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根据现行《宪法》、《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及土地管理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我国土地征用权的规范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土地征用权的适用对象、土地征用权的运行条件、土地征用权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征地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国土资源》2002,(5):31-33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新《土地管理法》虽然在土地征用程序、审批制度、报批权限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建立新型土地征用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继忠 《国土资源》2003,(11):42-44
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征用土地成为土地管理的一个经常性工作。虽然《土地管理法》对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但修改后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征用目的、权限、审批程序、补偿标准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界定、明确、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原则与制度需求的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道林  沈飞 《国土资源》2002,(11):38-40
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 沿革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可追溯到建国初期,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性质的土地征用或征收。第一种是建国初期的“征收土地”,体现在1950年的《土地改革法》中,包括没收和征收两种形式,对地主的土地采取没收的方式,对“词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的土地及其他公地” 则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已摆上国土资源部门的议事日程。为此,不少专家、学者和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同志就“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这个话题发表了许多文章,在沿用“上地征用” 概念的同时提出了“土地征购”的概念,认为国家对公益性非盈利类项目建设需要使用集体上地时应采用上地征用方式取得,而对公益性经营用地和非公益性经营用地则应采用土地征购的方式取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不管是出于限制征地权范围目的;还是解决农民在土地征用中得到的补偿偏低问题,在沿用“土地征用” 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6.
正德国土地开发利用方面的相关制度设计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对其土地征用模式尤其是土地权属的所有性质、土地征用的公益原则和增值收益分享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将对我国有重要的启示。私人权利要让步于公共利益除受法律限制外,德国的土地所有权还包含着社会义务。当与公共利益相冲突时,私有权利必须作出让步。但是,政府的土地征收权被严格限制,只有在土地购买和调整置换等方式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土地征用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各地,农民和涉农系统职工对土地被征用现象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征用权失之于宽;二是征地补偿缺乏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补偿费偏低且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这些问题一方面导致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原土地使用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许多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生活出路缺乏足够的保障。因此,改革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土地征用制度已变得日益迫切。笔者试图分析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下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补偿机理,探寻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征收”和“征用”集体土地的含义我国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从形式上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单一的“征用”阶段到“征收”与“征用”并用阶段。在以往的法律法规中,一般均将“征地”统称为“征用”。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14日公布实施的《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修改直接导致了相应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亟须修改,并将对完善我国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之名,行谋取商业利益之实,滥用土地征收征用权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中"公共利益"概念不准确,缺乏权威界定造成的。因此,大力推进"公共利益"的立法界定不乏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实行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审批,取消市、县人民政府征用土地的审批权。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的权限是:(1)征用基本农田。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外,其他建设都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因此规定征用基本农田需报国务院批准。(2)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3)征用其他土地70公顷以上。其他土地指耕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林地、草地、养殖水面、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8月23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根据国土资源部李元副部长所作《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说明:为使《土地管理法》中的土地征用制度与《宪法》规定相一致,提请审议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只对土地征用制度作出了相应修改,不涉及《土地管理法》其他内容的修改,对《土地管理法》其他内容的修改,国土资源部正在抓紧工作,待中央关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出台后,国务院将提出全面修改《土地管理法》的议案,提诘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04年10月,国务院已经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全面修改《土地管理法》工作已经展开.为了使即将出台的新《土地管理法》更科学、更具操作性,在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这几年的土地管理实践,笔者拟就土地管理立法中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管理法》自制定以来,已进行过两次修改。第一次是1988年,依据宪法修正案,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允许依法出让土地使用权;第二次是在1998年,主要是调整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法律关系,同时对内容细节进行较多的充实。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土地管理法》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因此,进行修改完善十分必要。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新修订的《宪法》,清晰地规定了土地征用问题,将征地区分为“征收”和“征用”,这为修改《土地管理法》提供了宪法根据,是国土资源管理法制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对以往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标准确定方法的反思 一、对于以往征地补偿费用的合理性分析 1、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按照农地收益能力进行确定,实际上是收益还原法的具体运用,地价评估的思路是正确的.目前我国土地价格研究过程中,有人认为,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管理法》制定过程中对于土地征用补偿费标准采用"产值"的倍数的计算方法不对.其实,这是一个误会.土地管理法采用"产值"的倍数的计算方法,实际上是把"产值"作为了土地"收益",是依照土地收益还原法来按照原来用途计算土地征用的补偿费用,其研究思路是正确的.至于土地征用补偿费标准是否符合实际,决定于采用的"收益"和"土地收益还原率"是否是反映了被征用土地的经济产出能力,它是实地调查得到的,还是人为赋值的.如果采用的原始数据不正确,无论计算方法如何科学,肯定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为确保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2002至2007年建德市相继出台了《新安江街道下溪头区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实施办法》、《建德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集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有关政策》、《建德市洋安新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安置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初步形成了“一项目一政策”,但出现了各项目之间政策执行不一,实施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建德市土地房屋征收的范围逐渐扩大。拆迁量增势迅速。  相似文献   

16.
征地机构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产物。它是依据《土地管理法》“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的规定而建立的,是代表政府进行统一征用土地的职能部门。土地征用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强制性将集体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并给予合理补偿安置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下称《实施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依法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等国有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为征用当地同类集体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70%,青苗、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按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办法处理”。广西某县兴建一工矿企业需要使用原无偿划拨给县水库的土地(不在城市市区、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对是否应适用第五十六条进行补偿存在不同意见。该县政府认为,第五十六条仅适用国有的农场、林场、牧场、渔场这四类土地,即条文…  相似文献   

18.
经济转型期的农地征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需的大量土地引致了政府土地征用权频繁使用。与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并存的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国经济转轨路径是渐进式的,转轨过程中基本的经济特征是财产关系多元化,价格机制双轨化.经济推动机制地方化等。在这个过程中.土地出让价格的逐步市场化以及农民财产权意识的增强与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征用制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农地征用诱发的经济效率问题、社会问题等成为当前土地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为规范征用土地公告工作 ,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经济建没用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 ,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 ,征用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 ,在乡 (镇 )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第四条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  相似文献   

20.
宪法修正案将征地制度区分为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但是,没有对土地征用的适用情况和程序做出规定,使其缺乏可操作性,故需要重新构建土地征用制度。土地征用的情况应该有两种:一是公共利益的需要,二是紧急状态。只要具备其中一种情况,就可适用土地征用。另外,这两种情况应该适用两种不同的征用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