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消息随意取名、缺乏文化品位、不使用规范地名……近日,针对目前地名命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镇东为地名命名支招,提出“以人为本”、“文化品位”、“开放意识”三原则。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黄镇东说,特别是在桥梁、公路、街道等公共设施的命名上,更要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他举例说,市内一些公交车站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谁出钱就冠谁的名,不仅影响了地名的稳定性,而且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这在今后的命名中需要避免。第二,要有“文化品位”。目前,我市地名普遍缺乏文化品位,不少地名或以设计…  相似文献   

2.
地名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人文风貌、经济状况、城市发展等等。 广东省汕头市的地名管理始终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经过几年的努力,汕头市的地名管理工作已步入正轨,新区和道路的命名已基本形成了标准化、系列化,出现了一批高雅、吉祥、美丽的名称。 一、片区的命名 伴随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开发区、建成区不断扩大,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建成,要求地名管理工作要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几年来我们遵循的命名方法和原则是:在规划的同时进行命名。汕头市主要是升平区、金园区、龙湖区这三个区,它们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建成的。升平区是汕头的  相似文献   

3.
三、维多利亚地名政策指南(一)维多利亚地名的形式与特征地名通常反映所使用的主流语言,多数是由两个名词组合成一个新名词,如Healesville,Lilydale,Shepparton等。地名反映了早期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者的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反映了生活条件、天气、土地、供水和其他开拓者的需求等。维多利亚州的地名机构在命名时按照国际惯例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使用容易认的字或词;遵循公共标准;考虑地名使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应避免使用带有贬义、庸俗、歧视、商业广告等的词语。  相似文献   

4.
一、地名采词对地名命名工作的意义 地名命名工作中最大的技术性难点是什么?采词。所谓地名采词是指在地名命名工作中如何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命名指导思想或地名规划、设计方案等的要求进行地名语词采集、组合、筛选、论证并将名称予以定稿的全过程。对所选词和构成的词需要满足的条件也由过去的遵守地名法规等有关规定,进而到了还要体现层次化、系列化及其它诸多方面的高标准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1,(10):55-55
有读者问:我国的地名命名有哪些规定? 对此问题,编辑查了一下资料。根据我同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地名命名应遵循以下规定:  相似文献   

6.
城镇地名规划是对城镇地域内各种地名的命名、更名及相应的分布做出整体规划,从而提高城镇地名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城镇信息传递效率,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名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笔者试就地名规模的意义、内容、原则、命名方法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镇地名规划是地名服务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快城镇地名规划,全方位推进地名工作,实现地名工作的超前发展是困扰地名工作的难题之一。本文对城镇地名规划的基本原则、城镇街巷专名命名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沿海城市地名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继承恢复历史的传统名称,坚持地名命名、更名原则,严把地名命名关,以及怎样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好沿海城市地名管理工作的问题,是地名工作者经常碰到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中等开放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区变化给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时,也给进一步提高地名机构的知名度,搞好地名管理带来了机遇。实践证明,搞好沿海中等开放城市的命名更名工作,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地名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的原则。 城市的建设规划方案,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蓝图。它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风貌和发展方向,而且也应揭示该城市的地名群体分布,结构及发展态势。因而,在规划城市时,地名机构也要对地名做群  相似文献   

