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当前改革开放新局面,更好地发挥国家海洋局系统海洋环境调查(监测、观测)资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局业务主管部门委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於最近在天津市组织召开了本系统海洋资料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就近十年来局系统资料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畅谈了自第四次全局海洋资料工作会议(1987年)以来取得的瞩目  相似文献   

2.
海洋调查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海洋环境资源各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项测量活动。海洋调查仪器(即海洋工作计量器具)是进行海洋环境资源调查工作的主要工具,可以说没有海洋调查仪器,也就没有有效的调查工作。因此,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海洋调查仪器是做好海洋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1996年7月,沿岸物理海洋学家Henry Frey博士接任美国国家海洋资料中心的主任后,就致力于平衡沿海与深海的资料管理,并使用户能更加容易地获得沿海方面的数据。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家海洋资料中心于1997年3月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海岸服务中心、沿海项目办公室及罗得岛大学海洋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1 主要业务范围1.1 资料和情报的收集 印度国家海洋资料中心(INODC)从以下单位和机构中获取资料和情报:(1)全国各团体机构,包括国家海洋研究所;(2)政府部门;(3)其他国家海洋资料中心。 1.2 资料处理 对所收集资料的质量和精度进行检查,并处理成适合计算机存贮的标准格式。  相似文献   

5.
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在六、七十年代进行海洋基本测量和全国海洋普查时(离岸约100km左右)测量了约70个海上定点站的水位资料。由于当时缺少先进的手段,更没有80年代开始装备的电算器材,而是测船在动态(测船虽锚泊,但仍受风、流、浪的影响而位移并上下起伏颠簸)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2012年WMO-IOC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联合技术委员会(JCOMM)提出了在新的海洋气象资料系统(MCDS)下建立海洋气候和海洋气象资料中心(CMOCs)的发展策略。在2012年5月召开的第四届JCOMM大会上,中国被批准候选成为CMOC中国中心,并开展试运行工作。本论文通过介绍目前国际上重点发展的海洋资料和服务系统和合作项目,分析了未来几年我国在CMOC中国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地球科学数据库系统(WDC-D)-海洋学科数据库群建设项目总结,主要介绍了项目完成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果、项目实施、管理经验等。海洋学科数据库群建设具体内容涉及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制定,海洋资料源大调查,海洋资料元数据库系统建设,海洋资料数据库群建设,中国近海海洋基本场产品的研制,海洋资料的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建设,海洋潮汐历史资料的水尺零点考证研究以及海洋环境资料质量控制自动化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IGOSS(全世界海洋情报服务系统)计划是IOC是(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在1967年的第5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IGOSS的目标是在地球规模内即时收集、交换海水温度和洋流等海洋环境资料,同时把观测资料以及以其为基础作成的海况分析图和预测图迅速提供给利用者。此计划由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OC与WMO(世界气象机关)联合推进。 与IGOSS计划有业务关联的国际计划有以下6个: 1. GLOSS(全球海面水位观测系统) 在1985年的第13次IOC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把ISLPP(IGOSS海面水位监视试验项目)所进行的海面水位区域监视向全世界扩大的计划。目标是收集约250处月平均海面水位资料并监视其各个月份的变化。 2.IODE(国际海洋资料交换) 在1961年的IOC第1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以国际间变换、管理、提供海洋资料为目的的计划。由设在各个国家的国内海洋资料中心(NODC)、华盛顿以及莫斯科世界海洋资料中心(WODC)、负责向特定海域及IODE计划收集、管理、提供资料的日本国立海洋资料中心(RNODC)构成。  相似文献   

9.
海洋仪器的精心研制和有效地使用,是促进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选用精良仪器、充实新的技术对海洋科技资料的准确性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是海洋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海洋局为了更新海浪观测仪器、改进海浪观测和波高计算方法、提高资料准确度,在北海分局小麦岛海洋站对新型仪器H_(AB)-2型岸用光学测波仪和波高观测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35次海浪观测资料表明,用H_(AB)-2型比H_(AB)-1型岸用光学测波仪观测海浪、波高准确度提高0.2米。在四种波高计算方法中,选择了平均位置法作为最佳海浪观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在文献[1]中,我们基于海洋水文观测站(层)上的温、盐度资料,利用模糊聚类方法作了水团的划分,初步结果是比较好的。但对于它们的具体边界及混合带(层)的位置,该文没有涉及。本文旨在文献[1]的基础上,试图用隶属函数法,对水团的边界及混合带(层)的宽(厚)度的具体位置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存在于水体中的铀,按每升海水含3.3微克铀和海水体积为1.4×10~(21)升计算,则海洋中铀的储量约有46亿吨。因为铀是海洋中许多天然性元素的母体,含量又很高,所以在海洋地质学、放射化学和资源开发的研究工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试就海洋中的铀含量、存在形态和~(234)U/~(238)U  相似文献   

