综合分析认为,应当对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进行调整,震中位置应改为32.88°N、116.89°E,名称相应变更为"安徽怀远西南地震".同时认为此次地震原来所确定的震级(614)偏大.  相似文献   

9.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 -2C红外遥感资料对2009年8月11日安达曼群岛Ms7.5地震以及近年在震中(14.21°N,92.84.E)及周围区域(5°~24°N,82.~102.E)发生的多次强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7.5地震发生前约两个月震中以南区域开始出现热红外异常,异常区范围随时间逐渐扩大,至震前约20...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盈江5.8级地震热辐射亮温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从2010年1月12日至2012年1月11日,在(20°~30°N,93°~ 103°E)范围内由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观测的热红外遥感亮温资料,对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周边地区的热红外亮温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2011年3月初开始在盈江5.8级地震震中周围开始出现相对能谱异常,之后异常区域逐渐扩大并向震中区域集中,并于3月中下旬在震中偏西地区形成片状异常区域,相对能谱最大异常幅度达13倍,随后异常区域和幅度逐渐减小,地震发生后数天异常消失.  相似文献   

11.
1986年8月6日12时03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映秀镇附近发生了M_L=4.0级地震。仪器测定震中为:东经31°02′;北纬103°22′,震源深10千米。这次地震明显有感范围;北至自水河,南至三江口一带,西至耿达,东至灌县及彭县关口场一带,大致呈北东向,受地形和构造控制。宏观震中在映秀镇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8′;北纬31°03′。震中烈度为Ⅴ度。  相似文献   

12.
USGS中的汶川地震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地震参数震级:MW7.9。发震时间:2008年5月12日06时28分01秒(UTC)。当地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01秒。震中位置:30.986°N,103.364°E。震源深度:19km。震中:中国四川省东部。震中位于:成都西北偏西80km,绵阳西南偏西150km,重庆西北偏西350km,北京西南1545km。定位不确定性:水平方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1982年6月16日在四川省甘孜县西北的下扎科一带发生了一次中强地震。根据四川省地震台网资料测定的参数为:发震时刻(北京时间):07点24分29秒;震中位置:北纬31°50′,东经99°51′;震源深度:17公里,震级:6.0(Ms)。宏观考察的结果表明:木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在甘孜县下扎  相似文献   

14.
用Morishita 播散指数研究了1998年1月10日河北省张北M6.2地震的发展过程.发现从震前3年半开始,Morishita播散指数异常空间演化经历了两次过程.即1994年8月至1996年1月,在震中周围(2°×2°内)从无异常,到震中一侧出现异常,发展到异常向震中集中的过程.1996年2月至1998年1月9日,又经历了无异常,到震中一侧出现异常,异常向震中发展,最后形成包围震中的态势,直到发震.Morishita 播散指数的空间异常演化特征,有可能揭示张北地震的孕震阶段性发展过程,并为历史上无强震、且地表构造发育不明显的地区的破坏性地震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3日中国云南省鲁甸发生M_S6.5地震,震源机制显示为走滑断层,利用NOAA卫星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资料,对地震前后热辐射值连续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大陆范围(20°—45°N,80°—120°E)内,仅震中及相关联断裂附近,地面长波辐射(OLR)在时间上经历了起始增温→异常加强→高峰→衰减→发震→平静的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异常沿断裂由北向南向震中迁移。对鲁甸地区引潮力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天体引潮力对本次地震具有显著诱发作用,长波辐射异常可能是地震构造应力应变过程的辐射表征。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3日18时19分,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内蒙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交界发生Ns5.4地震,微观震中:40.6°N,98 6°E,震源深度8(11)km.宏观震中位于老君庙一带,距酒泉市以北95 km,距金塔县城72 km.地震有感范围达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及高台县等地区.  相似文献   

17.
郭增建  郭安宁  吴建华  郭志宇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4):1123-1123,1128
<正>2015年10月26日的MS7.8地震发生在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震中位置36.5°N,70.8°E,震源深度210km。这次大震造成阿富汗、巴基斯坦数百人死亡,印度亦有数人死亡,我国新疆喀什莎车地区强烈有感。对于发震时间的回顾性预测来说,可从以下三震的时间进行讨论,分别是此次阿富汗7.8级大震及其东偏南方向于2005年10月8日发生的巴基斯坦MS7.8大震(震中位置为34.5°N,73.6°E)和1905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林甸县发生Ms5.1地震.地震震中位于46.93°N,124.97°E.地震的宏观震中在大庆市林甸县花园乡,极震区地震烈度达Ⅵ度强.本次地震发生在东北地槽系松辽地块松嫩中断(凹)陷带内,地貌上为广阔的平原区.本次地震所处的构造位置在滨州大断裂和德都-大安岩石圈断裂交汇处,稍偏于德都-大安断裂.  相似文献   

19.
2021年玛多MS7.4地震前玉树地震台井水温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维刚  刘磊 《地震学报》2021,43(3):392-396
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MS7.4地震,震中位于( 34.59°N, 98.34°E) ,其震源机制解显示该地震为高倾角走滑型(张喆,许立生, 2021).玛多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昆仑山口—江错断裂,是东昆仑断裂的一条分支断裂(王未来等, 2021).玉树地震台位于甘孜—玉树断裂附近.玛多地震震中和玉树地震台均位于巴颜喀拉次级地块内,玉树地震台位于巴颜喀拉地块的南边界.此次地震震中处于玉树地震台的NE方向,距巴颜喀拉地块北边界85 km (图1).  相似文献   

20.
据重庆南泉地震台记录,1983年12月13日17时58分,在巴县境内发生一次3.4级地震。经四川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置为:北纬29°22′,东经106°44′。东起太和、月华(农新),西至鱼洞;北起郭家沱,南至跳石,普遍有感。其中南彭公社的长征、大鱼、什字、石塔和排楼五个大队感觉强烈。经实地调查宏观震中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