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福安矿区进行1︰2000地质调查及构造地球化学找矿工作,确定了矿区出露Ⅰ型和Ⅱ型两种成因类型石英脉,并总结了两类石英脉的矿物组成、产状、形态、规模及产出位置。微量元素参数统计显示,Ⅰ型石英脉相对富集Cu、Pb、Zn、W、Mn、Mo、Sn、Ag、Co、As、Sb、Bi、Au元素;Ⅱ型石英脉相对富集铁族元素Cr、Ni、V、Ti。聚类分析及对应分析表明,Ⅰ型石英脉与成矿关系密切,且成矿具多阶段性;Ⅱ型石英脉有后期成矿事件一定程度的叠加。稀土元素分析显示,Ⅰ型石英脉稀土元素总含量较低,分异较弱,说明其形成于深源,为岩浆热液成因;Ⅱ型石英脉稀土元素具LREE的特征反映了其浅源的成因,为构造动力压泌作用形成,来自于围岩。  相似文献   

2.
赵永鑫 《现代地质》1993,7(3):356-362
本文对产于太古代深变质岩中的水晶屯石英脉蚀变接触带型金矿床的脉石英进行了稀土元素调查,结果表明该矿区含金石英脉存在两种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它们可能分别与两次不同性质的地质作用相联系,具有向右缓倾型稀土分布曲线的石英脉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五台地区高凡矿田高凡银金矿床中的脉石英、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铜钼矿化脉石英和变辉绿岩脉中脉石英的中子活化稀土成分分析,并结合苏联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石英中微量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上反映了其形成时初始溶液或岩浆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可利用来判断金矿床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浅成金矿床脉石英显示∑REE、∑Y/∑S_c、∑LREE/∑HREE、Eu/Sm较小,La/Yb处于地壳岩石计算值范围,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与酸性岩类的一致;深成金矿床脉石英则显示∑REE、∑Y/∑S_c、∑LREE/∑HREE、Eu/Sm较大,La/Yb低于地壳岩石计算值,稀土配分模式与超基性岩类相似.  相似文献   

4.
南秦岭安康地区志留系梅子垭组千枚岩中赋存丰富的脉石英矿产资源, 但其作为高纯石英原料研究程度低, 尤其是对其中影响石英提纯的痕量杂质元素含量及其赋存状态缺乏系统认识, 很大程度制约了该区高纯石英原料的质量评价和进一步的找矿突破。本文在厘定安康地区脉石英地质发育特征的基础上, 对研究区产出的3件脉状石英样品(AK200、AK201、AK202)开展了样品杂质元素检测, 对样品矿物学特征、杂质赋存形式和可提纯性能进行了研究, 进而进行了提纯实验, 结果显示, 3件样品提纯后SiO2含量分别为99.993 11%、99.997 66%和99.998 58%, 均达到高纯石英产品质量要求, 其中AK202样品提纯后达到4N8级。研究表明, 提纯后Al、Ti、Na、K为主要杂质元素, Al可能以杂质矿物、晶格杂质两种方式存在; Ti可能多以晶格杂质的方式存在; Na、K多以流体包裹体的方式存在; 杂质矿物、流体包裹体、晶格杂质对该区脉石英质量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其中流体包裹体为主要影响因素, 晶格杂质次之, 杂质矿物影响最小。这一结论对于评价该区的脉石英矿产资源质量、明确今后找矿目标体特征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走马坪石英脉型金矿位于湖北省鹤峰县境内。矿区位于雪峰古陆北侧、黄陵背斜南缘,南接古文背斜,北与八字背斜毗连。区内出露地层有下寒武统、震旦系及元古界板溪群。区内无火成岩出露。含金石英脉产于震旦系陡山沱组底部,层间压扭性构造控制着含金石英脉的分布。由于多次构造活动的影响,产生雁行状排列的次级羽状裂隙和网状节理。含金石英脉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蚀变现象不明显。矿区内的石英脉呈脉状、串珠状、囊状及不规则状透镜体产出。石英脉的产状有四组:①走向北西75~80°,  相似文献   

