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阐述点云数据处理、数据提取与快速建模的全过程工作原理。以某一建筑物扫描为例,先获取其点云模型数据,并对点云数据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拼接处理,且对因拼接方法不同而产生的误差进行比对分析,选取出最优的拼接方法;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合并、去噪等处理;最后使用建模工具从点云数据模型中获取建筑物的各立面线划图,完成快速精准的三维可视化建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使用Riegl VZ-400型号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某矿堆进行了扫描,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后测算矿堆的矿方量。采用GPS测量一定数量控制点的大地坐标与扫描仪测量的坐标进行比较来验证扫描数据的精度,得到平面坐标的差值绝对值最大为0.018m,而高程的差值绝对值最大为0.028m,实验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满足测算矿方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点云数据拼接方法直接关系到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测量精度和效率,通过实验对5种拼接方法的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0 m测量距离内,5种点云数据拼接方法的精度分别为1.33 mm、8.88 mm、2.71 mm、4.29 mm和6.07 m m,其中标靶拼接的精度最高.综合评估拼接方法的精度、效率,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无人机航摄影像快速拼接速度和精度,文章针对无人机影像处理特点,提出重叠区分块并行处理策略;通过对不同图像分辨率和尺度下的特征匹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分块阈值自适应调节方法来改进SIFT算法;利用匹配点距离中误差进行粗差去除,获取最优RANSAC样本,得到更精确匹配点对。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策略既保证拼接的精度,又提高了拼接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大型溶洞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将整个溶洞划分成若干独立单元分别进行扫描,并利用控制点约束进行拼接的方案。在分析噪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去噪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参考阈值。最后,提出利用全站仪测量景观特征点来检验扫描精度的方案。结果显示,扫描精度在2 mm以内,拼接精度在1cm以内,证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无人机航摄影像快速拼接的速度和精度,针对无人机影像处理特点,提出重叠区分块并行处理策略;通过对不同图像分辨率和尺度下的特征匹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分块阈值自适应调节方法来改进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利用匹配点距离中误差进行粗差去除,获取最优随机一致性检验(RANSAC)样本,得到更精确匹配点对。试验结果证明,改进策略既可保证拼接精度,又可提高拼接效率。  相似文献   

7.
王峰 《测绘通报》2017,(3):71-75
针对标靶扫描、全站仪辅助等因素造成扫描作业过程的复杂繁琐,提出了集成RTK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量地形的整体方案。采用网络RTK同轴同步测量扫描站坐标;两级拼接策略:地物点粗拼接与基于面搜索的ICP精确配准;采用测块四角或周边RTK点进行点云绝对定向;采用自主研发的点云测图平台进行地形测绘。通过几种典型地形的实验验证,该方案使得扫描作业效率提高了约5倍,与现行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比较,作业效率提高了约3倍。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点云为基础进行建筑物三维建模时存在的点云数量庞大、构网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影像线特征进行建筑物三维模型快速重构的方法。首先对三维线特征进行仿射平面剖分以及构建特征角点;然后以特征角点为引导基于拓扑顺序进行平面构建;接着采用各种规则构建与补充平面边界形成平面块,对模型进行精纠正后生成最后的建筑物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基于线特征自动完成建筑物三维模型的重构,建模效率远高于基于点特征的三维建模,且精度符合要求,其为非精细化城市建筑模型的快速批量自动构建提供了高效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祖顺  韩吉德 《测绘工程》2013,22(4):30-33,37
利用小波变换分解变形监测数据,重构分离得到低频线性项和高频非线性项,线性特征强的子序列使用ARMA模型进行建模预报,非线性特征强的子序列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建模预报,最后合成获得预报值。文中使用隔河岩大坝GPS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建模预报,分析小波分解层数对预报精度的影响,提出平滑测度确定分解层数的方法,比较ARMA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和小波分解下的组合模型的预报精度,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报精度优于单一模型,其精度在0.6mm,最大偏差为1.6mm,平均改善76%和77%。  相似文献   

10.
王正军 《北京测绘》2021,35(8):1079-1083
摄影测量技术是直接获取地表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影像拼接是把多幅小范围影像合并为大视场影像图的过程.但目前影像拼接图的生产多依靠特征点匹配的方式,对影像的纹理和重叠有一定要求,致使水域区的影像因纹理匮乏,常出现无法拼接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依靠影像位姿参数的影像快速拼接技术,摆脱对特征点的依赖,重点对影像的几何校正、相邻影像配准与多幅影像拼接等重要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保障了水域影像的顺利拼接,并且省去了特征点匹配的复杂工序,拼接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以有效区域约束的Voronoi图为拼接线网络,利用GPU-CPU协同处理航空影像快速拼接方法。首先,基于成像有效区域生成有效区域约束的Voronoi图拼接线网络,解决了传统Voronoi图拼接线网络在低重叠度条件下拼接后影像局部区域不被覆盖的问题,然后利用GPU-CPU协同处理将正射纠正嵌入到影像拼接的过程中,并且只对每张影像的有效区域进行纠正,再通过选择配置优化和存储层次性优化进一步提高拼接效率。实验表明,对237张高分辨率航空影像进行快速正射纠正和拼接,本文算法较传统先纠正再拼接的方法效率提高近20倍,同时保证很高的拼接精度,可以满足应急测绘要求。  相似文献   