12.
对建立海洋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从浩瀚的资料中快速提取信息而建立海洋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lS)技术及空间数据仓库技术提出了建立海洋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连市海洋开发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本文着重以大连市区岸段(从凌水河口至大房身沙脐子,全长约88km)为例,阐述海洋开发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海洋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海岸及水域功能来看,大连市区海洋开发中主要存在港口与水产、港口与工业、旅游与水产几个方面的矛盾。 (一)港口与水产养殖的矛盾大连市港口资源丰富,是大连市海洋国土资源的一大特点。全市宜港岸线长130.6km,在约88km的市区岸段中有40km的宜港岸线。大连市是以港口为依托,随着港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没有大连港的发展就  相似文献   

14.
资料同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宏  许建平 《海洋通报》2011,30(4):463-472
同顾了资料同化技术,特别是基于最优控制和统计估计这两大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几种资料同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到,由于海洋观测资料(如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Argo)、热带大气海洋阵列(Trop...  相似文献   

15.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联合组成的海洋学用表与标准联合工作组编辑委员会于1991年编辑、出版了《海洋学测站资料处理》(英文版)。为了满足国内海洋科学家对具有一致性的海洋资料的需要,在海洋学测站资料处理上与国际海洋学界统一,该书的中文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通用海洋工程公司的资助下已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洋资料与情报交换系统(IODE)是开展海洋资料与情报交换系统的联合国成员国海洋资料中心和组织的总称。在这里,所谓资料是指属于海洋环境观测的数字资料或模拟记录;所谓情报是指各资料中心的库存目录、纸介文字目录、资料产品、分析资料、选择书目、报告和出  相似文献   

17.
海水状态方程式亦称海水的P—V—T性质,它是描述海水的状态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最常用的是海水的比容(或密度)同温度(T)、盐度(S)及压力(P)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因为海水的密度(或比容)的测定目前还多限于实验室条件之下,要在海洋现场进行精密地测定是比较困难的,而有了海水状态方程式就可以很方便地从海洋现场调查中容易得到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等观测资料,计算出海水的密度或比容。海水的密度或比容的精密资料不仅可直接用于动力高度等海洋学计算之中,而且还可用来计算作为温度、盐度和压力函  相似文献   

18.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撰写、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大亚湾海洋生态文集》(Ⅰ)最近在厦门公开发行(统一书号:ISBN 7-5027-0670-4/X·7)。《大亚湾海洋生态文集》(Ⅰ)是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根据该所承担大亚湾核电站海洋生态零点调查所获资料(1986年12月至1987年12月),从海洋生态的各个侧面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CTD资料预处理规范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和数据,就无从开展理论研究.CTD资料是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基础资料.随着CTD测量技术的日新月异,测量数据精度不断提高.但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CTD获取的资料,经不同用户的预处理,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产品的格式也千差万别,故在分析影响CTD资料质量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质量控制措施提出明确要求,确保CTD资料质量,统一规范资料产品格式,促进CTD资料质量控制和资料共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海——微生物栖息的特殊环境。特殊的盐类成分,低温,高压,低浓度的有机物质,植物及动物区系的稀少等组成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广阔海洋区域一些主要生态特征。海洋中最初的微生物学研究,早在上一世纪就已进行了,但是它们局限于较狭小的任务——确定细菌在海洋中的存在及其组成。而伊萨琴科的卓越著作《北冰洋细菌的研究》奠定了阐明微生物在全世界海洋(约近15亿立方公里)的巨大水团内物质转化过程中作用的开端。这项工作是在1908年结束的,但是直到1914年才出版。这篇包括有关海区中微生物活动多方面资料的专论,确定了海洋微生物学多年的研究方向并使海洋微生物学发展成独立的科学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