6.
赛乌素金矿区及其外围。出露大小石英脉200余条,而现在开采的多是规模较大,地表已达工业品位的含金石英脉。而对其余许多含金石英脉的深部含矿性没有控制,有待进一步评价。为此我们两个单位进行协作,在该区进行了系统的原生晕地球化学探矿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本文从地球化学角度,通过研究内蒙古赛乌素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总结出了预测盲矿和评价石英脉深部含矿性的地球化学标志,并对一些待评价石英脉进行了深部含矿性评价和预测,提出了5条有成矿远景的含金石英脉,为进一步在该区及其外围找矿,扩大矿区储量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沙溪和冶父山同处郯庐断裂带内部,两个地区均具有极为发育的石英脉体,成矿地质背景相似.但含矿性迥然不同.本文在这两个地区岩体特征差别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两区脉石英特征的一系列差异,研究的结果表明:沙溪区石英脉体的形成受控于持续且稳定的区域应力场的作用;冶父山区石英脉体的形成受控于短期多变的局部应力场的作用.两个地区脉石英在包裹体及红外光谱等特征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可作为石英脉体含矿性评价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赫米英吉钨锡矿位于缅甸南部,是一处典型的石英脉型钨锡矿床.矿区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系的丹老群变沉积岩,其中有晚白垩世(ca.70Ma)二长花岗岩侵入.含矿石英脉主要赋存在二长花岗岩中.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和穿插关系,可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1)硅酸盐-氧化物阶段;(2)石英-硫化物阶段;(3)无矿石英脉阶段;(4)表生富集阶段.我们对矿石中挑选出的5个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了较一致的模式年龄,变化为67.8±1.6 Ma到69.2±1.6Ma,等时线年龄为68.4±2.5Ma.成矿年龄与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70.0±0.4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指示成矿石英脉的形成主要与花岗岩有关.辉钼矿具有非常低的Re含量(22.9~299ppb),显示成矿物质主要为壳源。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在+1.9~+5.6‰,也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含矿花岗岩.  相似文献   

9.
金矿区位于小秦岭东段南侧,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地层中Au的丰度值为克拉克值的2~3倍,是形成金矿的矿源层。区内含金石英脉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具有平行排列、等间距分布的特征,这是由于地壳中力的传播呈波浪形式所致。控脉构造在走向、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含金石英脉主要分布在弯转及缓倾斜部位。金的富集与石英脉中多金属硫化物组合有关,尤其同黄铁矿的关系最为密切。矿床属多阶段形成的含金石英脉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510-1铀矿床垂直分带规律的发现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江 《地质与勘探》2010,46(3):434-441
510-1铀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石英、方解石脉在空间分布上显示出与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相似的"上酸下碱"的垂直分带规律。矿床上部(1中段)为"酸帽",主要发育石英脉;中部(2~4中段)为"酸碱共生带",石英脉与方解石脉均较发育;而下部(5~6中段及以下)则为"碱性基底",大量发育方解石脉,未见石英脉,表明矿床第5中段附近(距现今地表深约200m)为"酸碱分离"的地球化学界面。由矿床浅部向深部,总体上方解石中Sr、Zr、Ba、Zn、U、Ni、C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第5中段附近为多种微量元素的聚集地带。方解石、石英的δCe、δEu值垂向变化也反映出5中段附近为成矿流体演化的氧化还原过度带,与矿床"酸碱分离"的界面一致,暗示这一部位为一重要的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界面,亦是铀发生突发成矿作用产生高度富集的部位。垂直分带规律显示出该矿床属于典型的热液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11.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南活溪金锑钨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发生了从近矿围岩向含矿断裂带或成矿热液的迁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地层围岩,且具多源性;矿化程度不同的层脉石英矿石中的稀土总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指出了将热液金矿床中石英脉内稀土总含量作为找矿标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南木火山盆地位于大兴安岭中北段的林西-扎兰屯多金属成矿带中,是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的交汇部位. 侵入岩以岩株、岩脉出露为特征,岩性以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为主. 蚀变类型主要有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硅化和绿泥石化,构成多条蚀变带. 在1:5万矿产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采用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两种方法进行金属矿产勘查. 研究发现低阻、高极化异常带与地表岩脉矿化部位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吻合良好. 研究区圈定激电异常4处,测深穿过JD2高极化、中低阻层,推测地下存在含铜石英斑岩体. 综合地质、化探及物探特征,南木地区斑岩体、孔雀石化和激电异常均有存在,具有一定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嵩县纸房钼矿是在中元古界火山岩中顺层产出的钾长石英脉型钼矿,矿化石英脉呈似层状、透镜状密集平行排列,厚0.35~5.0 m,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石英脉可以划分为3期,早期无矿石英脉呈致密块状,中期石英脉是钼矿化石英脉,晚期属于无矿化石英-碳酸盐细脉。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热液,成矿年龄与熊耳期火山喷发期后的时间一致。成矿流体成分、液相成分特征值及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属于在高温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中高温混合流体,流体包裹体显示为中高温热液沸腾和不混溶成矿,成矿压力为28×105 ~68×105 Pa,属于低压浅成火山机构热液充填成矿。  相似文献   