12.
谷田平 《测绘通报》2020,(7):156-158
基于复杂山地面积计量的应用需要,本文采用Trimble TX8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架站扫描测量,采用复杂环境下多架站的方法,对近10万m2的山地地形进行扫描拼接,并利用Realworks后期处理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得出较为清晰、直观、准确的三维建模图形,得到面积计算的系列报表,为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地形测绘面积计量方面的应用拓展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配电房配网规划改造设计中缺乏配电房结构及内部设备精确三维空间数据的快速获取装备与方法的问题,该文设计研发了配电房遥控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履带车编码器的配电房多站点云自动拼接方法,该系统将激光扫描仪安置于遥控履带式移动平台上,作业人员可在配电房外,遥控扫描系统移动到合适的测站位置,实现配电房内部的多站扫描,该方法能快速实现不同站点间的点云数据的粗拼接,再利用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算法迭代实现精配准,获得完整统一的精确配电房三维点云数据。该文研发的配电房移动扫描系统避免了操作人员进入带电的配电房作业,可在符合配电房安全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完成配电房扫描数据采集,提出的基于编码器的多站点云自动拼接方法可降低扫描仪的配置要求,降低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14.
基于酒泉市肃州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本文探讨了CORS技术结合航空正射影像图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中的应用。阐述CORS技术特点,探究CORS技术结合航空正射影像图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中定位精度,检测260个界址点,最大点位误差36 cm,最小点位误差3 cm,中误差13.9 cm;检测地块38块,最大面积差值1.33×10-3ha,最小面积差值0.00 ha,最大面积相对误差0.95%,最小面积相对误差0.00%,满足精度要求。充分论证了CORS技术结合航空正射影像图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规则统一三维实体间的语义形式化表达,为建模提供统一的方法。利用三维矢量数据模型的框架,对直钻孔、斜孔、剖面、等值线、断层、褶皱等数据源,分别按规则制定一种数据格式,对多源地质数据进行标准化和信息融合,经过地质面和地质体的快速构建,提出了建立基于规则库的三维矢量数据模型。同时研究了适合各类地质特点的三维模型自动构建方法,包含多源数据耦合层状地质体自动建模技术、基于剖面单元格划分的分区—拼接自动建模技术、多约束下复杂地质结构快速建模技术、空间约束条件下三维地质属性建模技术等。在确保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工交互建模的工作量,提高了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全球多分辨率地形快速、高效模拟与可视化表达,本文探讨了基于球面退化四叉树的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建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退化四叉树的全球DEM分块建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四叉树块内(相邻节点间相差任意剖分层次)、四叉树块间、四叉树与非四叉树块间的自适应无缝拼接算法;应用VC++语言和OpenGL工具,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实验系统,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实现了全球多分辨率DEM的无缝表达,并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有效简化了全球DEM格网的数目,简化效率为66.8%(剖分层次为12)。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无人机影像拼接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姿参数的无人机影像快速拼接策略。首先,分析无人机影像拼接流程,选取单应性变换矩阵,用于消除旋转、平移、缩放等变形;然后,推导基于姿态信息的影像校正模型,将倾斜影像转换为水平影像,进一步改善拼接效果;最后,选用“两两先拼、顺序合成”的方法完成影像拼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影像拼接策略能消除大部分拼接误差,获取较好的影像拼接图,免去了全局配准与整体平差的过程,使得影像拼接效率明显提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拼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建模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测站的点云进行拼接。为了提高不同测站点云拼接精度,本文开展了球形标靶表面扫描点数量、标靶的分布和数量及扫描距离4个因素对三维激光扫描仪不同测站下点云拼接精度的影响研究。采用法如(FOCUS)三维激光扫描仪开展了不同扫描分辨率、不同标靶数量、不同标靶分布和不同距离下的点云拼接试验,并采用SENCE软件对点云进行了拼接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两测站的标靶表面的扫描点数量大致相等,并将4个标靶作为连接点,且放置在不同高度不规则排列时,点云拼接的精度最优。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钢结构预制构件车间预制完成后需对其预制质量进行检查,合格后发往现场拼装,位置尺寸检查通常通过预组装或钢卷尺、全站仪检查,费工费时等问题,提出采用三维扫描技术检查方法,解决了钢结构构件在车间加工、焊接过程产生的误差的检查问题;实现了采用三维扫描仪对构件全方位扫描,来获取钢构件的三维点云信息,运用点云信息基于特征点进行整体结构模型拼接,将整体拼接图形与理论设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加工、焊接误差,及时矫正;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研究表明,不仅可以快速精确测量,还能准确地实现构件虚拟复原,提供原始全方位数据,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空间立体结构的检测,从而实现在车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在施工现场拼接发现问题而返厂矫正或返工维修,达到减少成本、节约时间,确保质量、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