10.
地名分类管理是地名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地名学学者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地。名分类管理的含义、具体内容、意义等方面。总结前人的理解,地名分类管理,就是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选择相应的量度指标体系,运用定性或定量的分类方法,将一定区域内的地名集合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级别,然后分类进行管理的过程。地名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分类地名标准化工作、分类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分类地名补查工作、分类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二季度以来,上海地名管理推出了几项新举措,短短几个月,地名工作的形势顿时起了变化:地名工作的社会知名度大有提高;地名命名申报率增加很快;各级地名管理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变化从何而来呢? 一、实行命名审核收费 长期以来,上海的地名命名、更名是一种无偿服务,地名管理无必要的经费支撑,工作多干,经费多支,向上要钱,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的无偿服务,体现不出地名管理的自身价值。出路在于改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在市政府重视下,多次与市财政局、物价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地名学研究会是1982年4月份成立的,至今已订15年的历史了。15年来,在地名工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中国地名学研究会的指导下,广大会员和全体地名工作者以及理论研究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钊政策,克服重重困难,遵循研究会的宗旨,在研究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围绕地名管理、地名标准化、地名命名与更名、地名监督与检查、地名来历与含意的考证,地名档案、地名书图的编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通常的意义上说,地名命名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对象的地名管理和科研活动,是对众多地理实体的群体性命名。那么,对地理实体实施命名,到底有多少有效的形式呢?归纳起来,主要有白描式、企望式、纪念式、派生式、借用式、寓意式六种行之有效的命名方式,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白描式命名方式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地名命名是地名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地名时代性的特性决定地名在每个时代都产生一批新的地名,同时又淘汰一些地名。新地名的命名,有极强的主观性,命名者在没有规范的地名管理的情况下,命名的随意性很大。评价地名命名是否恰当,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衡量尺度。人们生活在不同时代,而不同时代的文化影响,往往是影响命名者命名地名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地名命名,尤其在具有很强的指位性的建筑物命名问题上,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应引起地名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城市地名规划的现状不容乐观,地名混乱的现象较为突出,名不副实、同名重音、崇洋媚外、格调低俗等名称仍大量存在。进一步强化地名管理,实施超前规划,则是城市地名管理工作面临的全新挑战。如何适应城市飞速发展的需要,对城市地名实施科学规划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地名规划的意义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书介绍     
谢前明先生主编的《地名规划原理》已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印刷出版。全书分为四篇十八章500余页46万字,该书对地名结构、地名命名、功能和美学,采用新的城市地名原理;地名规划工作综述、地名命名原理地、地名标志、地名调查和资料收集、地名信息系统与地名图书编撰、地名档案原理等进行了系  相似文献   

17.
陈冰 《地理研究》2019,38(5):1222-12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5例县改市更改专名的历史经验是,应尽量维持地名稳定,能不改的尽量不要改,必须更改专名时,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新市名的命名要参考更名经验中得出的禁止性、建议性原则,原有政区专名存在问题的,应借区划调整之机加以改正。禁止性原则包括,全国范围内县市及以上政区不能同名、同音;不能以跨政区的地物、驻地以外的乡镇、捏造的历史政区和不稳定时期或破坏领土主权完整、民族团结的地名命名新市名。建议性原则包括,不以驻地为名;不要改掉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应出现单名市;不要叠加政区通名;以历史政区命名,应尽量与当时所代表的地域范围相吻合。新时期有序推动县改市应谨慎更名、科学命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地名系统大规模开展的按国标设置地名标牌工作,其前期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所涉及的旧城区和新开发区的路街巷及其它地名进行规划命名工作。地名的规划命名虽不能千篇一律,力求各有特色,但也不应忽视序数命名法在地名命名实践中的应用。笔者结合山东省滨州市辖区多年来序数命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人们对不同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对地名地域性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识记、运用地名,还能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整个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因素进行分类,并举例展现我国各地区的地名地域文化。同时,根据这一地名命名原则,对山东省各市、县区的地名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与广东省进行简单的比较,进一步反映出地名地域性在各地区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此外从政策、品牌、老地名、居民等层面提出了规范地名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谈人口迁移对山东地名命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名的产生时间和命名与人类的活运密切相关,是人类活动的深刻反映。尤其是居民地地名中的自然村名称、街路巷名称等,更是与当地的历史演化、人口迁徙密切相关。当人们从旧地迁移到新的地域,首先要做的便是按自己的意愿给新地域进行命名,这些地名也就深深打上移民的烙印。所以,人口迁移对地名的命名具有重大影响。一、人口迁移的时间及地域分布对地名产生时间、地域的影响从地名命名的时间上看,除了以零星的人口迁移命名的地名,大规模的自然村地名主要产生在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产生的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如泗水县元末以前有51个村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