14.
<正>红岭—恰夏位于新疆阿尔泰南缘泥盆纪克兰火山-沉积盆地内,构造上处于萨热阔布复式向斜西北段,产出Fe、Cu、Au等小型矿床、矿点。克兰盆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D1k)和中泥盆统阿勒泰组。康布铁堡组主要岩石有黑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变质流纹岩、变质晶屑凝灰岩,是区域上海相火山沉积矿床主要的赋矿层位。康布铁堡组变质基性火山岩及其铁矿层中产出顺层的脉状、透镜状石英脉,也产出穿层的含铜硫化物石英脉,本文对这两种类型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研究,以期查明该地  相似文献   

15.
新疆东天山白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白山钼矿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东段,是新疆极具代表性的大型-超大型斑岩钼矿.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脉体发育顺序依次为:早期石英-钾长石脉、石英-钾长石-辉钼矿脉、石英-辉钼矿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晚期石英-碳酸盐-萤石脉.早期石英-钾长石脉中主要发育纯CH4包裹体(PC型)、CH4-H2O型包裹体(C1型)和水溶液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320 ~420℃,盐度为1.98% ~ 8.79% NaCleqv;石英-钾长石-辉钼矿脉中发育含子晶包裹体(S型)和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60~ 400℃,盐度为1.49%~8.65% NaCleqv;石英-辉钼矿脉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发育W型、S型和CO2-H2O型包裹体(C2型),均一温度分别为200~ 240℃和140 ~ 240℃,盐度分别为2.14% ~8.10% NaCleqv和0.33%~ 10.22% NaCleqv,不包括不熔子矿物的贡献;晚期石英-碳酸盐-萤石脉只发育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明显下降,分别为100~ 160℃和0.17%~4.86% NaCleqv.估算的石英-钾长石脉体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形成压力分别为105 ~ 221 MPa和15 ~ 285MPa.成矿流体由高温、富碳质、还原的岩浆流体向低温、低盐度、贫碳质的大气降水热液演化.成矿阶段温度下降,早期流体中的CH4还原HMoO4-的高价钼,从而形成辉钼矿,可能是导致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嵩县鱼池岭斑岩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5,他引:6  
李诺  陈衍景  倪智勇  胡海珠 《岩石学报》2009,25(10):2509-2522
河南省嵩县鱼池岭钼矿床产于合峪复式花岗岩基内部,含矿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于侵入体中,含矿斑岩全岩矿化.矿石构造主要为网脉浸染状,网脉矿物组合有石英±钾长石±绿帘石、石英-萤石±方解石、萤石以及大量的石英-黄铁矿、石英-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等.根据网脉矿物组合和穿切关系,将矿化过程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其特征性围岩蚀变分别是高温硅化、钾长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硫化物化,以及低温碳酸盐化、萤石化.脉石英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包括水溶液包裹体(W型)、纯CO_2包裹体(PC型)、H_2O-CO_2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早期无矿石英脉中捕获了H_2O-CO_2-NaCl体系的初始成矿流体,其温度集中于280~420℃、盐度为30.1 wt%~54.1 wt%NaCl.eqv,压力最大值为194MPa(约6.8km深).成矿流体上升至5.6km左右、温度降低至400℃即发生沸腾,CO_2大量逸失,黄铁矿及少量辉钼矿沉淀,形成石英-黄铁矿-辉钼矿脉;在280~380℃、~137MPa、约4.8km深处流体强烈沸腾,辉钼矿大量沉淀.在200~340℃、约0.8~4.3km深时,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闪锌矿等多种金属硫化物沉淀,形成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晚期流体为H_2O-NaCl体系,脉石英中仅见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0~200℃.上述结果表明,由酸性岩浆分异出高温、高盐度、富CO_2流体,CO_2可大量存在于浆控高温热液体系.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包括鱼池岭含矿斑岩在内的合峪花岗岩基形成于加厚造山带地壳的快速隆升过程;考虑到成矿年龄为144Ma,确定144Ma以来的最大剥蚀厚度不超过7km,平均剥蚀速率不超过0.05mm/a.  相似文献   

