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密度电阻率法成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在地质大学电法科研组“高密度电阻率法正、反演软件”的基础上,研制高密度电阻率法2.5维电阻率成像系统;讨论不平地形条件下高密度电阻率法2.5维电阻率成像的算法和软件,可用于九种常用电极装置观测结果的电阻率成像。对理论和实测数据的成像结果表明,该成像系统程序运行稳定,成像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矿井电阻率成像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主要介绍国内外关于矿井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矿井生产中应用的相关资料,综合论述了矿井电阻率成像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矿井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的特殊问题、井下勘探主要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并提出了作者对矿井电阻率成像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电法在乌鲁木齐市活断层项目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明  吴传勇  刘景元 《内陆地震》2008,22(2):135-142
举例说明了高密度电法在乌鲁木齐活断层勘测项目中的应用,展现高密度电法在断层定位中的广阔应用前景。简单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说明了几条断层的位置、地层分布等特点和布设测线DF1、DF2、DF3以及DF4的目的,阐述了各条测线剖面的视电阻率成像结果。展示了场地环境因素对断层测线DF5和DF6的影响以及测线剖面的电阻率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监测多孔介质中轻非水相液体迁移过程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三维砂槽进行了非饱和带中轻非水相液体的污染试验,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进行了同步的动态监测.试验之后,将砂槽层层挖开,通过数码成像,获取了污染区域的实际范围与形状.结果表明,由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圈定的污染区域在范围与形状上都与实际的结果比较接近,并可通过三维电阻率相对值的时间变化明显的看出轻非水相液体的污染过程.这说明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对非饱和多孔介质中轻非水相液体的空间分布范围进行圈定并监测其迁移过程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库堤坝隐患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野外采集数据的方法以及资料解释等基本理论。通过对某水库大坝探测成果的分析,说明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堤坝隐患探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构造地裂缝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从电阻率的角度研究岩石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但多限于空间单个点上的测量数据分析.通过在砂岩岩样上的饱水与排水实验以及同步进行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监测,探讨了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获得图像研究岩石各向异性特征的可能性,分析了饱水与排水过程中岩石电阻率在不同方向上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电阻率成像法在分析岩石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方面具有多方向成像和动态监测的优点,可以通过对不同方向上获得的电阻率图像的分析,提取出岩石沉积结构的空间分布模式,清晰地反映出岩石在饱水和排水过程中电阻率变化空间分布模式的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电阻率成像法,是在普通电法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高密度的数据采集,形成一个高密度的、内容丰富的视电阻率剖面.通过地电数据分析、处理,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地质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本文对地电成像的原理、方法以及溶洞的形成机理作了简单阐述.卢氏县西虎岭风景区溶洞的探测与发现,对风景区的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以电阻率成像法的运用,使得解释工作更加方便与直观,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电阻率三维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系统分析了当前几种主要的电阻率三维反演方法,重点讨论高密度电阻率方法,论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最新研究进展状况,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岩芯电阻率成像系统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井眼地层电阻率成像测井仪(FMI)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设计了一套岩芯电阻率成像系统,针对该系统用三维有限元法编制了数值仿真程序,并运用该程序对具有不同几何形状、尺寸、分布和电阻率对比度的电阻率模型进行仿真成像,给出仿真结果及有关岩芯电阻率成像的几点结论,为成像测井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实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成功应用;讨论了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结果的地质解译方法;提出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隐伏断层的野外工作设想,对“十五”重大项目——城市活断层探测极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阻率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使得物探技术变得更加简捷、高效和经济。本文介绍了电阻率成像的基本概念,讨论了该方法的技术原理,并详细阐述了电阻率成像技术应用于煤矿采空区勘察的操作方式、观测装置、数据处理等技术要素。结合某煤矿采空区勘察的工程实际,介绍了煤矿采空区探测时的测区及布线概况。通过对7条测线数据的解释,详细分析了测量结果,并对电阻率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技术近年发展概况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本文对近年来电阻率层析成像在方法技术方面的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表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电阻率影像法以其观测密度大、分辨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解决堤坝渗漏方面,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分析常见的堤坝渗漏模型,给出了电阻率影像法在解决堤坝渗漏上的工作和解释方法。结果:最后,以土石坝为例,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堤坝渗漏模型进行了模拟。结论:对结果进行了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阻率层析成像非线性反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概率成像法、α中心法、遗传算法的有机结合, 实现了2-D电阻率层析成像非线性反演.首先,根据概率成像结果指示出的2-D地质异常体的相对电性和大致分布范围,合理地确定出α中心的位置与强度系数的变化范围.其次,以α中心法作为2-D地电结构的正演手段,采用遗传算法反演出各α中心的强度系数.在此基础上, 应用α中心法重新构建出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分布.通过对均匀半空间中赋存2-D地质异常体模型的反演试验,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种适于电阻率成像的正演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格林函数导出了2.5维问题中研究区域网格化条件下空间任意一点电位所满足的边界积分方程,基于该方程可以灵活地建立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用边界单元法求解该方程可得到地表和地下的电位分布,从而可以进行视电阻率模拟.所得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果及用其它方法获得的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说明这一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观测方法,并结合4个典型实例对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实践证明,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高效、采集数据丰富的物探方法,具有多种方法复合探测的优势,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井间电阻率层析成像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由于井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对钻孔无破坏作用且穿透深度也较大等优点,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过去几年内对该方法研究的重点在于提高计算效率和改善成像质量,本文从井间电阻率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出发,对该方法近年的新进展进行了比较和综述,还介绍了概率层析成像算法的原理,认为今后几年内在此领域内的理论研究重点将是探索有效的反演方法和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成像结果推断隐伏断裂的方法及其典型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几年的试验,探测城市浅层隐伏断裂的电成像技术已取得进展。根据在北京奥运村、山东、甘肃和山西等地的试验探测结果,总结了利用电成像结果推断反映城市浅层隐伏断裂的电性结构间断面的方法、步骤及其典型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在分析时,首先分析电性结构的层状特征,以此初步判定探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电性结构间断面;其次,要由深入浅分析电阻率等值线,如果它们能够从探测剖面的深部向上延伸到浅部,且存在等值线的整体性错断、强烈(集中)弯曲或梯度带,则表明存在表征隐伏断裂的电性结构间断面;最后需进行水平追踪分析,以确定表征隐伏断裂的电性结构间断面的空间展布。通过总结,可将电性结构间断面分为AB、ABA和AC3种类型。在文中,以淄博段张店-仁河断裂系为例,详细说明了如何使用所总结的方法来推断目标隐伏断裂的位置及空间展布。根据研究结果布设了工程钻孔,其结果证实文中的推断是正确的。不过,文中介绍的方法不是惟一的、死板的,切不可生搬硬套,仅期望为今后利用电成像结果推测城市浅层隐伏断裂的工作提一些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