17.
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金锑矿床成矿作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富文  李华芹 《地球学报》2004,25(2):185-190
近年来 ,在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地区发现了一系列金锑矿床 ,代表性矿床有大山口金矿和查汉萨拉锑矿。成矿作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 ,大山口金矿区含金黄铁矿 石英脉和含金黄铁矿 褐铁矿 石英脉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 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 35 4± 8.1Ma(2σ)和 344± 2 1Ma(2σ) ,二者在实验测定误差范围内一致 ,代表大山口金矿形成的时间发生于早石炭世 ,成矿作用与区域韧性剪切作用有关 ;查汉萨拉锑矿床石英 辉锑矿脉和石英 黝铜矿 辉铋矿 辉锑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 Sr等时线年龄为 2 5 7± 2 3Ma(2σ) ,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海西晚期 印支早期 ,成矿作用与陆内构造变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江西黄沙石英脉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沙钨矿床是赣南地区一大型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本文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的研究方法,对黄沙钨矿床主成矿阶段早期的黑钨矿-石英脉和晚期的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研究表明,黑钨矿-石英脉中包裹体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2水溶液包裹体,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水溶液包裹体。黑钨矿-石英脉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明显高于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中的包裹体,但两者水溶液包裹体的盐度相差不大。激光拉曼探针测试表明,两期矿脉中水溶液包裹体的组分主要为水,在黑钨矿-石英脉中的含CO2水溶液包裹体,除CO2外,还检测到CH4和N2组分。研究表明,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早期黑钨矿-石英脉含矿流体中的金属络合物分解并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晚期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中矿质的沉淀则主要是流体的混合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19.
在对文峪金矿床505,530脉石英矿物热发光特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石英热发光总强度1000CPS,峰强150CPS为评价石英脉含金性的定量判别标志;根据上述准则,开展了505及530脉局部范围的石英热发光强度填图工作,并得出了505脉13中段及530脉10中段在现在矿体深部仍有较好成矿前景的结论,为脉型金矿床深部成矿远景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成矿作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富文  李华芹 《地球学报》2003,24(6):563-567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形成的时代和成矿期次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成矿作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 ,多金属硫化物和少金属硫化物含金石英脉矿物流体包裹体Rb 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 342± 2 7Ma和 2 4 6± 16Ma ,表明萨瓦亚尔顿金锑矿成矿作用至少有 2期 :第 1期发生在石炭纪 ,第 2期发生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矿区出露的二长斑岩脉单颗粒锆石U Pb年龄为133.7~ 131.0Ma,表明岩浆侵位时间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属燕山中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成矿后侵位的岩浆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